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168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诊.docx

《中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诊.docx

中诊

第一节.望诊

《一》实验目的:

掌握望诊的主要内容

《二》实验内容:

一.望全身情况

1.望神:

神的概念:

广、狭之分

望神的原理:

精、气、神

望神的意义:

⒈了解精气的盛衰⒉判断病情的轻重⒊推测预后的吉凶

重点:

两目、神志、面色、形态

内容:

⒈得神

概念:

是精充体健神旺的正常表现

表现:

神志清楚,语言清晰,两目精彩,面有光泽,肌肉不削,呼吸平稳,动作自如,反应灵敏

意义:

①精充体健神旺(健康无病);②虽病而正气未伤,精气未衰,主病轻,预后好。

⒉失神(无神)

概念:

是精亏神衰的病理表现

表现:

精神萎靡,言语错乱,面色无华,两目暗滞,肌肉瘦削,动作艰难,反应迟钝,呼吸气微或喘促甚者神

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意义:

①表明正气大伤,精气大亏,主病重,预后差;②甚者表明邪陷心包,精气将脱

⒊少神(神气不足),即轻度失神。

表现:

精神不振,面色乏泽,声低懒言,动作迟缓,健忘嗜睡,体倦乏力。

意义:

表明正气不足,精气轻伤,机体功能低下。

⒋假神

概念:

是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征象。

表现:

本已失神病人突然:

神识转清,言语不休,食欲增进,想见亲人,目光转亮,面色晦暗而两颧泛红如妆。

意义:

表明精气已衰,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残精外泄。

⒌神乱概念:

即精神错乱或精神失常

表现及病因病机:

1癫证表现:

痴呆喜静,举止失常,喃喃自语,见人则止

因机:

忧思气结痰凝,阻蔽神明

②狂证表现:

躁扰发狂,胡言乱语,打人毁物,不避亲疏

因机:

暴怒气郁化火,痰火扰心,或阳明热盛,扰乱心神

③痫证表现: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醒后如常。

因机:

肝风夹痰上逆,蒙蔽清窍;或痰火扰心,肝风内动。

2.望色

(1)白色主病:

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表现:

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血虚或失血

面色

白虚浮——阳虚水泛

面色苍白——阳气暴脱,阴寒内盛

(2)黄色主病:

虚证,湿证

表现:

面色萎黄——脾胃气虚

面黄虚浮——脾虚湿蕴

面目一身俱黄——黄疸

鲜明如橘皮——阳黄,湿热证

晦暗如烟熏——阴黄,寒湿证

(3)赤色主病:

热证,或戴阳证

表现满面:

通红——实热证

午后两颧潮红——阴虚证

面色苍白而两颧泛红如妆——戴阳证

(4)青色主病:

寒证、痛证、血瘀、惊风

表现:

面色淡青或青黑——寒盛、痛重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暴脱,气虚血瘀

小儿眉间、鼻柱、口唇发青——惊风

(5)黑色主病:

肾虚、寒证、痛证、水饮、血瘀

表现:

面色淡黑晦暗——肾阳虚

面黑干焦——肾阴虚

眼眶周围发黑——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血瘀日久

3.望形(体)

●概念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及体质类型等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诊病原理

●意义测知①内脏之坚脆;②气血之盛衰;③病情之轻重;④预后之吉凶

●内容

⒈强弱

①体强表现:

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

意义:

内脏坚实,气血旺盛,主病较轻,预后较好

②体弱表现、意义

⒉胖瘦

体胖能食,神明有力——形盛气充。

健康

体胖食少,肤白无华,神疲乏力——形盛气虚。

属阳气不足,多痰多湿

形瘦颧红,皮肤干焦——形瘦阴虚。

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卧床不起,动转艰难——脏精衰竭,气液干枯

⒊体质类型

①阴脏人特点:

偏于矮胖,头圆颈短,肩宽胸厚,身体姿态多后仰

意义:

阳虚阴盛,病易寒化

②阳脏人

③阴阳和平之人(平脏之人)

4.望(姿)态)

●概念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与肢体的异常动作来诊病的方法

●诊病原理

●内容

⒈动静姿态

①坐姿坐而喜仰,喘粗痰多——肺实气逆

坐而喜俯,少气懒言——肺虚气弱

②卧姿卧时面常向外,身轻自能转侧——阳、热、实证

卧时面常向里,身重难于转侧——阴、寒、虚证

仰卧伸足,掀去衣被——实热证

蜷卧缩足,喜加衣被——虚寒证

⒉异常动作

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肝风内动

睑、唇、指、趾颤动——动风先兆,或气血不足

手足痿软,运动不灵——痿证

 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痹证

5.望舌

方法和注意事项

体位:

坐位/半卧位

光线充足、柔和的自然光

伸舌姿势尽量张口、自然舒展、充分暴露、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

望舌次序舌质→舌苔舌尖→舌根

注意事项:

1.光线影响。

2.饮食或药物影响。

 3.口腔对舌象的影响

正常舌象舌质 淡红润泽,柔软灵活(淡红舌)

舌苔 薄白均匀,干湿适中(薄白苔)

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充足胃气旺盛

望舌体

舌色

⒈淡白舌主病:

虚证、寒证,或气血两虚

表现:

舌淡白瘦薄,或光莹——气血不足  

   舌淡白胖嫩(湿润)——阳虚证

⒉红舌主病:

热证

表现:

舌尖边红——表热证

 舌红苔黄燥——实热证

 舌红少苔或无苔——(胃肾)虚热证

3.绛舌主病:

热证

表现:

舌绛有红点或芒刺——温病热入营血

舌绛少苔或无苔——阴虚火旺

舌绛枯萎,光滑无苔,形似镜面——胃肾阴竭

4.青紫舌主病:

气滞血瘀

表现:

舌淡紫或青紫湿润——寒凝血瘀

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血瘀证

舌绛紫干枯少津——热盛津伤,气滞血瘀

舌质

1.老嫩舌体坚敛苍老,纹理粗糙——老舌,实证

舌体浮胖娇嫩,纹理细腻——嫩舌,虚证

2.胖瘦胖大舌:

舌体比正常舌大而厚,伸舌满口——水湿内停

舌色淡白——气虚,阳虚

舌色红——内热

瘦小舌:

舌体瘦小而薄——气血阴津不足

舌色淡白——气血不足

舌红绛少苔或无苔——阴虚火旺

3.齿痕舌体边缘有牙齿的痕迹(齿痕舌、齿印舌)——脾虚;湿盛

舌淡白湿润——寒湿证

舌色淡红——脾虚;气虚

4.裂纹舌面上有裂沟——精血阴津不足

舌色淡白——血虚

舌色红绛——热盛伤津

望舌苔

苔质

⒈厚薄薄苔:

透过苔面能隐隐看到舌体的苔---正常;表证;内伤轻证

厚苔:

不能透过苔面看到舌体的苔---邪盛入里;痰湿;食积

⒉润燥润苔:

舌苔干湿适中—津液未伤

滑苔:

苔面水分过多,扪之湿而滑利,甚则伸舌涎流欲滴—寒证;湿证

燥苔:

舌苔干燥,扪之无津—津液耗伤:

热盛,阴亏,燥邪;津不上承:

阳虚

糙苔:

苔面粗糙如砂石—津液大伤;湿证

⒊腻腐腻苔:

苔质颗粒细小致密,苔面粘腻,揩之不去,刮之不脱——痰饮,湿浊,食积

腐苔:

苔质颗粒粗大疏松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上,揩之即去——痰浊,食积,内痈,湿热口糜

4.剥落花剥苔:

舌苔剥脱不全,剥落处光滑无苔,余处斑驳—胃之气阴两伤

光剥舌/镜面舌:

舌苔全部褪去,舌面光滑似镜—胃阴耗竭,胃气大伤

苔色

⒈白苔主病:

表证、寒证

表现:

苔薄白而润—正常;表寒;阳虚;里证初期

苔薄白而滑—外感寒湿;阳虚水泛

苔薄白而干—表热

苔白厚腻—湿浊;痰饮;食积

2.黄苔主病:

热证,里证

表现:

(色深病愈甚)苔薄黄—表热;风寒化热

苔黄干燥—热盛津伤

苔黄腻—湿热证

3.灰黑苔主病:

里热或里寒之重证

表现:

苔灰黑而腻或润滑——阳虚寒湿;痰饮

苔焦黑干燥——热极津枯

6.还有:

望排出物和望小儿指纹。

《三》实验考核

1.了解望诊的基本方法2分

2.掌握望诊的主要内容4分

3.能够把望诊与其他三诊相结合2分

4.通过望诊对病情做出大致的判断2分

第二节问诊

《一》实验目的:

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

《二》实验内容:

⒈问寒热

⑴恶寒发热:

表证

恶寒:

自觉怕冷,不缓解畏寒:

自觉怕冷,可缓解

⑵但寒不热:

里寒证

新病脘腹或某局部冷痛,脉沉迟有力——实寒证

久病畏寒,脉沉迟无力——虚寒证

⑶但热不寒:

里热证

①壮热

高热持续不退,体温超过39℃——里实热证

②潮热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

阳明潮热:

热势较高,日晡尤甚——阳明腑实证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午后尤甚——湿热证

阴虚潮热:

午后或入夜低热,热自骨内向外透发---虚热证

⑷寒热往来(往来寒热)

发无定时——少阳病发有定时——疟疾

2.问汗

⑴表证辨汗

1无汗---表实证有汗---表虚证、表热证

2恶寒:

自觉怕冷,不缓解畏寒:

自觉怕冷,可缓解

⑵里证辨汗

①自汗:

日间汗出,动则尤甚—气虚、阳虚

②盗汗:

睡则汗出,醒则汗止—阴虚

⑶局部汗出

①头汗——上焦热盛;中焦湿热;亡阳证

②半身汗——中风;痿证;截瘫

③手足心汗——阴虚;湿热困脾

3.问头身

⑴问头部头痛根据头痛部位,判断何经为病

头痛连项——太阳经前额连眉棱骨痛——阳明经两侧头痛——少阳经巅顶连目系痛——厥阴经

⑵问周身

四肢痛:

痹证(行、痛、着)腰痛:

发于局部——寒湿证;血瘀;肾虚连及下肢——经络阻滞

4.问胸胁脘腹

⑴问胸部(心肺)

①胸痛憋闷,痛引肩臂–胸痹

②胸背彻痛,面色青灰,手足青至节–真心痛

⑵问胁部(肝胆)

⑶问胃脘部(胃)

常见疼痛性质及其主病

①胀痛——气滞(胸胁脘腹);阳亢(头目)

②刺痛——血瘀③冷痛——寒证

④灼痛——火热之证⑤绞痛——有形实邪阻滞气机;寒盛

⑥隐痛——阳气精血不足⑦重痛——湿邪

⑧窜痛——风邪(肢体);气滞(胸胁脘腹)

⑨掣痛(引痛、彻痛)——肝病⑩空痛——气血精髓不足

5.问耳目

⑴问耳

耳鸣 

暴鸣声大,无休止,以手按耳尤甚——实证。

肝胆火盛

渐鸣声小,有休止,以手按耳减轻——虚证。

肾精亏虚

⑵问目

目昏、雀目、歧视——肝肾精血不足

6.问饮食口味

⑴口渴与饮水

口渴多饮——津液大伤。

实热证;消渴;汗吐下利太过伤津

渴不多饮——津液轻伤或输布障碍阴虚证;湿热证;痰饮;血瘀证

⑵食欲与食量

●食欲减退(纳少、纳呆)—脾胃气虚;湿邪困脾

厌食(恶食)—食积

●消谷善饥(多食易饥)—胃火。

消渴;胃强脾弱

●饥不欲食—胃阴虚

7.问睡眠

失眠(不寐、不得眠)

