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形式逻辑》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6428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形式逻辑》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级《形式逻辑》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级《形式逻辑》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级《形式逻辑》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级《形式逻辑》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形式逻辑》教学大纲.docx

《级《形式逻辑》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形式逻辑》教学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形式逻辑》教学大纲.docx

级《形式逻辑》教学大纲

 

《形式逻辑》

课程教学大纲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文)

年级2009级

教研室中文教研室

制定人刘爱玲

制定日期2012年1月26日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33004(z)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学分】2学分

【总学时】32学时

【讲授学时】32学时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语文)

【教学目的】  

《形式逻辑》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1.学习研究形式逻辑的历史与现状、形式逻辑的本质、形式逻辑的结构、思维的各种逻辑形式等问题。

学完本门课程,要求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形式逻辑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形式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分析形式逻辑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研究具体的思维现象,提高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

2.《形式逻辑》课程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注重实用性和学科的前沿性。

讲解要深入浅出,重点突出,例证充分,明白生动,通俗易懂。

在讲授的同时,辅助以较多的实践练习,以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培养分析思维现象的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形式逻辑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绪论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对形式逻辑学性质、任务、研究方法和分类的介绍以及对形式逻辑研究的回顾,使学生对形式逻辑课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只有在认识了解了形式逻辑概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明确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了解形式逻辑的产生和发展。

难点:

形式逻辑的表达形式。

[讲授学时]2学时

一、“逻辑学”名称的由来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三、逻辑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逻辑学与思维学

  

(二)逻辑学与心理学

  (三)逻辑学与语法学

  (四)逻辑学与数学

  (五)逻辑学与哲学

四、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第二章概念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概念的基本知识,了解概念和语词的关系。

掌握概念的种类,概念间的关系。

掌握概念的限制、划分以及对概念的定义和划分。

并且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具体分析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出现概念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概念种类、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概念的定义和划分

难点: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区分,概念限制和概括的原则。

[讲授学时]6学时

第一节概念概述

一、词项和概念

二、词项的内涵与外延

  三、概念与语词

四、概念的明确

五、概念不明确的逻辑错误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与概念间的关系

一、概念的种类

  二、概念间的关系

  

(一)相容关系

(二)不相容关系

第三节概念的限制与概括

一、什么是概念的限制与扩大

  

(一)概念的限制及其方法

  1.概念的限制

  2.概念限制的两种方法

  

(二)概念的扩大及其方法

  1.概念的扩大

  2.概念扩大的两种方法

二、限制与扩大的作用

三、常犯的有关概念限制与扩大的逻辑错误

第四节概念的定义与划分

一、什么是定义?

二、定义的表达形式

三、定义的规则

四、定义的种类

五、违反定义规则的逻辑错误

  1.定义偏宽

  2.定义偏窄

  3.定义反复

  4.前后循环

六、概念的划分

  

(一)什么是概念的划分?

  

(二)划分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分法

 (三)划分的规则

(四)违反划分规则的逻辑错误

  (五)划分与分解、分类之间的区别

第三章判断(上)

[基本要求]

掌握判断的基本知识,了解判断的特征、判断与语句的关系以及判断的种类。

掌握性质判断的构成、种类以及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性质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性。

关系判断的特点、构成、性质判断的性质。

并且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判断的性质,掌握性质判断的种类、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及主谓项的周延、关系判断的种类。

难点:

主、谓项的周延性,性质判断差等关系的运用。

[讲授学时]2学时

第一节判断概述

一、什么是判断

 

(一)判断及其特征

  

(二)关于判断的恰当性问题

二、判断、语句和命题

三、判断的种类

  

(一)基本形式

(二)非基本形式的判断

  第二节性质判断

一、什么是性质判断?

