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技术设计书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411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技术设计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gps技术设计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gps技术设计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gps技术设计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gps技术设计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ps技术设计书总结.docx

《gps技术设计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技术设计书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ps技术设计书总结.docx

gps技术设计书总结

gps技术设计书总结

篇一:

GPS技术设计书

GPS测量技术设计书

专业:

工程测量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二o一二年三月

一、任务来源及工作量

二、测区概况

三、测量依据原则

四、已有资料情况分析

五、基础控制网布设方案

六、施测方案

七、数据处理

八、高程控制的观测与计算

九、上交资料

一、任务来源及工作量

1、来源:

本次控制网布设是由老师安排的为期四周的实训,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根据GPS定位的特点来测定工程控制网的过程,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

2、目的:

通过GPS定位测量综合训练,掌握布设GPS控制网的方法,培养自身的测量能力,熟悉GPS技术。

能使用GPS进行静态数据的采集并且数据处理,可以完整的整理出坐标数据。

3、任务:

测区内GPS控制网布设。

4、GPS测量点的数量:

新定点9个、约束点2个、水准点2个、检查点2个。

5、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时间系统:

GPS基线向量为wGS-84坐标系,GPS网平差成果为西安1980坐标系坐标或1954北京坐标系并转换为测区独立坐标系坐标——长沙独立坐标系。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时间系统采用北京时间系统。

二、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管辖区域,测区的地理坐标为北纬28°11′49〃,东经112°58′42〃。

测区首级平面基础控制网设计为E级GPS网,布设9个点,控制范围10km2,这些点的布设一定要考虑长久保存和使用,埋设标石要稳固。

位于长沙县附近的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周围,东至西霞路(武广高铁),西至万家丽北路,南至

开元西路为界,以蟠龙路向北至捞刀河附近。

通视条件良好。

校园建筑群周围,测区交通方便,道路交综复杂,并且有众多的建筑物,并且有大片的水域,因此在布设控制网时应避开建筑物和水域,并且有可能影响GPS的信号,给测量工作带来不便。

本测区内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0-25℃。

12月平均气温10-15℃。

地势平坦,便于测量作业

三、测量依据原则

1、《工程测量规范》(GB20XX6—9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XX);

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9);

4、《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7、《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GB7929—1995);

8、《数字产品质量要求》(GB17491.1)

四、已有资料利用情况分析

1、梦苑小区前面十字路口菜地边;(G0007)

2、特立路跨京珠高速桥中北侧;(G1021)

3、新久发超市前面交通信号灯下花圃边;(HG1167)

这些点点位可靠,保存完好,可作设计,选点,埋石之用。

五、基础控制网布设方案

GPS网点的图形采用点连式与边连式相结合的形式布设GPS控

制网,测区首级平面基础计为E级控制网设GPS网,布设9个点,控制范围10km2。

GPS网图

六、施测方案

1、选点与标石埋设

1)选点前应收集与工程相关的各项资料:

原有控制测量资料,包括点的平面坐标、高程、坐标系统、技术总结等有关资料,以及其他测绘部门所布设的控制测量成果资料。

2)GPS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要求,有利于使用其他测量方法

篇二:

GPS技术设计书及技术总结

************************【案例分析】*********************

××市GPS三等平面控制网

测量技术设计书

为了满足33市10年规划发展的需要,受33市规划管理处委托,33省测绘局承担该市三等GPS平面控制网测量任务,测量日期定于1999年10月~11月间。

为使该项任务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技术设计书。

1测区及任务概况

本测区位于33省东南部,城市规划范围为本次GPS测量控制区域,约500km2;测区东西长约31km,南北宽约17km,属平坦间或有部分沙丘地形,平均高程约93m,测区中部地处33°33′,东径333°33′。

测区北临33,33铁路呈南北向横贯测区;主要公路有向北“33——33”、向东“33——33”、向西“33——33”、向南“33——33”、向东南“33——33”,此外还有数条通向四周主要集镇的公路,交通甚为便利。

