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训练卷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9517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0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训练卷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训练卷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训练卷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训练卷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训练卷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训练卷汇编.docx

《届高考地理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训练卷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训练卷汇编.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训练卷汇编.docx

届高考地理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训练卷汇编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选择题高效

定时训练卷汇编目录

地表形态的塑造………………………………………………2

地球上的大气………………………………………………9

地球上的水………………………………………………15

地图………………………………………………21

行星地球………………………………………………28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卷:

地表形态的塑造

考古界人士常说:

“汉墓十室九空”。

“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1600多年。

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

下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

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沉积岩

B.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

C.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西移

D.P地的地质地貌是背斜谷

2.结合材料判断,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   )

A.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

B.地质稳定,环境变迁小

C.加强保护.人为破坏少

D.岩性坚硬.外力侵蚀弱

下图为我国两广地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①处的构造地貌为(   )

A.背斜B.向斜C.背斜谷D.向斜谷

4.②处山峰在当地有“飞来峰”之称,关于其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向斜——沉积——断裂

B.向斜——断裂——沉积

C.向斜——侵蚀——断裂

D.向斜——断裂——沉积——侵蚀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

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左图)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右图)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

据此完成5-6题。

5.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

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

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

6.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

读图,回答7~8题。

 

7.该河谷(  )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

8.本次洪水(  )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下图为某内陆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以变质作用为主

B.乙处以流水作用为主

C.丙处沉积作用形成凹岸

D.地层形成顺序是③②①

10.据图中信息推测.湖泊(   )

A.是由于岩层断裂下陷积水形成

B.冬季水位高是因气温低蒸发弱

C.水位下降,流域面积不断缩小

D.对丙河的流量仍具有调蓄作用

福建南碇岛是"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面积0.07km2,海拔51.5m。

岛上上百万根玄武岩排列有序.被称为“海上兵马俑”。

下面左图是南碇岛景观图.右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3题。

11.福建南碇岛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12.形成福建南碇岛主要岩石的直接地质作用是(   )

A.内外力共同作用B.外力作用

C.重力作用D.内力作用

13.在岛上旅游还可能看到(   )

A.古生物化石

B.古火山口

C.喀斯特地貌

D.U形谷、角峰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

尽管当地潮湿、黏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地点

A

B

C

海拔(米)

500

250

600

某沉积层埋藏深度

421

3

412

14.该区域可能属(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15.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江南地区

参考答案

答案:

1.B;2.A

解析:

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图示范围内的岩石有花岗岩,属于岩浆岩,A错误.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形成的断块山,B正确。

根据图示指向标可知.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向东南移动,C错误。

图示P地的地形开阔,不是谷地.D错误。

2.本题考査地质构造及其成因。

根据材料可知.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地壳运动,沉入湖底时间久,没有受到人为破坏,A正确,C、D错误。

图示区域地质不稳定.环境变迁较大,B错误。

答案:

3.C;4.D

解析:

3.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可知,①处是背斜。

从地貌形态来看,其顶部受到外力侵蚀成为谷地.构造地貌为背斜谷。

4.②处岩石与周围地区不同。

从地质构造上看是向斜,岩层与周围不同是因为向斜构造处发生过断裂.并且岩层有错动,后来在断裂处有新的沉积作用发生,形成T3岩层。

再后来地壳抬升,该地隆起,向斜槽部岩石较坚硬,不易被侵蚀,周围岩层被侵蚀,形成了向斜山。

山顶岩石因年代与周闱不同,被称为“飞来峰”。

答案:

5.C;6.A

解析:

5.本题考査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湿润地区水热条件较好.在山顶和山麓,植被覆盖较好.而"腰身”地势陡蛸,难以形成土壤和生长植被.并不是植被遭破坏。

6.本题考査丹霞地貌的形成原因。

构成丹霞地貌岩石是砾岩和砂岩,砂岩和砾岩属于沉积岩。

干旱地区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在长年累月的作用下.丹霞地貌变得“圆头圆脑”。

答案:

7.A;8.D

解析:

7.根据河流两岸岩层①和②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①在②之下,故①形成的年代较早,故A正确。

根据图例可知①为页岩,其硬度比②石灰岩硬度小,更易受侵蚀,故B错误。

从图示看,岩层是水平的,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河流底部有断层,故河流发育在断层上,其河谷是由流水的侵蚀形成的,故C错误。