  二、性质判断的几种基本形式

  1.根据质或联项的划分

  2.根据量项或量的划分

  3.两者的结合

三、关于性质判断的联项与量项的语言表达形式

  四、直言判断中的主项与谓项的周延和不周延

  

(一)周延和不周延

  

(二)四种判断形式的周延和不周延

五、A、E、I、O之间的对当关系

  

(一)反对关系

  

(二)矛盾关系(A与O、I与E)

  (三)差等关系(A与I、E与O)

第三节关系判断

一、关系判断的定义

二、关系判断的性质

(一)对称性

(二)传递性

第四章判断(下)

[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掌握各种复合判断和模态判断的基本知识、种类以及各种判断的真值分布情况。

并且能够培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思维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特点及真假值情况,理解负判断的等值判断。

难点: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值情况。

[讲授学时]6学时

第一节联言判断

一、什么是联言判断?

  

(一)联言判断的定义、结构与表现形式

  

(二)联言判断的真值

二、联言判断与并列复句、转折复句、递进复句

三、运用联言判断常犯的逻辑错误

第二节选言判断

一、什么是选言判断?

二、相容选言判断与不相容选言判断

(一)相容选言判断

(二)不相容选言判断

  (三)两种选言判断的比较

三、选言判断与选择复句

四、运用选言判断常犯的逻辑错误

第三节假言判断

一、什么是假言判断?

  

(一)假言判断的定义

  

(二)假言判断与条件联系

  (三)假言判断真值

二、三种假言判断

  

(一)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

(二)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

  (三)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

三、三种假言判断的比较

四、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与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之间的转称

五、假言判断与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六、运用假言判断常犯的逻辑错误

第四节负判断

一、什么是负判断?

二、负判断的分类

三、负判断的等值判断

(一)什么是负判断的等值判断

(二)负简单判断的等值判断

(三)负复合判断的等值判断

第五章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基本要求]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共有四条。

要准确地把握这四条逻辑规律的内容和要求,并且弄清违反这四条规律的要求会导致怎样的逻辑错误。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主要内容,明确排中律和矛盾律的区别,能够分析常见的违背思维基本规律的语言现象。

难点:

理解排中律和矛盾律的区别。

[讲授学时]2学时

第一节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概述

主要了解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本质特征。

第二节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和公式

二、同一律的要求和违反它产生的逻辑错误

(一)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

(二)转移论题和偷换论题

第三节矛盾律

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和公式

二、矛盾律的要求和违反它产生的逻辑错误——自相矛盾

第四节排中律

一、排中律的基本内容和公式

二、排中律的要求和违反它产生的逻辑错误——两不可

三、使用排中律的注意方面

1.注意排中律的条件性

2.注意认识的复杂性

3.注意复杂问语

第五节充足理由律

一、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和公式

二、充足理由律要求和违反它产生的逻辑错误——两不可

1.理由虚假

2.推不出

第六章演绎推理(上)

[基本要求]

了解掌握推理的基本知识和演绎推理中的直接推理及三段论推理的特点。

理解并掌握三段论的基本规则,掌握三段论的基本格与式。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直接变形推理的规则,理解三段论推理的规则,掌握三段论推理的格与式;

掌握关系推理的特点。

难点:

理解并识记三段论的规则。

[讲授学时]4学时

第一节推理概述

一、什么是推理

二、推理的逻辑性

三、推理的种类

第二节直接推理

一、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一)由一个判断真推知另一个判断真

(二)由一个判断真推知另一个判断假

(三)由一个判断假推知另一个判断假

(四)由一个判断假推知另一个判断真

二、判断变形直接推理

(一)换质法

(二)换位法

(三)换质位法

第三节三段论推理

一、什么是三段论推理

二、三段论的公理

三、三段论的规则

四、三段论的格与式

五、三段论的语言表达形式

第四节关系推理

  一、什么是关系推理

二、纯关系推理

(一)对称性关系推理

(二)传递性关系推理

第七章演绎推理(下)

[基本要求]

