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试之法律基础讲解及习题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1375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考试之法律基础讲解及习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会计考试之法律基础讲解及习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会计考试之法律基础讲解及习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会计考试之法律基础讲解及习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会计考试之法律基础讲解及习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考试之法律基础讲解及习题练习.docx

《会计考试之法律基础讲解及习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考试之法律基础讲解及习题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考试之法律基础讲解及习题练习.docx

会计考试之法律基础讲解及习题练习

一、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包括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两个方面。

(1)民事权利能力

 

内容

小新点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一般权利能力(基本权利能力):

所有公民(不论年龄大小)

同生共死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由法人成立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决定,自法人成立时产生,至法人终止时消灭

(2)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类型

界定标准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周岁以上(≥18周岁)的自然人

16周岁以上(≥16周岁)的未成年人(<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8周岁以上(≥8周岁)的未成年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8周岁(<8周岁)的未成年人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

(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小新点

关注:

①年龄8、16、18;②精神状态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是一致的,同时产生、同时消灭(同生共死)

(一)法律关系的内容

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法律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表现为权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规定有权自主决定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和一旦被侵犯,有权请求国家予以法律保护。

【提示】依法享有权利的主体称为权利主体或权利人。

3.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所担负的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负担或约束。

法律义务分类

举例

积极义务

如缴纳税款、履行兵役

消极义务

如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等

(二)法律关系的客体

1.概念: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2.法律关系客体的内容和范围

(1)物

 

类别

举例

分类1

自然物

如土地、矿藏、水流、森林等

人造物

如建筑、机器、各种产品等

货币及有价证券

——

分类2

有体物

可以是固定形态的,也可以是没有固定形态的(如天然气、电力等)

无体物

如(依照相关法律)权利、数据信息等

(2)人身、人格

可以作为客体

人身和人格是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人身权指向的客体

人身和人格又是禁止非法拘禁他人、禁止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禁止侮辱或诽谤他人、禁止卖身为奴、禁止卖淫等法律义务所指向的客体

法律严格限制

人的整体

只能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不能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人的头发、血液、骨髓、精子和其他器官从身体中分离出去,成为与身体相分的外部之物时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视为法律上的“物”,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3)非物质财富(精神产品或精神财富)

知识产品(智力成果)

包括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等

荣誉产品

包括荣誉称号、奖章、奖品等

(4)行为

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进行的作为(积极行为)或不作为(消极行为),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

如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等。

(三)法律关系的概念

1.法律关系是指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四)法律关系的要素

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法律关系。

(必须同时具备)

(五)法律关系主体

1.概念

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2.法律关系主体数量

法律关系主体的数目因法律关系的具体情况而定,但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3.法律关系主体种类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解释

自然人(公民)

包括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居住或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组织

法人组织

营利法人

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

非营利法人

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特别法人

包括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组织

非法人组织

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国家

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

如在国内,国家是国家财产所有权唯一和统一的主体;在国际上,如国家作为主权者是国际公法关系的主体,也可以成为对外贸易关系中的债权人或债务人

二、法律事实

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

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划分

(一)法律事件

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不可避免)

1.自然现象:

如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或者生老病死、意外事故等。

(绝对事件)

2.社会现象:

如社会革命、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

(相对事件)

(二)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行为进行如下分类:

分类标准

具体类别

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

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

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如竞业限制)

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

单方行为(如遗嘱、行政命令)与多方行为(如合同行为)

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

要式行为(如票据行为)与非要式行为(如零售合同)

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

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一、法的本质与特征

(一)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统治阶级意志

(1)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3)法律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意味着法律就完全不顾及被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法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统治阶级的利益。

国家意志

(4)法体现的也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这是法的本质。

统治阶级意志

是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非简单相加

一定程度上反映被统治阶级的利益

国家意志

被奉为法律

(二)法的特征

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则、社会规范的一般共性,还具有自己的特征。

其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

特征

具体内容

(1)具有国家意志性

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

【提示】制定、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

(2)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提示】区别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强制而非国家强制

(3)具有规范性

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

①概括性:

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具有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行为模式、标准的属性

②利益导向性:

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维持社会秩序

(4)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①明确公开性引申可预测性:

法具有明确的内容,能使人们预知自己或他人一定行为的法律后果

②普遍适用性:

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期限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包括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二、法的形式和分类

(一)法的形式

1.我国法的形式的制定机关与效力等级

我国法的主要形式

形式

制定机关

效力等级

小新点

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仅次于宪法

如XX法

行政法规

国务院

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如XX条例

地方性

法规

有地方立法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地位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不得与它们相抵触

