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高中补习班中国进现代史1840191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2877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陀高中补习班中国进现代史184019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普陀高中补习班中国进现代史184019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普陀高中补习班中国进现代史184019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普陀高中补习班中国进现代史184019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普陀高中补习班中国进现代史184019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陀高中补习班中国进现代史18401915.docx

《普陀高中补习班中国进现代史184019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陀高中补习班中国进现代史18401915.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陀高中补习班中国进现代史18401915.docx

普陀高中补习班中国进现代史18401915

高二等级考试卷(中国近现代史1840——1915)

2016、三模试卷汇总

一、选择题:

1、1876年葛元煦在《游沪杂记》记载:

“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

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

”与“香港兴”、“上海兴”直接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903年的北京,某茶馆有四位中国茶客在聊天。

甲说:

“我参加过义和团,曾和官兵一起血战洋鬼子。

”乙说:

“我办了一个机器磨坊,官差经常来要钱。

”丙说:

“我住在东交民巷,每天都和几个邻居们打麻将。

”丁说:

“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每月还有银子拿。

”四人之中,吹牛者应是

A.甲B.乙C.丙D.丁

3、“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文中的“2132年的历史”是指

A.皇帝制度B.郡县制度

C.科举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4、过去,老上海人习惯将过期的旧报纸统称为“申报纸”。

主要因为《申报》

A.发行量非常大B.纸张好可以再利用

C.在上海历时久、影响大D.关注时事民生,市民喜爱

5、《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

“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

作者论述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三大改造

6、“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它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打开了缺口。

”据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是

A.促进思想启蒙B.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C.挽救民族危亡D.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7、这是一单抄本中的几句话:

“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

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

”这几句话

A.反映了魏源抵学习西方,御外侮的决心

B.反映了曾国藩捍卫祖国领土的斗志

C.反映了维新志士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勇气

D.印证了义和团运动过程中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8、服饰的变化往往体现了时代精神的变化。

由图一到图二服饰的变化,反映了近代的中国社会

 

图一三寸金莲图二近代新式旗袍

A.日趋保守,缺乏活力B.禁锢人性,理学盛行

C.日益自由,文明开化D.思想僵化,缺乏生机

9、据《南山日报》报道:

1907年10月13日,天津塘沽张小田与北京慕贞女子书院的贾玉莲,在天津海大道美以美会微斯教堂,由陈牧师主持举行文明婚礼。

报载“中西往贺者甚众。

鲍太太按琴,男女学生唱诗,一时颇形热闹。

礼毕,新夫妇乘双马车往北门外蓝家胡同张君本宅,并有成美学馆袁牧师夫妇及路矿等局诸友,均乘马车送新夫妇回家。

”对此社会现象今人解读最为深刻的是

A.新式婚礼教堂举办,牧师主持,西式特点明显

B.新式婚礼废除了以往旧式婚礼的繁文缛节,更简单

C.婚礼仍未摆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束缚的倾向

D.西学东渐深入背景下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嬗变

10、“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该思想属于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1、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年份

船只数

吨数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849

1863

306

331

867

44

133

3400

142099

142357

300500

8584

52547

964309

这说明鸦片战争后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12、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   料

结  论

《顺德县志》载:

1853年,“女布(土布)遍于县市,自外

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东南沿海自然经济解体

据《夏口县志》统计,光绪十四年(1888)汉口镇人口18万,

而至民国初年竟增至120万,20年余间增长近6倍。

汉口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

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谭嗣同主张共和政体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

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

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

实行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

13、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13、孙中山说:

“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该文强调的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4、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一条为“嗣后大清大皇帝与大英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政府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对此条款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A.是英国为其侵略中国所作的托词

B.体现英国对人身权和财产权的重视

C.是礼节性的和好关照,停战宣布

D.表明英国想与中国保持和平关系

二、非选择题

15、不同的现代化历程(12分)

西方现代化进程首先是思想革命,然后是制度,最后是器物革命;中国的现代化程与西方正好相反。

——《中国的西方形象》

以“社会转型”为主题,叙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2分)

 

16、时务学堂师生问答(13分)

杨树谷(学生)问:

孟子曰:

“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读书至此,不免有疑问。

夫委贽为臣,当临难无苟免,何得不谏君于过,而竟去云乎哉?

虽曰当时人主不足以有为,而臣道不可不尽也明矣。

孟子之意究竟何如?

教习梁(启超)批:

《礼记》曰:

“非特君择臣也,即臣亦择君。

”又曰:

“君使臣以礼。

”夫臣者也,与君同办民事者也……六经之中,言此等道理者极多,决不为怪异也。

自秦以后君权日尊,而臣之自视,以为我实君之奴隶。

凡国事之应损应益,君之所为应直谏犯颜者,而皆缄默阿谀为能,奴颜卑屈以容乐于其君,而“名节”二字扫地尽矣。

至于今日,士气所以萎靡不振,国事所以衰,罔不由是。

此实千古最大关键矣。

其亦未闻孟子之大义焉耳!

问题:

(1)据材料,你认为杨树谷产生这种疑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2)梁启超是怎样为学生解惑的?

(4分)

(3)结合秦汉以来的历史,你认为梁启超的分析有没有道理?

你如何解读时务学堂师生以此为题展开的议论?

