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福州市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9927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5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福建省福州市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理福建省福州市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理福建省福州市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地理福建省福州市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地理福建省福州市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福建省福州市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

《地理福建省福州市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福建省福州市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福建省福州市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

地理福建省福州市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福建省福州市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45分)

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植物合成糖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是()

A.太阳辐射B.地热

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

2.图示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调节功能B.平衡功能

C.整体功能D.生产功能

下图是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和①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寒流B.大气环流

C.山脉迎风坡D.暖流

4.④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温带草原带

5.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B.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下图是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8.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l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1000米B.2000米

C.3000米D.4000米

下表是2012年某四个地区的有关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总人口(万人)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9631

0.638

0.603

6163.2

1625

0.595

—0.054

5408.8

3837

0.272

1.075

1180.0

267

0.607

1.276

159.7

9.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0.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1.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

12.Y国最有可能分布在()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

1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B.科技发展水平

C.自然资源D.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尤以山东人最多。

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

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

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

①山东省人口多,生存压力大

②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③政策鼓励

④山东省环境恶化,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难民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15.改革开放以来,导致“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

环境因索C.经济因索D.文化因素...

16.从“闯关东”到“雁南飞”,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因素

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索

D.人口的迁移都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水平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亚洲某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

17.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

18.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9.图中序号代表的国家为印度、日本、巴西和英国。

图序与国名组合正确的是()

A.①英国②日本③巴西④印度B.①英国②日本③印度④巴西

C.①英国②巴西③印度④日本C.①日本②英国③巴西④印度

20.下列关于四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今后发展速度快。

B.②国目前城市化处于后期阶段,今后发展速度趋缓。

C.③国目前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今后发展速度很快。

D.④国目前城市化处于初期阶段,今后发展依然缓慢。

2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志是()

A.城市用地规模B.城市人口数量

C.特大城市数量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2.如果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千米,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应该距离城市()

A.5—6千米B.12—13千米

C.16—18千米D.100—150千米

23.以下行为不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是()

A.禁止汽车鸣喇叭B.推广使用新能源

C.增加建筑密度,改善居住环境D.实行垃圾袋化并分类处理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

其中e区域通常是()

A.中心商务区B.批发与轻工业区

C.低级住宅区D.高级住宅区

25.图示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A.扇形模式B.同心圆模式C.多核心模式D.星状环形模式

26.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内的作用基本相同

B.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也不同

C.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高等级城市之间相距较远,数目较少,服务范围较大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28.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a>b>cB.a

C.a=b>cD.a>b=c

29.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

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甲鱼营养价值认识的加深,原来无人问津的甲鱼开始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

但自然生长的甲鱼要七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

此后,甲鱼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转向观赏龟的饲养。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30.从以上材料可见,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A.气候B.政策C.地形D.市场

31.甲鱼只养三年就能上市,这是因为人们改造了(  )

A.光热条件B.土壤条件C.交通条件D.地形条件

32.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壤B.地形C.水源D.市场

33.下列地区农业区位选择以水源为主导因素的是()

A.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青稞B.江南丘陵的茶树

C.海南岛的天然橡胶D.“河西走廊”的水稻种植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4.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

A.甲B.乙

C.丙D.丁

35.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甲B.乙

C.丙D.丁

36.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37.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38.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河中有砂金,淘金处可能在()

A.①B.②C.③D.④

39.该河若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A.冲积平原B.山麓冲积扇

C.沙洲D.三角洲

40.下图为沿河分布的四个乡村聚落,其中最有可能先发育为城市的是()

A.AB.BC.BD.B

41.下列地貌成因搭配中,错误的是()

A.峡谷——流水侵蚀B.冲积扇——流水沉积

C.沙丘——流水沉积D.风蚀洼地——风力侵蚀

42.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e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a,②—b,③—c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D.①—c,②—a,③—b

43.崇明岛的成因主要是()

A.断层中地块上升B.褶皱隆起

C.地层隆起D.泥沙沉积

44.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

A.25万B.30万C.35万D.45万

45.下图中甲和c分别代表()

A.岩浆岩外力作用

B.岩浆变质作用

C.岩浆岩变质作用

D.岩浆冷却凝固

二、综合题(6题共55分)

46.读下图“地层剖面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丙处的地质构造为,乙处所形成的的地形为。

...

(2)乙地质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3)若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乙、丙、丁三处中的处开采合适。

(4)若建设地下隧道,应选择在处为好,理由。

图中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

(5)修建水库属于改变图中水循环中的(填序号)环节。

47.下图是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这在北半球的______(填“高”或“中”或“低”)纬度比较明显。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______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③→④,B④→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①、②、③分别代表的自然带。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5)写出⑥代表的气候类型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

(6)福建省可能在上图的(填代号)的自然带范围内。

48.下图是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地,原因是。

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材料二:

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流出地排序。

全国前5位

人口流入省...

第1位

人口流出地

第2位

人口流出地

第3位

人口流出地

第4位

人口流出地

第5位

人口流出地

广东

湖南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浙江

河南

贵州

浙江

江西

安徽

四川

贵州

湖北

M省

黑龙江

吉林

河南

安徽

江苏

四川

重庆

广东

云南

浙江

新疆

(1)《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的实施(  )。

A.阻碍劳动力向珠三角迁移

B.造成城乡、地区之间差距扩大

C.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有利配置服务设施

D.避免城市产生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5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3)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

A.福建B.海南C.山东D.广西

(4)我国大规模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5)简述我国大规模跨省区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

50.下图是澳大利亚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农业地域类型是   ,生产对象主要是   、   。

其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的特点   、   、   。

(2)制约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为此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3)墨累—达令盆地的农场已经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循环系统,实现了   效益、

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走上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51.下图是平原地区某城市发展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该城市在中心城区外围建立了   城和  区。

