新改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6804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改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新改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新改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新改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新改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改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教案.docx

《新改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改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改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教案.docx

新改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教案

课题

14学棋

总课时数

2

上课班级

备课主讲人

审核人(手写)

执教老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第1课时

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小朋友,你知道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出示几颗木制棋子。

2.这个“棋”字该怎么写呢,请你也来做个造字专家!

(学生自由创造并说理由。

3.揭示谜底(教师板书“棋”。

),想想古人为什么这样造“棋”字?

4.除了老师手里拿着的这些棋,你还知道哪些棋呢?

(引出围棋,简单介绍围棋。

5.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学下围棋的故事——“学棋”。

6.读了这个题目,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板书:

谁学棋?

跟谁学棋?

怎么学棋?

结果怎样?

7.你的感觉对吗?

让我们一起打开书去找找答案吧!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你认为哪些字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的?

出示生字卡片

3.字音读的很正确。

哪些句子你认为比较难读的,领大家读一读。

出示:

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学生练读。

出示:

另一个学生呢,看着看着就走了神儿,好象看到一只美丽的天鹅正从远方飞来。

学生练读。

4.读准了字音,读会了难读的句子,现在把节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检查读文,随机正音,指导读好长句。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再读课文,想想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

2.理清文脉:

现在请小朋友看图,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1.提示任务:

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这段中了解到了什么?

2.自主阅读。

3.展示交流: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秋的棋艺高超?

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1.观察字的结构,左右合作学习、交流,选出最好的识字方法。

2.汇报交流。

3.作业:

(1)抄写生字。

(2)了解中国的围棋历史。

了解中国著名的围棋高手,收集他们的资料。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2.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的哪些内容?

谁能用一句话简短的话说一下。

3.教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学棋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们,这两个学生为什么要跟“秋”学棋呢?

“秋”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用课文里的话告诉大家。

1.提示任务:

自由读第一节,你们觉得哪些词该重读?

说说你的理由。

2.自主阅读。

3.展示交流:

这两个词语突出了秋的棋艺很高。

什么叫“能手”?

能手是说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本领比较突出。

课文中的秋是下围棋的能手,在生活中,你碰到哪些方面的能手?

(教学能手。

还有种田能手,科技制作能手。

我们还把从事某种工作的人称为()手,比如下棋的叫棋手。

你还知道哪些?

(升旗的叫旗手。

打鼓的叫鼓手,吹号的叫号手……)

秋是下围棋的能手,谁来夸夸他?

秋的棋艺这么高超,多么了不起,我们用赞叹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提示任务:

都说“名师出高徒”,后来“秋”的两个学生是不是都成了出色的棋手?

你怎么知道的?

2.自主阅读。

3.展示交流:

(1)引读。

后来那个专心听讲的学生成为——(板书:

出色的棋手)而那个老走神儿的学生,棋艺——(板书:

没多大长进)。

(2)理解词语意思。

“出色”是什么意思呀?

(格外的,超出一般)你能用“出色”来说一句话吗?

“一直”你能给它换个词吗?

(总是、老是)

出示:

没有长进(说一点儿进步都没有)

没有多大长进(说有点儿进步,但进步很小)

2.怎么来读好这句话呢?

前半句应该读什么语气?

后半句呢?

读出赞美和惋惜(含批评)两种不同的语气。

指名读,评价后再读。

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提示任务:

(1)为什么跟同一个老师学习,一个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的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

(板书: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和“~~~”分别画出两位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

2.自主阅读。

3.展示交流:

(1)出示挂图,观察大家看看:

这两个学生怎么学的呢?

一个学生是怎么学的?

指名读。

·出示:

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哪个词最能概括出这位学生的学习态度?

(专心致志)“专心致志“还可以说成什么词语?

出示: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你们从这句中哪些地方能看出这位学生学得专心致志?

·讲解:

“一边听……一边看”这个句式表示“看”和“听”这两个动作是同时发生的,这位同学学得多认真呀!

(2)继续交流

·指名读,想想:

另一位学生是怎么学得呢?

书上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学习态度,是什么?

(走了神儿)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明吗?

(三心二意心猿意马)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学得很不专心?

抓住三个动词(听、想、做)你能用“一边……一边……“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实话实说:

小朋友们,你们有过开小差的经历吗?

说说当时你都想了些什么呢?

其实,老师对开小差的小朋友,都是能感觉到的,假如你是老师,在你的课堂上有人开小差,你会怎么提醒他呢?

(3)男女生对读两段话。

(四)拓展延伸,提示主题:

1.学完这篇课文,老师有一个困惑:

同样是有名的棋手教,为什么一个后来成了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却没有多大长进呢?

(因为第一个专心致志地学,一个学习时常走神。

你会用“因为……所以……”把两个学生的态度和结果连起来说吗?

