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蔬菜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1572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亩蔬菜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万亩蔬菜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万亩蔬菜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万亩蔬菜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万亩蔬菜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亩蔬菜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万亩蔬菜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亩蔬菜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亩蔬菜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万亩蔬菜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XX自治县蔬菜规模化标准园示范基地

建设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概论3

1.1项目概要3

1.2编制依据和范围3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5

2.1项目背景5

2.1.1项目区基本情况5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

第三章建设条件及现状评价11

3.1建设条件11

3.2结论与建议13

3.3区域现状13

第四章项目地址及建设内容15

4.1项目地址15

4.2项目建设内容15

4.3项目建设目标16

第五章工程建设初步方案17

5.1河道功能及目标17

5.2截污干管工程及目标17

5.3景观功能及目标17

5.4道路工程及目标18

5.5河道工程方案18

5.6截污干管工程方案20

5.7景观工程设计概念性构思22

5.8道路工程方案22

第六章环境保护25

6.1保护原则25

6.2环境保护标准25

6.3环境保护措施25

第七章移民安置26

7.1移民安置的目标26

7.2移民安置的法律框架26

7.3移民安置的机构及职责27

7.4征地拆迁影响29

7.5安置与恢复29

7.6项目区征地拆迁补偿费用31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建议32

7.1前期工作阶段32

7.2工程施工进度安排32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3

9.1投资估算33

9.2项目投资34

9.3资金筹措35

9.4贷款偿还35

第十章世行贷款与国内配套资金年度使用计划37

表10-137

第十一章效益分析38

11.1经济效益38

11.2社会效益38

第十二章项目运作模式及管理40

12.1运作模式40

12.2项目管理41

12.3项目承办单位简介42

第十三章结论及建议43

13.1结论43

13.2建议43

一、项目简介

XX自治县优质蔬菜产业化项目由县农业局实施,项目实施地点:

六马乡(乐号、江纳、板乐、打罕、八大、烂田、炳坝、许埋、板腰、纳坡、板干、板阳、弄袍13个村);良田乡(乐运、板袍、顶坛、坝草、板东5个村);项目区总户数3916户,总人口19344人,劳动力11606人;现有适宜蔬菜种植面积21000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66元。

项目实施规模为10000亩,其中:

六马乡6000亩,良田乡4000亩,共申请项目财政资金1000万元。

1、项目名称:

XX自治县2011年万亩蔬菜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

2、建设性质:

改扩建。

3、建设地点:

六马乡、良田乡

4、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反季节蔬菜规模化标准园示范基地1万亩。

5、投资及效益:

1万亩蔬菜规模化标准园示范基地预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

项目建成后,可推动我县南片区的蔬菜产业发展,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我县南片区气候优势,建设万亩反季节早熟优质蔬菜规模化标准园示范基地。

6、项目组织实施单位:

XX自治县县农业局。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

1、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项目区无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

我县具有30多年种植蔬菜的历史,主要以种植茄果类、白菜类、瓜豆类、早糯玉米为主导产业。

农民对发展蔬菜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经验,经济意识较强,种植积极性高。

蔬菜种植已达到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生产模式。

发展蔬菜种植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气候条件适宜,经济价值高,农民增收效益明显,是发展蔬菜的一些个优势区域,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生产进程,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通过蔬菜项目的开发,加快项目区蔬菜种植的规模,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蔬菜种植,提高种植水平,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使群众得到实惠,有效拉动地方交通运输、劳动力就业的发展,可有效解决项目区农户种植蔬菜投入困难的问题,降低农户种植风险,加大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与推广,提高农民科学种植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产业带的形成,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南北盘江流域低海拔富热区,特别是我县南片区的蔬菜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与周边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往来。

可有效带动我县目前6万亩蔬菜进行规范化、规模化生产,达到蔬菜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同时带动南北盘江流域低海拔富热区及我县各乡镇开展规模化无公害蔬菜生产。

