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9471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型发展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转型发展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转型发展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转型发展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转型发展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型发展总结报告.docx

《转型发展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型发展总结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型发展总结报告.docx

转型发展总结报告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

转型发展年度总结报告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位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盘山脚下,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是“京津国际文化产业教育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坚持艺术教育与社会接轨、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与时代接轨的办学理念,以教育观念创新为先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体系优化为重点、以应用型、复合型、原创型人才培养为特色,逐步形成具有地域优势和文化产业特征的学科专业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艺术与传媒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高水平、较大影响力、特色突出的高等艺术院校。

目前,学科专业建设趋于成型,构建了艺术与传媒教育的基本框架。

现开设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动画、录音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舞蹈学、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新闻学、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电子商务等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5100人。

一、办学定位与治理结构

(一)办学定位

我校以培养国家急需的文化艺术与传媒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定位。

自2009年以来,学校一直将办学目标定位于应用型高等艺术院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来设置专业,紧密与市场接轨,瞄准社会发展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原创型,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品牌,不断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

在学校“十三五”规划中再次明确了办学定位:

“立足京津、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着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这一定位得到了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师生的认同。

(二)治理结构

我校董事会由北京歌德永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代表3人、天津体育学院代表3人、独立学院教职工代表1人,共7人组成。

其中举办方北京歌德永乐发展有限公司推荐的三位代表中有2人具有企业和行业背景,教职工代表1人具有行业背景。

为做好专业建设工作,优化专业结构,提升本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学校成立了校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学校学科专业规划与建设,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中有来自行业或企业的专家。

(三)制度建设

我校不断探索促进转型发展的制度体系的建设,努力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招生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

目前,学校制定的各项规划和制度都体现应用型高校的发展理念,制度文件中也提出了应用型高校发展的相关措施。

学校将逐步积累应用型高校建设的经验,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二、专业与课程

(一)专业建设

学校根据“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了应用型的类型定位,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将专业发展建设与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改革探索,强化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加强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学校与北京盛致天成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银河长兴影视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一九零五营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跟踪产业主流技术和国际标准,谋求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训环境建设等方面的企业支持,确保教师专业技术的前沿性、人才培养的高标准、高质量。

根据学校艺术类专业为主的特点,设立了天下盘山、文成公主、运河情等多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项目。

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我校将“应用型人才”定位明确写入培养目标中;努力打造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等特色专业,推动广播影视专业集群建设。

近年来,我校根据国家政策引导与地方经济需求,新增电子商务、影视摄影与制作等多个应用性较强的本科专业。

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年招生1500余人,2017年招生人数排在前10位的是:

播音与主持艺术200人、音乐表演170人、广播电视编导160人、表演150人、戏剧影视文学120人、舞蹈表演100人、影视摄影与制作100人、舞蹈学60人、视觉传达设计50人、动画45人。

(二)课程体系

我校不断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的有机结合,将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人才需求作为课程改革的驱动,逐步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创业能力。

加快优质课程建设,引入慕课在线课程平台,不断完善学生选课机制,努力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等广泛应用,尝试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开发专业课程。

三、人才培养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不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转变人才培养思路,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了“1条主线、2个课堂、3个层次+众创空间”(简称“1·2·3+1”)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

学校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场所建设,为满足广播影视及新媒体、文化创意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于2015年秋创建了广播影视制作综合实验区,总面积达一万平方米,资金总投入三千万元;2017年又投入一千多万元购置了10讯道高清电视转播车。

学校不断加强对学生实习、毕业设计的管理,逐步将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大力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近年来我校学生利用众创空间获取专利和知识产权数量不断增加,在国家和天津市文艺展演、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

2016和2017年,我校连续两年有学生入围全国“互联网+”大赛决赛。

(二)学生就业状况

我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1074人,毕业生就业人数为1046人,就业率为97.39%,自主创业学生人数48人,创业率为4.5%,并且带动创业人数约300人。

2017届毕业生就业去往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就业361人,占就业总人数的34.51%,其中省内就业人数为128人,占就业总人数的12.2%。

根据2017届毕业生向学校反馈的就业材料经过整理分析,艺术学类专业与就业岗位相关度为84.20%,管理学类专业与就业岗位相关度为96.48%,文学类专业专业与就业岗位相关度为90.23%,全校各专业与就业岗位总体相关度87.21%。

(三)社会评价

2017年通过对毕业生离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62.10%的毕业生对自己的毕业去向满意,76.81%的毕业生对我校的教学培养计划表示满意。

市场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认可度和使用评价,我校对用人单位的人才使用情况进行追踪调查。

2017年通过对100家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满意度达到93.88%,我校毕业生的各项职业能力都得到较高评价,其中专业基础、人际沟通能力两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分别达到91.07%和86.89%。

