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熙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6114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德熙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朱德熙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朱德熙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朱德熙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朱德熙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朱德熙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朱德熙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德熙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朱德熙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朱德熙MicrosoftWord文档

朱德熙

目录

生平简介

人物经历

担任职务

个人特色

语言学贡献

社会兼职

涉足领域

1.汉语语法研究领域

2.古文字研究领域

3.方言研究领域

4.教育领域

人才培养

往事略集

1.爱好看书

2.苦读学问

3.学贯中西

4.业余爱好

5.个性特点

爱情故事

人物交往

著作目录

1.书籍方面

2.论文方面

3.关于他的著作

生平简介

人物经历

担任职务

个人特色

语言学贡献

社会兼职

涉足领域

1.汉语语法研究领域

2.古文字研究领域

3.方言研究领域

4.教育领域

人才培养

∙往事略集

1.爱好看书

2.苦读学问

3.学贯中西

4.业余爱好

5.个性特点

∙爱情故事

∙人物交往

∙著作目录

6.书籍方面

7.论文方面

8.关于他的著作

展开

  

  

  

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朱德熙(1920~1992),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法学家、教育家。

江苏省苏州市人。

编辑本段人物经历

  1920年10月24日出生在南京政府财政部盐务局一个高级职员家庭,家境富裕。

早年习字、背诵古诗词,十一二岁起读古典小说。

中学时代接受了进步思想,在上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9年考取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数学、英语基础都很好。

一年后转入中文系,师从唐兰、闻一多学习研究古文字学和古音韵学,并得到罗常培和陈梦家等教授的教导。

1945年毕业后在昆明中法大学中文系任教并加入民盟。

1946年起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1952年晋升副教授,同年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受国家委派赴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任教,1955年回国,此后一直在北大中文系任教,1979年晋升教授。

1992年7月19日病逝于美国,享年72岁。

编辑本段担任职务

  朱德熙历任清华大学、昆明中法大学、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等知名大学教授;在北京大学,他先后担任中文系副主任、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北大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编辑本段个人特色

  朱德熙无比热爱教学工作,对教学精益求精,教学艺术炉火纯青,以渊博的学识把枯燥的语法课讲得引人入胜。

他一生正直纯粹,光明磊落,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爱虚荣,淡于名利,严以律己,严谨治学,为祖国、为语言学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

为人谦虚质朴,温和敦厚,尊重前辈,笃于友情,喜爱音乐和绘画,尤爱昆曲,能笛,会唱。

尤其擅长京剧,拉得一手好京胡,唱起来称得上是“字正腔圆",在系里表演常常博得阵阵喝彩。

编辑本段语言学贡献

  朱德熙是汉语语法学界伟大的语言学大师,是一位富于开创精神的杰出学者,在中国语法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朱德熙在语法研究上以其独特的语法思想、科学的分析方法,深入地研究汉语语法现象,奠定了汉语描写语法的基础。

他的丰富而深邃的语法思想是我们的宝贵遗产,对汉语语法研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学术成就也让他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保加利亚、美国、法国、泰国、香港、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先后邀请他去讲学,做研究,出席会议。

1986年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他为推动汉语走向世界,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编辑本段社会兼职

  

  

  

  中国语言学会及世界汉语教学会会长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

编辑本段涉足领域

  朱德熙长期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和古文字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汉语语法研究、古文字研究及语文教育方面,并且为祖国的语言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汉语语法研究领域

  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在研究方法上,批判地吸收国外语言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中,不断为语言学研究开辟新途径。

他着力运用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原理探讨汉语问题,带来了这个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其主要成果已被今天的语言学界普遍采用。

  1961年首先提出变换分析法,并且在国内最早运用这种理论来描写分析汉语句法。

变换分析法源于美国描写语言学学家Z.Harris的理论,朱德熙在运用中根据汉语语法研究的实际需要加以改造发展,形成一套有关变换分析的理论,把汉语语法研

  

  

究引向深入,揭示了更多的语法规律,开拓了研究视野。

1979年进一步提出和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弥补了分析变换法的局限,使语法研究朝着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方面前进了一步。

1985年针对德·索绪尔区分共时的和历时的语言研究方法对国内学界的消极影响,以自己的研究突破共时和历时的严格区分,将横向的各种方言之间的比较研究、纵向的古今语法之间的比较研究和对标准语的研究结合起来,使汉语语法研究走上了全方位的研究道路。

