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9681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河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河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6年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河源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源调查队)

2017年3月30日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抓住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深圳全面对口帮扶河源等历史性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应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践行发展新理念,积极实施“南融行动”,全面融入深莞惠“3+2”经济圈,大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强化生态建设,大力补齐民生短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振兴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年末常住人口308.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5万人,增长2.4‰。

城镇人口比重43.04%,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

年末户籍总人口373.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万人,增长18.8‰。

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98.72亿元,比上年增长8.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05亿元,增长4.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07.83亿元,增长9.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7%,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85.84亿元,增长8.4%,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6%,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6:

45.7:

42.7调整为11.7:

45.4:

42.9,服务业占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

在服务业中,批发零售业增长4.9%,住宿餐饮业增长4.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3%,金融业增长8.4%,房地产业增长9.4%,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2.9%。

全市民营经济单位数12.85万个,上交税金62.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7%和1.2%。

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588.79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七成,拉动GDP增长6.0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72.80亿元,增长10.7%,占GDP的比重为19.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30.64亿元,增长8.8%,其中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3.0%和29.3%。

2016年,全市人均GDP为29205元,仅为全国人均水平(53980元)的54.1%、全省(72787元)的40.1%,按平均汇率折算为4397美元。

全年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89亿元,增长2.1%。

国、地税税收收入108.77亿元,增长1.0%。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4.52亿元,增长10.4%。

其中,用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城乡社区等支出分别增长19.1%、21.7%、88.1%、23.8%、24.7%和48.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0%。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4.3%,衣着类价格上涨1.2%,居住类价格上涨1.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1.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1.0%,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下降0.5%。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7.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与上年持平。

 

表1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价格指数

(上年=100)

比上年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服务价格指数

消费品价格指数

食品烟酒

其中:

粮食

豆类

食用油

畜肉类

禽肉类

蛋类

水产品

干鲜瓜果类

食糖

在外餐饮

衣着

居住

生活用品及服务

交通和通信

教育文化和娱乐

医疗保健

其他用品和服务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2.0

101.2

102.3

104.3

102.1

102.8

103.2

108.5

101.3

103.0

102.9

118.4

100.9

111.3

100.4

101.2

101.7

101.2

99.9

99.5

101.2

101.0

100.9

2.0

1.2

2.3

4.3

2.1

2.8

3.2

8.5

1.3

3.0

2.9

18.4

0.9

11.3

0.4

1.2

1.7

1.2

-0.1

-0.5

1.2

1.0

0.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0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0.32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8万人。

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为0.9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5%。

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2.08万人。

全市6个省级以上产业转移工业园共接纳本地劳动力9.45万人。

实施创业培训0.13万人,创业带动就业0.57万人。

当前,河源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稳定,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

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偏低,综合实力较弱;产业层次偏低,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传统动力逐渐减弱,新的发展动能尚未形成;“三新”经济培育力度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与刚性支出需求矛盾加剧;资源、人力成本等要素制约日益突出;社会和民生事业短板问题仍较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尚待提升。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9.69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98.98亿元,增长2.9%;林业产值23.88亿元,增长8.7%;牧业产值36.36亿元,增长4.4%;渔业产值4.56亿元,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90亿元,增长7.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16.3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公顷;糖料种植面积481公顷,比上年增加1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63万公顷,增加34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00万公顷,增加2504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91.32万吨,其中稻谷81.87万吨,增长0.1%。

糖蔗产量2.73万吨,下降7.9%;花生产量8.18万吨,增长2.6%;蔬菜产量76.15万吨,增长6.7%;水果产量42.53万吨,增长9.5%;茶叶产量5729吨,增长7.0%。

全年肉类总产量11.63万吨,下降1.4%。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55万吨,增长1.6%。

表2201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稻谷

花生

糖蔗

蔬菜

水果

茶叶

生猪存栏量

生猪出栏量

出售和自宰家禽

肉类总产量

#猪肉

禽肉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头

万头

万只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91.32

81.87

8.18

2.73

76.15

42.53

5729

73.10

95.21

2686.77

11.63

7.22

3.65

4.55

0.1

0.1

2.6

-7.9

6.7

9.5

7.0

-2.6

-2.6

0.6

-1.4

-2.6

0.3

1.6

全市安排种粮三项(种粮、粮种、农资)补贴19559万元,农机补贴947万元。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6.13万千瓦,比上年减少1.67万千瓦。

农村用电量7.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5%。

全市现有实施“公司+农户+基地”经营模式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7家,其中本年新增15家(省级4家、市级11家)。

辐射带动农户31万户,户均增收3400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405.74亿元,比上年增长9.5%。

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0家,比上年增加70家,其中年产值超10亿元的28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239.05亿元,增长14.8%。

分所有制类型看,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5.28亿元,增长11.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120.78亿元,增长1.9%,股份制企业工业增加值246.96亿元,增长14.1%,集体企业工业增加值0.13亿元,增长29.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工业增加值4.01亿元,增长12.1%。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01.34亿元,增长6.7%;重工业增加值275.83亿元,增长11.0%。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00.30亿元,增长5.2%,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39.06亿元,增长7.9%,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35.92亿元,增长15.8%,微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88亿元,下降1.3%。

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167.45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91.97亿元,增长10.9%。

先进制造业工业增加值189.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7.08亿元,增长12.9%,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9.94亿元,增长13.0%。

优势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78.77亿元,增长13.7%,其中,纺织服装业工业增加值14.62亿元,增长13.6%,食品饮料业工业增加值19.73亿元,增长32.3%,家具制造业工业增加值0.90亿元,增长22.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工业增加值19.34亿元,增长13.5%,金属制品业工业增加值15.01亿元,增长34.8%,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工业增加值9.16亿元,下降21.8%。

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3.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2.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61.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57.78%,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53.56%,下降2.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3.99%,提高3.0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81次,提高0.3次;成本费用率5.43%,下降0.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1.89万元/人年,下降3.9%;产品销售率96.3%,下降0.3个百分点。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3.42亿元,增长13.8%,利润总额79.13亿元,增长7.7%。

全市“一区六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8家,比上年增加7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30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增速比全市规上工业高出2.6个百分点;实现入库税收21.54亿元,比上年增长2.9%。

全市6个省级及以上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工业增加值21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

表3201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铁矿石原矿量

钨精矿折含量

发电量

软饮料

化学纤维

服装

人造板

皮革鞋靴

化学原料药

中成药

塑料制品

水泥

瓷质砖

钢材

模具

粗钢

万吨

亿千瓦小时

万吨

万件

万立方米

万双

万吨

万平方米

万吨

万套

万吨

363.97

1328

86.88

104.82

764

2846.30

22.35

1623.40

744

22381

40900

195.32

3434.74

373.39

39.43

154.89

-41.2

0.9

23.9

34.3

0.5

-21.3

-28.8

-41.2

-8.6

-24.8

1.5

-0.2

1.7

10.5

3.6

8.3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106家,比上年增加2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