由此可见我校的专业设置、实践能力的培养都与市场需求相契合。

四、办学条件

(一)实验室及实践基地建设

1.实验室建设情况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我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工作,建校以来,有计划、有步骤地投重资建设实验室,经过短短几年,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校目前建成以“广播影视制作综合实验区”为核心的传媒艺术实验室系统,包括广播级设备的广播直播室、影视配音室,先进的全场景真三维虚拟演播厅,装备电视台导播系统的电视导播室,影院级电影电视审看室等多个数字化广播影视传媒实验室,以及艺术语言实验室、幼儿教育实验室、综艺排练厅、新闻演播室、纪录片工作室、室内剧摄影棚、影视配乐与音乐录音棚、影视节目后期编辑室、大型舞台合成剧场、黑匣子实验剧场、MIDI工作室、电钢琴工作室等实践教学设施,能够满足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传媒与艺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同时为众创空间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影视剧拍摄、影视配音配乐、戏剧音乐舞蹈节目排演、传媒艺术教育培训、电商广告制作等创意研发服务。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

为培养我校传媒艺术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保证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充分实施,我校按照创新办学理念、密切校企合作、引导师生参与的实践教学思路,建设了以“众创空间”为核心,校企合作为补充的一批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众创空间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形成以我校教师与学生注册公司为主体,部分企业参与为补充的组合模式。

空间集成5个自主创新创业运营实践平台:

影视戏剧群、演艺公司群、设计创意群、教育培训群、电商公司群。

结合我校“1·2·3+1”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实现市场机制下的创新创业实战历练的重要实践基地。

(二)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为提高创新能力,丰富艺术实践,增加表演经验,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模式,建立了与学校专业对接紧密的实习实践场所。

目前学校通过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与企业共同建立了多个影视、传媒、动画等专业的实训室,与电影、电视制作公司合作拍摄了56部影视剧和微电影,与天津市旅游局、蓟州区旅游局建立了旅游文化产业合作项目,联合打造了《天下盘山》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实践基地,多次参加《文成公主》《红男绿女》等大型歌舞剧的演出。

(三)办学规模与经费投入

近年来,学校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加大对实习、实训、实践经费支出力度。

对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均给予了倾斜支持,对产业行业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的给予重点扶持。

我校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目前在校生5000余人,生均经费支出为21500元,生均实习、实训及实践经费支出为600元;教学仪器设备值3000万元,年增长10%以上。

学校努力探索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吸引社会投入,优化调整经费支出结构,不断向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实训实习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倾斜。

五、教师队伍

(一)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整师资结构,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有计划的将人才引进向行业、企业的优秀人才倾斜。

目前教师总数309人,校生师比为16.43:

1。

教师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教师数为91人,占教师总数的30%;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数为177人,占教师总数的59%。

(二)教师队伍建设相关制度建设

我校积极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尝试引进行业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

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

我校将逐步探索“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建立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的专业师资培训和“产学研”机制,促进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六、应用型科研及成果转化

学校重视应用型科研建设,由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及盘山学者牵头担任课题负责人,带动学校教师进行应用型课题研究。

2017年《关于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调研——以应用型艺术高校为例》《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与创新创业改革对策研究》《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科研机制创新研究》等应用型科研项目顺利结题;教师在国内刊物公开发表《优秀电视娱乐节目主持语言特点分析》《生态学语境下动画创作观念的再思考》《浅谈王振义的昆曲剧目创作及影响》等共34篇应用型科研论文。

为鼓励教师参与应用型科研的积极性,学校每年都有专用科研经费及科研奖励资助,定期组织科研骨干举行课题研究推进会议及研究专题讲座。

对科研成果的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每年对应用型科研成果或获奖成果进行登记。

为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定期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与检查,并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努力通过多渠道引进国外优质课程、教材、师资,探索改革原有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近年来学校与韩国大真大学采取六年制本硕连读的合作办学形式,采用3+1+2模式或4+2模式完成学业。

学校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建立了与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多所高校的交流合作关系。

学校积极贯彻执行《天津市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天津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共接待美国国际学校校长马克教授、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艺术学院院长WilliamF.Reede、美国全球之声萨克斯四重奏乐队3个代表团组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学校派考察团对韩国大真大学、映像大学进行了交流访问。

应对当前和今后的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战略目标、总体部署、重点任务和推进策略,学校将扩大与国际、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合作;鼓励优秀教师、科研管理人员出国交流学习,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八、终身学习体系

目前我校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有少量中专毕业生。

暂无研究生培养。

由于学校地理位置所限,尚未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

九、转型发展经验与成效

(一)本科四年教学贯穿“一条主线”