因此,在该项目区进行蔬菜产业化开发示范项目建设,群众容易接受,利于增加广大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利于加快项目区蔬菜种植的规模,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蔬菜种植,提高种植水平,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使群众得到实惠,有效拉动地方交通运输、劳动力就业的发展,可有效解决项目区农户种植蔬菜投入困难的问题,降低农户种植风险,加大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与推广,提高农民科学种植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产业带的形成,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贵州省蔬菜产业排在种植业的第二位,是贵州的优势产业,具有独特优势,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特别是结合贵州气候条件生产无公害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贵州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中已把包含XX自治县在内的贵州中部列为夏秋反季节蔬菜、秋冬反季节早熟蔬菜生产基地最适宜区,XX自治县水源、土壤、空气无污染,交通便利,特别是南片区低热河谷地带几乎全年无霜、无工业污染的条件是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基地建设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蔬菜产业化项目的选择符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最新规划和蔬菜产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方向。

3、提高农民素质的需要

蔬菜产业化项目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指导。

通过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培训,农民可以学到新的科学种菜技术,从而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培养一支掌握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农村科技队伍。

可充分利用XX县交通便利的优势,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蔬菜种植,提高种植水平,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使群众得到实惠,有效拉动地方交通运输、劳动力就业的发展,可有效解决项目区农户种植蔬菜投入困难的问题,降低农户种植风险,加大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与推广,提高农民科学种植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产业带的形成,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可解决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及我县无公害蔬菜供应不足的状况,为农民脱贫致富和财税增收的同时,还可带动包装、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项目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可行性:

XX自治县蔬菜产业化项目建设立足于得天独厚的气候、区位优势条件,交通便利,低海拔气温条件。

项目区无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

我县具有30多年种植蔬菜的历史,主要以种植茄果类、白菜类、瓜豆类、早糯玉米为主导产业。

农民对发展蔬菜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经验,经济意识较强,种植积极性高。

蔬菜种植已达到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生产模式。

发展蔬菜种植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气候条件适宜,经济价值高,农民增收效益明显,是发展蔬菜的优势区域,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生产进程,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达到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普及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减少污染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生产无公害蔬菜产品,活跃第三产业,增加市场蔬菜种类品种的目的。

得天独厚的气候,清黄高速公路、贵黄公路经过我县,距省城贵阳108公里,距安顺市30公里,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土地比较肥袄。

现有通村、通组公路168公里、田间机耕道和生产路186公里、农田水利沟渠26公里、水泥硬化村寨内主要道路和部分进村道路48公里,项目区现年种植蔬菜21000亩。

有蔬菜专业合作社36个,蔬菜专业经济人128人,蔬菜种植大户56户,蔬菜交易市场正在筹备中,蔬菜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

水、路、电、广播电视已全部覆盖项目区,移动、联通等网络通讯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通程控电话户达60%以上。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生产技术规范管理及服务内容

严格依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采取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和菜地环境保护等技术措施,确保蔬菜产品农药残留量、硝酸盐和重金属含量不超过规定标准。

无公害蔬菜产品加工、保鲜、贮运、销售所用场地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不准使用禁用的化学合成保鲜剂、防腐剂、食品添加剂和人工色素。

允许使用的,不得超过用量标准。

禁止在蔬菜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无"三证"(即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或"三证"不全的农药,禁用农药品种由有关主管部门另行公布。

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制度,蔬菜采收上市前7天不施化学农药,上市前3天不施生物农药。

农药经营单位在非常年园蔬菜生产区域销售农药,设立用于蔬菜生产的农药专柜。

改革蔬菜生产施肥习惯,优化配方施肥技术。

蔬菜产销主管部门负责培训、指导蔬菜生产者科学施肥,适时适量施用含氮肥料,遵守施肥安全间隔时间,蔬菜采收上市前7天不施氮肥,少施或不施硝态氮肥,严格控制硝酸盐污染。

