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诊疗和调养借鉴参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7314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肌无力诊疗和调养借鉴参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症肌无力诊疗和调养借鉴参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症肌无力诊疗和调养借鉴参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重症肌无力诊疗和调养借鉴参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重症肌无力诊疗和调养借鉴参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症肌无力诊疗和调养借鉴参照.docx

《重症肌无力诊疗和调养借鉴参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肌无力诊疗和调养借鉴参照.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症肌无力诊疗和调养借鉴参照.docx

重症肌无力诊疗和调养借鉴参照

重症肌无力诊疗和调养

序言

著者陈贯一识于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中医科

(中医眼科主任医师)

公元2001年7月

(1)中医角度的病因

病员们各型的骨骼肌症状等已如前述。

本章主要供内科中医(或西学中)参考,故中医基础知识及名词术语等说明从略。

作者早年观察到很多儿童少年患者往往伴有某些全身性症状如精神萎靡、身体瘦弱、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中医称为胃呆)、盗汗(睡着时出汗)、自汗(稍热或稍体力活动后便特别多汗而与常人不同)、喉咽干燥、懒言短气、遗尿(尿床)、尿频、尿急(刚有尿意而立刻走向痰盂已几乎来不及),以及极少数人常常鼻血等等,多寡轻重不一,且大多相当顽固而长期多半在肌无力出现之前已经存在,其中胃呆及盗汗二个主证(多半两者兼有),约共占三分之二以上,此很值得注意,而在现代医学文献上似罕见重视;这些不但系作者早年摸索用中医药治疗本症之线索,也是中医“辨证施治”的证候依据。

以上这些症状在中医角度主要属于脾肾二经(中医术语从略)亏虚之表现。

在本书第一章国外医学所述:

“目前认为本症是一种多形性疾病,可能有多种因素参与它的发病”,可知在现代医学上早已认识到这不是一种局部性之简单疾病。

长期胃呆则全身营养来源不足,中医主要认为是“脾虚气衰”,长期盗汗则是肾阴亏弱之故,遂使体内津液连带血液亏耗而出现一系列有关症状,因果关系是明显的。

作者问询了儿童病员的家长,获知不少患者在婴幼儿时期开始即常常体弱多病,家长照顾欠周,或婴儿人工喂养失宜,有虚汗及食欲差食量少,容易感冒发热咳嗽或扁桃腺炎咽喉炎等,不足月分娩也有一些,但未作记录统计;故可以认为本症之一部分儿童,可能具有先天不足之因素,加上后天之调护不周与营养不良,以致酿成脾肾两亏的各种症状;若易于感冒发热与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则与肺弱也有关系,常常受凉感冒可致肺弱,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肺主皮毛肌表,气候热或劳动后出汗是体内正常的调节体温与水份的方式,而盗汗自汗则是不正常的虚汗,乃属肺弱表虚,摄纳无力。

训练有素的武术者打了一整套拳术,跳闪腾挪,有如生龙活虎,十分精彩,打后面不红,气不喘,神完气足,这才是功夫深邃及身体强壮的表现,而决不会是满头大汗气喘如牛的狼狈相。

水液入胃,经肠胃消化吸收,然后上输于肺,经肺的调节,合理分配精微部分流布全身;对剩余水份,一方面下输膀胱从小便排出体外;一方面通过肺的宣发,外达皮毛,从汗腺排出,这是肺的宣发和肃降的协同作用,有效地调控着汗液与尿的正常比例;儿童的遗尿及尿频尿急。

主要乃膀胱括约少力而属肾亏之故,与肺弱也有关。

肌无力儿童少年中,有少数特别虚弱瘠瘦,发育与营养不良,面无华色,无精打采,有严重的盗汗自汗胃呆等病,另一些则舌红而无苔或少苔(正常舌色应淡红润泽及上面有薄白苔)口唇干红,傍晚颧面较红,手足心热。

吃热粥热饮时满面通红而流汗,呈现“阴虚火旺”证象,孩子而却可常常失眠多恶梦。

很难熟睡,微有响动立刻醒来,敏感得异乎寻常,而且这些虚汗胃呆等治疗常很费力,好转不易,一次感冒发热则又前功尽弃,这些长期所造成的严酷后果,要改善它岂是轻易!