从图示形态看,河谷不是“V”型,在断层上也不宜修建水库,否则会导致断层活动,威胁大坝安全,故D错误。

8.流水的侵蚀与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速呈正相关,河流的流量大,其流速相应的也大,故当水位上升时,河流的侵蚀能力与搬运能力增强,堆积作用减弱,河水的含沙量会增大,故A、B、C错误。

河流的侵蚀有侧蚀和下蚀两种,其作用分别使河床变宽和河谷变深,且由图可知,河床在中后期明显加宽和变深,故D正确。

答案:

9.B;10.A

解析:

9.本题考査某区域的地质作用。

据图可知,甲处以岩浆活动为主.并非变质作用,A错误。

乙处以流水作用为主.为河流的堆积地貌,B正确。

丙处受流水错误。

先形成沉积岩再有岩浆侵入.所以①地层最后形成,②地层位于③地层之下.所以②地层最先形成.故形成顺序是②③①,D错误。

10.本题考査湖泊形成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

该处出现断层.湖泊可能是构造湖,由于岩层断裂下陷积水形成,A正确.根据图中信息无法推测该湖冬季水位的高低,B错误。

湖泊水位的上升和下降与流域面积无关,C错误。

图中湖泊位于丙河下游.对丙河无调蓄作用.D错误。

答案:

11.A;12.D;13.B

解析:

11.根据材料可知.福建南碇岛的主要岩石类型是玄武岩.是喷出岩.属于岩浆岩。

根据箭头方向,右图中的甲是由软流层中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喷出岩。

乙是侵入岩.丙是变质岩,丁是沉积岩。

12.形成福建南碇岛的主要岩石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直接的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13.在岛上旅游还可能看到古火山口、岩浆喷出的通道。

岩浆岩中不可能有古生物化石,沉积岩中可能存在化石。

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经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U形谷、角峰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答案:

14.B;15.D

解析:

14.本题考査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从表中数据可知,B地海拔比两侧的A、C两地低.地形应该是谷地。

该沉积岩层在B地埋藏深度最浅.说明该岩层在B地向上隆起,应为背斜构造,后期受外力侵蚀而形成谷地。

15.本题考査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当地潮湿、黏稠的红色土壤”以及海拔高度可以判断,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江南地区。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卷:

地球上的大气

小明暑假到威海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

下图为房屋布局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

A.大气环流B.热力环流

C.温室效应D.季风环流

2.此时,“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由西向东B.由东向西

C.由南向北D.由北向南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下面图甲示意洞庭湖与岳阳市之间一天中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图乙示意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

据此回答3〜5题。

3.图甲所示时刻(  )

A.①处为陆风B.②处更易形成降水

C.③处风力小于①D.④处盛行上升气流

4.图乙所示日期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所在时段是(  )

A.6:

00-7:

00B.7:

30-8:

30

C.10:

00-11:

00D.13:

00-14:

00

5.下列关于岳阳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岳阳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岳阳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岳阳市降水减少

某年11月26日至28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寒潮天气过程;该年12月8日,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大范围雾霾天气,江苏、上海等地更是遭遇重度雾霾污染。

下面为该年12月8日我国霾区预报图和该年12月9日8时我国气压形势预报图。

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图中雾霾天气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前期寒潮天气带来的污染物

B.主要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

C.受大风带来的扬尘天气的影响

D.冷气团控制下大气层稳定

7.9日8时,下列地区雾霾天气有所好转的是(    )

A.河北B.山东

C.安徽D.上海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

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8.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时~17时B.17时~18时

C.18时~19时D.19时~20时

9.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

   下面图1为某时赤道两侧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

百帕)。

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天气系统东侧可形成冷锋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D.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

11.图2中能正确反映①锋面过境前后,g地气温变化过程的是(     )

A.aB.b

C.cD.d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据此完成12-14题。

12.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太平洋B.印度洋

C.大西洋D.北冰洋

13.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14.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

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

风速廓线是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曲线。

风速通常随离地面高度增大而增加。

增加程度主要与地面粗糙度和温度梯度有关。

达到一定高度后,地面的摩擦影响可忽略不计.该高度称为梯度风高度。

梯度风是不受地表影响能够在气压梯度下自由流动的风。

下图为不同粗糙度情况下的风速廓线比较示意图。

据此完成15〜17题

15.同一海拔高度上城市风速小是因为(   )

A.城市建筑物密度大.增加地表摩擦力B.乡村和郊区气压差大

C.城市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摩擦力小D.乡村和郊区植被覆盖率高

16.城市风速慢会导致(   )

A.城市热岛效应减弱B.污染物扩散速度减慢

C.乡村和郊区污染加重D.乡村和郊区风速加快

17.针对城市大气污染从根本上应当(   )

