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870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音乐教案

中南小学罗艺宋

《同一首歌》

教学目的: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内容:

演唱和欣赏《同一首歌》

  教学重点:

  一、通过学习歌曲《同一首歌》,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能够辨别出不同歌曲的明显不同的风格。

教学难点:

能够用连贯的抒情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感情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抒发学生对祖国的深情。

  2、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教学重、难点:

根据歌曲的需要调整、控制声音的力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复习第十册教学内容。

  1、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的歌曲。

  2、学生自选两首印象比较深的歌曲进行演唱。

  三、新授

  

(一)新授

  1、听录音范唱

  2、随琴学唱歌曲旋律,并找出视唱中出现的难点,师指导演唱技巧

  3、学生分组自学师巡视指导

  4、学生分组练习

  5、完整试唱歌谱

6、个别汇报

  7、学生分组练习

  8、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有什么变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歌曲所描写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能感受出这是一首抒情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1、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2、给学生讲解这首歌曲写的是人民志愿军英勇战胜敌人的故事。

3、介绍词曲作者及演唱者。

4、聆听时让学生去体会歌曲的风格特点

  5、教师加以引导点评说明

  6、复听,加深印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合唱歌曲《大中国》

  2、能够说出这首歌曲与我的祖国之间在风格上有什么区别。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基本上哼唱出来歌曲。

  2、比较一下两首歌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1、先听录音合唱《大中国》

  2、说说歌词中描写了什么画面。

  3、大声朗读歌词,认真体会歌词的含义。

  4、复听歌曲,再次认真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意思。

  5、随着范唱轻声哼唱歌曲,基本上了解歌曲的旋律。

  6、说一说歌曲的风格与我的祖国有什么区别

  7、对学生的答案给于肯定,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学习五声调式,并进行创作。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

  二、学习歌曲《银杯》

  1、歌曲简介:

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

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9、完整演唱。

  三、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

  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

  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关节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四、演唱《银杯》,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银杯》

  二、对比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

  2、学生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时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处。

  3、对比聆听《天堂》,请学生思考,与上一首歌曲在风格、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第一、二乐句划旋律线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三、边播放录音,边完成作业。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

  2、谈话:

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

(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三、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五、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二、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

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

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跳舞。

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

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

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

三、跟着音乐,学动作。

  四、随音乐舞蹈。

  五、分组展示。

  六、小结。

《多彩的美洲》

  教学目标:

  一、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三、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四、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与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和难点。

  2、让学生领会、体验国标舞蹈的风格。

  3、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竞猜游戏开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我要给大家猜个谜语,打一个国家的名字,给四个提示:

  ——它是美洲的一个国家;

  ——它位于伽勒比海岸边;

  ——他们国家最著名的舞蹈是“草帽舞”;

  ——著名的“玛雅”文化就是他们的印第安人发明的,(墨西哥)。

  二、导入:

那么下面就跟着一段桑巴舞的音乐,让我们尽情的舞蹈吧。

(放《拉库卡拉查》录音)

  三、学习歌曲

  ——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旋律,思考“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意思?

  ——老师简介歌曲,并解释“拉库卡拉查”的含义。

  ——再次聆听录音,感受歌谱旋律。

  ——跟着伴奏演唱歌谱。

  ——有感情朗读歌词。

  ——学习歌曲。

  ——纠错。

  ——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让学生创编自己的“拉库卡拉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拉库卡拉查》。

  二、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当中的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的。

  ——初步聆听乐曲,说感受。

  ——再次分部分聆听。

  ——举行化装舞会

  

(1)化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

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节。

有的说要扮演童话故事的人物,有的说要扮演语文书中的故事,有的说要扮演动画片中动物,有的说自己创编角色。

说着说着有的学生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表演,真让人羡慕啊!

  

(2)怎样打扮自己呢?

用什么材料更能突出角色?

有的学生用皱纹纸做衣服,把自己变成美人鱼,有的学生用塑料袋披在身上,把自己装扮成天使,有的做头饰,有的做面具,各组分工合作制作,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看到孩子们奇思妙想,真让人高兴呀!

  (3)纷纷上台表演。

孩子们穿上各种表演的服装,带上面具或头饰,扮演成各种角色,然后开始表演,你看那有的表演憨态可鞠,有的表演绘声绘色,有的组分配非常合理,行动统一,有表演,有拿道具,欢声、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真让人感慨啊!

  三、结束新课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来聆听一首歌曲,如果听过的同学可以举手告诉老师,如果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演唱。

  二、学习歌曲《红河谷》

  ——教师用爵士乐的风格演绎全曲,伴随竖笛吹奏激趣

  ——复听范唱,让学对歌曲有完整印象

  ——先用mu哼唱全曲

  ——朗读歌词

  ——把歌词带入乐谱

  ——纠错

  ——有感情演唱

  ——视唱两声部乐谱――强调歌曲弱起处整齐的进入――引导学生解决呼吸、句法及音色问题

  三、简单跟着录音学唱英文歌词。

  四、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红河谷》

  二、欣赏乐曲《平原,我的心》

  ——初听

  ——讲解歌曲的一些历史,并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

  ——复听。

  ——可以根据歌曲的舞蹈特即兴表演。

  三、进行音乐练习。

四、老师进行评价、小结。

《芬芳茉莉》

一、教学内容分析

《芬芳茉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包括两个课时。

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今天的音乐课讲授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根据课本德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江苏版、东北版和河北版的《茉莉花》和《东边升起月亮》编排在一起,上了一堂欣赏课。

二、教学目标

1、聆听不同题材、体裁、结构、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与形态,感受音乐情境的美,喜爱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追求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2、了解民歌体裁、演唱风格、曲式结构、表演形式等知识,能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轻声歌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节课我想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将音乐、图片、mtv相结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以音乐为主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现了合作、自主、探究的小组合作式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们去探索音乐的语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聚着劳动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

因此在设计《茉莉花》这课时,特地以课前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营造氛围,再通过对茉莉花的了解导入新课,进一步通过讲述歌剧《图兰多》的传奇故事,了解茉莉花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激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进而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实践并掌握音乐知识,再通过让学生欣赏比较多种版本的《茉莉花》,螺旋上升拓宽知识面,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同时,尽可能的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感受民族音乐的美,进而爱上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