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word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710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word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word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word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word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word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word单元教案.docx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word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word单元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word单元教案.docx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word单元教案

华师大版科学学科第九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生物的遗传

总课时:

4

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自己身体的一些性状的调查,初步了解遗传现象,并能够归纳说明性状的概念。

2·初步了解基因、DNA、染色体(染色质)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

通过对自己和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一些身体性状的的调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调查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对遗传物质基础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观念教学重点:

遗传物质

教学难点:

基因、DNA、染色体(染色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观察调查,讨论,讲授

教学重点

1.基因的概念以及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是课堂讨论的中心。

对基因这一名称,学生从各种媒体和一些科普读物已经有所了解,但不一定能认清基因的本质以及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以性状在上、下代传递为线索帮助学生认识有关基因的基本知识: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基因在生物上、下代的传递规律以及显、隐性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2.国家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国家为什么要通过立法来禁止近亲结婚?

生物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学生认识近亲结婚所造成危害的遗传学原因上——遗传病产生的细胞学基础和发生遗传病概率较高的原因,可以以具体的例子认识近亲结婚的危害。

教学难点

染色体在生物的上、下代传递规律与基因的传递的关系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讲清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的变化以及在生物上、下代中的变化有助于理解基因的活动。

教学中可以利用图表甚至制作相应的教具帮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活动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

执教时间:

2012年3月8-9日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教案探索

【课前准备】

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

调查表如下:

调查前教师应注意:

1.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表格中的内容,不能为完成作业而随便填写。

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向学生说明如何识别这些性状特征,特别对上眼睑这一特征中的双眼皮、单眼皮,应说明不是美容后的特征。

【教学过程】

引言在了解生物界的丰富多彩之后,有些同学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各种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否会有共同的规律?

比如说,每种生物是怎样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的?

最初的生物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演变的?

生物能否孤立的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等等。

我们将在以后的生物课的学习中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1.遗传的现象:

对于“遗传”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

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许多遗传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儿子的长相像爸爸,等等。

我们知道,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就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这些方面也会有所不同。

这些特征,也就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

在课下,同学们对人的一些性状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了这些性状在上下代的连续性。

这种连续性是否也是遗传现象?

这些性状在上下代的传递过程中有没有规律?

我们先来分析这些性状。

【学生活动】

(1)小组讨论。

每小组选择一项特征,分析该特征在上下代传递中有几种方式。

比如某同学的上眼睑是双眼皮,他的爸爸、妈妈也是双眼皮,这是一种传递方式。

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据本小组的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2)全班讨论。

各小组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所分析的性状有几种传递的方式;各种性状在上下代的传递中是否有共同点;将讨论的结果以列表的方式做出小结。

性状与父母相同,或者与父母之一相同,这种现象就是遗传。

用生物学的术语叙述遗传这一概念,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若性状与父母不同,叫做什么?

子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于父母的性状?

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讨论。

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同学们在自己身边到处可以遇到。

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如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物是怎样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的?

或者生物通过什么途径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

提出问题,讨论:

父母能否直接将具体的性状传给孩子?

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什么?

我们在了解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时已经知道,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而每个受精卵又是由卵细胞和精子融合而成的。

从生殖发育的过程看,联系父母与子女的结构是生殖细胞。

所以,我们可以说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传给后代的。

同样,各种生物也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性状传给后代的。

提出问题:

一个小小的生殖细胞为什么可以决定后代具有什么性状?

我们必须研究细胞内部的结构和细胞所含有的物质。

2.染色体和基因:

(1)染色体:

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时发现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就将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

科学家还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

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展示人的染色体和果蝇(雌)染色体图:

不同生物染色体形态不同。

展示几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

不同生物染色体数目不同。

提问:

从以上四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各种不同物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

同一物种又是相对稳定的。

——体细胞染色体数是生殖细胞染色体数2倍,或者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1/2。

进一步研究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现体细胞中总有每两条形态大小相同,可以配成对,所以人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46条,配成23对,玉米体细胞中有染色体10对。

提出问题,讨论:

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

这样,孩子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与父母的相同了。

就我们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来说,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提出问题:

人们为什么这样重视染色体的变化?

——这是由于染色体数目规律的变化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又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受精卵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由受精卵经过发育形成的孩子的细胞中就具有了父母双亲的染色体或者说父母双亲的遗传物质了。

父母的遗传物质就是这样传给了子女。

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叫做核酸。

同学们在广播、电视和报刊上听到看到的DNA就是核酸的一种。

提出问题:

每种生物都有许多性状,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怎样控制这些不同的性状?

(2)基因:

“基因”这一名词,同学们也不陌生。

但是它到底是什么?

它与生物性状有什么关系?