该GPS三等控制网选点埋石已由33市规划局先期完成,全网待求点32点,联测已知大地点3点,共35点,控制网联测按附图实施。

该网联测的三个已知大地点为:

Ⅰ等“王岗”位于测区南部约8km处,觇标已破坏,标石良好。

Ⅰ等“马村”,位于测区北部边缘,寻常钢标,标石完好。

Ⅱ等“榆村”,位于测区西南角边缘,35m双锥钢标,标石完好。

该网设计联测图以三角形点传递形式为主,全网有6个传递环路,环内侧边数不超过5条,测区东部因距已知点较远,则特辅设一个直接联测Ⅰ等“马村”的三角形以加强之。

全网待求点均至少与两个三角形相连,加之Ⅰ等“王岗”必须两次设站。

则全网重复设站率100%,≥3的设站率为47%,可形成充分的多余观测条件。

表1.1.8GPS网联测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该网6°带坐标采用20带,其中央子午线经度为333°。

三个已知点有1954年北京坐标系成果及1980年西安坐标系成果,可利用其计算出该网两套坐标,此外,根据33市规划管理局要求,计算出一套全网“33市独立坐标

系”成果。

其换算公式由33市规划管理局提供。

该网位于地面上的待求点高程均由“33市规划管理局”采用Ⅱ等直接水准联测,可适当选择作为网平差的高程约束点。

2技术依据及精度指标:

(1)技术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简称《规程》。

b.国家测绘局1992年颁布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简称《规范》。

c.本技术设计书。

(2)精度指标:

a.相临点几何精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m?

e?

p?

s

式中:

e为固定误差,取仪器标称精度10mm。

p为比例误差,取仪器标称精度2mm。

s为相邻点间距离,以km为单位。

b.该GPS网为城市三等平面控制网,其定位精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m?

10mm?

5?

sppm(s以km为单位)。

3观测纲要:

(1)观测的基本技术规定:

a.卫星高度角≥15°

b.最少观测卫星数为4颗。

c.每点观测时段数≥2。

d.观测时段长度≥90min。

e.数据采样间隔15秒。

(2)观测前需将接收机安置在室外采集若干信息,利用随机软件打印出当地星历预报,认真比较分析有关数据和图表,选择PdoP值小且变化较平缓的星座制定好观测计划。

(3)GPS观测所选的有效观测卫星与测站组成的几何图形应尽可能坚强,其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应≤8。

(4)观测作业时宜从起点开始循图形逐点或逐边顺序观测,一般不宜跳

跃前进。

(5)Ⅱ等“榆村”觇标高大,须事先将标头拆除。

在架顶安装仪器,用5kg以上重锤强制对中;Ⅰ等“马村”为寻常钢标,须将能遮挡接收机的部分拆除直接将仪器架设在标石上方。

此外,该网中有相当一部分点设在水塔顶部,安置脚架时应注意脚部牢固,必要时将水塔顶部部分打毛。

无论高层水塔还是高标,攀登及吊装仪器时应格外小心谨慎,以免发生安全事故,风力较大的天气,不可在高标和水塔上作业。

(6)GPS接收机所使用的光学对中器一般应每隔5天检校一次,以确保对中的准确性,对中误差应满足1mm的要求。

(7)安置接收机时,应精心对中整平,并利用罗盘,使天线定向标志线指向正北,其偏差不应大于5°。

(8)个别点可能距障碍物较近,为保证卫星高度角≥15°;须将接收机架高,但需用重锤强制对中,并慎重考虑仪器高量测方法。

(9)遇到雷雨天气时,不要强行作业,以确保仪器和人身安全。

(10)观测员须遵循事先制定的作业计划,提前赶到预定点位,按规定的时间作业,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

(11)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观测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和选择菜单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量、卫星号、各通道信噪比,PdoP值,实时定位结果及其变化等情况。