故虽然仅是眼肌或轻度全身类型,但实际却可算是中医所谓的虚劳或虚损,有似俗语所谓小痨病(痨病从前是指肺结核,解放前较多见,俗称即指患此而骨瘦如柴的重症病孩之意,其实也包括中医的疳症)。

儿童少年肌无力之发病,除见于上述长期盗汗胃口呆等之后以外,见于发热(多半是感冒)之后的也有一部分,发热可缩短运动神经末梢突触后膜去极化时间及增加胆碱酯酶活力,而使神经与肌肉间之传递障碍加重,故可以引起肌无力之发生,但发热的病人很多,而发生肌无力症者极少,当还有其他因素;肌无力病员而感冒发热,几乎必然加重了病状或引起复发,也是此故。

成年时发病的病人,也有少数是见于发热之后,但伴有盗汗胃呆者很少,故与儿童不同,个别是见于长期严重的失眠或其他不同的体况变化之后,有部分病人可伴有慢性大便溏泻,一天三次五次而多月不退,这些在中医角度多半属脾肾虚泻,上述这些是否即系引起肌无力发病之原因,尚难肯定,个别则身体壮实全无虚象而亦患了肌无力,且绝大多数病人是得病长久以后才转辗打听而来此,日久亦可遗忘病初原因,而作者虽也注意此点,但重视不够,未曾详细记录与分析统计,故肌无力之确实病因尚待探索。

作者认为很大多数主要属于脾肾肺三经之虚症,少数则系虚损,当调理补益为主,历年辨证施治,体况渐佳而骨骼肌症状也渐好转,来本所的病人也不断增加,这个治疗观点有众多病例疗效作证实,当是符合实际的。

明代中医绮石说:

“虚劳之病,大多由于精血不足,水不济火,以致阴虚阳亢,相火上炎,有伤肺金之故”(中医术语,以五行金木水火土,配合五脏肺肝肾心脾之作用,从略),而提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

作者在古代中医书中并未找到符合肌无力症状之叙述,上睑下垂当然是有的,有的书称为“睑废”,但未提到早轻晚重,也未谈及上睑下垂且有四肢喉咽等肌肉无力之症状。

(2)体质因素

在中医古书中,诊疗疾病时对于体质方面是素来重视的论述亦多,肌无力病员在儿童少年期开始的在作者的统计中占其过半,而很不少则常像前述的伴有体弱多汗胃呆等体质,故了解体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兹略加讨论。

例如吴德汉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述:

“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须知发病之日,即正气不足之时”。

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是从整体的人出发的,认为疾病之发生及变化与疗效高下都不能离开病人的不同体质,中医“辨证施治”辨的“证”与体质有密切关系,体质因素常能决定个体对某种致病因子之易感性。

“外甥不出舅家门”,是说明子代肖像于亲代的一句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物种是遗传的,生物的遗传性是肯定的,人类体质类型也多半是可以遗传的,由于参预了其他因素和各种条件的制约,遗传的情况自然也可有所变化。

营养对于体质的影响是重大的,这并不是指一天二天的饮食,若是长期饮食中营养成份的改变可以造成体质的改变,例如长期半饥饿状态可以使正常体质变为衰弱,若长期饮食过量,尤其是过食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则有可能从正常体质变为易致动脉硬化等病,常常饥饱不匀或暴饮暴食,不同营养成份的配合不适当与缺乏等,都可使体质受到影响,体质不良发育不良等与饮食营养往往有极大关系。

疾病与体质又互为因果关系,体质因素可决定疾病之类型,另一方面则患病以后可影响体质特征,这是常见之事实,例如功能性子宫出血,若不及时治疗,日久后常能引起气血亏弱,其他例子很多。

在肌无力也如此,体质偏于阴虚者常易兼见盗汗,长久盗汗则促进阴虚的加重;体质偏于脾虚气弱的易见胃呆,长期胃呆则使脾虚症状更显著,且大多是脾虚与阴虚兼见,盗汗与胃呆都有,但自可有畸轻畸重比例不同,其他从略,各人症状多寡轻重不一,变化多端。

(3)中医证治分型与方剂

作者历年摸索研究用中医药治疗肌无力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前人的学识经验可参考,故应用的主要方剂有所演变,最近十多年来之基本方大致如下:

1、脾肾阴虚证:

症见面色不华,身体瘦弱、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精神萎靡、盗汗或兼自汗、尿频尿急或遗尿,多兼食欲不振,入夜口干,舌色较红,脉细数或细弦。