(2)河流为该城市的发展提供的主要功能是   、   。

(3)城市的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

①对生物的影响:

   。

②对气温的影响:

   。

 

【参考答案】

【答案】1.A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作用,生物体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生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完成能量转换,合成有机物。

1.植物合成糖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太阳辐射,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生物能,选择A。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属于生产功能,选择D。

【答案】3.A4.B5.B

【解析】试题分析:

3.①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是受沿岸暖流、山脉迎风坡、大气环流中的信风带影响形成的,A、B、C有关,与寒流的形成无关,选D。

4.根据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分布,④地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是地中海气候,自然带名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对。

5.自然带①→②→③从沿海到内陆随着降水的减少,自然带类型更替,体现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基础,B对。

三类型都是热带,不能体现以热量为基础的分异规律,A错。

山地垂直分异是以热量和水分为基础的,C错。

体现的是各自然带的差异,不是整体性,D错。

考点:

影响自然带形成的因素,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

6.【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是山脚与山顶自然带和气候等自然景观的差异。

答案选D。

考点:

该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答案】7.C8.B

【解析】试题分析:

7.图中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判断处于温带地区,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上界北坡比南坡高,推断北坡为迎风坡,由此该地应位于南半球。

故选C

8.该图中还没出现雪线,以雪线(0℃)计算,山体相对高度=

×1000=2000米,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答案】9.B10.B

【解析】试题分析:

9.②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即人口负增长,说明老龄化严重。

10.四个地区中,②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考点:

人口年龄结构。

【答案】11.C12.A1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增长和环境人口容量。

要求熟悉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情况。

掌握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1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X国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属于发展中国家,最多分布于非洲,选择C。

1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Y国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属于发达国家,最可能分布于欧洲,选择A。

13.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

故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答案】14.C15.C16.D

【解析】试题分析:

14.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山东省人口较多,土地压力较大,而东北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故出现了“闯关东”的人口迁移。

15.改革开发以来,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东北地区,故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而出现“雁南飞”现象。

16.结合上题分析,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人口迁移及原因。

点评:

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并能结合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综合分析即可。

【答案】17.B18.A

【解析】

17.对比分析该图1980~2025年人口金字塔图可知,0~15岁少年型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45岁年龄段(年轻人口)人口比重2000年至2025年呈下降趋势,说明年轻劳动力会逐渐短缺;60~80岁老年人口比重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老龄化趋势显著。

18.根据图中60~80岁老年人口比重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老龄化趋势显著,且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所以B正确。

【点睛】人口金字塔图以图形来呈现人口年龄和性别的分布情形,以年龄为纵轴,以人口数为横轴,按左侧为男、右侧为女绘制图形,其形状如金字塔。

金字塔底部代表低年龄组人口,金字塔上部代表高年龄组人口,人口金字塔图反映了过去人口的情况,如今人口的结构,以及今后人口可能出现的趋势。

【答案】19.A20.B2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要求掌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熟悉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

19.印度、日本、巴西和英国四国中城市化起步最早,城镇化水平最高的是英国,①英国;印度城市化水平最低,④印度;1950—1985年日本城市化加快,②日本,③巴西,选择A。

20.①英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今后发展速度慢,A错;②日本目前城市化处于后期阶段,今后发展速度趋缓,B对;③巴西目前城市化水平高,处于成熟阶段,今后发展速度慢,C错;④印度目前城市化处于初期阶段,今后发展快,D错。

2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选择D。

【答案】22.C2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环境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城市具有热岛效应,和郊区形成热力环流圈,为减少对城市的污染,必须将工业布局在环流圈之外。

22.如果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千米,为了减少对主城区造成的污染,必须把工业卫星城建在环流圈以外,但是也不能太远,太远不利于和中心城市联系,选择C。

23.禁止汽车鸣喇叭可以降低噪音,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实行垃圾袋化并分类处理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同时可以发展经济,ABD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建筑密度,影响居民采光,影响居民居住环境,C不利于改善城市环境。

【答案】24.D25.A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24.e分布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远离铁路和工业区,环境优美,故判断为高级住宅区。

25.图示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特征:

以中心商务区为中心,工业区沿铁路延伸,其他功能区呈放射状向外辐射,判断为扇形模式。

26.【答案】B

考点:

荒漠化的防治

27.【答案】D

【解析】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内的作用不相同,A错;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基本相同,B错;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C错;高等级城市之间相距较远,数目较少,服务范围较大,D对。

【答案】28.A29.B

【解析】

29.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图中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是沿交通线分布,交通线附近交通通达度高,所以地租较高。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答案】30.D3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市场对农业生产影响越来越大,农民会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生产类型和规模。

人们会改造自然条件,促进生物的生长。

30.从以上材料可见农业生产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选择D。

31.饲养者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

说明人们改改造了光照条件,增加温度,促进甲鱼的生长,选择A。

32.【答案】C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水源。

选择C。

33.【答案】D

【解析】农业区位选择以水源为主导因素,说明这一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短缺,“河西走廊”处于我国西北地区,水源短缺,影响水稻种植主导因素的是水源。

选择D。

【答案】34.B35.C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34.乙国的人口出生率约4.1%;死亡率约1.3%;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符合“高—低—高”模式。

35.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故与丙点相似。

36.【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①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褶皱变形;②是外力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③是外力作用形成的三角洲;④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断层。

选A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地质作用。

3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A项内力作用的能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错误。

B项固结成岩是外力作用的表现之一;错误。

D项内力作用有激烈的,如火山喷发;也有缓慢的,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故D项错误。

选C项。

3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弯曲处凹岸侵蚀严重,北半球右岸侵蚀。

淘金应位于沉积处,②处位于河流凸岸,泥沙淤积。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