(12)每时段观测前后应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高之差不应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记录观测记事栏。

(13)观测员应细心操作,精心守护仪器,静置和观测期间防止接收机受震动,碰动和无关人员接近,尽可能保持净空,若发现信号周跳或失锁,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14)一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以下操作:

a.接收机关闭又重新启动;

b.进行自测试(除发现故障外);

c.改变卫星高度角限制;

d.改变接收机位置,修改输入天线高。

(15)当站观测完毕后,经认真检查,所有规定作业均已全面完成,并符

合要求,记录与资料完整无误,方可迁站。

不允许事后补记测量手薄内容。

(16)测量手薄的记录项目参照《规范》。

应顺序装订成册,不得缺损。

4数据处理

(1)每一观测日结束回到驻地后,应及时将接收机获取的数据文件,传输拷贝到计算机软盘上,并在软盘外面贴上标签,标签所注内容及形式为:

文件名——网名——点名——软盘序号

其中:

文件名形式取观测日期和当日时段号,如1020——1表示10月20日第一时段。

(2)数据存储软盘应专人精心保管,不得接近水、静电、磁场、油污等,不允许对其进行任何剔除、删改或重新加工组合。

(3)每一观测工程结束后,应当日进行基线处理,及时对已完成的重复测量基线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及早查明原因,采取对策。

(4)全网正式平差前,应利用随机软件对同步边观测数据进行检核,分析观测值残差;计算出观测值的剔除率(应<10%);计算各时段差值的中误差及相对中误差。

(5

倍。

(6)三部接收机所测同步边组成三角形时,其坐标分量闭合差不超过下式规定;

wx?

33?

wy?

3?

wz?

3n?

(7)非独立观测的闭合环,应以较合理,较重要的若干关键环组合检核,检核项目参照《规定》924进行。

(8)补测与重测

a.未按实测方案要求,外业有缺测,漏测或经质量检查与数量处理后,观测数据不足时,有关成果应予补测。

b.当检核发现边长观测数据或闭合差超出规定要求时,应对其中某些质量较差的成果进行重测。

c.凡需补测或重测的边,应尽量安排一起进行同步观测。

(9)经检核分析,各种数据无误后,方可进行全网平差,平差软件使用

随机的GPSurvey软件系统。

该网32个待定点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年西安坐标系两套成果平差解算后,还应计算出一套33市独立坐标成果。

5上交资料:

(1)网中待求点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6°带坐标,1980年西安坐标系坐标及城市独立坐标系统成果表。

(2)网中待求点的wGS——84系坐标成果表。

(3)GPS控制网展点图。

(4)GPS测量外业记录及检核计算成果。

(5)技术总结。

1

3

2

图1.1.11××市三等GPS平面控制网

篇三:

GPS技术设计书

技术设计书

项目名称:

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1:

500校园GPS网建立编写:

赵新月审核:

胡荣明班级:

遥感科学与技术1402学号:

1410060206

西安科技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零一六年五月

项目名称:

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1:

500校园GPS网建立甲方:

西安科技大学

乙方: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学院遥感1402班第三组测量小组项目负责人:

贺坤

技术负责人:

贺坤

设计编写:

赵新月

设计审核:

西安科技大学

项目完成人:

贺坤、刘恒恒、王鹏龙、武祥新、严露、赵新月

1.项目来源...........................................................................................4

2.测区概况...........................................................................................4

3.技术依据...........................................................................................4

4.现有测绘成果...................................................................................5

4.1三个已知点....................................................................................5

4.2校区全图与坐标选择...................................................................5

5.施测方案与作业要求.......................................................................6

5.1观测方案.......................................................................................6

5.1.1布网方案...............................................................................6

5.1.2观测方案................................................................................6

5.1.3精度指标................................................................................7

5.2观测方法.......................................................................................7

6.预算...................................................................................................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