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绿色植物》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3348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绿色植物》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绿色植物》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绿色植物》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绿色植物》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绿色植物》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绿色植物》测试题.docx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绿色植物》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绿色植物》测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绿色植物》测试题.docx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绿色植物》测试题

第2单元第1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选择题

1.小伟是七年级学生,他的爷爷经常早晨到千佛山的树林丛中锻炼,并且说是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但小伟上完一节生物课后,劝告爷爷早晨的时候最好不要到树木茂盛的地方去,你知道他当时学的哪节课吗?

( )。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B.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C.植物的主要类群

D.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的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决定着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绿色植物的生长为生物圈中的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

3.在绿色植物的叶片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具体结构是(  )

A.绿色叶片  B.叶绿素

C.叶绿体 D.叶肉细胞

4.下列哪种气候条件下,植物体的蒸腾作用会加快(  )

A.阴雨连绵    B.大风天气

C.夏日下午微风吹拂   D.在盛夏晴天的正午

5.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

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时,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得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6.以下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

B.根对无机盐的吸收不消耗能量

C.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促进了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D.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7.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重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

其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 B.运输作用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8.在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放入一只小白鼠和一盆绿色植物,小白鼠能正常生活一段时间,这是因为(  )

A.小白鼠不需要氧气

B.玻璃罩中原有的氧气足够小白鼠呼吸所需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小白鼠提供氧气

D.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小白鼠提供氧气

9.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有(  )

A.吸附灰尘、降低噪音 B.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

C.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D.以上三项都是

10.根据下图,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淀粉和氧气  B.淀粉和水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水和二氧化碳

11.某种植物在阳光照射不充分的地方生长,其叶片的面积和厚度比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时的变化是(  )

A.叶面积减小,叶肉增厚   B.叶面积增大,叶肉增厚

C.叶面积减小,叶肉变薄   D.叶面积增大,叶肉变薄

12.在大棚种植瓜果蔬菜的过程中,如果向大棚内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那么瓜果蔬菜能够普遍高产。

其原因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够( )

A.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B.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C.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D.增强植物的蒸腾作用

13.下列能证明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的是(  )。

A.植物能为人类提供氧气B.植物能为人类提供有机物

C.植物在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

D.以上观点都可以论证

14.物质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含量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其原因是(  )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结果

B.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很多的结果D.二氧化碳被动植物大量消耗的结果

15.“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经漂洗后的叶片颜色应为(  )

A.绿色    B.黄白色C.蓝色    D.褐色

16.下列光合作用和光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B.没有光,绿色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有光,绿色植物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

D.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7.如下图所示,图A表示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B表示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进行物质转化的两种生理活动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A图中的⑥

B.比较图B中的曲线A.b,发现a曲线表示的生理活动在白天进行,而在晚上几乎停止了,b曲线表示的生理活动全天都在进行。

a曲线表示的是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C.图A中[2]和[3]表示的都是叶肉细胞,对曲线a所示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的细胞质里含有叶绿体,它是“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D.图B中曲线b表示的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是为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8.如下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植光下,CO2的吸收量发生了变化。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示,随着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递增,呼吸作用停止

19.植物体在白天进行的是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以上三者都是

20.如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置光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发生了变化。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示,随着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递增,呼吸作用停止

2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

A.叶片黄白色,酒精绿色。

B.叶片黄白色,酒精无色。

C.叶片绿色,酒精绿色。

D.叶片绿色,酒精无色。

22.水中绿色植物金鱼藻{一种水草}在阳光照射下放出了气泡,这气泡是

A.吸收作用产生的水蒸气B.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

C.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D.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23.对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D.动物的呼吸作用

24.对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D.动物的呼吸作用

25.中科院院士袁隆平在培养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  )。

A.促进植物的呼吸 B.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C.加快蒸腾作用D.叶片互不遮挡,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二、综合题

26.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⑴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____________(气体)。