了解掌握推理的基本知识和演绎推理中的复合推理的各种类别,以及它们的主要表达形式及其主要规则。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二难推理的特点及种类。

难点:

相容选言推理的推理形式,二难推理的特点。

[讲授学时]4学时 

第一节联言推理

一、什么是联言推理

二、联言推理的种类

(一)分解式

(二)组合式

第二节选言推理

一、什么是选言推理

二、选言推理的种类

(一)不相容选言推理

(二)相容选言推理

三、选言推理在语言中的表达形式

第三节假言推理

一、什么是假言推理

二、假言推理的种类

(一)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三、假言推理的作用

第四节二难推理

一、什么是二难推理

二、二难推理的种类

(一)简单构成式

(二)简单破坏式

(三)复杂构成式

(四)复杂破环式

三、如何驳斥二难推理

四、二难推理的作用

五、二难推理在语言中表达形式

第八章归纳推理

[基本要求]

掌握归纳推理的基本种类及每种类别的特点,理解归纳推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掌握五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的基本原理。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推理特点,明确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理解并掌握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逻辑方法。

难点:

掌握求同求异法和剩余法两种逻辑方法的基本原理。

[讲授学时]2学时

第一节归纳推理概述

  一、什么是归纳推理

二、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

三、归纳推理的种类

第二节完全归纳推理

  第三节不完全归纳推理

一、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二、科学归纳推理

第四节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一、求同法

二、求异法

  三、求同求异法

四、共变法

五、剩余法

第九章类比推理、假说

[基本要求]

了解类比推理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在思维进程中的方向性、结论性等方面的区别,了解类比推理的特点和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类比推理的特点,明确类比推理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区别。

难点:

明确假说的主要作用。

[讲授学时]2学时

第一节类比推理

一、类比推理的定义

二、类比推理的特征

三、类比推理的作用

第二节假说

一、假说的一般特征

二、假说的形成

三、假说的论证

(一)验证假说

(二)验证假说的结果

四、假说的作用

第十章论证

[基本要求]

弄清楚逻辑论证的含义、特点,明确它同推理的关系,掌握论证的结构、规则、证明与反驳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论证的种类、论证的规则;反驳和它的方法。

难点:

能够分析具体语言运用中违反论证的错误。

[讲授学时]4学时

第一节论证的概述

一、什么是论证

二、论证的组成

三、论证与推理的关系

第二节论证的种类

一、演绎论证与归纳论证

(一)演绎论证

(二)归纳论证

二、直接论证与间接论证

(一)直接论证

(二)间接论证

1.反证法

2.选言证法

第三节论证的规则

一、论题应当清楚、明白

二、论题必须保持同一

三、论据必须真实

四、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赖论题来证明

五、从论据必须能推出论题

第四节反驳及其方法

一、什么是反驳

二、反驳的方法

【建议使用教材】

文寿山《形式逻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版

【参考资料】

1.刘韵冀《普通逻辑学简明教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6月

2.张志成《普通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3.樊明亚《形式逻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

4.徐德清《趣味逻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金岳霖《形式逻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6.李裕德《趣味逻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

7.李衍华《咬文嚼字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考查课

平时考核:

课堂个别口头提问、普遍笔答检测和课外书面作业相结合(占总评的10%)、期中考试(占总评的20%)

期末考查:

试卷形式考查,120分钟(占总评的70%)

【学时分配】(指本门课程)

本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学期,学时分配如下:

序号

章节

内容

学时分配

合计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试验

其他

1

第一章

绪论

2

2

2

第二章

概念

4

2

6

3

第三章

判断(上)

2

2

4

第四章

判断(下)

5

1

6

5

第五章

规律

2

2

6

第六章

演绎推理(上)

3

1

4

7

第七章

演绎推理(下)

3

1

4

8

第八章

归纳推理

2

2

9

第九章

类比推理、假说

1

1

2

10

第十章

论证

2

2

合计

26

6

32

制定人:

刘爱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