阴虚火旺者往往舌红少苔及颧红、手足心热、口唇干红、有不少舌体较瘦瘪,可用下方加减并加止汗固摄等药。

生地15(或生地熟地各15)、山药、茯苓、山茱萸、炒党参、麦冬、菟丝予、枸杞子、炒白芍、炒白术、当归各10、陈皮3。

阴虚火旺者加玄参、知母各10、丹皮6(六味地黄汤合生脉散等加减)。

2、脾胃气虚证:

症见精神萎靡、面黄瘦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食入不化、腹胀喜按、声低气短、或伴大便慢性溏泻。

舌淡红、淡嫩或舌边齿痕,苔白或白滑,脉濡细缓弱,可用下方加减并加止泻药。

炒党参、焦白术、茯苓、山药、当归各10、炙黄芪15、陈皮、炙甘草各3、红枣5枚。

(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选用加减)。

3、气血两亏证:

症见面黄或苍白、瘦弱、饮食无味、食少神疲、声低气短、贫血乏力、舌质嫩而色淡不华、苔薄白薄少而润,脉软弱或沉细弱等,可用八珍汤加减。

炒党参、焦白术、茯苓、当归、炒白芍各10、炙甘草、川芎各3,生地15(或生地熟地各15)。

以上为成人一日量,药量单位为克,水煎服二次,七岁及以下者剂量减半,以上则可与成人量相仿,因系调补类药,且儿童服中药时难免损耗浪费等,故可不必按西药对儿童的减量比例。

上述药大多味不苦,三、四岁孩也肯服,但宜加红枣使味甜易吃,可煎成后加些白糖服。

病重者酌加剂量。

夏季上海及华东区等天气闷热,含熟地的药汁较稠粘黑腻,久服不易,故我夏季不用熟地。

夏季天热多汗,其时的中药疗效亦常较差,此出汗也不宜用止汗药,且与盗汗易混淆,古谚“暑当与汗俱出”,故夏季我常嘱病人暂停服一两个月。

各类型的肌无力都按上述辨证分型治疗,而并非是眼肌型用甲方或喉咽肌型服乙方。

应按中医学的辨证施治原则,在每次复诊时按具体病情变化而加减损益,每次处方七贴,注明可以续配,以免身体情况变化而不适应时有碍病情或浪费药品。

夏季如一次配方多帖紧包不通风可致霉变(中药店是每种药一只抽屉),一般约两三周改方一次,体况病情症状气候及兼夹症等在不断变化,故应须随时修改,方可比较适应而起到疗效;不宜希冀速效而认为药量越重越好、或药味越多越好,因内服药都须通过肠胃之消化吸收方可发挥效果,药量过大则肠胃不胜负担,“欲速则不达”,可无利而生弊。

方药供中医师或西学中医师参考,不要被其所局限,不适宜用上方者很不少,可另订方药,上述方药用量在北方省份或大西南等地中医看来如嫌轻者可按其习惯。

妇女经期停服,如遇感冒发热咳嗽或其他情况时应立即停服中药(西药不停),就近内科诊治,如看西医则须注意禁忌之抗生素等(第一章11节)。

服中药后如能症状渐渐减轻,精力渐振,体况渐强,原服之吡啶斯的明片或激素方才可以渐渐减量与考虑撤除,以后单服中药。

治疗过程中上述几种证候有时可以互相转化,便须加以调整。

(4)中医治法及夹杂病

l、开源节流增强元气:

从儿童少年肌无力病员中可看到多半伴有体较瘦弱面色不华及长期盗汗胃呆等病,盗汗有伤津液,胃呆则影响全身营养,这些当属身体致虚之重要因素,故治疗时宜重视“开源节流”,与企业理财的原则相似,方可渐渐改善体质,增强元气。

有的内科中医认为肌无力均属脾虚气衰而用补中益气汤或丸,也有久用大剂黄芪的。

作者观察此病患者多半系脾肾阴虚证,故以为大多不适用此汤来升举清阳,此方久用可使阴虚更甚而汗却难止,漏洞不补,则虚证怎能好转?