我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始终围绕贯通本科四年的创新、创业人才能力培养这条主线。

不同教学阶段,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有所区别,且侧重点也有不同。

例如,在低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基本专业能力;在高年级,打破专业界限,突出团队形式的协同实践,集成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创业团队的蕴育,优选创业团队,尝试创业实践。

(二)融合第一、第二课堂——“两个课堂”

我校打破第一、第二课堂界限,充分发挥两个课堂的互补功能。

在一、二年级以第一课堂为主,打破年级界限,采用跟随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重在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在高年级,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与第一课堂并重,注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战演练。

两个课堂教学都倡导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

(三)建立3+1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3+1层次,3层为基本能力实践层、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实践层、综合能力实践层;+1层为基于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实战层。

 

我校“1·2·3+1”实践教学体系结构表

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主线

(一)基本能力实践层

基本技能、基本素质实践课程模块。

艺术观摩、社会实践、艺术节体验性实践、创新创业认知实践等。

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实践层

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实践课程模块。

倡导学生自主实践(参赛、艺术节创意实践等),鼓励学生进入众创空间体验性实践。

培养创新创业专业核心应用能力。

(三)综合能力实践层

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跨专业协同实践课程模块、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推进面向职场能力需求的自主实践,集成专业综合能力;依托创意工场组织创客团队,培育创业项目,集成创新创业基本能力。

以项目为驱动,与(+1)层互动,培育创业团队。

(+1)基于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实战层

以注册公司为载体,学生自主运营,实现市场机制下的创新创业实战。

为各年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注册公司为载体进入创新创业实战。

市场机制下的创新创业实战历练。

十、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一)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办学经费短缺

我校为民办高校,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为学生所缴纳学费。

因此,在发展过程中经费短缺问题比较突出。

    

2.“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能否建立一支思想稳定、结构合理、双师素质高、教学与实践技术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也是独立学院打造核心竞争力,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

我校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吸引优质教师资源有一定难度。

(二)采取的措施

1.多渠道筹措经费

(1)希望政府能够对独立学院给予财政资助

(2)通过产业渠道、捐赠赞助、社会联系、科研渠道等途径进行经费筹集。

2.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的人才引进机制

首先,在教师聘用及教师资格认证上予以完善并细化。

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学校要依照自身条件制订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其次,对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加大高水平、高职称学科骨干人才的引进力度,发挥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在用人方面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方式,聘请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专业水平高、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兼职任教,构建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努力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2)建立灵活的教师培养机制

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时,把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目标,一方面学校通过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教师培训课程,集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到媒体或企业参加短期专业实践;另一方面建立激励机制,将选拔晋升机制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并为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

2018年1月19日

 

附件3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

转型发展年度总结评估报告支撑数据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16

2017

备注

1

理事会(或董事会)中成员数量

7

7

其中:

来源于地方、行业、企业的成员数量

3

3

2

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数量

15

15

其中:

来源于地方、行业、企业的委员数量

5

5

3

院(系)专业指导委员会数量

0

0

院(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数量

0

0

其中:

来源于地方、行业、企业的委员数量

0

0

4

学校出台应用型高校建设或转型发展相关配套制度文件

0

0

5

普通本科专业总数

18

20

6

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本科专业数

18

20

7

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本科专业覆盖在校生数

4844

5134

8

通过国际认证的普通本科专业数

0

0

9

普通本科开设的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数

16

22

10

普通本科使用的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数

2

2

11

普通本科生在校生数

4844

5134

12

全日制研究生在校生数

0

0

其中: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生数

0

0

13

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

96.71

97.39

其中:

升学率

%

0.34

0.86

自主创业率

%

2.52

4.5

14

本科毕业生省(市、自治区)内就业率

%

9.5

12.2

15

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

%

86.64

87.21

16

本科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支出

千元

0

0

我校无财政拨款

本科生均财政拨款-项目支出

千元

0

0

我校无财政拨款

17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

2

2

其中: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

2

2

18

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

0

0

19

专任教师数

227

301

20

双师型教师数

30

34

21

拥有行业、企业累计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任教师数

83

97

22

近5年内赴行业企业实践锻炼6个月及以上的专任教师数

38

46

23

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数

17

17

24

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为本科生授课课时数

课时

9248

12716

25

横向技术服务和企业委托项目到款额

千元

0

0

26

校企合作专利授权数

0

0

27

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

0

0

28

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

千元

0

0

29

本科引进国外课程数

0

0

30

本科引进国外教材数

0

0

31

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专业招收全日制学历留学生数

0

0

32

本科层次招收专科毕业生人数

0

0

33

本科层次招收中职毕业生人数

0

0

34

培训行业、企业在职人员

人次

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