  在理论上,注重和提倡对具体语言事实和具体语法规律的描写分析,提出了关于词的语法功能是划分词类的本质依据等8个观点,丰富了普通语言学理论,不仅适用于汉语语法研究,也适用于其他语言的语法研究。

他与吕叔湘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1951年6月6日始在《人民日报》上连载,同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一书,对于纠正当时社会上语言使用的混乱状况,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语法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语法讲义》一书,是系统地阐述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基本观点的一部专著。

该书注重实用,分析描写细致深刻,是运用结构主义语法理论分析汉语语法结构的一部力作。

古文字研究领域

  在古文字方面,朱德熙对古文字的考释与研究常结合语法来进行,在分析古文字的字形、意义之外,还考察古文字的语法地位与作用。

尤其是在战国文字的研究方面多有发明。

另外他对甲骨文和秦汉文字也都有精深的研究。

1950年代发表的《寿县出土楚器铭文初步研究》和《战国记容铜器刻辞考释四篇》,奠定了在战国文字研究领域中的突出地位。

不少研究是针对传统误释的。

考释古文字,不是任意选释,而是着眼于关键性字,既重字形也重文例,精确地揭示出字形演变的复杂过程,在语法上语义上讲得通。

论述透彻精辟,超过了前人,为学者们普遍接受,不只把战国文字的研究水平,而且把古文字考释的整体水平提高了一大步,对后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朱德熙考释过的资料包括楚简、楚帛书、汉竹简、玺印、陶文、盟书和铜器铭文等等。

1970年代参加过马王堆1号汉墓遣策、银雀山汉墓竹书、马王堆3号汉墓帛书、望山楚墓竹简和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整理研究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发表了一系列有创见的学术论文。

方言研究领域

  在方言研究方面,尤为重视方言语法的调查研究,把方言语法研究同普通话语法研究相结合,提高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水平。

教育领域

  在语文教育方面,他著有《作文指导》(中国青年出版社,1951年)一书。

《文章评改》(1979年)一书中收入了他于60年代为中华函授学校举办的“语文学习讲座”讲课时的大部分讲稿。

他提出中学语法教学应该联系实际等观点,这些对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改进高考语文的考试等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编辑本段人才培养

  朱德熙所教过的学生有口皆碑,蜚声中外。

他爱护青年,奖掖后进,为造就语言学人才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十分关心中学语文教育,关心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多年来还为完善高考语文考试工作做了大量工作。

  朱德熙对如何培养人才也有其独到的计划与见解。

我国恢复高考后的前几年,朱德熙被委任为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负责人。

与"文革"前相比,高考语文试题从重知识检测到重能力考查,有了质的变化。

特别是作文题,几乎每年翻新,尽管社会上有毁有誉,但其探索的初衷与改革的方向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有一年作文题是缩写一篇文章,实际是考查学生的阅读和概括的能力。

考后一位学生带着一批同校的语文老师走访朱德熙,问:

“按这种改革的思路下去,明年的作文题该不会考查学生的阅读和演绎能力,让扩写一篇文章?

”朱德熙听后一怔,侧着头,笑笑回答道:

“那完全可能。

”大家以为他是脱口随便一说,都没太在意。

不料此话竟被言中,次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果然是对一篇文章的扩写。

编辑本段往事略集

爱好看书

  朱德熙家是个多子女家庭,朱是老大。

高中时代,就读于上海大同附中。

他在那里结识了一些进步同学,他的生活逐渐起了变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他曾参加过一个学生请愿团,去南京请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途被国民党军警阻截,把他们押送回上海。

那段日子里,为了安全,他常常借住在同学家里,不敢回家。

原来,那就是响应北平“12·9运动”上海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学生运动。

那个时期,他不知从哪里弄回家许多进步书。

比如斯诺的《西行漫记》,厚厚的精装本,紫红布书皮,里面有大量红色中国的照片。

苦读学问

  朱德熙是一个学者,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

他做学问是做得很苦的。

1946年寒假比他年小8岁的弟弟住在他家时,看到他每天都是深夜一两点钟还在那里看书写东西。

  

朱德熙

妻子说:

“你写文章就像难产,简直是一刀一刀刻出来的。

”朱德熙说,“你说得对,我写东西就是难产。

”他的好友汪曾祺先生曾说,德熙搞学术研究“完全是超功利的”,“是把辛苦的劳动当成了一种超级享受。

”这真是知人之语。

哥哥对于语言学、音韵学、古文字学确实有着极大的兴趣,别人觉得很枯燥的东西,他却沉浸其中,根本不会感到有什么苦或累。

他很看重兴趣的作用。

他觉得搞任何事业,如果不能把真正的兴趣激发出来,再讲什么大道理也是不牢靠的;而一旦有了兴趣,他会很愉快地把生命也放了进去。

学贯中西

  朱德熙是个语言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在汉语语法和战国文字的研究上作出过杰出贡献。

