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最新中考语文备考加强卷4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024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宣威市最新中考语文备考加强卷4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省宣威市最新中考语文备考加强卷4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省宣威市最新中考语文备考加强卷4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省宣威市最新中考语文备考加强卷4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省宣威市最新中考语文备考加强卷4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宣威市最新中考语文备考加强卷4附答案.docx

《云南省宣威市最新中考语文备考加强卷4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宣威市最新中考语文备考加强卷4附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宣威市最新中考语文备考加强卷4附答案.docx

云南省宣威市最新中考语文备考加强卷4附答案

云南省宣威市2018年中考语文备考加强卷4

题号

总分

评分

 

 

 

 

 

(全卷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狭隘(ài)涎水(xián)偌大(nuò)不落窠臼(kē)

B.贫瘠(jí)棱角(léng)刹那(chà)强词夺理(qiáng)

C.包庇(bì)自诩(yǔ)伺候(cì)淙淙流水(cóng)

D.勾当(gòu)诤友(zhèng)酷肖(xiào)弄巧成拙(zhu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精简甘败下风夸夸其谈

B.松弛装钉大材小用贪赃枉法

C.端详抱歉披星戴月金榜题名

D.沉湎恶耗丰功伟绩雪中送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游客在出发前以及抵达景点之后,领队导游都会再三耳提面命:

不要在景点随意刻字

B.父亲苦心孤诣地奋斗了十年,终于将公司发展壮大,成为了优秀得企业家。

C.抗日战争时期,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员让日本鬼子感到风声鹤唳。

D.我的这些话不过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大家发言的兴趣,请各位把自己的高论都谈谈吧。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B.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C.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D.近几年来,李明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生的道路崎岖不平,常会步入许许多多的弯道。

②人生是止步还是前进,是落后还是超越,充满了挑战,充满了机遇。

③社会是后退还是超越,是崩溃还是繁荣,充满了变数,充满了悬念。

④人类社会前进的滚滚车轮,常会驶进一个个险峻的弯道。

A.④②①③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创作的作品,其内容丰富,语言质朴,风格粗犷豪迈,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今存60多首。

其代表作有《木兰诗》等。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代表作《如梦令》选自《漱玉词》,另有《李清照集》。

C.郭沫若,现代著名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小说《屈原》等。

D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持节云中,。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6)酒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古代诗歌中写“酒”的名句不胜枚举,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必须带“酒”字)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11题,共10分)

(一)综合学习。

(5分)根据要求,完成8~9题。

梦想是心灵的滋润,有了它才有了充实丰盈的人生。

学校开展以“梦想”为主题的微电影大赛请你积极参与。

8.你们班李红的爸爸是市摄影协会会员,对拍电影有一定的了解。

你准备邀请他帮你们拍一部有关“梦想”的微电影参加学校微电影大赛,你准备如何邀请?

(2分)

 

9.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微电影的拍摄,请你为微电影剧本设计计十三个拍摄项目。

(3分)

 

(二)名著阅读。

(3分)

10.下图为《水浒传》系列邮票之一,请写出下图故事的名称,并简述该故事的情节。

(3分)

 

(三)汉字书写。

(2分)

11.请将下列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三、阅读(12~26题,共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13题。

(4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2.史学家们在论赤壁之战这场关系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大事件时,基本的政治倾向常常是同情吴蜀,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从不被人怀疑的地方提出疑问,本诗中他发表的独到观点是什么(2分)

 

13.本诗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请加以分析是怎样表现的?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1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

(2)人恒过恒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6.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哪两方面的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分)

 

17.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

(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10分)

习惯的力量

宋守文

(1)美洲沙漠中有一种加鲁鼠,滴水不进,照样生存。

它不是不喝水,而是从多汁的草或是仙人掌中获得水分,并在体内贮藏。

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加鲁鼠圈起来,并将圈定的这块区域内所有植物全都除掉,只剩下光秃秃的沙漠。

