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巩固九十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9957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巩固九十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巩固九十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巩固九十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巩固九十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巩固九十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巩固九十九.docx

《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巩固九十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巩固九十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巩固九十九.docx

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巩固九十九

2019-2020年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巩固九十九

第1题【单选题】

孔子云: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亚里士多德说:

“慷慨是挥霍与吝啬的中庸。

”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不恰当的选项是

A、材料体现的都是一种中庸思想

B、两人都反对过和不及,认为要恰到好处

C、孔子主张两者兼备,亚里士多德反对两端而取中间

D、两者的中庸思想完全一致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古代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们思想的相同点是()

A、重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B、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C、崇尚理性,否定绝对权威

D、具有唯物主义的色彩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从智者学派到亚里斯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

A、对自然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B、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C、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D、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而研究人类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自己的“中庸”之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在政治上是()

A、反对民主制的激进派

B、反对奴隶制的激进派

C、温和的民主派

D、激进的民主派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东、西方的先哲”,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们的共同之处有()

①崇尚道德,推行德治

②创立私学,因材施教

③提出“中庸之道”

④挑战权威,注重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有人认为,亚里士多德有非常突出的科学成就,这是由他医学世家的出身决定的。

这种看法()

A、有一定的道理

B、完全正确

C、完全错误

D、不可置否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柏拉图代表着西方政治哲学以及我们的许多道德和玄学思想的起点。

下图是他的一部名著,其讨论的主题是()

有误

A、分工问题

B、法治问题

C、正义问题

D、战争问题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柏拉图指出:

遵守习惯和法律是掌权者的首要职责;习惯和传统法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真知识,尊重法律。

他还提出要用法律来规制掌权者“有限所得与无限贪欲间的尖锐矛盾"。

这说明柏拉图()

A、寻求城邦管理的有序性

B、认为法律源自生活习惯

C、最早提出权力制衡理论

D、把遵守法律作为美德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正义与民主是当今社会人们津津乐道的社会话题,在古代西方先哲中,首先完整而系统地探究这一问题的是

A、梭伦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亚里士多德喜欢在林荫道上边散步边讲学,被称为“逍遥学派”,其主要原因是()

A、个人生活潇洒惬意

B、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C、教学态度缺乏端正

D、教学方法别具一格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漫画可以形象地反映抽象的哲学问题。

右图中的哲学家可能是()

有误

A、柏拉图

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实质上是()

A、为雅典奴隶主的民主政治作辩护

B、为贵族奴隶主的专政作辩护

C、奴隶制趋向衰落在思想上的反映

D、废除奴隶制要求的最初体现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

A、敢于挑战权威

B、与柏拉图作对

C、依赖柏拉图

D、求知欲强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

后来政局突然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

那时的政权为一般人所厌恶,革命发生了。

领导这次革命的有五十一人,其中十一人在城区,十人在比雷埃夫斯港。

这两个委员会管理两区的市场及行政。

上面还有一个三十人的最高委员会,最高委员会里有些成员是我的亲戚故旧,他们邀我参加,以为一定会得到我的赞助。

我当时年少天真,总以为新政权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我极端注意他们先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

这些绅士们的一举一动,一下子把他们所毁坏的政权反而变得象黄金时代了……当初我对于政治,雄心勃勃,但一再考虑,看到政局混乱,我徬徨四顾,不知所措。

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哲学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柏拉图(约公元前426年—公元前347年)《第七封信》

根据材料,指出柏拉图书信中所提到的“新政权”及被新政权“毁坏的政权”的性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新政权“毁坏的政权”的局限性,并说明柏拉图理想中的治国者应具备的素质。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和谐社会是对某种以人为本的彼此合作宽容而没有冲突的社会形态的溢美称谓,也是人类社会一直竞逐不息的理想追求。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同盟会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

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

今民族民权以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一)民族主义:

……有两方面之含义:

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个民族一律平等……

(二)民权主义……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三)民生主义:

……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

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国民党一大宣言》

材料四: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五: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闻,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一两位东西方先哲为建设理想社会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

这些主张对当时社会关系的认识有何明显缺陷?

根据材料二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其主张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结合材料四和五谈谈与古代先哲和孙中山相比,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张有何显著不同?

谈谈你对这种不同的认识。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