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8106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docx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docx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怎么写?

下面由出guo的“《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欢迎大家阅读。

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交流感受,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自读自悟,交流感受,分享成果,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诚实守信品质,感染和熏陶,获得启示;

设计理念: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把课文内容与做人联系起来,让学生与他人分享阅读成果,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意义和自我创造。

教师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法,情境教学法、点拨诱导法。

学生主要运用的学习方法:

朗读感悟法、自主、合作、交流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出“信”。

1、同学们有没有说过而没有做到呢?

(学生自由说)说到做到就叫“信”,说到没做到就叫“失信”(板书)老师告诉你有这样一个人,她说到就一定做到,你想知道是谁吗?

(宋庆龄)你对宋庆龄有哪些了解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宋庆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小时候的一个说到做到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

有效沟通情感与认知、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创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点评:

用浅显的语言让学生感知“信”,树立“守信”的感念,这样导入新课,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信”。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流利。

2、学生开火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点评:

根据学生识字能力,教学中采用“开火车”朗读课文的活动,营造了快乐、轻松的氛围,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3、讨论交流,初知大意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

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

宋庆龄

妈妈小珍

C、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说,师生再交流。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可是她想起要在当天教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在家里等,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

[设计意图:

创设对话交流的氛围,沐浴人文关怀。

在民主、轻松的谈话氛围中,凸显主题“信”]

(点评:

有目的地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内容,为下面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分角色朗读,读出“信”。

1、交代任务:

分组分角色朗读,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设计意图:

在朗读的氛围中,打开学生的思路,通过自读自悟,使他们丰富对“信”字内涵的理解。

]

(点评:

有目的朗读是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读中感悟的重要途径。

“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让学生反复地读,多种形式的读,读出人物不同角色的性格。

在朗读指导时,引导学生猜测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他们当时的情况,并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来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讨论:

进一步深化对“信”的理解。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

你是怎么处理的?

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

3、小结:

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

对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行讨论,直视学生透过对话知事例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这个学习难点。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

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

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

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

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学生说完后出示课件:

爸爸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小珍

(3)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

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

你是怎么处理的?

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

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板书:

8*我不能失信

准备去劝说去没有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

板书课题,解释题意:

“信”指什么?

“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

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

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

为什么?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板书设计:

8*我不能失信

爸爸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小珍

诚实守信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

板书课题,解释题意:

“信”指什么?

“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

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

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

为什么?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课后分析: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原本我是设计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在教学中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有些单薄。

所以第一教时我在课本剧表演上多用了些时间,而用了一节班队课让孩子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如果时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进行身体力行的设想,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

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

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

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

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

你是怎么处理的?

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

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