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4136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

2.工业上,常用O2氧化HCl转化成Cl2,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反应为:

4HCl(g)+O2(g)

2Cl2(g)+2H2O(g)。

一定条件下,测得数据如下:

t/ min

0

2.0

4.0

6.0

8.0

10.0

12. 0

c(Cl2)/10-3mol∙L-1

0

1.8

3.8

5.7

7.2

7.7

7.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条件不变时,14min时v正(Cl2)=v逆(H2O)

B.2.0~4.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大于6.0~8.0min内的

C.0~6.0min内HCl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9 mol·L-1·min-1

D.加入高效催化剂,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小于10.0min

3.已知:

X(g)+2Y(g)⇌3Z(g) ∆H=﹣akJ·mol-1(a>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molX和0.2molY充分反应生成Z,放出能量一定小于0.1akJ

B.该反应正向吸热反应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反应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会发生移动

D.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一定存在3v(Y)正=2v(Z)逆

4.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电池在能量转化时遵守能量守恒

B.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一定都能设计成原电池

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g锌溶解,电路中有0.2mol电子通过

D.干电池、镍镉电池、燃料电池在工作时负极材料都被氧化

5.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2B(g)

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CB.容器内B的浓度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D.A的消耗速率等于C的生成速率的

6.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B.低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7.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

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2O(l)

ZnO(s)+2Ni(OH)2(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

B.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C.充电时阴极反应为ZnO(s)+H2O(l)+2e−=Zn(s)+2OH−(aq)

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s)+H2O(l)+e−=Ni(OH)2(s)+OH−(aq)

8.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某些干燥剂的干燥效率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做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物质

CaCl2

CaBr2

CaO

CaSO4

MgO

Al2O3

ZnCl2

ZnBr2

CuSO4

干燥效率

0.14

0.14

0.2

0.04

0.008

0.003

0.8

1.1

1.4

A.干燥剂中非金属元素对干燥效率无影响

B.MgO的干燥性能比CaO好

C.MgSO4的干燥效率可能小于0.04

D.干燥剂中金属元素对于干燥效率影响可能比较大

9.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向负极移动

B.若有

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

氧气

C.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10.钠-氯化镍电池以β-Al2O3(Al2O3·xNa2O)作为固体电解质构成的一种新型电池(2Na+NiCl2

Ni+2NaCl),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放电时NaCl在熔融电解质中生成

B.充电时阴极反应:

Na++e一=Na

C.放电时氯离子通过β-Al2O3(s)向Ni电极移动

D.充电时Ni电极接在电源正极上

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571.6kJ/mol

B.焓减小的反应通常是自发的,因此不需要任何条件即可发生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等质量的硫磺固体和硫蒸气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12.COCl2俗名称作光气,是有毒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COCl2(g)

CO(g)+Cl2(g) ΔH<0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B.当反应达平衡时,恒温恒压条件下通入Ar,COCl2的转化率不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CO和消耗Cl2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二、填空题

13.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高纯氢的方法之一。

①反应器中初始反应的生成物为H2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1,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是__。

②反应物投料比采用n(H2O)∶n(CH4)=4∶1,大于初始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目的是__(选填字母序号)。

a.促进CH4转化b.促进CO转化为CO2c.减少积炭生成

③用CaO可以去除CO2。

H2体积分数和CaO消耗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从t1时开始,H2体积分数显著降低,单位时间CaO消耗率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此时CaO消耗率约为35%,但已失效,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___。

14.

(1)科研人员设想用如图所示装置生产硫酸。

①上述生产硫酸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极,b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生产过程中

向___________(填“a”或“b”)

电极区域运动。

②该小组同学反思原电池的原理,其中观点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原电池反应的过程中可能没有电子发生转移

B.原电池装置一定需要2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电极

C.电极一定不能参加反应

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可以拆开在两极发生

(2)CO与H2反应还可制备CH3OH,CH3OH可作为燃料使用,用CH3OH和O2组合形成的含有质子交换膜(只允许

通过)的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质子交换膜左右两侧的溶液均为

H2SO4溶液。

电池总反应为

,c电极为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5.X、Y、Z、W、R、P、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X

Y

Z

W

R

P

Q

原子半径/nm

0.154

0.074

0.099

0.075

0.143

主要化合价

-4,+4

-2

-1,+7

-3,+5

+3

其他

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焰色反应呈黄色

 

