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616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5.docx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5.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5.docx

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15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卷I(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齐太公世家》: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2、甲是西周成王的弟弟,此时40岁,已经辅佐成王多年,有丰富的执政经验;乙是周成王的庶子,此时33岁,是周成王所有儿子中年龄最大的;丙是成王的两个嫡子之一,此时27岁,是周成王所有儿子中政治才干最突出的一个;丁是成王的另一个嫡子,此时30岁,政治才能一般。

如果此时周成王离世,按当时的西周制度应由谁继承王位?

A.甲B.乙C.丙D.丁

3、“汉承秦制”指西汉大体上沿袭秦朝的官僚制度。

在此基础上西汉也进行了一些制度创新,下列哪项不属于西汉的制度创新

A.内朝制度B.刺史制度C.郡县制D.察举制

4、《资治通鉴》载: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始创于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5、今河北在元朝时属于

A.中书省直辖B.宣政院直辖C.行中书省一级地方行政区划D.六部直辖

6、学完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同学们要撰写如下题目的论文,其中不正确的是

A.趣谈西周的宗法制B.浅议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C.论隋唐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试析清代军机大臣与丞相的权力制衡

7、2010年10月16日下午,为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圆明园举行雨果雕像揭幕仪式,在雕像南侧书型石雕上镌刻了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其中有这么一句“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下列史实与这两个“强盗”无关的是

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三国干涉还辽D.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8、下列条约内容出自《马关条约》的是

A.“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B.“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C.“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1兆等于一百万)

D.“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9、2010年11月,广州成功举办第16届亚运会,广州不但是经济强市,而且也是一个历史名城。

下列史实和广州无关的是

A.这里爆发过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B.国民党一大曾在这里召开

C.日本全面侵华时期曾被日军占领

D.广州人民曾配合当地守军英勇抗击日军,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10、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在描写其中一个孩子时他这样写到“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问这个孩子是何时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

A.1945年B.1949年C.1997年D.1999年

11、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C.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D.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2、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

B.定都天京,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C.北伐、东征、西征的胜利,使太平天国进入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了农民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是不会起到作用的

13、太平天国运动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部分,主要是因为

A.发生时间在近代B.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C.颁布了革命纲领D.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14、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

下列口号具有反帝性质的有

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5、近代西方民主政体中,君主立宪制国家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却明确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一与众不同现象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A.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影响仍然较大

B.孙中山迫于形势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C.革命党人对政治权力的热衷

D.袁世凯破坏民主政治,实行独裁统治

16、某班级学生在准备探究性学习时分为了三个小组,分别搜集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的相关资料,下列题目可能是这个班级探究性学习主题的是

A.在20世纪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B.先进人物拯救中国的尝试及其失败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是历史的选择

17、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二大召开B.八七会议C.七大召开D.遵义会议

18、某导演计划创作一部电视记录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下列题材不能入选该片的是

A.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开国大典

B.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开创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下面是一副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的春联:

上联:

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下联:

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横批:

天人合一。

建国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的措施有:

①《共同纲领》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②一国两制的提出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有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代表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

20、下表主要反映出

届次

时间

届次

时间

第三届全国人大

1965.2

第三届全国政协

1959.4

第四届全国人大

1975.1

第四届全国政协

1964.12

第五届全国人大

1978.2

第五届全国政协

1978.2

第六届全国人大

1983.6

第六届全国政协

1983.6

第七届全国人大

1988.3

第七届全国政协

1988.3

第八届全国人大

1993.3

第八届全国政协

1993.3

全国人大和政协召开情况表

A.文革期间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

B.文革期间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C.只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大、政协都可有可无

D.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1、以下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说法错误的是

A.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

B.在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阐述并获得大会通过

C.其提出首先针对解决香港问题

D.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22、周恩来总理曾说:

“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的。

”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抗美援朝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D.“一边倒”的方针

23、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4、中日关系在新世纪面临重大的战略选择。

上世纪直接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因素是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缓和D.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重要论断的提出

25、1984年,邓小平在与拉丁美洲一个国家的首脑谈话时提出: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B.中国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反对干涉别国的主权和内政

D.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的主要发起者

26、下面对加强我国和俄罗斯以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B.东盟C.欧盟D.上海合作组织

27、从《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四篇文章中能够提炼出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A.试论希腊文明与地理环境

B.浅议古希腊城邦制平等互利观念的形成

C.简析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试析古希腊政治文明的产生

28、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对这种“新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提供了公民参政的均等机会B.贵族制下的“集体领导”

C.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D.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29、“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若干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

考古发现,刻有被放逐的铁米斯托克里名字的陶片有100枚,系14人所刻写,这反映了希腊民主制度的

A.公正性B.广泛性C.局限性D.传承性

30、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31、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

”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在于其蕴含的观念是

A.理性、自由、平等、正义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强权即真理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32、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时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以下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是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

B.梭伦改革带有中庸折衷的特点

C.雅典伯里克利“黄金时代”所有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抽签选举

D.古罗马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33、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

这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A.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B.多党制的议会

C.总统制D.君主立宪政体

34、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

C.国王不能随便征税 D.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5、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治的基本特点有:

①虚君②内阁对议会负责③选举权扩大④内阁权力膨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6、参加过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