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78.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965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7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7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7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7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7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78.docx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7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78.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78.docx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78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七十八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韓清淨科記

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七

辛六、分別地波羅蜜多3 壬一、正廣分別2 癸一、長行8 子一、辨地攝2 丑一、觀自在問

復次,依乘假立,分別解說如實大乘,當知如解深密經中,觀自在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佛所說菩薩十地,所謂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復說佛地為第十一。

如是諸地,幾種清淨?

幾分所攝?

丑二、佛告2 寅一、總標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

善男子!

當知諸地,四種清淨,十一分攝。

寅二、別釋2 卯一、四清淨攝3 辰一、徵

云何四種清淨能攝諸地?

辰二、列

謂增上意樂清淨,攝於初地;增上戒清淨,攝第二地;增上心清淨,攝第三地;增上慧清淨,於後後地轉勝妙故,當知能攝從第四地乃至佛地。

辰三、結

善男子!

當知如是四種清淨普攝諸地。

卯二、十一分攝3 辰一、徵

云何十一種分能攝諸地?

辰二、釋11 巳一、極喜地2 午一、已圓滿

謂諸菩薩先於勝解行地,依十法行極善修習勝解忍故,超過彼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

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午二、未圓滿

而未能於微細毀犯誤現行中正知而住。

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巳二、離垢地2 午一、已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午二、未圓滿

而未能得世間圓滿等持、等至,及圓滿聞持陀羅尼。

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巳三、發光地2 午一、已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圓滿聞持陀羅尼者:

此即菩薩法陀羅尼應知。

謂諸菩薩獲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聞未曾聞,言未溫習、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攝錄,次第錯綜、次第結集無量經典,經無量時能持不忘。

是名菩薩法陀羅尼。

義如本地分說。

(陵本四十五卷十四頁3650)

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午二、未圓滿

而未能令隨所獲得菩提分法多修習住,心未能捨諸等至愛及與法愛。

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巳四、焰慧地2 午一、已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午二、未圓滿

而未能於諸諦道理如實觀察,又未能於生死涅槃棄捨一向背趣作意,又未能修方便所攝菩提分法。

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巳五、極難勝地2 午一、已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方便所攝菩提分法者:

本地分說:

菩薩修習學道所攝最勝空性勝解,名為能證如來妙智廣大方便。

(陵本三十六卷十二頁2950)如彼釋相應知。

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午二、未圓滿

而未能於生死流轉如實觀察,又由於彼多生厭故,未能多住無相作意。

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巳六、現前地2 午一、已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午二、未圓滿

而未能令無相作意無闕無間多修習住。

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巳七、遠行地2 午一、已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午二、未圓滿

而未能於無相住中捨離功用,又未能得於相自在。

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巳八、不動地2 午一、已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午二、未圓滿

而未能於異名、眾相、訓詞、差別,一切品類宣說法中得大自在。

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巳九、善慧地2 午一、已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異名眾相訓詞差別者:

如次配釋四無礙解。

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辭無礙解,四、辯無礙解。

本地分中別釋其相應知。

(陵本四十五卷二頁3617)

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午二、未圓滿

而未能得圓滿法身現前證受。

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巳十、法雲地2 午一、已圓滿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

午二、未圓滿

而未能得遍於一切所知境界無著無礙妙智妙見。

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

巳十一、如來地

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

由是因緣,此分圓滿;此分滿故,於一切分皆得圓滿。

辰三、總結

善男子!

當知如是十一種分普攝諸地。

子二、辨地想2 丑一、觀自在問

世尊!

何緣最初名極喜地?

乃至何緣說名佛地?

丑二、佛告11 寅一、極喜地

善男子!

成就大義,得未曾得出世間心,生大歡喜,是故最初名極喜地。

寅二、離垢地

遠離一切微細犯戒,是故第二名離垢地。

寅三、發光地

由彼所得三摩地及聞持陀羅尼能為無量智光依止,是故第三名發光地。

寅四、焰慧地

由彼所得菩提分法,燒諸煩惱智如火焰,是故第四名焰慧地。

寅五、極難勝地

由即於彼菩提分法方便修習,最極艱難方得自在,是故第五名極難勝地。

  於彼菩提分法方便修習等者:

