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4641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

姓名:

***

学号:

************

班级:

2012级信息工程3班

日期:

2014年5月29日

实验三:

非周期信号傅里叶分析的MATLAB实现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系统分析中应用。

二、实验内容

①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性质:

4.3节(b)

②求由微分方程描述的单位冲激响应:

4.5节(b)

③计算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5.1节(a),(b),(c)

④由欠采样引起的混叠:

7.1节(a),(b),(c),(d),(e),(f)

三、实验细节

1、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性质

(1)问题描述与分析

首先写出Y,再把Y的共轭存入Y1中,提取Y1的实部,再听声音进行比较

(2)主要程序

loadsplat

y=y(1:

8192);

n=8192;

fs=8192;

sound(y,fs)

subplot(2,1,1)

plot([1:

n],y)

ylabel('y')

y=fftshift(fft(y));

y1=conj(y)

y1=real(ifft(y1))

sound(y1,fs)

subplot(2,1,2)

plot([1:

n],y1)

ylabel('y1')

xlabel('n')

(3)Result(图形)

(4)结论

从声音中我们得出两个声音恰巧为相反声音,我们也可以通过stem函数从图像中得出这两个图像是相反的。

2、求由微分方程描述的单位冲激响应

(1)问题描述与分析

首先由差分方程确定出函数residue中b1和a1向量,再通过residue算出频率响应,最后把展开式合并观察结果是否正确。

(2)代码

a1=[1-0.8]

b1=[20-1]

[H1omega1]=freqz(b1,a1,4)

[H2omega2]=freqz(b1,a1,4,'whole')

(3)Result(图形)

r1=

6

-5

 

p1=

-1.0000

-0.5000

(5)实验结论

由r1和p1可以写出部分分式展开式,再把两项部分分式展开式合并可得到单位冲激响应的频率响应,可验证结果是正确的。

3、计算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1)问题描述与分析

题目中要求使用解析方法计算矩形脉冲的DTFT,通过计算可以得出X=(1-exp(-1*j*w*10)).*1./(1-exp(-1*j*w));转换后,画出频谱图的幅值图和相位图;用fftshift对DTFT进行重新排列,再次画出X对w的幅值和相位

(2)代码实现

%(b)

N=100;

k=[0:

N-1];

w=2*pi*k/N;

X=(1-exp(-10*j*w))./(1-exp(-j*w));

figure;

subplot(2,1,1)

stem(w,abs(X))

ylabel('abs(X)')

subplot(2,1,2)

stem(w,angle(X))

ylabel('angle(X)')

%(c)

N=100;

k=[0:

N-1];

w=2*pi*k/N;

w1=w-pi;

x=ones(1,10);

X=fft(x,N);

X1=fftshift(X);

figure;

subplot(2,1,1)

stem(w1,abs(X1))

ylabel('abs(X1)')

subplot(2,1,2)

stem(w1,angle(X1))

ylabel('angle(X1)')

(3)Result(图形)

(4)实验结论

由图(b)和图(c)两个图像中可以看出,图(c)是由图(b)后半部分移到前面所得到的图像,根据理论,理论上图(c)前半部分的频率与图(b)后半部分的频率相差一个2π,而函数的周期即为2π,所以理论上该部分图形相同,实验图像结果与理论设想相符,所以该代码是正确的。

4、由欠采样引起的混叠

(1)问题描述与分析

首先创建一个从0到8191的向量n,再每个值乘以1/8192,得出区间0≤t<1内的8192个时间样本,写出函数x的表达式,由此可以获得x在一个周期内的采样值。

(2)代码实现

n=0:

8191;

t=1/8192;

t1=n*t;

x=sin(2000*pi*n*t);

w=linspace(-1,1-1/8192,8192)/(2*t);

figure

subplot(2,1,1);

stem(t1(1:

50),x(1:

50),'r');%部分曲线标红

ylabel('x[n]');

subplot(2,1,2);

plot(t1(1:

50),x(1:

50),'b');

ylabel('x[n]');

xlabel('n');

[x,w]=ctfts(x,t)

figure

plot(w,abs(x))

ylabel('abs(x)')

xlabel('w')

figure

plot(w,angle(x))

ylabel('angle(x)')

xlabel('w')

(2)Result(图形)

(b)

(C)

1500*2=3000

w=2*000pi

w=2*3500pi

w=2*4000pi

w=2*4500pi

W=2*5000pi

W=2*5500pi

(2)结论

(c)从图像中可以看出信号在合理频率上非零,而且在接近零上,相位为零,图像结果与理论相符。

(e)由声音音调高低可以观察到随Ω增大,音调越来越高。

(f)从音调高低可以听出,随着Ω从3500逐渐上升到5500的过程中音调先增高后降低,亦可以从幅值图非零处的位置看出,因此可以说音调是先提高后降低。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信号发生失真,出现混叠现象。

出现混叠的原因在于。

信号的奈奎斯特率逐渐上升,而采样频率只有8192,到后来2倍的奈奎斯特率大于信号的采样频率,所以发生失真

四、实验感想

说实话,感觉这次的实验比上次更加有挑战性,虽然只是对于matlab代码功能的实现,但是对自己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实验过程中,对于信号的频率特性有了更好的理解,让自己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

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得到了助教的指点,所以也或多或少地克服了一些难题,在这里对助教表示诚挚的感谢。

这些难题中,有一些是由于自己写代码不够细心导致的,自己以后将会更加细心。

因为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影响进度和工作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