2.后来,老师让两位学生比试一次,结果会怎么样?

这时,你想对这两个学生分别说些什么呢?

3.出示赠言:

“要想学得艺惊人,虚心专心加恒心。

三、检测完善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完成《补充习题》有关内容。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14.学棋

专心致志→出色的棋手

总走神→没多大长进

教学反思:

 

课题

15“黑板”跑了

总课时数

上课班级

备课主讲人

审核人(手写)

执教老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动嘴不动声)。

3.理解课题上,黑板两字,为什么要加引号,黑板指什么。

4.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的书写和认读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题上“黑板”两字为什么要加引号,黑板指什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第一课时

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板书:

14“黑板”跑了 学生齐读课题。

2.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

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自己跑了呢?

“黑板”这两个字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提示任务:

(1)借助拼音,读读词语,并说说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做好记号。

(2)认真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

2.自主学习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好词语,适当解释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导读长句子:

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学生默读课文做到:

动眼(拼音和字一目双行)、动脑、不动声。

2.分段指名读全文

3.自读课文,思考:

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自己跑了呢?

“黑板”这两个字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4.你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1.提示任务:

故事的主人公安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著名”可以换一个什么词?

4.简介安培。

5.有感情地读第一自然段。

6.安掊搞科学研究到底有多专心呢?

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教学生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

2.出示,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仔细观察字形,想想怎样才能把这几个字写漂亮。

4.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作业

1.在《习字册》上书写“培、搞、始、计、粉、移”生字。

2.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两题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

1.读题。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能说说安培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4.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从哪里看出来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节

1.提示任务:

让我们跟着安培来到两百年前的法国大街上,看看街上的行人在干什么?

安培又在干什么?

2.自主阅读:

请同学们自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画画。

3.展示交流:

引读:

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

(1)你在街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这么热闹,安培他看到了吗?

听到了吗?

(3)你从这里体会到什么?

出示:

非常专心指导朗读

(4)安培真是旁若无人呀,他在干什么呀?

引读最后一句

(5)谁用一句话来告诉我安培在干什么?

用“一边……一边……”训练说话。

出示:

安培在街上一边(      )一边(         )。

(6)朗读第二小节

(二)学习第三节

1.提示任务:

安培在街上边散步边思考问题,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在衣襟上画呀画的,这样不怕人笑吗?

可心算也有不方便的时候,那怎么办?

2.自主阅读:

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3.展示交流:

(1)出示:

说来也巧,……太好了!

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设疑:

安培的口袋里怎么会有粉笔呢?

(引导学生认识安培对学术的执着认真)

(2)这一段中有三个词意思相近,它们分别是(出示词卡):

心算、计算、演算,你能区分它们,把他们填在恰当的位置吗?

出示:

1.开始他在(),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

   2.他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一下才行。

   3.他在“黑板”上()起来。

先自己读一读题目思考,指名填。

有不同意见吗?

这三个词体现了安培由思考到计算的过程,让我们一起读,体会。

(3)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四节

1.提示任务:

安培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

2.自主阅读:

请小朋友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黑板移动的句子。

3.展示交流:

能再找几个专心学习的成语吗?

出示成语: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

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什么?

出示:

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五节

1.提示任务:

安培在什么时候才发现那不是真正的黑板?

2.自主阅读:

请同学们读读第五小节,找找答案。

3.展示交流。

三、总结全文:

同学们,安培把马车车厢的后壁误认为是黑板。

所以,课题黑板跑了,其实是------跑了。

所以课题上加了引号,用来表示不是真的黑板,而是马车车厢的后壁。

可想而知,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四、教学生字

1.认读。

2.分析结构。

3.观察字形,想想怎样才能把这几个字写漂亮。

4、重点指导:

5.学生描红、仿写。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14“黑板”跑了

 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只顾朝前走

安培     在“黑板”上演算   聚精会神

      跟着“黑板”走

       不是……而是……

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

课题

16晚上的“太阳”

总课时数

上课班级

备课主讲人

审核人(手写)

执教老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

理解生字新词。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3.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学习默读。

4.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爱迪生用镜面反射油灯灯光的用意。

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第1课时

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讲故事激趣。

2.认识爱迪生。

3.读题质疑。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晚上的“太阳”究竟指什么呢?

闯关后谜底自然就会解开。

第一关:

读词关

1.出示词语

(1)指名认读第一行,随机正音。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犹豫”“无可奈何”。

(3)谁能读好这一行词语?

指名读,齐读。

(4)指名认读第二行,随机正音。

(5)理解“焦急”“自豪”

(6)我们一起读好这一行词。

2.开火车认读所有词语。

全体齐读。

第二关:

写字关

1.出示第一组生词

(1)哪些生字的读音你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指名读。

2.出示第二组词语。

挡手无可奈何一分一秒

(1)指名读。

(2)理解“挡手”

(3)谁来说说“一分一秒”是什么意思?