其实他对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和数学也有着浓厚兴趣,而且学得很好。

他在西南联大原本学的就是物理系,比杨振宁低一班。

由于受到一些教授和同学的影响,大二时转入了中文系,攻读古文字学,解放后又从事汉语语法研究,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关注;同时,他的英文也很好,还懂一点俄文、保加利亚文和法文。

如果用文理兼通,学贯中西来形容他,完全不为过。

业余爱好

  朱德熙还十分喜欢京剧和昆曲,中学时就常常在家里唱京戏。

在西南联大他又迷上了昆曲和吹笛子,并且教会了妻子唱。

他们俩常常一个吹一个唱,别人看了都是一种享受。

朱德熙迷京戏,除了喜欢余叔岩和杨宝森,特别推崇言菊朋早年灌制的唱片,他说言菊朋的吐字发音,字字讲究四声和音韵,许多京剧大师也有弄错的时候,而言菊朋则没有。

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中学时代朱德熙还喜欢看侦探小说,甚至自己也写着玩。

个性特点

  朱德熙一生讲求务实,淡泊名利,说话、做事、写文章、做学问都讲求实事求是,最讨厌虚夸浮华。

他的文章很少形容词,更不见什么华丽辞藻。

他曾经担任全国人大常委和北大副校长等高职,但他从不以此炫耀,反而觉得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多次要求辞去职务,专事教学和学术研究。

他的家人弟兄虽然常听他兴致勃勃地谈论古文字考释和汉语语法,却没听他讲过自己的成就和作用,直到他去世以后,从许多专家学者对他的评价中,才知道他作出过多么重大的贡献。

编辑本段爱情故事

  朱德熙一般人只知道是卓有建树的语言学家,在夫人何孔敬眼里,她崇仰他的学问人品,更爱他的真情至性。

因此,在妻

  

  

子的笔下,德熙是一个善于发现、分享美好、呵护家庭的好丈夫。

  他们的定情,始于一束蔷薇花。

朱德熙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到陆家营何家任了两年家教,何家长女孔敬秀美天然,双方在长期相处中萌发了好感。

有一次去赶街子,两人边走边聊,落在了后头。

路上的一条小水沟里长满了野蔷薇花,朱德熙摘下一串,请求给姑娘戴在衣襟上,深情地说:

“孔敬,知道么你很美,天然不俗,我很喜欢你。

不几天,我就要回联大去复学,你要常来看看我。

”双方这才确定了对方的心意。

孔敬说服父亲退掉自小订下的亲事,和德熙走到一起。

  相恋之后,德熙将自己喜欢的美好事物都想与孔敬分享,他自己喜欢昆曲,便教孔敬学唱。

此后一人吹笛,一人吟唱,成为夫妻之间的乐事之一。

甚至在文革期间,德熙被关进“牛棚”,却依旧记挂妻子爱花的喜好。

那时二月的北大校园,到处开

  

  

着紫罗兰色的二月兰,德熙从牛棚回家的路上采了许多放在书包里,一进门就给了妻子一个惊喜。

1984年,夫妻回到昆明三十多年前的住地——染布巷24号访旧。

巷口的杂货店柜台上,摆着一个深棕色的盛放豆腐乳的坛子,德熙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花了五毛钱同老板娘买下。

他神秘地对妻子说:

“你做梦也想不到的,我抱回去做台灯用。

你看这个坛子的造型,古色古香,有多美!

”回到北京后,德熙扎出台灯架子,孔敬用昆明的蓝花布做了灯罩。

到家里做客的朋友都称赞台灯的别致。

  二人伉俪情深,相携至老。

不想德熙竟比孔敬早走,留下孔敬。

在好友汪曾祺的鼓励下写下对德熙的回忆。

孔敬一辈子没有出来做事,安安心心在家相夫教子,默默帮助德熙的工作。

朱德熙在接受巴黎第七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称号时发言说:

“我的事业成功,有太太的一半功劳。

”这是对夫人何孔敬最大的敬意。

编辑本段人物交往

  汪曾祺与朱德熙相知颇深,友谊的深厚非一般人能与之相比。

汪曾祺1958年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

1960年初秋,好不容易摘掉了右派帽子。

后因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无可避免地卷入到了政治的漩涡中。

在文革中被批斗、游街、罚跪等,每天除了学“语录”,就是劈柴、抬煤,算是个经风历雨的人,但不管倍受怎样的煎熬和折磨,汪曾祺都很少去麻烦朋友,越是莫逆之交越不麻烦。

汪曾祺为人交友的姿态,堪称明净;对朋友的保护,更是细微。

  可是汪曾祺越是心境澄明,不利用朋友为自己谋取方便,他的朋友却越是给予他无私的襄助,当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朱德熙,与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时是同学,在汪曾祺被作为重点审查对象,其他人都惟恐避之不及时,朱德熙和另一位同学李荣,着急地为汪曾祺奔走求助,他们几次去找胡乔木,以“傲”出名的李荣甚至对胡乔木说:

“此人(汪曾祺)文笔如果不是中国第一,起码是北京第一。

  另一次,家中遇到难事,妻子施松卿开玩笑说:

“德熙是咱们朋友中最大的官儿,托托他去?

”谁料,汪曾祺却对往日里自己十二分疼爱的妻子发了脾气,很认真地吼道:

“别添乱!

  汪曾祺的子女在《老头儿汪曾祺》中说:

“到了大学,尽管爸爸生活困顿,没有余资向女生们献殷勤,但是他的才华仍然博得了不止一个女同学的好感。

据爸爸的最好的朋友朱德熙先生的夫人何孔敬说,爸爸当时的女友后来在清华教书,一次朱德熙在清华门口还悄悄地向她指明此人,长得白白净净的。

后来爸爸失恋,曾经好几天卧床不起。

朱德熙夫妇不知该如何劝解,只好隔着窗子悄悄观望,以防不测。

  何孔敬在《长相思:

朱德熙其人》中也说:

“曾祺有过一次失恋,睡在房里两天两夜不起床。

房东王老伯吓坏了,以为曾祺失恋想不开了。

”后来是朱德熙卖了自己的一本物理书,换来一些钱,硬是把汪曾祺请到小饭馆借酒消愁,这招还真有效,并没有借酒消愁愁更愁,而是浇了愁,没了事。

  说起卖书换钱,汪曾祺和朱德熙似乎不只干过一次,他们还曾“吃”过好几本字典,那时在西南联大,云南飞涨

  

朱德熙

的物价,让学生也好,教师也罢,都穷困潦倒得不行。

那时汪曾祺习惯夜里写文章,白天起来泡茶馆。

一次日上三竿了,汪曾祺还在躺着,朱德熙夹了厚字典来,叫汪曾祺起来,去吃早饭,两人就一起去旧书店卖了字典,解决了一顿早餐问题。

  从西南联大毕业后,不管有事没事,汪曾祺都习惯给朱德熙写信,而且是长长的那种信,鸡毛蒜皮的事也谈,成了习惯和需要。

  朱德熙患有气管炎,这病让汪曾祺比朱德熙还上心,只要遇到治疗气喘的方子,汪曾祺都会一笔一画给朱德熙抄录下来,寄给朱德熙嘱咐他认真治疗。

  后来,朱德熙去了美国,在那里患了癌症。

汪曾祺去美国见了朱德熙最后一面,据说那次见面朱德熙说汪曾祺格外的婆婆妈妈。

朱德熙其实也这样婆婆妈妈过的,那是汪曾祺困顿时期,住在朱家,但朱德熙要出远门,于是像母亲一样一再唠叨,叮嘱家人好好照顾好汪曾祺。

  朱德熙在美国谢世不久,一日晚间汪老在书房放声大哭,家人进屋一看,见到桌上汪老刚刚画好的一幅画,款落“遥寄德熙,曾祺作此,泪不能禁”。

  朱德熙的墓安放在万安公墓,他的墓志铭正是由汪曾祺题写——“爱其所学,关怀后生。

贤夫慈父,蔼然仁者。

同学弟,汪曾祺书”,这就是五十年的挚交对故人的评价,也是知心知人的肺腑之言。

编辑本段著作目录

书籍方面

  《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著/朱德熙,著)(开明书店1951)

  《作文指导》(中国青年出版社,1951)(开明书

  

朱德熙

店1952)

  《语法修辞正误练习》(吕叔湘,著/朱德熙,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形容词的性质范畴和状态范畴》(朱德熙,著)(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6)

  《现代汉语语法:

1956-1957学年》(朱德熙,编)(北京大学汉语教研室1957)

  《定语和状语(朱德熙,著)(新知识出版社1957)