(1)R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和37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___。

(2)Z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R与Q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XR>YX4

c.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

(4)写出工业制取Y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

(5)反应3X2(g)+P2(g)

2PX3(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是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②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___,原因是___(从能量说明)

16.某温度时,A、B、C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物是___(填A、B、C)。

(2)在2min内用A、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该反应___。

(填序号)①是可逆反应②不是可逆反应

17.W、X、Y、Z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X两种元素可组成W2X和W2X2两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Y2X2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Z的原子序数是X的原子序数的两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的名称是____。

(2)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写出Y2XZ的电子式____。

(4)写出W2X2和ZX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5)W2和X2是组成某种燃料电池的两种常见物质,如图所示,通入X2的电极是____(填“正极”或“负极”),写出通入W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

四、实验题

18.有A、B、C、D、E五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1)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极为负极,活动性________________;

(2)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活动性__________;

(3)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活动性________________;

(4)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活动性___________;

(5)用惰性电极电解含B离子和E离子的溶液,E先析出,活动性________________;综上所述,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装置,进行实验探究KMnO4与浓盐酸的反应。

[实验1]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并验证氯气的漂白性。

(1)利用装置C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则装置中I、II、III处依次放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

[实验2]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左侧烧杯中加入100mL由2.00mol·L-1KMnO4和6mol·L-1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右侧烧杯中加入100mL5.00mol·L-1BaCl2溶液,盐桥选择KNO3琼脂。

(2)若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500mL6mol·L-1的稀硫酸时,除了需用到玻璃棒、烧杯、量筒之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填字母)。

A.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却未干燥处理

B.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足

D.稀释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

(3)左侧烧杯中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盐桥中的K+移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侧烧杯的溶液中。

(4)实验发现,其他条件不变,改用10.0mol·L-1H2SO4时,生成氯气的速率比使用6mol·L-1H2SO4时快且产生的气体体积更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草酸(H2C2O4)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

下面是利用草酸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

(1)该反应是溶液之间发生的不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对其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_(填序号)。

A.可能明显加快B.可能明显减慢C.几乎无影响,可以忽略

(2)用酸性KMnO4和H2C2O4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

实验序号

A溶液

B溶液

20mL0.1mol•L-1H2C2O4溶液

30mL0.01mol•L-1KMnO4溶液

20mL0.2mol•L-1H2C2O4溶液

30mL0.01mol•L-1KMnO4溶液

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②该实验探究的是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___>__(填实验序号)。

(3)若实验①在2min末收集了4.48mLCO2(标准状况下),用CO2表示2min内的反应速率为___mol/min,则在2min末c(MnO4-)=___mol/L(假设混合液体积为50mL)。

(4)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图2,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____;②____。

五、计算题

21.将等物质的量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

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c(A)︰c(B)=3:

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0L/(L·min)

求:

(1)反应开始前放入容器中A、B物质的量__________。

(2)B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

(3)x值是_____?

22.反应

在一容积为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始时,

的浓度是

的浓度是

内,

的浓度减少

,则

_____________。

末,

的浓度是__________,

的浓度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C3.B4.A5.B6.D7.B8.A9.C10.C11.D12.B

13.CH4+2H2O=4H2+CO2abc降低H2体积分数在t1之后较少,结合CaO+H2O=Ca(OH)2可知水蒸气浓度较小,反应器内反应逆向反应,氧化钙很难和CO2反应,因而失效

14.

bD负极

15.同位素2Na+2H2O=2NaOH+H2↑3H++Al(OH)3=Al3++3H2OClb、cSiO2+2C

Si+2CO↑放热不影响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的移动

16.C3mol·L-1·min-12mol·L-1·min-13A+2B

3C①

17.硫NaOH

H2O2+SO2=H2SO4正极H2-2e-=2H+

18.A>BC>DA>CD>BB>EA>C>D>B>E

19.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CD

+5e-+8H+=Mn2++4H2O左氢离子浓度大,KMnO4的氧化性增强,反应速率快能氧化更多的氯离子

20.C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浓度②①0.00010.0052该反应为放热产物Mn2+(或MnSO4)是反应的催化剂

21.

(1)nA=nB=3mol0.05mol/(L·min)2

22.升温、加压、增大

的浓度、增大

的浓度等(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