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433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桩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桩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桩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桩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桩基础施工方案.docx

《桩基础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础施工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桩基础施工方案.docx

桩基础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2

2、工程概况2

3、施工准备3

3.1技术准备3

3.2机械准备4

3.3现场准备4

4、主要施工方法5

4.1静压桩机施工5

4.2锤击桩工施工7

4.3接桩7

4.4沉桩9

4.5截桩9

5、特殊情况处理9

6、质量保证措施10

6.1进场预制桩验收:

10

6.2桩体质量检查10

6.3成品桩的保护:

13

6.4桩位控制:

13

6.5标高控制:

13

6.6垂直度控制:

13

6.7成桩质量检查14

6.8管桩基础的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14

7、工程验收14

8、安全保证措施15

8.1安全组织管理15

8.2设备维护保养15

8.3场地环境安排合理15

8.4安全教育16

 

1、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2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GB13476-2009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32/TJ142-2012

4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

DB33/1016-2004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2010浙G22

5

《岩土工程勘探报告》

KC0815087-150564

6

中国智能骨干网浙江嘉兴一期(南区)项目图纸

7

中国智能骨干网浙江嘉兴一期(南区)项目地勘报告

8

中国智能骨干网浙江嘉兴一期(南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经开区纺工路与余兴路交汇;占地面积为102017m2,包括1栋自动高架库、2栋物流周转仓库及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87546.79m2;自动高架库地上两层局部四层,建筑高度23.3m,物流周转仓库地上两层局部四层,建筑高度22.2m,配套用房地上四层,建筑高度17.0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门式钢架结构,建筑设防烈度6度,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本工程桩基础采用预制混凝土管桩,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以岩土报告中⑥号粉砂夹砂质粉土为桩端持力层。

2.1、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野外鉴别、室内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综合分析,场地勘探深度41.0m范围内的地基土可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10个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以⑥号粉砂夹砂质粉土为桩端持力层:

①-0-1杂填土:

杂色,稍湿,松散。

以粘性土为主,含较多植物根茎,回填有少量碎石。

主要分布于场地西北侧。

层顶标高1.21~3.94m,层厚0.50~1.40m。

①-0-2塘泥:

灰色,流塑。

主要由淤泥组成。

零星分布于场地水塘内。

层顶标高-0.50~1.17m,层厚0.50~3.70m。

①-1粘土:

灰-灰黄色,软塑,软可塑。

干强度高,韧性高。

切面较粗糙,偶见铁锰质斑点。

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全场分布。

层顶标高-0.19~3.44m,层厚0.90~3.90m。

③淤泥质粘土:

灰色,流塑。

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含少量腐殖质和贝壳碎屑,局部相变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全场分布。

层顶标高-2.24~0.57m,层厚2.10~7.40m。

④-1粉质粘土:

青灰-灰黄色,软可塑-硬可塑。

切面较光滑,含铁锰质结核,略具层理,局部夹薄层状或团块状粘质粉土,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全场分布。

层顶标高-8.02~-2.53m,层厚1.80~8.30m。

④-2粉质粘土:

灰黄色,软可塑。

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切面稍具光泽感,土质不均匀,局部夹薄层粉土。

少量钻孔缺失,近全场分布。

层顶标高-11.79~-6.99m,层厚2.80~7.70m。

④-3粉质粘土:

灰褐色-青灰色,软可塑,切面稍具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局部相变为粘质粉土。

零星分布。

层顶标高-11.15~-7.44m,层厚2.90~7.20m。

⑤-1粉质粘土:

灰黄色,硬可塑。

含铁锰质结核,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较粗糙。

全场分布。

层顶标高-15.84~-10.88m,层厚4.30~9.50m。

⑤-2粉质粘土夹粉土:

灰色,软可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局部与粉土层互层状。

全场分布。

层顶标高-23.54~-18.63m,层厚1.40~5.10m。

⑥粉砂夹砂质粉土:

灰色,湿,中密-密实。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长石,分选性差,磨圆度好,其余为粘性土填充,局部夹团块状粘性土,呈可塑状。

全场分布。

层顶标高-26.44~-21.64m,层厚未揭穿,控制最大厚度14.40m。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明确桩型、桩径、桩长、桩顶标高,测量人员应提前计算桩位坐标,并选好控制点。