(4)齐读第二组词语。

出示所有生字,男女生赛读。

3.这些生字都记牢了吗?

能不能写正确、写好看呢?

请写《习字册》

(二)读文关

1.小朋友们真会学习,生字新词都读准了,生字会写了。

那能闯过第三关: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吗?

自己读读整篇课文,注意标点和停顿,特别是长句子的停顿。

读完以后坐端正。

2.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1自然段。

爱迪生的妈妈怎么了?

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①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②反馈交流。

3.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2、3、4自然段。

请三位小朋友读课文的第2到4自然段。

还有的小朋友边听边思考:

爱迪生是用什么方法救了妈妈的呢?

①指名分别读课文第2到4自然段;

②反馈交流

③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

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4.突破障碍,顺畅阅读第5自然段。

①爱迪生小时候的理想有没有实现呢?

②指名读第5自然段。

③爱迪生有没有造出晚上的“太阳”?

是什么?

(板画:

电灯)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刚才,大家正确、流利地朗读了课文。

下面,我们把课文默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相信你们还能读懂课文的大意呢。

出示:

手术急性阑尾炎痛苦犹豫焦急智慧无可奈何

课文主要讲了爱迪生的妈妈得了(),请医生做(),可是油灯的光线很暗,医生()了。

妈妈()地呻吟着,爸爸()地搓着手,爱迪生()地看着妈妈。

后来,爱迪生用自己的()救了妈

(1)学生默读课文。

(2)同桌之间互相说,指名说。

四、凸显下节知识点,顺延激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著名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爱迪生(板书:

爱迪生),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家,人们叫他——发明大王。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来喊喊他的名字——生读爱迪生。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介绍爱迪生的课文——《晚上的“太阳”》。

3.检查生字默写情况,简单小结。

二、品读感悟

(一)感知情况的危急(第1自然段)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讲的是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现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到故事发生的那个晚上去看个究竟。

2.任务提示:

爱迪生的妈妈怎么了?

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

3.自主阅读。

4.交流共享:

(1)爱迪生的妈妈怎么了?

(2)如果不马上做手术会有什么后果?

(3)情况实在太危急了,真可以说是“十万火急”。

你能读好这个自然段吗?

(二)感悟爱迪生的智慧(第2~4自然段)

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目标1我会体会人物的心情。

任务提示:

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在场人表现的句子。

自主学习。

交流共享:

正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忽然,爱迪生眼睛一亮:

“医生,我有办法了!

”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

2.出示目标2我会一边默读,一边思考问题。

任务提示:

默读第2自然段,想想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

用“﹋﹋”划出有关句子。

自主学习。

交流共享:

学习第3自然段

1.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好办法,使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结束后医生说——谁学着医生夸夸爱迪生?

(板书:

用智慧救妈妈)

2.假如你当时在场,你想对爱迪生说——

学习第4自然段

1.不一会儿,妈妈醒来了,——(引读)

2.妈妈的身体很虚弱,可她用自豪的笑容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她最想对儿子说什么?

3.这时,爱迪生又对妈妈说了些什么?

随回答出示句子:

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一本正经地说:

“妈妈,要是晚上也有太阳该多好哇,我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1)大家注意到没有,爱迪生说的这句话中有两个“太阳”呢!

这两个太阳有什么不同?

(一个没有引号,一个有引号)

(2)一个是指真的太阳,一个指像太阳一样会发光的东西。

爱迪生是在开玩笑吗?

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3)指导朗读。

(三)感受爱迪生的成功(第5自然段)

引读:

正是有了这份远大的理想,后来,爱迪生——。

三、指导复述

1.现在,请你回忆课文描述的一幅幅画面。

师列提纲,指导复述:

妈妈生病→想出妙法→医生夸奖→要造“太阳”→发明电灯

2.出示目标3:

我会复述课文。

3.小组练习故事接龙。

交流展示。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爱迪生说过:

“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

”关于爱迪生的故事,你的脑海中又有了什么新的问题?

2.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网上搜索:

爱迪生的故事

推荐书目:

《科学家的故事》、《发明家小丛书》、《世界名人传记》等。

五、检测完善

1.把课文复述给家长听。

2.完成《补充习题》第16课。

六、板书设计

16.晚上的“太阳”

爱迪生妈妈

用智慧

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

 

课题

17智慧鸟信箱

总课时数

上课班级

备课主讲人

审核人(手写)

执教老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新偏旁“多”(shan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苦恼或安慰的感情。

3.读懂课文,了解蝌蚪到青蛙的变化及特点。

4.学习写回信。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了解蝌蚪到青蛙的变化及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信箱”,联系生活说一说在哪儿见过信箱。

2.板书“智慧鸟”,引导学生质疑。

智慧鸟的信箱里收到了谁的信?

