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5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docx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docx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识记知识之概念篇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

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

时间的常用工具。

4、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光年(l·y)、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5、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

s)和纳秒(ns)

6、单位换算关系:

12153-1-2

(1)长度单位:

①.=×10km=×10m;②1km=1000m=10m;③1dm==10m;④1cm==10m;⑤-3-6-91mm==10m;⑥1μm==10m;⑦1nm==10m

3-3

(2)时间单位:

①1h=3600s=×10s;②1min=60s;③1ms==10s;

-6-9④1μs==10s;⑤1ns==10s

226222-2222-422(3)面积单位:

①1km=1000000m=10m;②1dm=m=10m;③1cm=m=10m;④1mm=

2-62m=10m

3-333-63(4)体积单位:

①1dm=1L=10m;②1cm=1mL=10m

7、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看。

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

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

(3)读。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视线要垂直于尺面。

.....

(4)记。

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明单位。

8、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为了减小误差,应该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

利用多次测量取平..........

均值的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

(3)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

9、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例:

测量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化曲为直法(例:

测一段曲线长度、从地图上测京广线的长度)

(3)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例:

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

14、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

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或量杯中,观察液面到达的刻度,即为液体的体积。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处相平。

.....

16、科学探究的过程:

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

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17、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重和摆角的大小无关,只与摆长有关。

摆长越长,摆动一次所需的时....

间越长。

18、在探究钟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如果你家的摆钟老是

走得比实际的要快,你可以将摆锤下面的螺丝向下调节,增长它的摆长。

..

19、正确估读三法:

在物理实验中测长度往往要求更精确些,这就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怎样才能正确地进行估读呢分下面三种情况:

(1)被测物体的末端落在刻度尺的两条最小分度线之间。

如图1-3,此时直接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可。

图中物体的长度为,其中的即为估读值。

(2)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落在刻度尺的某条分度值线上。

如图1-4,此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应为0。

图中物体的长度为,其中最后的一位“0”为估读值。

(3)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落在某条大刻度线上。

如图1-5,此时应特别注意,对应的0刻度线的估读值为0。

图中物体的长度记为,其中前面的“0”表示对应的分度值线是0mm刻度线,后

面的“0”是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的0。

(图1-3)(图1-4)(图1-5)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声音的产生:

(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

(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3)人说话时靠声带振动发声的;清脆的蟋蟀叫声和蜜蜂的嗡嗡声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乐器

中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

..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均可作传声的介质。

(2)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4)单位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慢些,气......

体中最慢;在同一介质中,声速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

(6)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声音的接听过程:

(1)人耳的主要结构有外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神经。

(2)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个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传给耳蜗,再通过听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这样就产生了听觉。

4、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到学生的耳朵,引起耳内鼓膜的

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

5、声音的三要素是:

音调、响度、音色。

(1)声音的高低——音调。

①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

率,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

②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

音调越高。

③可用波形来比较频率,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高,音调高。

.....

(2)声音的强弱(即大小)——响度。

①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②用波形来比较振幅,振幅小,响度小。

....

(3)声音的品质——音色。

①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②在许....

多人同时讲话时,即使未看到人,我们也可以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不同的乐器,即使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凭听觉我们也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原来,这些都与声音的音色有关。

③各种发声体,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出响度与音调都相同的声音,由于音色不同,人对声音的感觉也不一样,它们声波的波形是不同的。

6、回声是指声音碰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

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

1s,所以要想听到回声,说话者要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

15

7、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长短、张紧程度和粗细有关。

①当弦的粗细、张紧程度相同时,弦..........

越长音调越低;②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拉得越紧音调越高;③当弦的张紧程度、长短..................

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

....

8、声音的利用:

(1)现代建筑如礼堂、音乐厅等,都有着很高的声学要求,它们通过采用不同的吸声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反射板等,使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淅、丰满。

(2)人通过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欣赏立体声。

(3)三音石和回音壁都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原理。

......

(4)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

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

(5)总的来说,人们对于声的利用有两大类:

一是利用声传递信息;二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9、噪声的来源和控制:

(1)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叫乐音,使人感到厌

烦的声音叫噪声;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凡是有规律地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杂乱无章振动发

出的声音叫噪声。

(2)噪声的危害和等级:

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

15~40dB是较为理..

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3)噪声的控制:

控制噪声从声音的声源处、声音的传播过程、接收声音的人耳处三方面着手:

即主要在消声、隔声、吸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①防止噪声产生的方法:

改造噪声源、在声源

处加防护罩、在声源处加消音器;②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

使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植树造林;

③避免噪声入耳的方法:

带耳罩、塞棉花、捂住耳朵。

10、男低音歌手在高声歌唱、女高音歌手在低声伴唱,这其中男歌手音调低、响度大,女歌手......

音调高、响度小。

..

1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闻其声而知其人”

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14、如图2-1所示,甲、乙两个音叉的振幅相同,频率不同。

在相同时间内,甲振动次数少,......

频率低,音调低;乙振动次数多,频率高,音调高。

......

13、如图2-2所示,甲、乙两个音叉的频率相同,振幅不同。

甲音叉振幅小,响度小;乙音叉........

振幅大,响度大。

..

(图2-1)(图2-2)

第三章光和眼睛

光世界巡行

1、光及其用途:

(1)光是一种电磁波,平常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

不可见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光每天都为我们服务,如:

①光能使我们看见物体;②太阳光使冰雪融化;③花草树木依靠光合作用茁壮成长等。

2、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是指自行发光的物体(注意:

月亮不是光源)。

....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4)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①影子的形成;②立竿见影;③日食、月食现象;④小孔成像。

(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①激光准直;②射击瞄准;③排队看直;④木工检查木板的棱是否

直。

3、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其大小为..

8510km/s。

c=×10m/s=×

3,中的传播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