提倡、鼓励施用有机肥、微生物肥、复合肥和无公害蔬菜专用肥。

建立监测控制网络,确保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配备必要的人员与设备,形成覆盖城乡和产加销诸环节的监测体系。

对种植、加工、销售的蔬菜,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测。

在蔬菜批发交易市场、集贸零售市以及超市设置无公害蔬菜专销摊位、专销区、专销柜。

(二)项目可持续发展运行管护机制

1.项目投入的固定资产(包括场地、设施、设备)的运行与管护办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蔬菜大棚:

由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规划建设,采取村民自愿入股方式,统一管理、大棚建设运行后,由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管理,根据蔬菜专业合作社管理办法,与每个大棚户签订使用和管护,

2、育苗设备、设施:

项目建设完工后,由XX自治县农业局移交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管理,根据市场的需求,由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育苗、供苗,按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所得费用除用于育苗中心人工工资、水、电、维修等必要的开资,多余部分作为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基金,扩建育苗中心面积,完善配置相关设备,提高育苗档次,开展农业新型技术培训。

3、排灌设施:

由XX自治县农业局移交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管理,蔬菜种植户进行蔬菜浇灌时,协会按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所得费用除用于支付必要的管理人员工资、电、管网维修等费用外,其余资金用于扩大管网覆盖蔬菜种植面,逐步实现每一块蔬菜地都进行管网浇灌。

3、蔬菜产地批发市场:

市场建设完工后,由XX自治县农业局移交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管理,凡进入市场交易的蔬菜,由蔬菜专业合作社根据蔬菜价格和利润,按每斤蔬菜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用于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基金,若按每斤蔬菜提取0.01元,一年按市场交易蔬菜1万吨算,预计每年可提取资金20万元,所得的费用除用于市场管理人员工资,市场所需水、电、维护和外销人员工资、跑市场等必要的开支外,剩余部分资金用于购置蔬菜专业合作社必要的工资,扩大协会蔬菜建设规模,完善蔬菜种植区基础设施,组织蔬菜专业合作社社员和蔬菜种植户外出考察学习,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

2.生产性补助资金的回收、滚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按照项目建设的要求,对项目区蔬菜种植贫困户进行补助和技术支持,扶持种植效果明显的贫困户,由蔬菜专业合作社回收当年的补助资金,作为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性补助滚动发展专项基金。

对蔬菜种植、脱贫效果不明显的贫困户,蔬菜专业合作社不回收当年的生产性补助资金。

第二年,再继续实施贫困种植户同样进行生产性补助,按第一年补助方案进行,同样回收蔬菜生产性滚动发展基金,不种植贫困户不给予补助,每年进行直到覆盖蔬菜种植每一户贫困户脱贫为止,不在进行生产性补助,蔬菜专业合作社将此基金再用于扶持项目区周边贫困户,从而实现蔬菜种植生产性补助资金回收、滚动可持续发展。

3.生产的规范管理、技术服务、销售的运行保障措施;

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以蔬菜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农户具体抓基地管理,蔬菜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负责市场营销的运行机制。

建立起统一供种(苗)、统一生产管理肥料和农药的使用要有统一的规范措施、统一质量检测、统一组织销售的运行管理机制。

在县级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县办、农业局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县、乡技术服务部门作好技术指导,专业合作社切实履行职责,搞好运行。

根据蔬菜产品需要,产品直接进入贵阳、安顺,产品实行净包装配送。

创建无公害蔬菜品牌,在贵阳、安顺市场各大蔬菜市场设立专柜挂牌销售,扩大无公害蔬菜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在基地建设的农户中培养经济意识强,经营理念高的年青人成为经纪人,让他们去跑市场,才能达到基地有产品就有市场目的,确保产品不滞销,稳定种植户的生产极积性,推进蔬菜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纵横交错的蔬菜营销网络。