信上说些什么

智慧鸟会怎么回信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多种形式练读。

3.识记生字。

体:

与“休”比较。

池:

与“他、地”比较

4.出示长句子练读

(1)我的身体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

头部开始肿起尾巴正在逐渐消失;身体似乎

正在发芽,长出一些奇怪的东西。

(2)你身体上那些芽儿一般的东西,会发育成酉于跳跃的腿,还会长出能在陆地上呼

吸的肺。

从即到青蛙,所有这些变化都是你精彩生命周期的重要部分。

自由练读,小组互读,指名读,比赛读,齐读。

5.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思考:

智慧鸟信箱里有几封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

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自读

(2)四人小组交流。

(3)指名回答,交流

(板书:

小蝌蚪痛苦

智慧鸟安慰)

三、布置作业

1.练写《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体()池()跃()运()

休()地()跳()动()

第二课时

复习导人

1.听写词语。

2.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信?

分别写了什么?

板书:

小蝌蚪痛苦智慧鸟安慰

、精读课文

1.第一封信:

小蝌蚪的痛苦和担心

(1)自读第一封信,思考:

小蝌蚪为什么痛苦?

画出有关的句子。

(2)四人小组交流。

(3)交流,相机点拨。

我想我应该是一只蝌蚪,现在我不是很确定。

小蝌蚪的心里会想些什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小蝉蚪的内心世界。

②到文中读一读,找一找,我出蝌蚪变化的相关语句,画下来,再读一读

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小鲜鲜惊人的变化的?

板书:

(头部肿起尾巴消失身体发芽)

3,引导学生把自已当成小蝌蚪,看到自己的身体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哪个部位的变化最让自己感到吃惊?

4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身体似乎正在发芽,长出一些奇怪的东西”这句话

的意思,启发思考:

“似乎”一词可不可以去掉呢?

从面体会蝌蚪的身体长出一些奇怪的

东西和植物发芽这两者之间的相似点。

⑤最后一句:

“我的身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可以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小蝌蚪

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有着怎样的情感?

从哪里看出它的疑惑、紧张、担心?

(“到

底和“问号”)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走进蝌蚪的内心世界,把那种疑惑、紧张、担心的

觉读出来,(板书担心)

⑥引导学生关注蝌蚪的落款,并让学生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蝌

蚪痛苦的感情。

2.第二封信:

智慧鸟的安慰和解释。

过度:

蝌蚪需要为自己的变化感到痛苦吗?

听听智慧鸟是怎么说的。

(“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现象。

(1)读一读智慧鸟的回信,看看为什么智慧鸟让小蝌蚪不要担心

出示:

从卵到青蛙,所有这些变化都是你精彩生命周期的重要部分。

指名读,齐读。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2)小组合作学习

①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对照回信,寻找蝌蚪长成青蛙发生了哪些变化。

圈一圈有关词语

画一画它的变化过程

②小蜗蚪的变化与其他动物的变化有什么特别不同呢?

请举例。

(3)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学生上台展示蚪从卵到青蛙的变化图,并讲解,学生补充,教师指导。

出示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对比,体会身体变化带来的精彩。

现在,你还在为你的身体变化感到痛苦吗?

指导朗读,读出自豪、骄傲的心情。

②大部分动物在成长的过程中,只是单纯体形变大。

学生举例说明。

(小兔、小鸟…-)

6)你能学着智慧鸟的样子,来介绍一下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吗?

痛苦的蝌鲜看到智慧鸟的信之后,它会怎么想呢?

又会怎样来认识自己呢?

三、迁移仿写

1.小组内交流讨论。

2.指导学生完成回信。

出示回信格式,

亲爱的智慧鸟:

————————————————————————————————————

()的小蝌蚪

要求用上这个句子:

所有这些变化都是我精彩生命周期的重要部分。

3.组织全班交流

附板书

17智慧乌信箱

小蝌料(写信)应该不是很确定

(痛苦和担心)头部肿起、尾巴消失、身体发芽

智慧鸟(回信)正常现象精彩生命周期的重要部分

(安慰和解释)善于跳跃的腿、呼吸的肺

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

课题

练习6

总课时数

上课班级

备课主讲人

审核人(手写)

执教老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建立象形字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文字画,说说图上是什么字,把相应的字写出来。

2.根据画面内容,发挥想象,编故事,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到汉字的优美与有趣,激发儿童对汉字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知道文字画上是什么字。

2.根据画面内容,发挥想象,编故事。

教学难点:

激发儿童对汉字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