预应力管桩桩型表

栋号

桩顶设计标高

桩截面尺寸

桩长

选用桩型

数量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010浙G22

B1

-2.450

D=500mm

30m

PHC500AB100-C80-15,15

510

1280(抗压)

-2.550

D=500mm

30m

PHC500AB100-C80-15,15

8

1280(抗压)

B2

-2.450

D=500mm

30m

PHC500AB100-C80-15,15

522

1280(抗压)

B3

-2.450

D=500mm

30

PHC500AB100-C80-15,15

287

1280(抗压)

-1.200

D=500mm

30

PHC500AB100-C80-15,15

570

1250(抗压)

-4.650

D=500mm

28

PHC500AB100-C80-14,14

12

1280(抗压)

-3.050

D=500mm

29

PHC500AB100-C80-15,14

50

1280(抗压)

-4.200

D=500mm

28

PHC500AB100-C80-14,14

5

1280(抗压)

-4.500

D=500mm

28

PHC500AB100-C80-14,14

2

1280(抗压)

配套楼

-1.750

D=500mm

30

PHC500AB100-C80-15,15

157

1300(抗压)

-2.650

D=500mm

30

PHC500AB100-C80-15,15

22

1300(抗压)

-4.150

D=500mm

28

PHC500AB100-C80-15,13

15

1300(抗压)

-3.750

D=500mm

28

PHC500AB100-C80-15,13

9

1300(抗压)

-2.300

D=500mm

30

PHC500AB100-C80-15,15

11

1300(抗压)

备注:

1、桩尖参照图集2010浙G2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第31页b型桩尖;2、管桩预应力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桩的环境类别为二a类。

3.2机械准备

本工程选取地层编号⑥作为持力层,必须保证桩顶设计标高和设计桩长,且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倍桩径(1m),选用压桩力大的静压桩机,施工前通过试沉桩确定施工的控制参数,从而保证沉桩顺利进行。

共准备静压机2台,锤击设备3台。

3.3现场准备

3.3.1确定场地地下无障碍物及管线,以免在打桩时造成桩体被挤断或引起桩位的偏移:

3.3.2要求工作面:

距准备施打桩位半径4.0m范围内,地表应无障碍物。

3.3.3打桩施工区域按要求回填至相应标高,将场地平整,高差不得超过25cm。

3.3.4现场提供水源、施工电源。

3.3.5甲方或其委托单位提供拟建物轴线,我方配合监理复核,经甲方及监理验线合格后,做为施放桩位的依据,桩位施放完毕后应由甲方及监理复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3.3.6甲方指定现场水准点,并以书面形式进行交接。

3.3.7现场提前选好材料堆场。

3.3.8在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作好设备的检修工作,并确保正式开工前运转正常。

3.3.9以上工作完成后,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和开工报告单由甲方、监理签字后方可开工。

4、主要施工方法

先进行B1库区桩基施工,拟用三台锤击桩机使用,B1区场地相对较为平整平均标高-2.20m,土方标高低于-2.20m时,先进行2:

8灰土需铺300mm即可达到-2.20m以上,利用挖掘机碾压一遍,满足桩基础施工,即开始桩基础施工。

B2库区内含有土堆及河塘,其他部位场地标高为-2.20m以上,首先将B2区土堆倒运至现场其他空地场地平整至标高-2.20m,河塘进行填筑处理至标高-2.20m,然后进行桩基础施工,拟采用一台锤击桩机和两台静压施工。

B3库场区标高较低,场地平整后低于桩顶标高,现场将B3库用2:

8灰土进行回填压实至标高-1.00m,然后进行桩基础施工,拟采用两台静压桩机施工。

配套用房场地内有一部分土堆,其他部位场地标高-2.20m,将场地土堆倒运平整场地至标高-1.5m,然后进行桩基础施工,拟用两台锤击桩机。

4.1静压桩机施工

4.1.1工艺流程

桩位及标高控制→桩机就位→喂桩→桩就位调直→压桩→接桩→再压桩→沉桩

4.1.2桩位及标高控制:

桩点施放应根据桩位平面图、建筑红线和主要基轴线,采用全站仪定向及确距,点位误差应小于20mm,洒上石灰粉使桩位标志明显。

架设水准仪,依据水准点高程计算出水准仪高程,根据有效桩顶标高计算出桩顶到水准视线基点的距离(既送桩深度),并在送桩器上做出标记,作为控制桩顶标高的依据。

4.1.3桩机就位

在桩位复核无误后,桩机按照规定的打桩顺序就位。

沉桩时桩机定位应准确、水平、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4.1.4喂桩

选用吊车将桩送至距桩机距离的适当位置,排放平顺,保证桩机起吊平稳。

在喂桩的过程中,确保安全、平稳,防止桩体磕碰损坏、伤人和伤机。

喂桩前,要仔细检查,确保所使用桩的质量、型号准确无误。

4.1.5桩的对位、调直

直接将桩吊入井口,用抱柱器将桩抱紧。

将桩尖对准桩位插入,第一节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必要时宜拔出重插。

应采用经纬仪或线坠等方法观测桩体的垂直度,并在压桩过程中跟踪观察,随时调整垂直度偏差。

4.1.6压桩

(1)试沉桩

启动卷扬机,将桩身轻压入500mm后观察有无偏位,若有,把桩提出地表调正后重新压。

沉桩顺序主要考虑施工方便、打桩机布置数量,主要原则为中间向两端进行,或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具体施工路线见附图。

(2)沉桩

利用夹紧器的浮顶增力原理,夹紧工程桩,用压桩油泵的压力将桩压入地下。

每次压桩行程为2m。

当压完第一行程后放松夹紧器装置,用压桩油缸提起夹紧器,当夹紧器到位后,再次夹紧压桩,如此循环。

(3)垂直度控制

打桩过程中保持桩机底座平稳,在桩机两侧互相垂直方向上作两个线坠,用来观察、监控整个打桩过程,保证桩体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

(4)标高控制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标高进行控制,每根桩施工深度均用水准仪直接测控。

桩顶最后不能达到设计标高而施加压力大于2.2倍单桩承载力特征时,必须作好详细的施工记录并及时通知设计人员研究处理。

4.2锤击桩工施工

4.2.1工艺流程:

桩机就位→稳桩→打桩→接桩→送桩→中间检查验收→移桩机到下桩位。

4.1.2桩位及标高控制:

同上静压桩机施工

4.2.3桩机就位

桩机就位时,要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4.2.4喂桩

起吊预制桩先拴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用索具捆住桩上端吊环附近处,一般不超过300mm,再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去索具。

4.2.5压桩

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较小的落距锤击1-2次,桩入土一定深度,再使桩垂直稳定。

10m以上或打接桩必须用线坠或经纬仪双向校正,不得目测。

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桩在打入前,应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柴油锤打桩机用落锤或单动锤打桩时,锤的最大落距不宜超过1.0m。

用柴油锤打桩时,应使锤跳动正常。

打桩宜重锤低击,选用DD6.3t桩锤,打桩时先打15m长桩,再打其他规格短桩。

应采用经纬仪或线坠等方法观测桩体的垂直度,并在压桩过程中跟踪观察,随时调整垂直度偏差。

4.3接桩

4.3.1严格按照设计配桩形式调配管节长度,避免接桩时桩尖处于或接近硬持力层。

4.3.2接桩采用钢端板焊接法,接桩时桩段顶端宜高出地面0.5~1m。

4.3.3接桩前先将下段桩顶清理干净,加上定位板,然后将上段桩吊放在下段桩端板上,依靠定位板将上下桩段接直。

4.3.4下节桩不得已呈倾斜状态时,上节桩仍应以轴线垂直为准,下两块端桩轴向错位量应小于10mm,坡口根部间隙小于4mm,若根部间隙过大,应用铁片填实再行施焊。

4.3.5焊接工艺应符合如下规定:

1)上、下端板应除污、除锈。

坡口处呈金属光泽方可施焊;

2)选用焊条直径应能满足焊透坡口根部的要求,一般规定根部打底须用直径3-4mm的焊条,其余部分可用4-5mm的焊条;

3)焊接时分层对称均匀连续施焊,焊接道数不少于3道,每道焊接接头必须超前引弧以免产生缺陷,根部必须须焊透。

焊接部分不得有凹痕、咬边、焊瘤、夹渣、裂缝等有害缺陷。

表面加强焊缝堆高应饱满。

焊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缺陷应返工修整,同一道焊缝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

4)接桩宜设导向箍就位上节桩,上下应顺直,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2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的0.1%。

