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高考理综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2781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高考理综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考理综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考理综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考理综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考理综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高考理综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试题.docx

《河南省郑州市高考理综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高考理综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郑州市高考理综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试题.docx

河南省郑州市高考理综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试题

2012年高中毕业年级考前测试理科综合试题卷

(一)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0—16S—32Cl—35.5Fe—56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中方向性的描述,合理的是()

A.发生渗透吸水时,水分子的扩散是单向的

B.分泌蛋白合成时,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

C.受到剌激,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生物进化时,变异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2.将某种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CO2的总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200C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00C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0C的条件下,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0C的条件下,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3.下图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剌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寒冷时C和B是协同作用;血糖含量降低时C和D是协同作用

B.寒冷剌激时,机体通过调节途径E使血管收缩

C.血糖含量升高时,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与D是拮抗作用

D.感受温度下降的感受器在下丘脑,并在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4.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剌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并由效应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B.效应T细胞和B淋巴细胞遇到剌激后都能不断进行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相应记忆细胞等

C.“甲流”患者在恢复过程中,效应B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并在淋巴因子的参与下,裂解靶细胞,释放抗原

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可以大量分泌免疫球蛋白

5.猪笼草是一种会捕获并消化动物的植物。

为了验证其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

在适宜温度的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试管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试管3、4不加任何试剂。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有实验①能B.只有实验②能

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6.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

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让F2中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A.2:

1B.3:

1C.4:

1D.8:

1

7.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0、C2H4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B.在反应

中,每生成32g氧气,则转移2NA个电子

C.将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

的质量分数为9.8%

D.一定温度下,

的NH4Cl溶液中与

的NH4Cl溶液中所含

的物质的量不同

8.萘环上碳原子的编号如(I)式,根据系统命名法,(D)式可称为2-硝基萘,则化合物(III)的名称应是()

A.2,6-二甲基萘B.1,4-二甲基萘C.4,7-二甲基萘D.1,6-二甲基萘

9.脑白金中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脑白金中主要成分的推论正确的是()

A.

该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

B.其分子式为

C.该物质不能与溴水反应

D.其官能团和营养成分与葡萄糖相同

10.—定温度下,对于Na2CO3溶液中的水解平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会使Kw增大B.通入CO2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

减小D.加入NaOH固体,平衡逆向移动,溶液pH增大

11.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苦卤水(含

)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正极,b为负极

B.电解时,a电极周围首先放电的是而不是cl-,说明前者的还原性强于后者

C.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

D.忽略能量消耗,当电池中消耗0.02molO2时,b极周围会产生0.04gH2

12.下列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13.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馬电子数的3倍或者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的单质能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B.元素B和元素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C.元素C、D、E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均可相互反应

D.工业上常用电解元素C、D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随着楼房越建越高,楼房外玻璃的清洗也越来越困难,清洗楼房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如图所示。

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C,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则()

A.

B.

C.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与F2的合力变大

D.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减小,F2增大

1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1在光滑地面上,m2在空中)。

已知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

则m1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16.

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c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点向Q点运动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小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小

17.

—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

现将一块木炭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的左侧

B.木炭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木炭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18.英国《新科学家(NewScientist)》杂志曾评选出了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

若某黑洞的半径约45km,质量M和半径R的关系满足

(其中c为光速,G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

19.

为探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之间的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将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连接相同的灯泡L1,L2,电路中分别接了理想交流电压表V1V2和理想交流电流表A1A2,导线电阻不计,如图所示。

当开关S闭合后()

A.A1示数变大,A1与A2示数的比值不变

B.A1示数变大,A1与A2示数的比值变大

C.V2示数变小,V1与V2示数的比值变大

D.V2示数不变,V1与V2示数的比值不变

20.

用水平力F拉一物体,使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时刻撤去拉力F,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t2时刻停止。

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拉力F做的功为W1,平均功率为P1;物体克服摩擦力

做的功为W2,平均功率为P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1.