(6分)

 

17、一份调查问卷

1927年6月,潘光旦先生在上海某报刊登“中国之家庭问题征求答案”的问卷调查,提出关于家庭结构、婚姻、子女的若干问题,共收回问卷317份。

有效问卷中受访人的性别和职业分布:

男性受访人226人,其中有学生105人,教育者26人,学问者10人,会计10人,银行业10人,其他职业都10人以下。

女性受访人有44人,其中有学生17人,教育者12人,其他职业较少,有许多自己无法辨别职业。

部分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摘编自潘光旦《中国之家庭问题》

问题:

(14分)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6分)

 

18、洪水与猛兽

 我以为用洪水来比新思潮,很有几分相像。

他的来势很勇猛,把旧日的习惯冲破了,总有一部分的人感受苦痛;仿佛水源太旺,旧有的河槽,不能容受他,就泛滥岸上,把田庐都扫荡了。

对付洪水,要是如鲧的用湮法,便愈湮愈决,不可收拾。

所以禹改用导法, 这些水归了江河,不但无害,反有灌溉之利了。

对付新思潮,也要舍湮法用导法,让他自 由发展,定是有利无害的。

孟氏称“禹之治水,行其所无事”,这正是旧派对付新派的好方法。

 

至于猛兽,恰好作军阀的写照。

孟氏引公明仪的话: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 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 

现在军阀的要人,都有几百万几千万的家产,奢侈的了不得,别种好好作工的人,穷的饿死;这不是率兽食人的样子么?

现在天津、北京的军人,受了要人的指使,乱打爱国的青年,岂不明明是猛兽的派头么?

 

所以中国现在的状况,可算是洪水与猛兽竞争。

要是有人能把猛兽驯服了,来帮同疏导洪水,那中国就立刻太平了。

 

——蔡元培1920年4月1日《新青年》第7卷第5号 

问题

(1)“洪水”具体应指什么?

(2分)

(2)蔡元培是怎样看待“洪水”和“猛兽”的?

(8分)

(3)你如何看待蔡元培的观点?

(15分)

 

19、江楚会奏三疏(25分)

1901年,清政府颁布“预约变法”上谕后,许多不甘清王朝倾覆的臣僚纷纷应诏上奏。

其中最著名而又产生实际影响的是由两江总督刘坤一领衔、湖广总督张之洞主稿的《江楚会奏三疏》(以下简称“三疏”),提出了一整套的改革方案,实际上相当于整个清末新政的路线图。

其内容如下:

第一疏论□□□□。

其大要分四端:

一、设文武学堂。

州县设小学及高等小学。

童子八岁以上入蒙读书,十二岁以上可入小学,十五岁以上入高等小学。

府设中学,年满十八岁而于高等小学毕业者,始得肄业。

三年毕业后,再入省城高等学校,其课程为七门(经学、史学、格致学、政治学、兵学、农学、工学),毕业后入京师大学。

二、酌改文科以变通科举。

头场考试以中国政治、史事为限,名日博学;二场考各国政治、地理、农工、武备、算学,名日通才;三场考四书五经,名日纯正。

三、停罢武科。

四、奖励游学,尤提倡赴日本留学。

第二疏论□□□□。

凡十二端:

一、崇节俭,禁奢华;二、破常格,变通繁文缉节,官吏可直言正谏;用人宜少壮,不以常格限之;三、停捐纳;四、课官重禄。

京城设仕学院,各省设教吏馆,以养成有用官吏,减少官场无益支出而增厚俸禄,使官吏办公有资。

五、去书吏,改用委员。

六、去差役,推行警察。

七、恤列狱。

八、改选法,凡正途、保举、捐纳之官,皆到省补用试用。

九、筹八旗生计。

十、裁屯卫。

十一、裁绿营。

十二、简文法,简省虚文无用之册籍而宽其例。

第三疏论□□□□。

其大要而切实易行者分十一端:

一、广派游历。

二、练外国操。

三、广军实。

四、修农政。

五、劝工艺。

六、定矿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

七、用银元。

八、行印花税。

九、推行邮政。

十、官收洋药。

十一、多译东西各国书籍。

大要皆变而不失其正者为主。

问题:

(1)“三疏”内容系统详备而具体,包容了此前与派别的大部分主张(4分)

(2)根据“三疏”所示的具体内容,概括完成□□□□(6分)

(3)你如何看待这份“三疏”?

(15分)

 

20、竹枝词里的北京

1909年,有一个署名“兰陵忧患生”的人写过《京华百二竹枝词》,用咏叹画出了首善之区的社会面面观。

其咏女学生曰:

或坐洋车或步行,不施脂粉最文明。

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

其咏报馆曰: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

(注:

《中央》、《大同》均当时报纸名称)

其咏刑场曰:

当年弃市任观刑,今日行刑场筑成。

新旧两般都有意,一教警众一文明。

其咏银行曰:

但于国计民生便,善法何嫌仿外洋。

储蓄交通均有益,巍然开设几银行。

其咏纸烟曰:

贫富人人抽纸烟,每天至少几铜元。

兰花潮味香无比,冷落当年万宝全。

其咏打球房曰:

韩家潭里好排场,谁说高楼让外洋。

请向报端看广告,北京初创打球房。

其咏前门外陕西巷饭店曰:

莱罗中外酒随心,洋式高楼近百寻。

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

其咏马路曰:

一平马路真如砥,信步行来趣更奢。

眼底耳根两清静,从今不见破骡车。

其咏新式衣裳曰:

新式衣裳夸有根,极长极窄太难论。

洋人着服图灵便,几见缠躬不可蹲。

问题:

(25分)

(1)该竹枝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如何?

(4分)

(2)材料所述的竹枝词中,描述了北京哪些方面的变化?

(6分)

(3)你是如何看待此时“竹枝词里的北京社会”的?

(1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