依彼所得菩提分法修空勝解,名即於彼方便修習。

由是修習最極艱難,是故此地名為極難。

得自在故,復名為勝。

寅六、現前地

現前觀察諸行流轉,又於無相多修作意方現在前,是故第六名現前地。

寅七、遠行地

能遠證入無闕無間無相作意,與清淨地共相鄰接,是故第七名遠行地。

寅八、不動地

由於無相得無功用,於諸相中不為現行煩惱所動,是故第八名不動地。

寅九、善慧地

於一切種說法自在,獲得無量廣大智慧,是故第九名善慧地。

寅十、法雲地

麤重之身廣如虛空,法身圓滿,譬如大雲皆能遍覆,是故第十名法雲地。

寅十一、佛地

永斷最極微細煩惱及所知障,無著無礙,於一切種所知境界現正等覺,故第十一說名佛地。

子三、辨所對治3 丑一、觀自在問

世尊!

於此諸地,有幾愚癡、有幾麤重為所對治?

丑二、佛告3 寅一、總標

善男子!

此諸地中,有二十二種愚癡、十一種麤重為所對治。

寅二、別列11 卯一、初地

謂於初地有二愚癡,一者、執著補特伽羅及法愚癡,二者、惡趣雜染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卯二、第二地

於第二地有二愚癡,一者、微細誤犯愚癡,二者、種種業趣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種種業趣愚癡者:

本地分說:

增上戒住菩薩性戒具足,能以妙慧,於染不染、惡趣善趣,及諸乘中諸業現行、若因若果、修證安立,如實了知。

於異熟果及等流果如是諸業,如實了知。

(陵本四十八卷一頁3817)彼如實知是能對治,此說愚癡是所對治,義無差別,應可準釋。

卯三、第三地

於第三地有二愚癡,一者、欲貪愚癡,二者、圓滿聞持陀羅尼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卯四、第四地

於第四地有二愚癡,一者、等至愛愚癡,二者、法愛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卯五、第五地

於第五地有二愚癡,一者、一向作意棄背生死愚癡,二者、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卯六、第六地

於第六地有二愚癡,一者、現前觀察諸行流轉愚癡,二者、相多現行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卯七、第七地

於第七地有二愚癡,一者、微細相現行愚癡,二者、一向無相作意方便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卯八、第八地

於第八地有二愚癡,一者、於無相作功用愚癡,二者、於相自在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卯九、第九地

於第九地有二愚癡,一者、於無量說法、無量法句文字、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愚癡,二者、辯才自在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卯十、第十地

於第十地有二愚癡,一者、大神通愚癡,二者、悟入微細祕密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卯十一、如來地

於如來地有二愚癡,一者、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二者、極微細礙愚癡,及彼麤重為所對治。

  極微細著愚癡等者:

於所知境暫作意時智速疾轉,是名無著。

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是名無礙。

與此相違,名有著礙,故差別說。

寅三、總結

善男子!

由此二十二種愚癡及十一種麤重故,安立諸地,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離彼繫縛。

丑三、觀自在讚果勝利

世尊!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甚奇希有,乃至成就大利大果,令諸菩薩能破如是大愚癡羅網,能越如是大麤重稠林,現前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子四、辨地殊勝2 丑一、觀自在問

世尊!

如是諸地,幾種殊勝之所安立?

丑二、佛告3 寅一、總標

善男子!

略有八種。

寅二、別列

一者、增上意樂清淨,二者、心清淨,三者、悲清淨,四者、到彼岸清淨,五者、見佛供養承事清淨,六者、成熟有情清淨,七者、生清淨,八者、威德清淨。

寅三、料簡2 卯一、清淨殊勝

善男子!

於初地中所有增上意樂清淨乃至威德清淨,後後諸地乃至佛地所有增上意樂清淨乃至威德清淨,當知彼諸清淨展轉增勝,唯於佛地除生清淨。

卯二、功德殊勝

又初地中所有功德,於上諸地平等皆有,當知自地功德殊勝。

  當知自地功德殊勝者:

謂即八種殊勝功德,後後諸地展轉增勝,前已說故。

(陵本七十五卷十一頁5779)

一切菩薩十地功德皆是有上,佛地功德當知無上。

子五、辨生殊勝2 丑一、觀自在問

世尊!

何因緣故,說菩薩生於諸有生最為殊勝?

丑二、佛告2 寅一、標

善男子!

四因緣故。

寅二、列

一者、極淨善根所集起故;二者、故意思擇力所取故;

  故意思擇力所取故者:

謂諸菩薩以大願力得自在力,捨靜慮樂,還生欲界故。

三者、悲愍濟度諸眾生故;四者、自能無染,除他染故。

子六、辨大願等2 丑一、觀自在問

世尊!