A.建设城市风道B.减小与乡村地区建筑物差异

C.控制污染源D.将污染企业布局在卫星城

参考答案

答案:

1.B;2.D

答案:

3.D;4.C;5.C

解析:

3.本题考查湖陆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运动。

从图甲中可以看出,①处风向从湖水面吹向陆地.是湖风。

图中气流运动为逆时针方向,②处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③处风受摩擦力较小,风力大于①。

④处盛行上升气流。

4.本题考査湖陆风的转化。

由于湖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湖风湿度较大且温度变化小.而陆风正好相反。

由图可直观看出二者转化的时段是10:

00〜11:

00。

5.本题考査城市化对湖陆风的影响。

城市地面硬化.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得湖陆风加强。

湖陆风将湿润的城市,使城市湿度加大,降水增多.昼夜温差缩小。

围湖造陆,湖泊面积缩小,湖陆间热力差异减弱,使湖陆风减弱。

答案:

6.D;7.A

解析:

6.本题考查天气的形成原因。

从材料中可知.该年11月26〜28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寒潮天气过程,寒潮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我国东部地区.使得该地气温较低,大气层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从而形成雾霾天气。

7.本题考査冷锋影响下的天气状况。

9日8时,冷锋控制河北大部分地区.易出现大风天气,利于污染物扩散.雾霾天气有所好转。

答案:

8.C;9.B

解析:

8.本题考查沙尘暴过境时的天气特点。

据图可知.该地在18时至19时气溫明显下降.气压明显上升,该时段风力大,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故C项正确

9.本题考查沙尘暴对天气的影响。

沙尘暴过境时,气温水平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都增大,故A项错误、B项正确。

由于沙尘暴经过时,大气中灰尘增多.所以削弱太阳辐射能力增强.则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故C、D项错误

答案:

10.D;11.C

解析:

10.甲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风向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

甲天气系统东侧暖气团向北移动可形成暖锋。

乙天气系统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其中心气流旋转上升。

因甲天气系统气流呈逆时针向中心辐合,受其影响,①锋面向西南移动;乙天气系统气流呈顺时针向中心辐合,受其影响,②锋面向东南移动。

m地位于暖锋锋前,多阴雨天气;n地位于冷锋锋前,为晴朗天气。

11.①为冷锋,g地在锋前,冷锋过境前被暖气团控制,气温高,冷锋过境时气温降低,过境后被冷气团控制。

答案:

12.C;13.D;14.C

解析:

12.由图中经纬度可定位该区域为我国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故可确定其降水的水汽主要是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来的。

13.题目中告知2010年5月初,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严重洪灾,而该区域河流的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因此可推知前期积雪量大,故选D。

14.由题干“天气晴朗,气温骤升”的天气特点可以推知该区域应该受高气压或反气旋的控制,且天气系统比较稳定。

故选C。

答案:

15.A;16.B;16.C

解析:

15.本题考查下垫面对风速的影响。

由材料可知,风速通常随离地面高度增大而增加.增加程度主要与地面粗糙度和温度梯度有关。

城市地表建筑物密集,增加了地表的摩擦力.造成城市地表风力比郊区和乡村低,A正确。

城市风速的大小与地表摩擦力的大小有关,与乡村和郊区气压差的大小无关,B错误。

城市风速与城市、乡村和郊区的植被覆盖率无关,C、D错误。

16.本题考查风速变化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

热岛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城市区域气温较高的现象。

因此只要有风存在就会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风速减慢对热岛效应的影响减弱,热岛效应加强.A错误。

风速减慢.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减慢.B正确。

城市风速不一定会直接导致乡村和郊区污染加重.C错误。

乡村和郊区风速主要取决于气压差,D错误。

17.本题考查缓解城市大气污染的措施。

缓解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应当控制污染源.C正确。

建设城市风道、减小与乡村地区建筑物差异、将污染企业布局在卫星城,这些措施会对城市环境污染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只能减轻污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A、B、D错误。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高效定时卷:

地球上的水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

据此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下图),回答1~3题。

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A.a增强B.b增强

C.c减弱D.d减弱

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B.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会使城市河流(   )

A.流量下降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更加稳定D.流速减小

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的哈密盆地年均降水量35.3mm,年蒸发量3089mm.这里河沟水量少、渗漏强,河流出山后消失于山前平原地区。

下图示意哈密盆地绿洲不同时期地下水埋藏深度年内变化。

据此回答4-5题。

4.哈密盆地绿洲3—7月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冰川融水量增多B.山地阻挡,迎风坡降水增多