焊接遍数不得少于二遍,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

焊接时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点,然后对称焊接,两人同时对角对称进行,焊缝应连续饱满,桩端处间隙采用厚薄适当、最好加工成楔形的铁片填实焊牢。

施焊完成的桩头应自然冷却后才能连续沉桩,不得焊好积沉。

锤击沉桩冷却的时间不应少于10分钟,静压沉桩冷却的时间不应少于8分钟,焊接接桩应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报验。

5)因本场地地下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接桩钢零件应涂刷冷底子油进行防腐蚀处理。

6)大风天气,应有可靠的防风措施,否则不得进行焊接施工。

7)焊件表面潮湿或暴露在雨中不得施焊。

4.4沉桩

静压机沉桩施工时,不应采用工程桩送桩。

4.5截桩

管桩一般不宜截桩,如遇特殊情况确需截桩时,宜采用锯桩机进行截桩,并确保工程质量。

5、特殊情况处理

遇下列特殊情况之一应暂停压桩,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研究处理:

①压桩力突变;

②沉桩入土深度与设计要求差异较大;

③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或桩身混凝土出现裂缝或破碎;

④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⑤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⑥压桩不到位

沉桩后,试桩桩头高出地表部分应小心保护,严禁施工机械碰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

沉桩后,管桩孔洞应做好覆盖等措施,防止坠人坠物事件的发生。

6、质量保证措施

6.1进场预制桩验收:

6.1.1管桩检验

管桩的外观尺寸、尺寸允许偏差、混凝土保护厚度、抗弯试验及检验规则等均应按《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10浙G22的规定执行。

6.1.2管桩验收

1)管桩验收应分批次提供下列资料:

管桩规格型号委托单;原材料质量检验报告;管桩出厂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

2)管桩产品合格证应包括:

合格证编号;采用标准编号;管桩品种、规格、型号、长度及壁厚;产品数量;混凝土强度等级;制造日期及管桩编号;制造厂

厂名、出厂日期;检验员签名或盖章(可用检验员代号表示)。

3)标志应位于距端头1.0-1.5m处的管桩外表面。

标志内容应包括制造厂的厂名或产品注册商标、管桩标记、制造日期或管桩编号、合格标识。

管桩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并满足沉桩要求才能进场,混凝土预制管桩进入现场,应及时提供资质及相关上述资料。

6.2桩体质量检查

6.2.1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2的规定。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质量检验标准表二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1

桩体质量检验

按桩基检测技术规程

按桩基检测技术规程

2

桩位偏差

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

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150+0.01H

一般项目

1

成品桩质量

外观

无蜂窝、漏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空隙

直观

桩径

管壁厚度

桩尖中心线

顶面平整度

桩体弯曲

mm

mm

mm

mm

±5

±5

<2

10

<1/1000L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水平尺量

用钢尺量,L为桩长

2

电焊接桩焊缝质量:

(1)上下节端部错口

(外径<700mm)

(2)焊缝咬边深度

(3)焊缝加强层高度

(4)焊缝加强层宽度

(5)焊缝电焊质量外观

 

mm

mm

mm

mm

 

≤2

≤0.5

2

2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焊缝检查仪

焊缝检查仪

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

直观

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

上下节平面偏差

节点弯曲矢高

min

min

>1.0

<10

<1/1000L

秒表测定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L为两节桩长

3

桩顶标高

mm

±50

水准仪

6.2.2检查管桩外观质量及产品等级,检查管桩的标记是否清晰;管桩的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管桩的外观质量要求表三

序号

项目

质量要求

1

粘皮和麻面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身总计表面积的0.5%,深度不得大于5mm。

2

桩身合缝漏浆

漏浆深度小于5mm,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

3

局部磕损

磕损深度不大于5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cm2。

4

表面裂缝

不允许出现环向或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及内壁浮浆层收缩裂纹不在此限。

5

桩端面平整度

管桩端面混凝土及主筋墩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

6

内外表面露筋

不允许。

7

桩套箍(钢裙板)凹陷

桩凹陷深度不大于5mm,每处面积不大于25cm2。

8

内表面混凝土塌落

不允许。

9

主筋断筋、脱头

不允许。

10

接头及桩套箍(钢裙板)与混凝土结合处

漏浆

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4.