何因緣故,說諸菩薩行廣大願、妙願、勝願?

丑二、佛告3 寅一、標

善男子!

四因緣故。

寅二、釋

謂諸菩薩能善了知涅槃樂住,堪能速證;而復棄捨速證樂住;無緣無待發大願心;為欲利益諸有情故,處多種種長時大苦。

寅三、結

是故我說彼諸菩薩行廣大願、妙願、勝願。

子七、辨諸學事2 丑一、總舉六度2 寅一、觀自在問

世尊!

是諸菩薩凡有幾種所應學事?

寅二、佛告2 卯一、標

善男子!

菩薩學事略有六種。

卯二、列

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慧到彼岸。

丑二、別辨六度17 寅一、三學攝2 卯一、觀自在問

世尊!

如是六種所應學事,幾是增上戒學所攝?

幾是增上心學所攝?

幾是增上慧學所攝?

卯二、佛告

善男子!

當知初三但是增上戒學所攝,靜慮一種但是增上心學所攝,慧是增上慧學所攝,我說精進遍於一切。

寅二、二資糧攝2 卯一、觀自在問

世尊!

如是六種所應學事,幾是福德資糧所攝?

幾是智慧資糧所攝?

卯二、佛告

善男子!

若增上戒學所攝者,是名福德資糧所攝;若增上慧學所攝者,是名智慧資糧所攝;我說精進、靜慮二種遍於一切。

  精進靜慮二種遍於一切者:

本地分說:

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應知通二分。

一者、福分,二者、智分。

乃至廣說。

(陵本三十六卷五頁2916)此應準知。

寅三、明修相2 卯一、觀自在問

世尊!

於此六種所學事中,菩薩云何應當修學?

卯二、佛告2 辰一、標

善男子!

由五種相應當修學。

辰二、列

一者、最初於菩薩藏波羅蜜多相應微妙正法教中,猛利信解;二者、次於十種法行,以聞思修所成妙智,精進修行;三者、隨護菩提之心;四者、親近真善知識;五者、無間勤修善品。

寅四、施設六數2 卯一、觀自在問

世尊!

何因緣故,施設如是所應學事但有六數?

卯二、佛告4 辰一、標

善男子!

二因緣故。

辰二、列

一者、饒益諸有情故;二者、對治諸煩惱故。

辰三、配

當知前三饒益有情,後三對治一切煩惱。

辰四、釋2 巳一、初因緣攝

前三饒益諸有情者,謂諸菩薩由布施故,攝受資具,饒益有情;由持戒故,不行損害逼迫惱亂,饒益有情;由忍辱故,於彼損害逼迫惱亂堪能忍受,饒益有情。

巳二、次因緣攝

後三對治諸煩惱者,謂諸菩薩由精進故,雖未永伏一切煩惱,亦未永害一切隨眠,而能勇猛修諸善品,彼諸煩惱不能傾動善品加行;由靜慮故,永伏煩惱;由般若故,永害隨眠。

寅五、明餘四數2 卯一、觀自在問

世尊!

何因緣故,施設所餘波羅蜜多但有四數?

卯二、佛告2 辰一、總標

善男子!

與前六種波羅蜜多為助伴故。

辰二、別釋4 巳一、方便善巧波羅蜜多2 午一、釋得名

謂諸菩薩,於前三種波羅蜜多所攝有情,以諸攝事方便善巧而攝受之,安置善品。

午二、明助伴

是故我說方便善巧波羅蜜多,與前三種而為助伴。

巳二、願波羅蜜多2 午一、釋得名

若諸菩薩,於現法中煩惱多故,於修無間無有堪能,羸劣意樂故,下界勝解故。

  下界勝解者:

謂於欲貪分別忍可樂欲故。

於內心住無有堪能,於菩薩藏不能聞緣善修習故,所有靜慮不能引發出世間慧,彼便攝受少分狹劣福德資糧。

為未來世煩惱輕微,心生正願,如是名願波羅蜜多。

午二、明助伴

由此願故,煩惱微薄,能修精進。

是故我說願波羅蜜多,與精進波羅蜜多而為助伴。

  所有靜慮不能引發出世間慧等者:

謂依靜慮,不能修習種種善巧,是故不能引發出世間慧。

唯能修習慈等四種無量,說彼攝受少分狹劣福德資糧。

巳三、力波羅蜜多2 午一、釋得名

若諸菩薩,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為因緣故,轉劣意樂成勝意樂,亦能獲得上界勝解,如是名力波羅蜜多。

午二、明助伴

由此力故,於內心住有所堪能。

是故我說力波羅蜜多,與靜慮波羅蜜多而為助伴。

巳四、智波羅蜜多2 午一、釋得名

若諸菩薩,於菩薩藏已能聞緣善修習故,能發靜慮,如是名智波羅蜜多。

午二、明助伴

由此智故,堪能引發出世間慧。

是故我說智波羅蜜多,與慧波羅蜜多而為助伴。

寅六、明說次第2 卯一、觀自在問

世尊!

何因緣故,宣說六種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卯二、佛告3 辰一、標

善男子!

能為後後引發依故。

辰二、釋

謂諸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吝,便能受持清淨禁戒;為護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發精進;發精進已,能辦靜慮;具靜慮已,便能獲得出世間慧。

辰三、結

是故我說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寅七、明品類別2 卯一、觀自在問

世尊!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各有幾種品類差別?

卯二、佛告2 辰一、總標

善男子!

各有三種。

辰二、別列6 巳一、施

施三種者,一者、法施,二者、財施,三者、無畏施。

巳二、戒

戒三種者,一者、轉捨不善戒,二者、轉生善戒,三者、轉生饒益有情戒。

巳三、忍

忍三種者,一者、耐怨害忍,二者、安受苦忍,三者、諦察法忍。

巳四、精進

精進三種者,一者、被甲精進,二者、轉生善法加行精進,三者、饒益有情加行精進。

  轉生善法加行精進者:

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為施、戒、忍、精進、靜慮波羅蜜多加行,能成辦施、戒、忍、精進、靜慮波羅蜜多。

如本地分說應知。

(陵本四十二卷十六頁3461)

巳五、靜慮

靜慮三種者,一者、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無罪故,對治煩惱眾苦樂住靜慮;二者、引發功德靜慮;三者、引發饒益有情靜慮。

  靜慮三種等者:

本地分中別釋其相應知。

(陵本四十三卷一頁3483)

巳六、慧

慧三種者,一者、緣世俗諦慧,二者、緣勝義諦慧,三者、緣饒益有情慧。

  緣世俗諦慧等者:

此中緣世俗諦慧,謂於五明處。

緣勝義諦慧,謂於七真如。

義如下說應知。

寅八、名到彼岸2 卯一、標釋因緣2 辰一、觀自在問

世尊!

何因緣故,波羅蜜多說名波羅蜜多?

辰二、佛告3 巳一、標

善男子!

五因緣故。

巳二、列

一者、無染著故;二者、無顧戀故;三者、無罪過故;四者、無分別故;五者、正迴向故。

巳三、釋5 午一、無染著

無染著者,謂不染著波羅蜜多諸相違事。

午二、無顧戀

無顧戀者,謂於一切波羅蜜多諸果異熟及報恩中,心無繫縛。

午三、無罪過

無罪過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無間雜染法,離非方便行。

午四、無分別

無分別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不如言辭執著自相。

午五、正迴向

正迴向者,謂以如是所作所集波羅蜜多,迴求無上大菩提果。

卯二、隨難更廣4 辰一、諸相違事2 巳一、觀自在問

世尊!

何等名為波羅蜜多諸相違事?

巳二、佛告2 午一、標

善男子!

當知此事略有六種。

午二、列

一者、於喜樂欲財富自在諸欲樂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二者、於隨所樂縱身語意而現行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三者、於他輕懱不堪忍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四者、於不勤修著欲樂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五者、於處憒鬧世雜亂行,深見功德及與勝利;六者、於見聞覺知言說戲論,深見功德及與勝利。

  當知此事略有六種等者:

此中六種,如次與施波羅蜜多相違,乃至與慧波羅蜜多相違應知。

言喜樂欲者,謂於眼所識色等中,可喜、可樂、可意、可愛,能引起欲,深可染著故。

餘文易知。

辰二、諸果異熟2 巳一、觀自在問

世尊!

如是一切波羅蜜多,何果異熟?

巳二、佛告2 午一、標

善男子!