C.农耕季节,灌溉用水量增加D.风力增大,地下水蒸发增加

5.应对哈密盆地绿洲地下水水位变化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修建河沟防渗工程,推广根灌技术B.在河流上游营造人工林,涵养水源

C.采取人工增雨措施,缓解水源不足D.建设灌溉机井,开采深层地下水

读海河水系图和海河各支流径流特征值,回答6〜7题。

河名

测站

集水面积(km2)

统计年数

多年平均径流量(108m3)

最大径流量

最小径流量

108m3

年份

108m3

年份

潮白河

苏庄

17995

62

18.4

64.7

1939

3.35

1941

永定河

官厅

43432

61

17.8

32.2

1939

7.16

1930

滹沱河

黄壁庄

23272

56

22.0

65.6

1954

7.90

1931

漳卫河

现台

17800

40

17.9

47.4

1963

6.93

1979

6.分析表中数据后判断.永定河为图中(   )

A.①B.②

C.③D.④

7.各支流径流年际变化的大小不同,与之相关不大的因素是(  )

A.集水面积B.统计年数

C.植被状况D.夏季风强弱

乌尔米耶湖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

水深春季为4-6米,夏季仅1-2米。

近年来,该湖面积迅速缩小,面临消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雨水B.冰川融水

C.地下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

9.造成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   )

A.全球变暖,降水变率增大B.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

C.破坏植被,坡面径流增加D.引水灌溉,水位迅速下降

10.伊朗政府计划拯救乌尔米耶湖,可行的措施是(   )

①湖区发展渔业生产   ②湖区实施人工增雨   

③增加高山冰雪融水④发展节水农业      ⑤跨流域调水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④

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

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

读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位置图.回答11〜13题。

11.图示无流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为(   )

A.牧场B.梯田

C.盐沼D.沙漠

12.图中所示的时令河流程最短时期.有可能出现在(   )

A.2月B.4月

C.7月D.10月

13.图示区域应分布在(   )

A.沙特阿拉伯B.澳大利亚

C.埃塞俄比亚D.纳米比亚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迅速向河道集中,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下图分别为某城市附近水系分布(Ⅰ),该流域内一次局部暴雨后甲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Ⅱ)以及城市的水循环分布(Ⅲ)。

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Ⅱ)中关于四条曲线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城市建设前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

B.②表示城市建设后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

C.③表示甲水文站的地下水补给量

D.④表示甲水文站的大气降水补给量

15.结合图(Ⅲ)分析,②曲线流量峰值大于③曲线,主要是因为(   )

A.a增加B.b增加

C.c增加D.d增加

16.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Ⅲ)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B.b减少

C.c减少D.d增加

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20千米,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很大。

下图为两地年降水量的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影响甲地年降水量日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太阳高度B.热力环流

C.植物蒸腾D.大气环流

18.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主要是由于甲地(   )

A.土壤水分条件较好B.气温日较差更大

C.降水量较多D.地形较平坦

19.甲、乙两地最可能位于(   )

A.江苏省B.甘肃省

C.山东省D.云南省

参考答案

答案:

1.A;2.B;3.C

解析:

1.本题考查城市地面变化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利用植被浅沟代替不透水地面,可以增加地表涵养水源的能力,使下渗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减少.植被蒸腾作用增强。

图中.a为蒸腾.b为地表径流,c为下渗,d为地下径流。

2.本题考査城市地面对水循环的影响。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不是美化环境.而是为了滞留雨水.减缓洪峰。

城市多位于地势平坦地区,且硬化地面面积大,雨水对城市的冲刷较轻.水土流失较轻。

3.本题考査城市地面的变化对城市河流的影响。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对河流的流量有调节作用,流量会更加稳定.故C正确,A错误。

因河流流量受到调节作用,丰水期水位下降.B错误。

丰水期河流流速可能降低,枯水期可能增大.故D错误。

答案:

4.C;5.A

解析:

4.从图中可以看出,哈密盆地绿洲3—7月地下水埋藏较深,说明地下水距离地表较远,水位较低。

气温升高,冰川融水量增多,地下水补给增加,会使地下水埋藏变浅,故A项错误;若降水较多,则地下水埋藏深度应相对较浅,故B项错误;3—7月正值哈密盆地农业生产活动较多的季节,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故C项正确;3—7月为夏半年,哈密盆地风力较冬季小,故D项错误。

5.由图可知,1990—2010年,哈密盆地绿洲地下水水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