  《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著/朱德熙,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文章评改》(1979)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0)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

  《语法·修

  

语法修辞讲话

辞·作文》(朱德熙,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语法答问》(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5)

  《语法丛稿(朱德熙,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马王堆一号汉墓遗策补释》《朱德熙古文字论集》(朱德熙著,裘锡圭、李家浩整理,中华书局1995)

  《朱德熙文集》(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99)

  《朱德熙选集》(朱德熙,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著/朱德熙,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论文方面

  《寿县出土楚器铭文初步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

  《洛阳金村出土方壶之校量》(《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6年第4期)

  《战国记容铜器刻辞考释四篇》(《语言学论丛》1958年第2辑)

  《战国文字研究六种》(合作,《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信阳楚简考释》(《考古学报》1973年第3期)

  《战国铭文中的私官》(合著,《文物》1973年第12期)

  《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

  

朱德熙

1期)

  《望山楚简里的“軗”和“墨”》(《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页194-197,中华书局1989)

  《望山一、二号墓竹简释文与考释》(朱德熙‧裘锡圭‧李家浩合著)(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合编《望山楚简》,页68-133,1995年6月,北京‧中华书局。

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附录三,页237-30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4月,)

  《望山一号墓竹简的性质和内容》(朱德熙‧裘锡圭‧李家浩合著)(《望山楚简》,页134-135。

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附录二,页310-312,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4月)

  《江陵望山楚墓竹简考释》(合著)

  《银雀山汉墓竹简》(集体编著)

关于他的著作

  《长相思——朱德熙其人》(何孔敬,著)(中华书局2007年10月)

朱德熙: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基本信息】

介质:

图书

ISBN:

7100020018

出版日期:

08/01/2004

【内容介绍】

这部书的底本是作者1961至1962年在北京大学讲授现代汉语语法

(二)这门课程的讲义。

从1961年初次在北大油印这份讲义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二十年。

这次修订出版,补写了第十一、第十四、第十六、第十八几章。

其余部分也作了补充和修改。

书中某些论点以及提到的一些语言事实,曾经跟王还、陆俭明等同志讨论过,得益很多。

此外,当年在班上听课的同学们提出的许多有意思的现象和问题,对作者的启发是很大的。

谨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深切的感谢。

作者

1981年10月2日

有两件事要借这次重印的机会说一下:

第一、第七章把句首的处所词和时间词一律看成主语(7.2),其实有的是状语,例如:

屋里坐,明天见。

这两类格式的区别可以从重音位置看出来。

“屋里坐”“明天见”的“屋里”“明天”必须重读。

如果处所词、时间词做主语,重音只能落在后边谓语部分。

这一点是陆俭明同志告诉我的。

第二、这本书写得太简略,有些问题为什么那么处理,道理没有交代清楚。

如果有的读者想在这方面知道得多一点,可以参看作者另外一本谈语法的小书《语法答问》(即将出版)。

1983年8月31日

 

--------------------------------------------------------------------------------

【商品目录】

第一章语法单位

1.1语素

1.2词

1.3词组

1.4句子

第二章词的构造

2.1句法和词法

2.2重叠

2.3附加

2.4前缀

2.5后缀

2.6复合

2.7复杂的合成词

2.8并立式复合词

第三章词类

3.1划分词类的根据

3.2词类的共性和个性

3.3兼类

3.4实词和虚词

3.5体词和谓词

3.6词类表

第四章体词

4.1名词

4.2处所词

4.3时间词

4.4方位词

4.5数词

4.6基数和序数

4.7系位构造

4.8系位组合

4.9复杂的系位构造

4.10“二”和“两”

4.11概数词

4.12量词

4.13数量词

4.14区别词

第五章谓词

5.1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

5.2动词的分类

5.3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5.4体宾动词和谓宾动词

5.5名动词

5.6助动词

5.7能能够可以会可能得(dé)

5.8敢肯愿意情愿乐意想要

5.9应应该应当该

5.10许准

5.11值得配

5.12别甭

5.13好

5.14动词重叠式

5.15动词后缀

5.16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5.17名形词

5.18“多”和“少”

5.19谓词的体词化

第六章代词

6.1代词的性质和分类

6.2人称代词

6.3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

6.4咱们

6.5自己

6.6别人人家

6.7大家大伙儿

6.8指示代词

6.9这那

6.10这会儿那会儿这儿那儿

6.11这么那么这样那样这么样那么样

6.12疑问代词

6.13谁什么

6.14哪哪儿

6.15怎么怎么样

6.16疑问代词的非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