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法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632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法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法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法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法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法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法复习.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法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法复习.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法复习.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法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法复习

在文言文中,我们常见到一些结构、形式都比较固定的句式,掌握这些常见句式,有助于我们理解句意。

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辑录如下:

 

一、表陈述语气

1.“有以”“无以”,分别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没有用来……的办法”。

如: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书博鸡者事》)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2.“有所”“无所”,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如: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司马迁《鸿门宴》)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司马迁《鸿门宴》)

3.“何以”,表示询问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译为“凭什么”“依据什么”。

如:

君何以知燕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比及”译为“等到……的时候”。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以为”、“以……为”,译为“认为”、“把……当作……”、“用……做……”。

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苏轼《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苏洵《六国论》)

6.“……之谓也”“其……之谓也”,译为“说的就是……啊”。

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其李将军之谓也。

(司马迁《史记•李广列传》)

7.“不亦……乎”,译为“不是……吗”。

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

8.“非……不得”,表强调,译为“非……不可”。

如:

则谓非草木不得。

(《芙蕖》)

二、表疑问语气

1.“如何”“若何”“奈何”,分别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如: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如……何”“奈……何”“若……何”,表示对事情不知道如何处置、对付,译为“对……怎么样”“对……该怎么办呢”。

如: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西门豹顾曰: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西门豹治邺》)

则较死为苦也,将若之何?

(林觉民《与妻书》)

3.“何……为”“何(奚)以……为”,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4.“何以……耶”,译为“怎么能……呢”。

如: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种树郭橐驼传》)

三、表反问语气

1.“况……乎“,译为“何况……呢”。

如: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苏轼《石钟山记》)

2.“岂……耶”“岂……乎”“独……哉”,可译为“难道……吗”。

如:

赵岂敢留璧得罪大王乎?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独畏廉将军哉。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安得……也哉”,译为“怎么能够……呢”。

如:

安得使予多暇日,……以疗梅也哉。

(龚自珍《病梅馆记》)

6.“安……哉”,译为“怎么……呢”。

如: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7.“况……欤”,译为“何况……呢”。

如: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8.“无乃……与”,译为“难道不是……吗”。

如: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9.“何……之有”,译为“有什么……呢”。

如: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姜氏何厌之有?

(《郑伯克段于鄢》)

四、表感叹语气

1.“何其”“一何”,译为“多么”“何等”。

如: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欧阳修《伶官传序》)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杜甫《石壕吏》)

2.“亦……哉”,译为“也……啊”。

如:

亦盛矣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五、表推测语气

1.“得无……乎”“得无……耶”,表推测语气,译为“恐怕……吧”。

如:

吾辈得无苦贫乎。

(《记王忠肃公翱事》)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蒲松龄《促织》)

2.“其……乎”,除了表反问语气外,也可以表委婉的推测预期,译为“大概……吧”。

如: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六、表判断语气

“唯(顾、直)……耳”译为“只是……罢了”。

如:

此唯师心自用耳。

(《问说》)

顾未有路耳。

(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直好世俗之乐耳。

(《孟子见梁襄王》)

七、表选择语气

“与使……,无宁……”“与其……宁”“与其……孰若”,表选择,译为“与其……,不如……”如: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林觉民《与妻书》)

与其不逊也宁固。

(《训俭示康》)

八、表比较

“……孰与……”“……与孰……”,译为“与……相比,谁……”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附:

汉魏晋名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

人若无志,以禽兽同类。

                    (孟子)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君子赠人以言,小人赠人以财。

              (荀子)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老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庄子)

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庄子)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韩非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列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马迁)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司马迁)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司马迁)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司马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

贫贱之交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汉书》)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

         (《论衡》)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方朔)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董仲舒)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陆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

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

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

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

如:

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5.“者”“也”都不用,即“……,……”式。

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

刘备,天下枭雄。

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如: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司马迁《鸿门宴》)

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

如: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即“谓语+于……”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触龙说赵太后》)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

如: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司马迁《屈原列传》)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

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

如:

    

(1)有罪受贰。

    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也能引出。

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

如: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

“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

如: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

    “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

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鸿门宴》)

    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

如: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

如: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

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

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

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

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

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

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如:

(1)承前省

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蒙后省

①沛公谓张良曰: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司马迁《鸿门宴》)

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3)对话省

①(孟子)曰: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

“不若与人。

②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

“(今日这事)甚急。

”(司马迁《鸿门宴》)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

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

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司马迁《鸿门宴》)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如:

①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②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4.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

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5.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1)省略介词“于”,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司马光《赤壁之战》)

(2)省略介词”以”,如: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另外,介词“自”也可省略,如: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

(郦道元《三峡》)

四、谓语前置

古代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

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说。

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如:

①甚矣!

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五、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

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1.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

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

②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屈原《离骚》)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如:

①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司马迁《鸿门宴》)

②沛公安在?

(司马迁《鸿门宴》)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

如: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

③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就是这种格式。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

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

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放在介词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

如:

①王问:

“何以知之?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如:

①余是以记之。

②一言以蔽之。

(成语)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司马迁《鸿门宴》)

六、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

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

在文言文中,除了这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定语后置”。

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如: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

②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韩愈《马说》)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如: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七、介词结构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状语后置”。

如: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2.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后作后置状语。

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

如:

①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附1:

学习札记

                                             

                                                

                                                

                                                

附2:

CrazyUrus题词一首

桂枝香•秋思

独倚落木,望细雨霏霏,闲花簌簌。

阵阵寒风呼啸,如泣如诉。

烟柳断肠斜阳处,野径荒,漫漫长路。

风吹梧桐,雨打芭蕉,草尽叶枯。

忆往昔,经年碌碌。

叹云梦浩淼,流沙依默。

奈何瘦鸦鸣唳,难见绿树。

登高驻足揽明月,但天空乌云密布。

悠悠岁月,一丝哀愁,几多酸楚?

附3:

唐宋古诗名句

一夫当关,万人莫开。

                      (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甫)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杜牧)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