當知此亦略有六種。

午二、列

一者、得大財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無怨無壞,多諸喜樂;四者、為眾生主;五者、身無惱害;六者、有大宗葉。

  當知此亦略有六種等者:

此中六種,如次是施波羅蜜多果異熟,乃至是慧波羅蜜多果異熟應知。

辰三、間雜染法2 巳一、觀自在問

世尊!

何等名為波羅蜜多間雜染法?

巳二、佛告2 午一、總標列

善男子!

當知略由四種加行。

一者、無悲加行故;二者、不如理加行故;三者、不常加行故;四者、不殷重加行故。

午二、隨難釋

不如理加行者,謂修行餘波羅蜜多時,於餘波羅蜜多遠離失壞。

辰四、非方便行2 巳一、觀自在問

世尊!

何等名為非方便行?

巳二、佛告3 午一、標

善男子!

若諸菩薩,以波羅蜜多饒益眾生時,但攝財物饒益眾生便為喜足,而不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如是名為非方便行。

午二、徵

何以故?

午三、釋2 未一、標相

善男子!

非於眾生唯作此事名實饒益。

未二、喻成2 申一、引喻

譬如糞穢,若多、若少,終無有能令成香潔。

申二、合法

如是眾生由行苦故,其性是苦,無有方便但以財物暫相饒益可令成樂。

唯有安處妙善法中,方可得名第一饒益。

寅九、總別清淨2 卯一、觀自在問

世尊!

如是一切波羅蜜多,有幾清淨?

卯二、佛告2 辰一、略標

善男子!

我終不說波羅蜜多除上五相有餘清淨,

  除上五相等者:

前說無染著、無顧戀、無罪過、無分別、正迴向五因緣相,即是波羅蜜多諸清淨相,除此更無說有餘清淨故。

然我即依如是諸事,總別當說波羅蜜多清淨之相。

辰二、廣釋2 巳一、總說3 午一、標

總說一切波羅蜜多清淨相者,當知七種。

午二、徵

何等為七?

午三、列

一者、菩薩於此諸法不求他知;二者、於此諸法見已不生執著;三者、即於如是諸法不生疑惑,謂為能得大菩提不;四者、終不自讚毀他,有所輕懱;五者、終不憍傲放逸;六者、終不少有所得便生喜足;七者、終不由此諸法,於他發起嫉妒慳吝。

巳二、別說3 午一、標

別說一切波羅蜜多清淨相者,亦有七種。

午二、徵

何等為七?

午三、釋6 未一、施清淨相3 申一、標

謂諸菩薩,如我所說七種布施清淨之相,隨順修行。

申二、列

一者、由施物清淨,行清淨施;二者、由戒清淨,行清淨施;三者、由見清淨,行清淨施;四者、由心清淨,行清淨施;五者、由語清淨,行清淨施;六者、由智清淨,行清淨施;七者、由垢清淨,行清淨施。

申三、結

是名七種施清淨相。

  由垢清淨行清淨施者:

垢有二種,一、慳吝垢,二、積藏垢。

慳吝垢者,謂於財物執著。

積藏垢者,謂於受用執著。

於此二種能棄捨故,名垢清淨。

未二、戒清淨相

又諸菩薩,能善了知制立律儀一切學處,能善了知出離所犯,具常尸羅,堅固尸羅,常作尸羅,常轉尸羅,受學一切所有學處,是名七種戒清淨相。

  具常尸羅等者:

攝釋分說:

云何常守尸羅?

謂不棄捨學處故。

云何堅守尸羅?

謂不毀犯學處故。

云何常作?

謂於學處無穿穴故。

云何常轉?

謂穿穴已,復還淨故。

云何受學學處?

謂具隨學諸學處故。

(陵本八十二卷十四頁6264)此應準釋。

未三、忍清淨相

若諸菩薩,於自所有業果異熟深生依信,一切所有不饒益事現在前時,不生憤發,亦不反罵,不瞋、不打、不恐、不弄;不以種種不饒益事反相加害;不懷怨結;若諫誨時不令恚惱;亦復不待他來諫誨;不由恐怖有染愛心而行忍辱;不以作恩而便放捨。

是名七種忍清淨相。

  不以作恩而便放捨者:

謂恆現前,欲作饒益,先後無異,非一益已捨而不益故。

本地分中清淨忍相作如是說。

(陵本四十二卷十四頁3456)此應準釋。

未四、精進清淨相

若諸菩薩,通達精進平等之性,不由勇猛勤精進故自舉凌他,

  通達精進平等之性者:

本地分說:

若諸菩薩發勤精進,不緩不急,平等雙運;普於一切應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

是名菩薩平等精進。

(陵本四十二卷二十頁3479)此應準知。

具大勢力,具大精進,有所堪能,堅固,勇猛,於諸善法終不捨軛,如是名為七種精進清淨之相。

  具大勢力等者:

經說有勢、有勤、勇猛、堅固、於諸善法不捨其軛五精進相,如次配釋應知。

未五、靜慮清淨相

若諸菩薩,有善通達相三摩地靜慮,

  有善通達相三摩地靜慮者:

此說相清淨應知。

謂諸菩薩,於其種種止、舉、捨相,入、住、出相,能善通達故。

有圓滿三摩地靜慮,

  有圓滿三摩地靜慮者:

此說得根本淨應知。

已得加行究竟果作意,名圓滿三摩地故。

有俱分三摩地靜慮,

  有俱分三摩地靜慮者:

此說修相清淨應知。

謂於三摩地中,亦了光明、亦見眾色,名俱分故。

本地分說具分修三摩地,其義應知。

(陵本十二卷十三頁1020)

有運轉三摩地靜慮,

  有運轉三摩地靜慮者:

此說方便清淨應知。

止觀二道任運轉故。

有無所依三摩地靜慮,

  有無所依三摩地靜慮者:

此說離諸見趣清淨應知。

空、無相、無願三三摩地,名無所依故。

有善修治三摩地靜慮,

  有善修治三摩地靜慮者:

此說定障清淨應知。

由於所緣修習解脫、勝處、遍處,名善修治故。

有於菩薩藏聞緣修習無量三摩地靜慮,如是名為七種靜慮清淨之相。

未六、慧清淨相2 申一、釋7 酉一、遠離增減二邊

若諸菩薩,遠離增益、損減二邊,行於中道,是名為慧。

酉二、了知解脫門義

由此慧故,如實了知解脫門義,謂空、無願、無相三解脫門。

酉三、了知有自性義

如實了知有自性義,謂遍計所執、若依他起、若圓成實三種自性。

酉四、了知無自性義

如實了知無自性義,謂相、生、勝義三種無自性性。

酉五、了知世俗諦義

如實了知世俗諦義,謂於五明處。

酉六、了知勝義諦義

如實了知勝義諦義,謂於七真如。

酉七、能善成辦諸行

又無分別、離諸戲論、純一理趣多所住故,無量總法為所緣故,及毗鉢舍那故,能善成辦法隨法行。

申二、結

是名七種慧清淨相。

寅十、明作業2 卯一、觀自在問

世尊!

如是五相,各有何業?

卯二、佛告2 辰一、標

善男子!

當知彼相有五種業。

辰二、釋5 巳一、由無染著

謂諸菩薩無染著故,於現法中,於所修習波羅蜜多,恆常殷重勤修加行,無有放逸。

巳二、由無顧戀

無顧戀故,攝受當來不放逸因。

巳三、由無罪過

無罪過故,能正修習極善圓滿、極善清淨、極善鮮白波羅蜜多。

巳四、由無分別

無分別故,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速得圓滿。

巳五、由正迴向

正迴向故,一切生處波羅蜜多,及彼可愛諸果異熟皆得無盡,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寅十一、明最廣等2 卯一、觀自在問

世尊!

如是所說波羅蜜多,何者最廣大?

何者無染汙?

何者最明盛?

何者不可動?

何者最清淨?

卯二、佛告5 辰一、最廣大

善男子!

無染著性、無顧戀性、正迴向性,最為廣大。

辰二、無染汙

無罪過性、無分別性,無有染汙。

辰三、最明盛

思擇所作,最為明盛。

辰四、不可動

已入無退轉法地者,名不可動。

辰五、最清淨

若十地攝、佛地攝者,名最清淨。

寅十二、明常無盡2 卯一、觀自在問

世尊!

何因緣故,菩薩所得波羅蜜多諸可愛果,及諸異熟常無有盡,波羅蜜多亦無有盡?

  諸可愛果及諸異熟者:

生人天趣,名可愛果。

異熟有八。

一者、壽量具足,二者、形色具足,三者、族姓具足,四者、自在具足,五者、信言具足,六者、大勢具足,七者、人性具足,八者、大力具足。

本地分中別釋其相應知。

(陵本三十六卷一頁2901)

卯二、佛告

善男子!

展轉相依,生起、修習無間斷故。

  展轉相依生起修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