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859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6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docx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docx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医学护理类理论知识

一、考试大纲说明

(一)考试形式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二)考试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分值分配

1.必考模块:

医学基础综合知识,分值90分。

包括人体形态、人体机能。

2.选考模块:

相关专业知识,分值60分。

考生可根据中职所学专业在三个备选项目中自主选择其中之一。

(1)项目一护理专业知识:

包括走进护理,护理评估,护理技术,内外科护理相关知识。

(2)项目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知识:

包括人体运动学,康复评定,物理治疗相关知识。

(3)项目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知识:

包括临床检验,微生物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相关知识。

(四)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

(五)考试能力要求

本大纲在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三个认知能力层次的要求,即了解、熟悉、掌握。

(六)参考教材

1.医学基础综合知识模块

《解剖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王怀生李召主编)

《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彭波李茂松主编)

2.专业知识模块

(1)护理(助产)模块

《走进护理》中职课改教材

《护理评估》中职课改教材

《护理技术》中职课改教材

《内外科护理》中职课改教材

(2)康复治疗技术模块

《人体运动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尹宪明主编)

《人体运动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戴红主编)

《康复评定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王玉龙主编)

《物理治疗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章稼主编)

(3)医学检验技术模块

《临床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安艳,赵平主编)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沈岳奋主编)

《微生物检验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郭积燕主编)

二、考试内容及范围

必考模块:

医学基础综合知识

【人体形态】

(一)运动系统

1.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骨和骨连结:

(1)掌握骨的构造;熟悉骨的分类;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2)掌握关节的基本构造;熟悉关节的辅助性结构;了解关节的运动。

(3)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熟悉颈椎、胸椎、腰椎和骶骨的主要形态特点。

(4)掌握椎间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熟悉椎骨间的连结概况;熟悉脊柱的整体观和运动;掌握胸廓的组成;了解胸骨和肋的形态,肋骨与胸椎、肋软骨与胸骨之间的连结。

(5)掌握上肢骨的组成、排列;了解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形态。

(6)掌握肩关节和肘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熟悉桡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了解前臂骨的连结、腕骨间关节和腕掌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的组成与运动。

(7)掌握下肢骨的组成、排列;了解髋骨、髌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形态。

(8)掌握骨盆的组成和分部。

(9)掌握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10)掌握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名称;熟悉新生儿颅的特征。

(11)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12)掌握临床常用的骨性标志。

3.肌学

(1)了解骨骼肌的作用、形态和分布,了解肌的辅助结构。

(2)熟悉头肌的分部、主要面肌和咀嚼肌的名称。

(3)了解躯干肌的分部和各部肌的名称。

(4)掌握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和肋间肌的位置与作用。

(5)熟悉膈的位置、形态;掌握膈的裂孔及其所通过的结构、膈的作用。

(6)掌握腹前外侧群各肌的名称、位置、层次、形态;熟悉腹直肌鞘的构成。

(7)掌握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和通过的内容物,了解其临床意义。

(8)了解上肢肌的分部;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

(9)了解前臂肌的分群及作用。

(10)了解下肢肌的分部和分群;掌握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

(11)了解腋窝、肘窝、股三角、胭窝的组成(境界)和内容。

(二)内脏学

1.掌握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2.消化系统

(1)消化管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掌握咽峡的构成;熟悉舌的形态和舌乳头的名称及功能、颏舌肌的作用。

熟悉牙的形态和构造、牙式及牙周组织。

掌握腮腺、下颌下腺的位置及腺管的开口部位。

掌握咽的位置、分部和交通以及腭扁桃体的位置。

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食管的狭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掌握小肠的分部;熟悉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和分部,熟悉空、回肠的区别。

掌握大肠的分部、盲肠和结肠的外形特征、盲肠与阑尾的位置、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了解回盲瓣的形态、位置及作用。

熟悉结肠分部和各部的位置;掌握直肠的位置、弯曲和肛管黏膜的结构特点。

(2)消化腺

了解消化腺的组成,掌握肝的位置和形态,熟悉肝上、下界的体表投影。

掌握胆囊的位置、形态,熟悉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和胆汁的排出途径。

熟悉胰的位置、分部和胰管的开口部位。

3.呼吸系统: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道

掌握呼吸道的组成和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掌握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其开口部位;了解固有鼻腔黏膜的分部。

熟悉喉的位置和喉软骨的名称、数量,掌握喉腔的形态和分部。

熟悉气管的位置,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及临床意义。

(2)肺

掌握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

掌握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了解肺段的概念。

(3)胸膜与纵隔

掌握胸膜与胸膜腔的概念。

熟悉壁胸膜的分部;掌握肋膈隐窝的概念;熟悉壁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掌握纵隔的概念;了解纵隔的分部和内容。

4.泌尿系统: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1)肾

掌握肾的形态和位置,熟悉肾的被膜。

掌握肾的冠状(额状)切面的结构。

(2)输尿管

掌握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熟悉输尿管的行程。

(3)膀胱

熟悉膀胱的位置、形态和毗邻。

掌握膀胱三角的位置、黏膜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5.生殖系统:

掌握生殖系统的组成。

(1)男性生殖器

掌握男性生殖器的组成。

熟悉睾丸的位置和形态。

熟悉附睾的位置和形态。

熟悉输精管的分部,射精管的合成及开口部位。

了解输精管结扎术常选用的部位。

掌握精索的概念、位置和内容。

熟悉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毗邻。

熟悉阴茎的构造。

掌握男性尿道的弯曲、狭窄和分部。

了解精子的排出途径。

(2)女性生殖器

掌握女性生殖器的组成。

掌握卵巢的形态、位置。

掌握输卵管的位置和分部;了解输卵管结扎术的常用部位。

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

了解阴道穹后部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3)会阴

熟悉会阴的概念和分区,狭义会阴的临床意义。

6.腹膜

(1)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

(2)熟悉腹膜与器官的关系。

(3)熟悉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大网膜的位置与功能;了解系膜的名称。

(4)熟悉直肠膀胱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三)脉管系统

1.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

2.心血管系统

(1)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及体循环与肺循环的概念。

(2)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及心各腔的形态结构,了解心壁的构造。

(3)掌握心传导系统的组成。

(4)掌握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重要分支及其分布范围。

(5)熟悉心包的构成和心包腔的概念;了解心的体表投影。

(6)了解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的行程;熟悉动脉韧带的位置及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意义。

(7)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部。

(8)掌握主动脉弓的分支。

(9)熟悉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行程;了解颈动脉小球、颈动脉窦的位置和作用。

(10)熟悉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

(11)熟悉上肢动脉主干的名称和行程;了解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

(12)熟悉腹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支、分布。

(13)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和分布。

(14)了解肾动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的来源。

(15)了解髂内动脉的主要分支;掌握子宫动脉的起始及其与输尿管的位置关系。

(16)熟悉下肢动脉主干名称和行程。

(17)熟悉上腔静脉的合成和收集范围;熟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起止、行程。

(18)掌握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的行程、注入部位及临床意义。

(19)熟悉下腔静脉的合成和收集范围。

(20)掌握大隐静脉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及临床意义;了解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程和注入部位。

(21)掌握肝门静脉的合成、主要属支和收集范围,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的主要吻合和临床意义。

3.淋巴系统

(1)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

(2)熟悉淋巴干的名称及收集范围;掌握胸导管及右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和收集范围。

(3)熟悉腋淋巴结、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及流向;了解全身淋巴结群的位置。

(4)熟悉脾的位置和形态。

(5)了解胸腺的位置和形态。

(四)感觉器

1.了解感受器结构的种类和功能。

2.视器

(1)了解视器的组成。

(2)掌握眼球壁的层次、各层的分部及形态结构特点。

(3)掌握眼球内容物的名称和作用。

(4)熟悉房水的循环途径。

(5)熟悉泪器的组成和鼻泪管的开口部位;了解结膜的形态结构。

(6)熟悉眼球外肌的名称和作用。

3.前庭蜗器

(1)了解前庭蜗器的组成。

(2)了解外耳道的走向;熟悉鼓膜的位置、分部。

(3)熟悉中耳的组成。

(4)掌握咽鼓管的交通、功能及小儿咽鼓管的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

(5)了解内耳的组成;熟悉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分部。

掌握听觉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6)了解声波传导途径。

(五)内分泌系统

1.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2.掌握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胸腺的位置;了解各内分泌腺的形态。

(六)神经系统

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分部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2.中枢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掌握脊髓的位置和外形;掌握脊髓灰质、白质的位置;熟悉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掌握脑的分部和位置;掌握脑干的组成和功能;熟悉脑干内主要神经核团的名称和性质,了解脑干内纤维束的联系概况及重要纤维束的名称、功能。

掌握小脑的位置和外形、小脑扁桃体及其临床意义;了解小脑的内部结构。

掌握间脑的位置、分部及背侧丘脑腹后核的功能。

熟悉下丘脑的组成。

掌握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和分叶;掌握大脑皮质主要机能区的位置。

掌握基底核的名称。

掌握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分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了解各脑室的位置和联通。

(2)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熟悉脑、脊髓被膜的层次及蛛网膜下隙和硬膜外隙的位置;了解硬脑膜窦的概念。

掌握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

掌握椎动脉、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

掌握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脑室系统的组成,掌握脑脊液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

3.周围神经系统

(1)脊神经

熟悉脊神经的组成分支、纤维成分及前、后支的分布规律。

了解颈丛的组成、位置和皮支浅出的部位;熟悉膈神经的分布。

了解臂丛的组成、位置,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和腋神经的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

了解胸神经前支的分布及其节段性。

了解腰丛的组成和位置;掌握股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了解骶丛的组成和位置;掌握坐骨神经的行程和分布;掌握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分布。

(2)脑神经

掌握12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了解其成分和分布。

了解嗅神经的行程、性质、分布;掌握视神经的行程、性质。

熟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的分布。

掌握三叉神经的纤维成分、主要分支和分布

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分、主要分支和分布,了解其损伤后的表现。

熟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的分布。

熟悉内脏神经的概念和区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部位。

掌握交感干的位置、组成,熟悉交感神经主要椎前节的名称。

掌握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