空洞和蜂窝

不允许。

6.2.3管桩各部位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四的规定:

管桩尺寸允许偏差表四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质检工具及量度方法

1

长度L

+0.7%L、-0.5%L

采用钢卷尺

2

外径d=500mm

+5,-5

用卡尺或钢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取其平均值。

3

壁厚t

正偏差不限,负偏差为-5

用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上测定四处壁厚,取其平均值。

4

保护层厚度

+10,-5

用钢尺,在管桩断面处测量。

5

桩身弯曲度

≤L/1000

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其弯曲处最大距离

6

端部倾斜

≤0.5%d

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与端板紧靠,测其最大间隙。

7

端头板

外侧平面度

0.2

用钢卷尺或钢直尺

外径

0-2

内径

0-2

厚度

正偏差不限

负偏差为0

6.3成品桩的保护:

在对进入现场经验收合格后的桩进行保护,保护要做到及时标识、及时记录、对桩的堆放整齐,还要考虑便于施工吊桩,在使用桩时要

管桩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排水畅通,管桩可直接着地放平,若堆放场地不平整坚实,管桩堆放最下层按下图所示的支点位置放在垫木上;管桩应按照规格、类型、型号、长度分别堆放,堆放要防止滚滑,堆放层数不得大于7层。

管桩的吊运要轻拿慢起,避免碰撞;吊运时的吊点下图。

6.4桩位控制:

预制桩施工前均用白灰点标识,打桩过程中如个别桩遇地下障碍物跑位,经甲方现场代表、监理、施工三方确认,经设计研究决定后,方可重新根据处理方案打桩。

6.5标高控制:

每根桩送桩深度均用水准仪直接观测控制,保证送桩深度。

必须详细作好施工记录,有情况突变及时通知设计人员研究处理。

当桩顶标高已达到设计标高而压桩力尚未达到压桩力控制值时,可停止压桩,待48小时后复压以复核压桩力,如果压桩力仍达不到设计要求,请做好记录以备将来利用高应变检测其单桩极限承载力。

6.6垂直度控制:

操作人员分别从桩机的两个垂直方向上用线坠观察、调整桩垂直度,保证桩体垂直插入。

6.7成桩质量检查

6.7.1桩位允许偏差:

桩顶平面位置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预应力管桩的桩位允许偏差表五

项目

允许偏差(mm)

承台桩数为2~4根的桩

100

承台桩数为5~16根的桩

周边桩

中间桩

100

d/3或100两者中较大者

6.7.2桩顶标高:

按标高控制的桩,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50mm~+50mm;

6.7.3桩身垂直度:

第一节桩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整体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

6.8管桩基础的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

先进行试桩施工,由各单位现场监测,试桩施工完成后进行静载试验。

工程桩桩身完整性验收检测要用低应变法。

对单柱单桩基础,应逐根进行检测,对于独立承台桩,每承台检测桩数不得少于50%;且不少于2根。

6.9样板施工

桩基施工前,先制作接桩及桩头焊接样板,样板验收合格后,进行材料进场,桩基础施工第一根桩作为样板施工,样板验收合格后进行大面积施工。

6.10雨天施工

雨天作业时,焊接工作要做好防雨措施,如雨量较大,空气湿度过大,严禁进行焊接施工。

7、工程验收

7.1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需送桩时,在每一根桩的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应进行中间检查后再送桩,待全部桩基施工完毕,并开挖到设计标高时,再作质量检验。

7.2桩基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管桩的出厂合格证、产品检验报告;

2)每施工30000m单节管桩送检的破坏性试验报告;

3)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桩位复核签证单;

4)沉桩施工记录汇总,包括桩位编号图,每日记录,次日早8点报送监理;

5)沉桩完成时桩顶标高、复打(压)后桩顶标高及开挖完成后桩顶标高;

6)管桩接桩隐蔽验收记录;

7)桩工程竣工图(桩位实测偏位情况、补桩位置、试桩位置);

8)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9)试沉桩记录;

10)管桩施工措施记录,包括孔内混凝土灌实深度、配筋或插筋数量、混凝土试块强度等记录;管桩桩头与承台的锚筋,边桩离承台边缘距离等记录。

11)每根桩头焊接需留置焊接相片,并做好沉桩记录。

见附表三。

8、安全保证措施

8.1安全组织管理

8.1.1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人人讲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氛围。

桩基施工单位要与项目部签定安全管理协议,作出安全保证。

8.1.2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安全总监为直接责任人。

安全总监与安全员一起进行安全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准拖延。

8.1.3施工作业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