依托贵州农经信息网,建立市蔬菜产销信息中心,积极做好蔬菜加工、销售、生产大户联网,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全省各地蔬菜产销、新品种、新技术等相关信息,引导农户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种植结构,推行异地营销,发展网上销售。

(三)产业化经营模式

以蔬菜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农户具体抓基地管理,蔬菜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负责市场营销的运行机制。

建立起统一供种(苗)、统一生产管理肥料和农药的使用要有统一的规范措施、统一质量检测、统一组织销售的运行管理机制,提升蔬菜种植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建立“公司+农户”运行机制,成立专业经济合作社,配置蔬菜冷藏专用车。

在基地建设的农户中培养经济意识强,经营理念高的年青人成为经纪人,让他们去跑市场,才能达到基地有产品就有市场目的,确保产品不滞销,稳定种植户的生产极积性,推进蔬菜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根据蔬菜产品需要,有的放矢地发展鲜食与加工兼用型蔬菜基地,确保基地产品有市场,企业加工有原料,既扶强了企业,又带动了基地。

项目建设表格如下:

 

1.

核心区设施建设

⑴建设规模(占地面积亩数)

2000亩

⑵钢架(或其它质量)大棚

10个

⑶育苗中心面积(占地面积亩数)

2.2亩

⑷钢架连栋(或其它质量)大棚

1个

⑸育苗设备、设施

1套

⑹病虫害防治设施

40台

⑺积肥设施

100个

⑻排灌设施

滴灌、浇灌蔬菜1000亩,修建集水池2座、高位水池2座、泵房2栋,安装机电设备1台,架设低压线路600米,铺设管网16800米

⑼项目区生产、运输便道

硬化长2800m、宽3.5m

⑽生产性补助

460户

⑾标志牌

4块

⑿其它

 

2.种植区建设

 

⑴建设规模(连片种植面积亩数)

8000亩

⑵钢架(或其它质量)大棚

20个

⑶排灌系统

3600米

⑷病虫害防治设施

50台

⑸项目区生产、运输便道

2400米

⑹积肥设施

200个

⑺生产性补助

880户

⑻其它

3.产地批发市场

⑴建设规模(占地面积亩数)

占地10亩

⑵市场信息系统

一套

⑶LED显示屏

一套

⑷管理用房面积

200㎡

⑸市场水电设施

管网1200米,供电线路800米及配套设备

⑹其它

硬化市场面积4000㎡

质检速测设施、设备

20套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3个

四、蔬菜生产流程

1、技术路线:

品种选择→育苗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

2、茬口安排:

模式一:

黄瓜——水稻——番茄——白菜

模式二:

番茄——水稻——黄瓜——白菜

模式三:

黄瓜——水稻——胡萝卜——秋白菜

模式四:

速生蔬菜(小瓜、小白菜)——水稻——黄瓜——白菜

模式五:

茄子——花菜(莲花白)——水稻——白菜

模式六:

叶菜(生菜)——水稻——白菜——茄子

模式七:

白菜——水稻——白菜——茄子

模式八:

白菜——水稻——黄瓜

模式九:

菜豆——水稻——早熟糯玉米

模式十:

辣椒——白菜

五、项目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财政资金)

1.钢架(或其它质量)大棚:

规格(GP622型棚,每个大棚长30m、宽6m),每个6000元,共40个,小计24万元。

2.排灌设施:

规格(滴灌、浇灌蔬菜面积为1000亩,修建集水池2座、高位水池2座、泵房2栋,安装机电设备2台,架设低压线路600米,铺设管网16800米),小计120万元。

3.灭虫设施:

规格(太阳能自动杀虫灯),100台,单价6000元/台,共计60万元。

4.项目区生产运输便道:

规格(硬化长2800m、宽3.5m),单价100元/㎡,小计100万元。

5.积肥设施:

规格(10立方米),300个,单价200元/个,小计6万元。

6.育苗设备、设施:

规格(温室设计面积为1344㎡。

温室主体结构尺寸为:

跨高8m,开间4m,共14间;肩高3.5m,顶高4.7m,外遮阳高5.2m。

基本配置有:

室外电动遮阳系统、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加温系统、电动通风系统、电动微喷系统、照明系统、土建设施系统等),小计106万元。

7.LED显示屏:

规格(P10),单价6万元,小计6万元

8.市场信息系统:

规格(一套),单价5万元/套,小计6万元。

9.质检速测设备:

标准(20套),每套3000元,小计6万元。

10.管理用房:

建筑面积200㎡,单价800元/㎡,小计16万元。

11.市场水电设施:

管网1200米,供电线路800米及配套设备,小计10万元。

12.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费:

蔬菜专业合作社启动、运行管理、开拓市场等费用,小计18万元。

13.示范户生产性补助:

按每亩500元补助.其中:

良种100元、农膜100元,肥料200元,生物农药100元,共10000亩,小计500万元。

14.标志牌:

4块,每块5000元,小计2万元。

15.其它:

扩建硬化市场场地4000㎡,单价为50元/㎡,小计20万元。

合计:

1000万元。

六、项目建设方案

1.项目领导保障

为确保产业发展顺利实施,县人民政府成立蔬菜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各乡镇、办、农业局、财政局、水利局、发改局、教育科技局、等涉农单位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办,抽调县办、县农业局人员到办公室具体负责。

项目实施由领导小组各部门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实施小组。

2.项目技术指导

成立以县农业局技术员和乡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组成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服务小组,委托贵州大学农学院、安顺市农委等有关专家为项目建设实施技术顾问,对项目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新品种试验、技术培训进行指导,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适时作好无公害蔬菜的育苗,播种、大田移植、施肥、除杂、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二)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1、2011年3月,邀请市、县有关专家完成项目区蔬菜产业化项目基地规划。

2、2011年4月初,申报、筹集项目建设资金

3、2011年4月—10月,组织实施项目区蔬菜产业化项目,因地制宜引种适宜当地无公害蔬菜种植抗病和低富集硝酸盐的新品种,发放蔬菜良种,开展新型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发放项目区生产性补助资金,建设蔬菜种植核心区、种植区大棚、育苗、病虫害防治、积肥、排灌等设施,建设占地10亩的无公害蔬菜产地批发市场,水泥硬化项目区生产和运输便道。

3、2011年11月,项目建设全部完工,组织县级验收,申请市级、省级竣工验收。

七、项目筹资方案

项目投资概算1600万元,争取项目资金1000万元,财政资金100万元,涉农资金200万元,自筹资金300万元。

八、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建成蔬菜规模化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1万亩,基地平均单产2200公斤,总产量2.2万吨,通过预冷、包装、加工可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平均亩产销售收入3000元,扣除种子、肥料、农药等投入500元,每亩年纯收入2500元,1万亩蔬菜种植收入可达2800万元。

(二)社会效益

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推进全县蔬菜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进程,提升产业的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提高蔬菜科技种植水平,改善蔬菜基地建设和项目区的蔬菜育苗设施水、电、路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同时,通过项目的示范推广,可带动全县12.8万亩蔬菜种植,提高蔬菜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

(二)生态效益

项目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推广优质蔬菜栽培技术,限时、限量使用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增施有机肥,实施平衡配方施肥,能有效减少或降低土壤有害物质,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八、结论

该项目设计符合实际、效果好,技术手段先进,管理措施有力,项目实施后对我县蔬菜产业化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项目从蔬菜发展方向、项目建设条件、方案设计、技术措施等方面综合分析都是可行的。

项目实施能有效促进项目区农户增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一个带头的作用。

同时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可有效解决当地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蔬菜规模化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能有效改善蔬菜生产条件,提高蔬菜品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同时,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该项目立项准确,依据充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

申请上级主管部门准予立项为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