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反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593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反思.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反思.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反思.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反思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多音字“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3.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表现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

(课件出示:

折叠式口袋书制作方法)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看谁能按照课件上出示的图片,将自己面前的正方形的白纸折成一本口袋书,计时2分钟,现在开始。

2.(时间到,教师选2位同学上台展示)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位同学折得好?

为什么?

(引出“急性子”“慢性子”,随机板书)

3.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两位主人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明确初读要求。

(课件出示)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想一想:

课文中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检查识字情况。

1.课件出示课后生字词。

(带注音)

(1)指名读,其他学生相机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领读、开火车读)

(2)课件出示去掉注音、打乱原来顺序的字词。

(领读、开火车读)

2.指名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

“慢性子裁缝”——“慢”到什么程度?

(布料一直在柜子里搁着)“急性子顾客”——“急”到什么程度?

(每天都会去找裁缝,告诉他自己最新的想法,希望早点穿上新衣服)

2.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顾客的布料还在柜子里搁着,裁缝还没开始裁料)

师小结:

同学们可真厉害,这么快就将课文内容梳理清楚了,那么“慢性子”和“急性子”碰在一起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字。

2.指名说写好这些生字的方法和技巧。

(“卷”不要多写一横,“衬、衫”两个字的部首不要少写一点,注意“性”和“姓”的不同)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

3.教师评议,导入学习。

二、指导读文,积累技巧

1.小组合作。

(1)分角色朗读,可加上动作和表情,体会两位主人翁的性格特点。

(2)完成课后第2题中的表格,相互交流。

(3)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思考:

你喜欢哪位人物?

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师随机评议;指导朗读时,“急性子”语速快、紧凑,“慢性子”语速平缓)

3.课件出示:

“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

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

(1)听到裁缝的话,顾客的表情是怎样的?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2)此时这位顾客会说些什么呢?

师过渡:

急性子顾客因为裁缝没能及时地用他给的布料做衣服,感到十分生气,可当他听到“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这句话时,他又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变化呢?

(学生自由发言)

4.假如他们俩交换一下性格,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故事呢?

发挥想象,互相交流。

(指名说,教师随机评价并指导)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俩人之间的有趣故事。

三、总结提升,复述故事

1.出示表格:

时间急性子顾客的要求慢性子裁缝的表现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

2.学生看表格说故事,先在小组内练习,组员相互补充,再派代表发言。

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4.师总结:

这篇课文十分有趣,大家更喜欢故事里的哪位主人翁呢?

如果你是个慢性子或急性子,在读完故事后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做任何事之前,我们要做到考虑清楚,做决定后不要随意更改。

[教学板书]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急顾客要求多变

慢裁缝配合顾客要求

[教学反思]

为了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我在导入新课时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小组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

本文是一篇故事,让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文中所传递的启示。

最后,结合课后习题,我引导学生将故事进行创编与改编,让他们在阅读与表达能力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6.*方帽子店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读准“嚷、溜”2个多音字。

2.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播放《郑人买履》的故事)大家边听边思考:

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2.师生交流: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了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在课文中结识一位因循守旧的帽子店的主人。

(板书课题:

方帽子店学生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帽子店一直卖方帽子,大家戴得都不舒服,等到圆帽子出现时,方帽子成了古董)

2.默读课文,找出故事中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

(1)课件出示:

问他们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他们总是这样回答:

“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

①“从来”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他们认为以前的东西就是最好的。

②指导朗读:

读出方帽子店主人的固执。

(2)课件出示:

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

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

“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①“一直以来”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戴方帽子是正常的、不能改变的)

②指导朗读:

读出大人们的固执。

(3)课件出示:

街上人山人海。

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

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

“快快把它丢掉!

”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不懂事的孩子!

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

①从加点的词句中可以看出什么?

(戴圆帽子是让人吃惊的事情,孩子戴圆帽子是不懂事,方帽子才是好帽子)

②指导朗读:

读出方帽子店主人的惊讶、气愤。

(4)课件出示:

“我要!

我要!

”儿子嚷嚷着。

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了。

(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圆形帽子的喜爱)指导朗读,读出孩子们的坚定。

(5)课件出示:

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

(孩子们长大后,

他们小时候的奇思妙想得以实现,并慢慢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读出对孩子们的认可)

(6)课件出示: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慢慢地成为古董。

(这里的方帽子成为古董是因为固执的店主不愿改变。

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练习复述

1.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

2.举手自荐复述课文,师生评议。

[教学板书]

26.*方帽子店

方帽子冬天冷,夏天热

圆帽子适合头型,形状多且美观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课文内容。

略读课文教学中的“略”绝对不是学生学习结果的“略”——粗略与肤浅,而应该是教师教学上的“略”——简约而恰当。

以提问的形式理解文章,不仅能使学生口述能力得以提高,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能更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

 

27.漏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借助提示,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体会故事的趣味性,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课题,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教师简介民间故事的含义。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下面我们就一起阅读,了解民间故事《漏》,感受其趣味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明确初读要求。

(课件出示)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想一想: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检查识字情况。

(1)课件出示字词。

(带注音)

(2)指名读,其他学生相机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领读、开火车读)

(3)课件出示去掉注音、打乱原来顺序的字词。

(领读、男女合作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

从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和同学交流。

(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师总结)

(1)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老虎和贼。

(2)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

(3)老虎甩掉贼,贼蹿上树。

老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4)贼和老虎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5)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练习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3.交流一:

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

(1)快速浏览课文,在课文中标注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

(2)小组交流: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4.交流二:

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老虎和贼。

(1)课件出示: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

“翻山越岭……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

“走南闯北……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2)老虎和贼听了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对话会怎样想呢?

(贼和老虎都很害怕)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读出老虎和贼的疑惑和胆怯)4.老公公和老婆婆口中的“漏”是指的什么?

老虎和贼理解的“漏”指的是什么呢?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字。

指名读,其他学生相机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指名领读。

3.开火车读,一边读一边说写好这些生字的方法和技巧。

(“喂”字不要多写一撇;“贼”字不要少写一撇;“狼”字要把反犬旁写好;注意“厉”和“历”的区别)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

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老虎和贼被老公公和老婆婆口中说的“漏”给吓跑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走进课文,深入探究

1.交流三: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

师过渡:

老虎跑哇,跑哇,累得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这时看到前边有棵歪脖老树。

老虎和贼会想些什么呢?

(1)课件出示:

老虎想:

“‘漏’真厉害……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贼也想:

“‘漏’真厉害……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老虎和贼想摆脱“漏”的迫切心情。

(3)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他们都想尽快地摆脱“漏”,他们都摆脱“漏”了吗?

2.交流四:

老虎甩掉贼,贼蹿上树。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词语“终于”感受老虎和贼摆脱“漏”以后如释重负的心情。

(2)老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词语“连忙”“赶紧”,感受老虎和贼又一次遇到“漏”以后惊慌的心情。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交流五:

贼和老虎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齐读课文第18自然段,抓住词语“惊慌”,感受老虎和贼当时的狼狈样子。

4.交流六:

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1)教师范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