盗汗乃肾阴虚而摄纳无权,故适应滋益肾阴及加入敛汗之浮小麦及煅牡蛎等药;患者有的伴有自汗的往往是盗汗而兼自汗,其他体征亦是阴虚。

古人云(书名忘):

“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亦有过服参芪而汗反盛者,以阳盛阴虚,阳愈补而阴愈亏也”,《本草备要》述:

“黄芪在阴虚者宜少用,恐升气于表而里愈虚矣”,朱丹溪述:

“气有余便是火”,这些话是有些道理的;至于阴虚而兼胃呆,则大抵宜滋阴而加人白术、茯苓、陈皮、佛手片、红枣等药。

在华东华南地区夏初黄梅时令,多雨空气潮湿,气候闷热,不少人难以适应而致胸闷胃呆,明显的舌苔白腻黄腻厚腻浊腻等,当然不宜滋补,而须香燥化湿利湿为治,选用藿香正气散、藿朴四苓散、二陈汤、甘露消毒丹等方加减,湿化则胃呆可除。

其他时令出现湿阻脾困证候者很不少,亦须立即改用化湿健脾等药。

2、先祛邪,后扶正;急者先治,缓者后治:

肌无力患者原在服西药,今来找中医,若是恰已发生低热数周,或有感冒发热咳嗽等情,则必须先治上述外邪或新起病,因为治肌无为中药大多是调补为主,这些药可使外邪与炎症毒素等不能从肌表汗液二便等通道排出,造成极大麻烦,故必须上述新起病急性病外感病完全消退以后,才可服治肌无力中药;若在用中药治肌无力过程中出现这些新起病外感病,同样必须立即停服,即使当天已煎的亦须倒掉,病家应该切记。

若遇牙痛而坐立不安,须看牙科;若跌打损伤,则韧带肌肉瘀血留滞及疼痛,须即看伤骨科,以免拖延引起后遗症;若发生扁桃腺炎咽喉炎或慢性鼻炎复发等,也须即治及暂停肌无力中药。

有的成年患者长期失眠多梦而精神憔悴,久治未效,或患常习性便秘已久,大便须三、五天一次,粪便久留直肠,干硬如铁弹,毒素常被肠壁吸收人血,易致头昏头痛,胃呆胸闷腹胀等;或有胃病,某些药有顾忌,或大龄少年遗精较频,少数儿童鼻血常发,少女较重的月经痛或妇女月经不调等等……,这些慢性病都对整体健康有碍,要纠正一个夹杂病,有时很费力气及时间,若置之不顾,则体况怎能好转?

而肌无力之好转,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体差者肌无力难愈;这些夹杂病可在治肌无力用中药时设法兼治,难以尽述。

曾遇一例中年男子患顽固哮喘十多年,内科中西医久治无效,现全年都哮喘有声,旁人可清楚听到,近患眼型肌无力二年,赖吡啶斯的明片可做轻便工作,来找我用中药,因用药顾忌而只得敬谢不敏;某些夹杂病确实有碍于肌无力之治疗,呼吸道疾病干扰为尤甚。

治疗过程中例如起初有盗汗和胃呆,用方后几个症状决不会平头齐退,必有参差先后,如盗汗好转而胃呆仍剧,则药方便须修改,又数周后若出现尿频尿床,又须改方,或不久感冒咳嗽发生,不同症状或夹杂病此起彼伏,变化不定,故不少病人疗程较长,须一个一个矛盾不断获好转克服,气血渐充,新陈代谢渐有序,体气渐强,然后肌无力症方可慢慢地渐获轻可,作者感觉要使有的病人眼睑能睁大一两毫米或眼球转动稍好转都很不易,需要千方百计。

有的病人为节约上医院的诊费车费,有的则是嫌麻烦,一张药方久服不换,而体况病情却早已变化然会影响疗效,或发生不良反应,作者历年来从未碰到过一例可以“一方到底”而治愈,即使轻症在数个月内治好的也是如此,病家须知“轻松愉快”不可能治好这个病。

作者遇一例轻度全身型男孩,有如小痨病,是远地病员,其家长将孩交给在沪的老父母家照顾及来此门诊,七年才愈,这是特别长久的例子,有些病家缺乏耐心或服药等缺经济条件,疗效便差了。

早年作者有时配合用到胎盘片或紫河车粉(胎胞做成)等血肉有情之品,后来胎盘片绝迹,近若干年花柳病人增多以及假货盛行,则对上述药源也起了顾虑而多年不用了。

3、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

治愈:

肌无力及全身性内科症状消失;显效:

上述症状基本消退;好转;肌无力及全身性内科症状消退过半;无效:

未达到上一条标准者,也包括虽已撤除西药而症状未好转者。

治疗结果

表1治疗结果例数及百分率

表2:

有效病例的治疗前病程

本组病人除个别以外,都曾在外院较久用过西药或加上中药未效,然后好不容易而打听来本所,本所由于广告价贵而难以宣传,故治前病程大多较长久。

眼肌:

最长21年,最短l周,平均19.2月;轻度全身:

最长17年,最短4天,平均17.6月;喉咽:

最长12年,最短8月,平均8.4月;全身:

最长11年,最短1月,平均13月。

各型之好转病例,平均治疗前病程长达48月。

无效者的治前病程未统计。

表4、有效病例平均治疗期:

眼肌:

治愈10.5月,显效15月,好转16.8月;轻度全身:

治愈14.1月,显效18.3月,好转19月;喉咽:

治愈16月,显效11.5月,好转15月;全身:

治愈22.5月,显效33月,好转23月。

表5:

中医证治有效病例数(主要)

脾肾阴虚证704人,阴虚火旺证47人,脾胃气虚证51人(偏阴虚者已列入脾肾阴虚),气血两亏证59人,湿阻、肾阴阳两虚、脾肾阳虚等共88人,总共949人。

各病例治期长久,夹杂病不一,方剂用药先后变化亦大,故仅是大概情况,参阅后面‘病例介绍”可知。

复发:

本组有效病例中,复发1次者114例,2次者28例,3次者6例,4次6次各l例,共150例,占有效人数15.8%,既在本所治好,故基本仍来本所治,绝大多数仍治好,有的较前难治些,极少数无效;复发大多在愈后1~3年内发生,更久者亦不少,五年十年十多年后也有,有的不止一次,主要因感冒发热或盗汗再发与过度劳累等引起,有的则是体况变化或不明原因。

有的病人刚愈而因感冒而肌无力再发,接续再治,有的则再愈再发,致用药期长,大约有好几十例,复发也难免漏报漏记录,故用中药治愈后总的复发率约近三成,此症之复发是一困难问题,我们虽在治愈时大多嘱来续治数月,以巩固疗效及减少复发,但仍难杜绝,有的病人刚愈而就不肯复诊,以免再花钱,病家若要求医生一定治到“断根”,这是不现实的。

(6)病例介绍

例一:

朱×理女33岁门诊号44846住本市1978年初诊全身型胸腺

(一)

三个半月前出现复视头晕日渐加重,一个月后开始上睑下垂嚼吞困难,但食欲尚可,全身无力动作,生活不能自理,有时盗汗与稍动作即多汗已半年余,外院予服新斯的明一日三次各二片,症状尚未获控制,现只能吃粥,须费咀嚼的小菜也不能吃,近月每天下午低热,口内干热与疼痛,小便热感。

检查:

无力疲乏面容,须人搀扶方可走路,右眼半睁,左眼接近闭合,右眼球转动重度障碍,左眼固定,舌红苔少带光,口唇干红,脉细数无力,口内粘膜破碎。

嘱新斯的明仍照旧服,先予清骨散(柴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加玄参、黄柏、泽泻以治阴虚火旺低热尿赤热,一周后低热与尿热减轻,口内热痛减少,原方续服一周以后,低热基本退去,原方加减又服一厨后低热与口内热尿热均除,改用肝肾阴虚型方加玄参、北沙参、浮小麦之类滋阴敛汗,加减出入一月余后,进食时头面出汗基本消失,盗汗亦少,可以自己梳头穿衣绞毛巾,嚼吞困难减少,眼皮自觉轻松,且可渐递减药片,以后按病情变化而每周复诊辨证施治,大多是原方加减,有时加服一些白参以及胎胞片之类,至年底时盗汗自汗均已全退,生活自理,且可做一般家务,眼及全身症状渐渐轻可,可吃干饭,食欲好,次年春末新斯的明片全撤除,阴虚证状基本消退,遂改用八珍汤加北沙参麦冬菟丝子杞子等加减,共服药廿二个月后眼几全身症状均痊愈。

 

例二:

薛×华男14岁门诊号16070住本市郊区1981年3月初诊轻度全身型(胸腺

(一)

左眼睁不大七个月,伴有四肢乏力,外院已诊断为肌无力,服新斯的明片至今,因气力减弱而在校不能参加体操等半年多,右眼最近三周亦睁不开,复视,常有盗汗自汗一年多,近日痰多,无咳嗽,饮食一般。