⑵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______________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___________自下往上运输来的。

⑶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

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②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植物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气体)。

27.下图是植物体的一个整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植物体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_________,并把这些物质通过_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②表示叶片通过  吸收空气中的,用来进行作用。

(3)图中的③表示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制造的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

28.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如下图所示,请你据图分析回答:

(1)①、⑤是 ,属于保护组织,②和④是。

(2)叶片蒸腾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由[ ]________ 运来的。

(3)地球在变暖,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他与植物体的生长有密切关系,是通过[]_________进入植物体的。

清除全球变暖的方法除减少这种气体的排放量外,还可以用植树造林、增加植被的方法解决,其依据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课本上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1)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  的环境中为佳。

A.高温干燥

B.高温潮湿

C.低温干燥

D.低温潮湿

(2)在水槽的水银面上有一层水,水起的作用是 。

(3)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水银柱的上升现象,还受植物其他生理活动的影响。

你认为植物还有什么生理活动也可能导致出现水银柱上升?

   。

如要排除该因素的影响,实验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4)如果实验中玻璃管足够长,则影响水银柱最终能上升的高度,除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外,还主要与外界环境中什么因素有关?

 

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小伟劝告爷爷早晨的时候最好不要到树木茂盛的地方去,原因是晚上树木都进行呼吸作用,但是并不进行光合作用,经过一晚上空气中的CO2的含量就会很高。

呼吸这样的空气对人体不利,所以最好的锻炼时间在傍晚。

可以推断小伟当时学的是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C

解析: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但不决定着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3、C

解析:

此题很容易错选B。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只有在具有叶绿体的细胞中才能进行。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个结构,而叶绿素是叶绿体这个结构在光下产生的物质。

4、C

解析:

阴雨连绵的天气,大气湿度较大,蒸腾作用减弱;大风会引起气孔关闭,使蒸腾作用减弱;在盛夏晴天的正午,大气湿度相对降低,土壤水分供应不足,气孔会关闭,蒸腾作用会减弱;而在夏日下午,微风能将叶片周围的水蒸气吹走,使蒸腾作用加快。

5、C

6、D

解析: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消耗能量;蒸腾作用促进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但不能促进对无机盐的吸收,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窗口”。

7、A

解析:

植物体不断地向空气中散发水分,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5%的水参与构成植物体和维持生理过程,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

8、C

解析:

一方面小白鼠和绿色植物的生活都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会放出二氧化碳,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另一方面在光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放出的氧气可以维持玻璃罩内的碳氧平衡,从而可以维持小白鼠正常生活一段时间。

9、D

解析:

森林被称为绿色水库,热带雨林又有“地球之肺”的美誉,由此可见植物具有吸附灰尘、降低噪音、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及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作用。

10、D

解析:

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

11、D

解析:

绿色植物在阳光不充足的地方生长时,由于光照不强,光合作用比较弱,所以为了满足植物体对有机物的需要,就要增大叶片面积,叶肉变薄,使每个细胞都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12、【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在一定范围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随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而加强,制造的有机物就多,释放的氧气增多,大棚与空气隔绝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就会降低.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二氧化碳。

故选:

B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结合光合作用的概念来解答。

13、解析:

植物是人和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是自然界氧气的重要来源。

答案:

D

14、A

解析:

首先回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分别以什么气体为原料,什么气体是产物。

再来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B。

选项C也不符合事实,选项D更是与题意自相矛盾。

若理解了光合作用的意义,此题可直接选择。

15、B

解析:

绿叶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16、C

解析:

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具有二氧化碳和水的时候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17、【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物质转化的两种生命活动,一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二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A.[6]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气体进出的门户)的开闭.选项A是正确。

B.由图可知,曲线a在阳光下,才能进行;曲线b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由此可以确定,曲线a表示的生命活动是光合作用,曲线b表示的生命活动是呼吸作用.选项B是错误的.