科学研究发现,生物的不同性状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

我们常说的基因是指位于染色体上的分成若干小单位的遗传物质,这些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小单位叫做基因。

如:

豌豆的花有红色、白色,茎有高、矮,人的上眼睑有双眼皮、单眼皮,等等,是由不同基因决定的。

基因是染色体上遗传物质的小片段,所以基因也与染色体相同,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只有其中的一个。

它们的关系可以这样表示: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在我们体细胞中的每一对基因中的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小结】这节课,我们讨论分析了什么是遗传,知道了生物性状的遗传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的,最终决定性状的遗传的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

具体到某一性状,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

不同的基因会有不同的性状。

在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有些同学会提出新的问题,这一对基因怎样决定性状?

同样是一对基因,为什么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人是单眼皮?

为什么会出现子女与父母不同性状的现象?

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课讨论。

【复习】

(1)什么是性状?

什么是遗传?

请举例。

什么叫染色体?

什么叫基因?

(2)生物性状的遗传是通过什么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

基因又是怎样变化的?

(3)为什么说我们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染色体和基因的知识,我们还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一对基因怎样决定性状?

(2)同样是一对基因,为什么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人是单眼皮?

(3)为什么会出现子女与父母不同性状的现象?

【新课】下面我们以人的上眼睑为例,研究以上问题。

生物的一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如人的眼睑,耳垂等。

提出问题,讨论:

以A或a表示控制上眼睑特征的基因,这两个基因在人体内会有几种结合方式,分别决定什么特征?

同学们可以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假设。

A与a结合,可能会有三种方式:

AA、Aa和aa。

提出问题,讨论:

若AA决定的性状是双眼皮,aa会决定什么性状?

那么Aa又会决定什么性状呢?

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不是aa决定双眼皮呢?

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细胞中的成对基因有显隐性之分,即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3.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双眼皮由显性基因决定,以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细胞中的基因是AA;

单眼皮由隐性基因决定,以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细胞中的基因是aa。

那么,基因为Aa,既有显性基因,又有隐性基因,会表现出什么性状呢?

在基因为Aa时,隐性基因a不能表现,只表现显性基因A决定的性状,所以Aa也是双眼皮。

提出问题,讨论:

上一节课,我们在分析人体几种性状的遗传方式时,归纳出有这样几种情况,以上述眼睑的特征为例:

示投影片:

(1)爸爸、妈妈双眼皮,孩子双眼皮;

(2)爸爸、妈妈单眼皮,孩子单眼皮;

(3)爸爸、妈妈双眼皮,孩子单眼皮;

(4)爸爸双眼皮、妈妈单眼皮,孩子双眼皮;

(5)爸爸双眼皮、妈妈单眼皮,孩子单眼皮;

(6)爸爸单眼皮、妈妈双眼皮,孩子双眼皮;

(7)爸爸单眼皮、妈妈双眼皮,孩子单眼皮。

请同学们利用显隐性基因的知识对以上各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作出解释。

同学们对

(1)、

(2)两种情况比较容易理解,孩子继承了父母的特征,这就是遗传。

(4)、(5)、(6)、(7)几种情况中,孩子继承双亲之一的性状,同学们也能接受。

那么,为什么出现了第三种情况,是不是在调查中搞错了?

孩子与双亲的上眼睑都不相同,是否有这种可能性?

提问:

父母都是双眼皮,体细胞中成对基因会有几种情况?

(1)父亲的基因AA,母亲的基因AA,会不会生出单眼皮的后代?

(2)父亲的基因AA,母亲的基因Aa,或父亲的基因Aa,母亲的基因AA,会不会生出单眼皮的后代?

(3)假如,父亲的基因Aa,母亲的基因Aa,会不会生出单眼皮的后代?

这种后代是怎样产生的?

示投影片:

教材P.133图V-3。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会不会有这种情况,父母都是单眼皮,生出一个双眼皮的孩子?

要说明可能或不可能的理由。

留一个小作业,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学到的知识对投影片所示的

(1)、

(2)、(4)、(5)等几种情况进行分析。

4.遗传病与禁止近亲结婚:

禁止近亲结婚是我国婚姻法的规定。

为什么将遗传病与婚姻法的规定联系起来?

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遗传病。

请同学们看课本P.133下面的图。

这是一个先天性愚型病患者。

这种病人的患病特征主要是天生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坐立走都很晚,只会说“爸”、“妈”单音节词,有的缺少抽象思维的能力。

这种疾病是天生的,但得这种病的孩子的父母可能是正常的。

那么,患者患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经过研究发现,患者的父母产生的生殖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使患者一生下来就有这种疾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遗传病。

(1)遗传病:

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疾病为遗传病。

遗传病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不具有传染性。

目前,已经了解的人类遗传病有4000余种,如白化病、色盲、血友病等。

其中一些遗传病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造成死亡。

以前,遗传病一般是无法治疗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正在力图使发生变化的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