(2)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规章

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地方政府规章

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

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小新点】基本思路,制定机关决定效力等级。

其他形式

自治条例

单行条例

特别行政区的法

国际条约(我国签订和加入的)

2.法律适用规则

(1)上位法(效力等级高的法)优于下位法(效力等级低的法)

【解释】即下位法与上位法冲突时,以上位法为据,不再适用下位法。

【效力层级】

①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②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本行政区域内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2)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的形式,但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3)新法优于旧法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的形式,但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4)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

①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②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③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5)同一层级法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找老大):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

由国务院提出意见

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老大不一致看国务院选谁:

选别人家的,大公无私没毛病;选自家的,防止徇私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

由国务院裁决

自家内部矛盾找共同的老大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不一致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二)法的分类

分类标准

具体分类

说明

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

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本法就是宪法,普通法泛指宪法以外的所有法律

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

一般法和特别法

一般法普遍适用,且在被废除前始终有效,如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

特别法是指只在一国的特定地域内或只对特定主体或在特定时期内或对特定事项有效的法律。

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划分是相对的。

如公司法相对于民法总则是特别法,相对于各具体企业法就是一般法

法的内容

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是指具体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如民法、刑法、劳动法、行政法等。

程序法是指为了保障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而制定的关于程序方面的法律,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

国际法和国内法

 

法律运用的目的(普遍说法)

公法和私法

 

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练习

【例题1·单选题】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为依据进行分类的是(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答案】A

【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规范性法律文件适用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B.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C.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D.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答案】ABCD

【例题3·单选题】下列主体中,属于非法人组织的是(   )。

(2018年)

A.基金会

B.有限责任公司

C.事业单位

D.合伙企业

【答案】D

【解析】

(1)选项AC:

属于非营利法人;

(2)选项B:

属于营利法人。

【例题4·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

(2018年)

A.中国公民

B.社会团体

C.机器人

D.机关法人

【答案】C

【解析】

(1)选项A:

属于自然人;

(2)选项B:

属于非营利法人;(3)选项C:

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目前尚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4)选项D:

属于特别法人。

【例题5·单选题】赵某,15周岁,系甲省体操队专业运动员,月收入3000元,完全能够满足自己生活所需。

下列关于赵某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2018年)

 

A.赵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赵某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赵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赵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C

【解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同时满足2个条件:

(1)16周岁以上(≥16周岁)的未成年人(<18周岁);

(2)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在本题中,赵某的年龄未落入16-18周岁区间,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例题6·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

(2018年)

A.个人独资企业

B.有限责任公司

C.自然人小明

D.机器人阿尔法

【答案】D

【解析】法律关系的主体限于自然人、组织和国家,机器人不能享有法律权利、承担法律义务,不属于法律关系的主体。

【例题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   )。

(2018年)

A.有价证券

B.库存商品

C.提供劳务行为

D.智力成果

【答案】ABCD

【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物(选项AB)、人身人格、非物质财富(选项D)、行为(选项C)。

【例题8·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

(2018年)

A.流星陨落

B.签发支票

C.火山爆发

D.台风登陆

【答案】B

【解析】选项ACD:

属于法律事件。

【例题9·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约定甲公司承租乙公司一台挖掘机,租期1个月,租金1万元。

引起该租赁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   )。

(2016年)

A.租赁的挖掘机

B.甲公司和乙公司

C.1万元租金

D.签订租赁合同的行为

【答案】D

【解析】租赁合同的签订,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建立了租赁法律关系,属于引起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行为。

【例题10·单选题】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法律行为可以分为(   )。

A.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B.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C.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D.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

【答案】C

【解析】

(1)选项A:

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所作的分类;

(2)选项B:

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所作的分类;(3)选项D:

根据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所作的分类。

【例题11·多选题】非物质财富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物质财富的有(   )。

A.作品

B.奖章

C.发明

D.荣誉称号

【答案】ABCD

【解析】非物质财富包括:

(1)知识产品,如作品(选项A);发明(选项C)、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等。

(2)荣誉产品,如荣誉称号(选项D)、奖章(选项B)、奖品等。

【例题12·单选题】下列自然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

(2018年)

A.15周岁的小赵,先天腿部残疾

B.70周岁的老钱,已经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

C.8周岁的小孙,智力超常

D.20周岁的小李,先天智障,完全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

【答案】D

【例题13·单选题】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2017年)

A.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结算办法》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答案】A

【解析】

(1)选项BD:

属于法律;其中选项B属于基本法律,选项D属于非基本法律。

(2)选项C:

属于部门规章。

【例题14·单选题】下列法的形式中,效力等级最低的是(   )。

(2017年)

A.宪法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法律

【答案】B

【解析】法的效力等级: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例题15·多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规范

【答案】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