兼:

心烦多梦,潮热盗汗,腰酸耳鸣——心肾不交

心悸神疲,纳少便溏——心脾两虚

时时惊醒,眩晕胸闷,口苦恶心——胆郁痰扰

脘腹胀闷,嗳腐吞酸,苔腻脉滑——食滞内停

8.问二便

便次异常

便秘(大便难)——实热;阴血亏;气虚;阳虚

泄泻:

大便溏泄,纳少腹胀——脾虚

 泻下深黄如糜,肛门灼热——大肠湿热

五更泄,腰膝酸冷——肾阳虚

腹痛泄泻,泻后痛减,嗳腐吞酸——食积

情志抑郁,腹痛作泻,泻后痛减——肝郁乘脾

②便质异常

完谷不化——脾虚;肾虚

溏结不调——肝郁乘脾

附: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谒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眼药叁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三》实验考核

5.了解问诊的意义2分

6.掌握问诊的主要方法4分

7.能够把问诊与其他三诊相结合2分

8.通过问诊对病情做出大致的判断2分

第三节:

中医病历书写

实验目的:

掌握病历书写格式

实验内容:

学习模仿病历书写

住院病历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 出生地:

 . 

婚况:

 职业:

. 单位:

.邮政编码:

..

常住地址:

..

.入院时间:

 病史采集时间:

病史陈述者:

可靠程度:

  发病节气:

主诉:

反复发热、咳嗽5天

现病史:

缘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有痰,鼻塞,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曾多次到我院门诊求治,予中药及静滴先锋VI、鱼腥草治疗,症状未见改善。

于今天再次来我院门诊求治,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遂由门诊收入院。

入院时症见:

患儿精神疲倦,发热,咳嗽,有痰,无气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无耳鸣,纳呆,睡眠差,大便烂,日三次,小便调。

既往史:

既往健康,否认水痘,麻疹,结核,肝炎病史。

个人史:

母孕期健康,足月顺产,第一胎,出生时体重、身高不详。

出生时无窒息、缺氧史,无病理性黄疸,混合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按时预防接种。

过敏史:

自诉清开灵过敏史,否认其他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月经婚育史:

家族史:

父母健康。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7℃P92次/分R20次/分bp

整体状况:

望神:

神志清楚,精神疲倦,表情正常。

望色:

正常面容,色泽偏白。

 望形: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偏瘦。

 望态:

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声音:

语言清晰,语言强弱适中,咳嗽,无呃逆、嗳气、哮鸣、呻吟等异常声音。

 气味:

无特殊气味。

 舌象:

舌红,苔白。

 脉象:

脉浮数。

 皮肤、粘膜及淋巴结:

皮肤粘膜:

皮肤粘膜无黄染,纹理、弹性等均正常,皮肤稍热,无汗,无斑疹、疮疡、疤痕、肿物,无腧穴异常征、血管征、蜘蛛痣、色素沉着等,无皮肤划痕征。

淋巴结:

双颌下各可扪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好,无粘连。

头面部:

头颅:

头颅正常无畸形、肿物、压痛,头发疏密、色泽、分布均正常,无疖、癣、疤痕。

 眼:

眉毛、睫毛、眼睑、眼球正常,眼结膜轻微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

 耳:

耳廓正常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

 鼻:

无畸形、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鼻甲肥大或阻塞,无鼻腔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嗅觉正常。

口腔:

口唇红,无疱疹、皲裂、溃疡,牙齿正常,齿龈无出血或肿胀,口腔粘膜无疱疹、出血、溃疡,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0肿大,腭垂居中。

 颈部:

 形:

对称,无异常肿块。

 态:

无抵抗强直、压痛,活动无受限。

 气管:

位置居中。

 甲状腺:

无肿大或结节。

 颈脉:

无异常搏动及杂音,颈静脉无怒张,无肝颈回流征。

 胸部:

 胸廓:

外观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正常,无局部隆起、凹陷、压痛及叩击痛,无水肿、皮下气肿、肿块,静脉无怒张及回流异常。

 乳房:

大小正常,无红肿压痛。

 肺:

呼吸正常,双侧呼吸活动度正常,语颤正常,双肺叩诊清音,肺肝浊音界、肺下界、呼吸时肺下缘移动度均正常。

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语音传导无异常。

无胸膜摩擦音、哮鸣音。

 心:

心尖搏动位于第4、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无负性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弥散性搏动,无震颤或摩擦感,心脏左右浊音界如右图。

心脏搏动节律整,心率92次/分,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血管:

动脉:

桡动脉的频率、节律均规则正常,无奇脉。

股动脉及肱动脉无抢击音。

周围血管:

无毛细血管搏动征,无射枪音,无水冲脉,无动脉异常搏动,Duroziez氏征(-)。

腹部:

 视诊:

腹部对称,大小正常,呼吸运动正常,无膨隆、凹陷,无皮疹、色素沉着、条纹、疤痕、脐疝、静脉曲张、胃肠蠕动波。

 触诊:

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不拒按。

 叩诊:

鼓音,无移动性浊音和包块。

 听诊:

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无血管杂音。

 肝脏:

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压痛。

 胆囊:

未触及,胆囊区无压痛。

 脾脏:

未触及,脾区无压痛。

 肾脏:

双肾无叩击痛,无腰酸痛。

膀胱:

未触及,输尿管无压痛点。

 二阴及排泄物:

 二阴:

前后二阴正常。

 排泄物:

未查。

 脊柱四肢:

 脊柱:

生理曲度存在,无畸形、强直、叩压痛,运动度不受限、两侧肌肉无紧张、压痛。

 四肢:

肌力、肌张力均正常,无外伤、骨折、肌萎缩。

关节无红肿、疼痛、压痛、积液、脱臼,活动度正常,无畸形,下肢无水肿、静脉曲张。

指趾甲:

指趾甲红润,光泽,形状正常。

神经系统:

 感觉:

痛觉、温度觉、触觉、音叉振动觉及关节位置觉都正常。

 运动:

肌肉无紧张及萎缩,无瘫痪,无不正常的动作,共剂运动及步态正常。

 浅反射:

腹壁反射、跖反射正常,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未查。

 深反射:

二、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正常。

 病理反射:

Hoffmann(-),Babinski(-),Gordon(-),Chaddock (-),Kernig(-)。

实验室检查:

血分析:

WBC12.6x10e9/L,GRAN%76.2%。

胸片示:

双肺支气管感染。

辨病辨证依据:

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之“咳嗽”范畴,证属“风热型”。

缘患儿年幼,肺气虚弱,为风热之邪所袭,邪闭肺络,肺气失于宣肃,腠理开合失度,可致发热,咳嗽。

鼻咽为肺胃之门,感受风热之邪故见咽红。

肺与脾密切相关,肺气受损则脾气亦虚,故见纳呆,胃失和降则呕吐,运化失常则大便烂。

舌红,苔白,脉浮数均为外感风热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1.病史:

反复发热、咳嗽5天。

2.症状、体征:

发热,咳嗽,有痰,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纳呆,睡眠差,大便烂。

咽充血(+++),双扁桃体II°大。

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量干湿性罗音。

3、辅助检查:

血分析:

WBC12.6x10e9/L,GRAN%76.2%,胸片示:

双肺支气管感染。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咳嗽

风热型

西医诊断:

急性支气管炎

实习医师:

住院医师:

实验考核:

熟悉病历书写格式2分

掌握病历书写内容4分

能熟练掌握病历书写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