如图甲所示,MiV左侧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现将一边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该磁场中,使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且bc边与磁场边界MN重合。

当t=0时,对线框施加一水平拉力厂使线框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t=t0时,线框的ad边与磁场边界MN重合。

图乙为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由以上条件可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答题—(11题,共129分)

22.(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面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实验前需要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使之水平,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d,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1)在本次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钩码的质量m、_______和________(用文字说明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2)本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和________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从而验证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3.(10分)小明同学是一位电学实验爱好者,他向老师要了许多电学实验器材(见表1),准备来探究一段某种材料的电阻。

表2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他在实际测量的时候大约每隔2分钟测量一组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面方框内画出小明实验的电路图;(电路中不需要的器材不要画在图中)

(2)在方格纸上作出电阻丝的U-I图线;

(3)所画出的U一I图线是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_______,据此材料的特性可以用来制成_______传感器。

24.

(13分)如图所示,在头脑奧林匹克竞赛中,有一个叫做“保护鸡蛋”的竞赛项目,要求制作一个装置,让鸡蛋从两层楼的高度落到地面且不被摔坏。

如果没有保护,鸡蛋最多只能从0.1m的高度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

有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个装置来保护鸡蛋,用A,B两块较粗糙的夹板夹住鸡蛋,A夹板和B夹板与鸡蛋之间的摩擦力都为鸡蛋重力的5倍,现将该装置从距地面4m的髙处落下,装置着地时间短且保持竖直不被弹起,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如果鸡蛋不被摔坏,直接撞击地面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使用该装置,鸡蛋夹放的位置离装置下端的距离至少为多少米(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数字);

(3)为保证该实验的成功,你认为在制作该装置时,应注意些什么?

或做些什么改进?

25.(18分)

为了使粒子经过一系列的运动后,又以原来的速率沿相反方向回到原位,可设计如下的一个电磁场区域(如图所示):

水平线QC以下是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区域1(梯形PQCD)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区域II(三角形APD)内的磁场方向与I内相同,但是大小可以不同。

区域III(虚线PD之上、三角形APD以外)的磁场与II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已知等边三角形AQC的边长为2L,P、D分别为AQ,AC的中点。

带正电的粒子从Q点正下方、距离Q点为L的O点以某一速度射出,在电场力作用下从QC边中点N’以速度V0垂直QC射入区域I,再从P点垂直AQ射入区域III,又经历一系列运动后返回0点。

(粒子重力忽略不计)求:

(1)该粒子的比荷;

(2)粒子从O点出发再回到O点的整个运动过程所需的时间。

26(14分)以黄铁矿为原料制硫酸产生的废渣中含

等。

现以此废渣制备铁红

的过程如下图。

此浓度时,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右下表。

(1)酸溶过程中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还原过程中加入FeS22是将溶液中的

还原为

,而本身被氧化为

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

(3)氧化过程中通入空气和加入NaOH是为了将溶液中的铁元素充分转化为沉淀而析出。

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确保铁红的质量,氧化过程需要调节溶液pH的范围为________

PH<________

(5)若NaOH加入过量,所得的铁红产品中有其它杂质,但可能无Al2O3,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g),在8500C时发生如下反应:

和H20(g)的浓度变化如左下图:

(1)则0~4miri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

(2)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写表达式)。

(3)该反应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

D.

(5)t0C(高于8500C)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c1________0.08mol•L-1(填“〉?

<”或“=”)。

②反应在4min〜5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增加水蒸气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增加氢气浓度

28.(15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图1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反应速率的有关问题。

(1)取一段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使镁条浸入锥形瓶内的稀盐酸中。

足量镁条与一定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①请在右图的坐标中画出上述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②前4min内,镁条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4min之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请简述其原因_________。

(2)某同学发现,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和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

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同学认为:

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I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

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I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III:

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

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IV:

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原因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即得出了正确结论。

他取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同体积、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a.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b.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若观察到实验a中________,实验b中________,则说明原因DI是正确的,依次类推。

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

cl-对反应具有加速作用。

29.(13分)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一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密封状态,实验装置如下图甲。

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第20分钟通过注射器加入适量NaHCO3稀溶液。

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乙。

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植物的和________。

(2)在O〜5分钟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分)。

(3)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5〜20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________(2分)o

(5)加入少量的NaHCO3溶液后,氧气产生量呈直线上升,这是因为:

________(2分)。

(6)容器内NaHCO33稀溶液的pH将逐渐________(增大/减小)。

(7)随着时间的延长,溶液pH的变化速度趋于变________(快/慢)。

(8)若将该装置再次置于暗室中,一段时间后,NaHCO3稀溶液的pH将_____(增大/减小)。

30.(8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世纪M年代起,温特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测得玉米胚芽鞘生长素的侧向再分配如下图所示(单位:

略)。

材料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利用气相一质谱等物理化学法测得向日葵下胚轴、萝卜下胚轴、黄化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器官的生长素分布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

略)。

材料3:

用与材料2同样的方法还测得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酵、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黄化燕麦胚芽鞘的黄质醛和萝卜宁的含量,均是向光侧多于背光侧。

请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1说明,生长素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的分布规律是:

________由于生长素对细胞有________的作用,所以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生长。

(2)材料2的黑暗处理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来看,材料2的数据是否支持材料1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推测材料3中萝卜宁、黄质醛等物质对植物向光性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1.(8分)下图甲表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芦蒿、香莲)的新型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

下图乙中a~d表示藻类和鲢鱼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

(1)根据图甲回答问题。

①与香莲竞争最激烈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该池塘植物分布体现出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__现象。

②在人工影响下,池塘的物种逐渐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

③如果鱼类大量死亡,分解者的敎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

④若水葫芦入侵该池塘,在短期内快速繁殖,这种增长方式属于________。

(2)从生态学原理上看,利用粪尿种植蘑菇这一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功能中的________

(3)若图乙中C1代表鲢鱼的同化量,则C1=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从藻类到鲢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2.

(10分)科学家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某山村一男性患一种单基因遗传病。

该男性的祖父、祖母、父亲都患该病,他的两位姑姑中有一位患该病,该患病姑姑婚后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

家庭中其他成员都正常,请分析回答。

(1)若要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________(2分);若要推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该在________中进行。

经过分析可知,该遗传病属于________遗传病。

(2)请根据题意在方框中绘制出该家庭三代遗传系谱图(3分)。

图例:

正常女性:

正常男性:

女性患者:

男性患者:

(3)该男性的基因型与其患病表妹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若该男性色觉正常,与表现型正常、但其父亲为红绿色盲的女性婚配,预计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2分)。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修3-3】(15分)

(1)(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扩散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C.大颗粒的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D.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它是制造不出来的

(2)

(9分)图中A、B气缸的长度和截面积均为30cm和20cm2,C是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的、体积不计的活塞,D为阀门。

整个装置均由导热材料制成。

起初阀门关闭,A内有压强

的氮气。

B内有压强

Pa的氧气。

阀门打开后,活塞C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

求:

①活塞C移动的距离及平衡后B中气体的压强;

②活塞C移动过程中A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理由)。

(假定氧气和氮气均为理想气体,连接气缸的管道体积可忽略)

34.【物理——选修3-4】(15分)

(1)

(6分)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J自空气射向玻璃,经折射后形成复合光束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玻璃射向空气,a光的临界角小于b光的临界角

B.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C.经同一双缝所得干涉条纹,a光条纹宽度大于b光条纹宽度

D.在玻璃中,a光的速度等于b光的速度

(2)(9分)如图所示是一列横波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该波由A传向B,两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距离

,波长大于3.0m,求这列波的波速。

35【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月球土壤里存在着大量的“氦

”化学元素。

科学家初步估计月球上至少有100万吨“氦3”,如果相关技术幵发成功,将能为地球带来取之不尽的能源。

关于“氦3”核与氘核的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反应方程式为

B.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数减少

C.“氦

”一个核子的结合能大于“氦

”一个核子的结合能

D.“氦

”的原子核与一个氘核发生聚变反应放出能量

(2)

(9分)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滑板B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C到滑板左端的距离L=0.5m,这段滑板与木块A(可视为质点)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2,而弹簧自由端C到弹簧固定端D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

小木块A以速度v0=1OmA由滑板B左端开始沿滑板S表面向右运动。

已知木块A的质量m=1kg,g取1Om/s2。

①弹黉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的速度;

②木块A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6.【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15分)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实现海水的综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海水中因含有较多的盐分而不能被直接饮用,请列举两种可以实现海水淡化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实现海水综合利用的一种方法,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①粗盐中通常含有

等杂质离子及少量的泥砂,在进入电解装置前一定要除去,首先将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