随着体内水分的减少,它开始躁动起来,不停地撞击挡板,希望能离开这个区域。

就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区域内人工制造了一个水坑,可令人不解的是,加鲁鼠对这个水坑不管不看。

把它放了,它迅速找到一株仙人掌大吃一顿,直到它吃够了为止。

因为习惯,它认为最好,难以改变。

(2)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它是一贯的,是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养成的行为,影响着效率,左右着成败。

但,习惯形成之初是脆弱的,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力量所在。

(3)因为习惯是思维和行动的真正领导者,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所以良好习惯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左右成败,坚持下来就意味着能踏上成功的列车。

(4)习惯的力量体现在持之以恒上,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在坚持不懈的重复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5)人的思维很容易跟着习惯走,最初的习惯形成,往往有一种顺其自然的强烈意识,日子一久就难以更改难以转变了。

原来这样,现在也这样;你这样,我也这样,可人们很少想到为什么这样,很少想到可不可以与众不同,与过去不同。

(6)无论你做什么事情,态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观念决定所为;你的尺度把握你的人生,你的人生会更顺畅如意。

(7)人的心理若改变,个性也跟着变;个性若改变,态度也跟着变;态度若改变,行为也跟着变;行为若改变,习惯也跟着变;习惯若改变,人格也跟着变;人格若改变,命运跟着也变。

(8)因此,要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动能变成习惯;要留心你的习惯,因为习惯能养成性格。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会决定你的命运。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7年10期

18.本文的观点是什么?

(2分)

 

19.文章开头一段有何作用?

(3分)

 

20.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分)

 

2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习惯”对中学生有何作用?

(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6题。

(14分)

光的温度

崔芳菲

(1)当于老师宣布女子4×100米接力开始报名时,我感到自己的脸色有点烧红,忸怩了片刻,终于在众目睽睽之下笨拙地最后一个站起来。

那些目光锐利得真叫我害怕。

我不该心虚的,我的身体已经好了呀。

(2)我把目光投向班长,她那小胖手里的笔抖来抖去,一个个名字利利索索地出现在秋季运动会的报名单上,报完名的女孩子微笑着坐下来,小把刷子辫儿黑亮亮的,闪烁着午后金汪汪的阳光。

别人都坐下来了,唯独我一人木然地站着。

(3)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班长的手,希望她快点写我的名字。

可是她却投过来疑虑的目光。

片刻,她无奈地把我的名字报上了。

可就当我如释重负地坐下来的时候,我瞥见了于老师纠结的目光。

(4)我知道,她不想让我上。

由于名额有限,我和另一个女孩子只能有一个人能报名。

那个女孩已经是大伙公认的人选,她跑得快,聪敏机灵。

而我,从入学到四年级就体质孱弱,一直在运动会上扮演一个只知道吃零食和鼓掌的看客。

可是偏偏今天她因病没来上学,而我就趁此机会报名了。

我真的好想参加一次运动会呀,何况我也不会拖后腿的,暑假的时候,我和母亲经常去锻炼身体,经过一个假期的锻炼,三年前的那张沉重的化验单已经变得很轻,很轻。

(5)我在自豪中度过了几天,接着就领教到了班主任的绝对权威。

那天下午,我正跟伙伴们在操场上玩得高兴,突然有同学来传话说于老师决定把我刷掉。

我的心如同被一场冷雨浸透。

我飞快地推开门冲进教室,撞见班长正和老师安排运动会的名单。

也许是我的脚步声太大了点,我一进门她们就猛地回过头来。

我哀求似的望着于老师,眼前的头帘儿很长,有点挡住视线,她一定能感觉到我看她的目光是多么幽怨。

我转身离开了。

(6)那一下午我都没听进去课,心里想着于老师那张具有山地地貌的大黄脸。

她为了班级所谓的荣誉,剥夺了一个孩子在小学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运动会的机会。

(7)晚上,于老师打电话过来向我解释为什么不让我参加运动会。

她细声细气地解释着,那可怜劲好像受委屈的人是她似的:

“……孩子,老师知道你很想参加运动会,但是老师以前看过那份化验单,你的身体真的恢复了吗…”我根本没听进去,觉得老师在敷衍我,那张化验单可是三年前的旧事了

(8)我终于还是没有参加上那次运动会

(9)毕业终于来临了。

毕业典礼那天,大家都在操场上拉话、散步。

我在和班长的偶然交谈中得知,那次运动会前,于老师得知我要参加,思来想去还是不放心,特意把我以前交给她的化验单的复印件托人带到医院去问,结果还给她吓了一跳呢……我瞪着一双惊讶的眼睛。

(10)我小学时没少和于老师作对,有时因为一些小擦小碰,忽略了那从老师的呵护中散发的光,忽略了那些光的温度,甚至只感觉到冰冷。

(11)可毕业那天的午后,一片铜色厚重的阳光层层叠叠地铺洒下来,光的温度均匀地敷在我的脸上,有无数只白色的蝴蝶,翅膀上都洒满温暖的金色,向我飞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20期,有删改)

22.文章以“光的温度”为题有何含义?

(3分)

 

23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3分)

 

24.根据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内容,写出我此时的心理活动。

(2分)

 

25.试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于老师的人物形象。

(3分)

 

26.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最想对于老师说些什么?

(3分)

 

四、写作(50分)

27.请以“善待的人最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50分)

要求:

(1)请将标题补写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2018年中考语文备考加强卷(4)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D2.C3.A4.C5.D6.C

7.

(1)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断肠人在天涯

(3)山回路转不见君(4)何日遣冯唐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示例: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

8.①邀请型:

表敬意,明身份,说来意,讲影响。

示例:

叔叔,您好!

我是xx中学的学生,我叫xx,(明身份)我们班准备拍摄一部关于“梦想”的微电影,您是摄影协会会员,(表敬意)所以想邀请您帮我们拍摄,(说来意)我们都热切的盼望您能指点我们的拍摄(讲影响)请问您有时间吗?

9①校园采访同学的梦想;

②讲述身边追梦的故事;

③畅谈如何实现梦想

(二)

10.“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李逵为了给宋江找鲜鱼做醒酒汤,鲁莽之下痛打渔人,惹恼了浪里白条张顺。

张顺在陆上不是李逵对手,却想法子把李逵诱上船,然后在水里把李逵教训了一顿,灌了他一肚子水。

(三)

11.书写正确、规范

三、阅读

(一)

12.杜牧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从不被人怀疑的地方提出疑问,引起议论,反映出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史识。

首先,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一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

其次,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13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二)

14.

(1)被任用

(2)常常

15.

(1)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缺少的能力。

(2)在国内假如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假如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16.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可从“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方面进行作答。

示例:

这篇文章阐明了困境能激发斗志,造就人才、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湎于舒适安乐的生活之中,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否则就有国破家亡的危险。

(三)

18.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养成的行为,影响着效率,左右着成败。

19.引出论题: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以加鲁鼠选择多汁的草或是仙人掌获得水分并在体内贮藏的自然界实例作开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文章先以加鲁鼠的例子引出论题,再论述习惯的重要性,然后论述习惯的形成过程,最后再次点明中心论点并号召人们养成好习惯。

21.①习惯是思维和行动的真正领导者,习惯好坏关乎中学生能否树立正确意识,规范自身行为;②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好坏关系中学生是否能有序学习,创造佳绩,拥有美好未来。

(四)

22.①将于老师比喻成光,把她为“我”所做的切比喻成光,给我带来的温暖;

②表达了“我”对于老师的感激之情与内疚感;

③表现了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与不辞辛劳的付出。

23.与题目相呼应;通过最后一段对午后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我”对于老师的感激之情及师生之间浓厚的感情,深化了主旨,突出了中心。

24、(略)

25.于老师是个体贴入微、细心认真、关爱学生的人。

从她打电话向“我”解释原因中可看出她的体贴入微,从她托人去医院问“我”化验结果中可看出她细心认真、关爱学生。

26.(略)

四、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