C.选项C图A中[2]和[3]表示的都是叶肉细胞,对曲线a所示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的细胞质里含有叶绿体,它是“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选项C正确的.

D.图B中曲线b表示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为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选项D正确的.

考点: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18、【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AB段光照强度已经大于零点位置,说明该段绿色植物是见光的,只是光照强度弱,光合作用的速率小于呼吸作用的速率,但也在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曲线BD段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并且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B错误;B点时,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二氧化碳相等,所以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C正确;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D错误,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19、【答案】D

【解析】白天,因为有光照,所以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20、【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曲线AB段表示二氧化碳吸收的相对值为负值,即表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低于其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由于呼吸作用能释放二氧化碳,且呼吸作用是时时刻刻进行的;有光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推知AB段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进行呼吸作用.该段光合作用的速率远低于呼吸速率,因此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多于其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A选项错误;植物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另外随着光照增强,温度升高,植物还能进行蒸腾作用而不是仅进行光合作用,B选项是错误的;在B点处,植物二氧化碳吸收的相对值为零,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C选项是正确的;由选项B可知,D选项是错误的;故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

此题考查以曲线图的形式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本题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图中的曲线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上升,表明某项生理活动的速率与光照强度有关.依据对植物的各项生理的学习,我们知道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与光照有关.再看纵坐标为二氧化碳吸收的相对值,说明该生理活动与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关,由此初步确定该图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21、【答案】A

【解析】解: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的原因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目的是用酒精快速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故选:

A

22、【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金鱼藻是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金鱼藻在阳光下不断产生的气泡是氧气.故选:

D.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23、A

试题分析: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生物体利用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植物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有关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

故选:

A

24、【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生物体利用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植物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有关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

故选:

A

考点:

此题考察的是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5、D

二、综合题

26、【答案】⑴氧气(或O2)

⑵蒸腾作用 导管

⑶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或CO2)

【解析】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即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呼吸作用恰恰相反,是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解答:

解:

(1)甲装置用的是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后,塑料袋内会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而积聚了大量的氧气;因此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木条会迅速复燃.

(2)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在实验过程中甲装置中的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水珠;这些水分是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并通过茎内木质部里的导管自下往上运输来的.

(3)将乙装置放在黑暗处,装置中的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会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会使②号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

(1)氧气

(2)蒸腾作用;导管

(3)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27、【答案】

(1)水和无机盐 导管  叶 

(2)气孔 水和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3)有机物  筛管  根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以知道:

①植物对无机盐的运输;②光合作用;③植物对有机物的运输;④蒸腾作用

(1)1的箭头指向表示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并把这些物质通过植物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上部.

(2)2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的.(3)③植物对有机物的运输,有机物是由光合作用制造的,由叶片运输到茎和根。

考点:

此题考查的是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根对无机盐的运输,由图可以知道:

①植物对无机盐的运输;②光合作用;③植物对有机物的运输;④蒸腾作用

28、【答案】

【解析】

(1)①、⑤是上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②和④是叶肉

(2)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叶脉里面含有导管,可以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还含有筛管,可以从上往下运输有机物.因此叶片蒸腾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由3叶脉运来的.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分布于叶片的上、下表皮,它是指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外界的二氧化碳是通过6气孔进入植物体的.森林植被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可以用植树造林、增加植被的方法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

故答案为:

(1)表皮,叶肉;

(2)③;叶脉;(3)⑥;气孔;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29、【答案】

(1)A

(2)防止水银蒸发,造成污染

(3)光合作用 黑暗

(4)大气压

【解析】

试题分析:

(1)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有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所以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为佳。

(2)水银有毒,蒸发后会造成环境污染。

所以上面的水可以起到防止水银蒸发的作用。

(3)因为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叶片光合作用消耗水后,水银会上升。

植物只有在有光照的时候才会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把植物放在黑暗处可排除该因素的影响。

(4)不同的大气压环境中,水银上升的高度不同

考点:

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大气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