检查上睑缘右齐瞳孔下缘,左齐瞳孔上缘,眼球转动轻度受限不华,唇干红,舌质尚润而偏红,前尖刺点,中央粘苔,脉无特殊,现系肝肾阴虚类型,开给六味地黄汤加菟丝子、白芍、白术、当归、浮小麦,因痰多及中央粘苔加半夏十四贴,复诊时盗汗已减,眼皮重坠感大见轻减,原方14贴,再诊时舌尖刺点尚明显,加川连2克,新斯的明减量,5月4日复诊,眼渐可睁,四肢有力,舌较红,但舌苔黄腻,属内有湿热,唇干红已少,盗汗倘有,改用二陈汤加焦白术、藿香、川连、当归、知母、山药、浮小麦、瘪桃干生苡仁、红枣十四贴,养血清热健脾止汗利湿,5月19日复诊盗汗退,自汗尚有,粘腻苔化去过半,原方加减。

6月2日续好,腻苔化去,舌尚偏红及前尖刺点,改六味地黄汤加知母、川连、竹叶、当归、浮小麦、红枣14贴,滋阴降火清心火养血敛汗,新斯的明已停服,四肢力量恢复正常,又复诊时左眼睁大,右至瞳孔上缘,转动灵活,粘苔又见少量,原方加半夏,至七月中旬因季节多雨潮湿,牯腻苔又起,胃呆胸闷神倦,改用二陈汤方加健脾化湿等药,下旬时粘苔化去后,改用肝肾阴虚型方加川连淡竹叶浮小麦,以后随证加减至十月底痊愈,共治八个月,半年后肌无力复发,再来本所治愈。

例三:

徐×女23岁门诊号16677住江苏省南通市1987年12月初诊眼肌型

患肌无力廿年,是感冒发烧后发生,几处医院久治,用新斯的明等药效果少,后来停报,针灸中药等一年多亦未效,若遇感冒等则症状加重,右眼睁得比正常大已五年,已几乎绝望而久不治疗,食欲食量长期较少,无盗汗自汗,胸腺

(一)

检查:

右上睑缘齐角膜上缘,有时稍露巩膜,眼球稍突出,用“眼球突出计”量眼球突出度为右13左8mm,左眉较高及上睑半睁,双眼球转动轻度障碍,身体瘦弱明显,面色苍白不华,舌偏红,质嫩苔少,唇较干红,脉细弱。

用肾阴虚脾虚方为主加减,由于体弱显著,加服“全鹿丸”少量(该丸性偏温),每瓶分十天服;因其素有月经第一天时痛经史,另写调经活血方如下:

当归10黄芩lO赤芍6桃仁10丹皮6泽兰叶10制香附3红花6生蒲黄10包煎,嘱于每月临经时服此方二天。

88年2月二诊述月经痛减轻,其余无出入,上方加减;4月16日三诊诉各症状及食欲渐有好转,检唇舌红渐减,仍质嫩无苔,左眼较前大些,处方当归15炒自芍白术各10山药10炒党参10陈皮3麦冬10杞子10北沙参10肉苁蓉6丹皮6川石斛10红枣5枚砂仁2佛手片6,全鹿丸仍服。

88年6月四诊时检唇舌色已转正常淡红,面色尚稍苍白,身体瘦弱好转,脉亦渐转缓滑,左上睑齐瞳孔上缘,上方加炙黄芪10。

1988年10月五诊,诉上方一直在服,精力及食欲渐渐好转,仅腋下有时有汗,唇色尚偏红,原方除去黄芪砂仁,加炙龟板10浮小麦30,丸药则改为左归丸,每瓶服十天。

9年4月六诊述近时比较多汗,其余都好,检左眼睑已正常,右仍较正常稍大些,在角膜上缘下1mm,二眼大小差距已不明显,眼球转动正常,瘦弱苍白已退,已全愈。

在每次门诊后之中段各一两次通信报告病情变化而由作者寄药方去,从略,共治疗16个月,改方回家嘱续服两三个月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得病很久,故是好得较快的,主要在于仅是体弱纳少为主,阴虚亦不甚,并无什么夹杂病,起居生活小心,不是那些常常受寒感冒发热咳嗽或其他小病常侵的粗心大意病人,故能顺利获效,并非其余肌无力久病患者都能如此幸运。

有少数人久病望治有如大旱之望云霓,比较急躁,服中药每两三周复诊一次,似乎要求每次复诊都见一些好转,一帆风顺,否则就有不满意;但自已却是粗枝大叶,很不当心,常得这样那样的病痛与波折,问知连煎中药也时常沸腾溢出或煎枯加水,很影响疗效,使医生有些为难了,本病例可说明些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