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64041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4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七章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七章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七章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七章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1.docx

《第七章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1.docx

第七章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1

第七章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

第一节声母的主要变化

一、全浊声母的清化

中古汉语的声母共有三十七个,其中並(奉)、定、澄、从、邪、崇、俟、船、禅、群、匣十一母为全浊音,这些全浊音到了《中原音韵》时代全部变成了清音声母。

全浊音变为清音时因受到声调的影响而发生了分化:

其中塞音和塞擦音受平声的影响一般变成了送气音,受仄声的影响一般变成了不送气音;全浊擦音的变化更复杂一些。

例如:

二、[]的产生

[]的前身是《切韵》时代的帮、滂、並三母,到了北宋初年的三十六字母时期,逢合口三等韵及流摄开口三等韵的帮、滂、並分别变成了非、敷、奉三母。

此后帮、滂、並只与开口一二三四等韵及合口一二四等韵拼合;非、敷、奉三母则只与合口三等韵和流摄开口三等“尤”“有”韵拼合。

元明时期,随着全浊音的消失,非、敷、奉三母和流并变成了[],反映这一重要变化的文献材料是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和明兰茂《韵略易通》中的《早梅诗》。

根据以上情况可以看出,非、敷、奉三母基本上是受合口三等韵的影响而产生的,[]母的正式出现是在元明时期。

三、j、q、x的产生

j、q、x这三个声母大致产生于清初稍后的时期,因为在清初的《五方元音》中j、q、x尚未出现(如“剪”母字有:

精尖尊钻;“金”母字有:

京坚根干)。

此三母各有两个来源,即《中原音韵》中的g、k、h与z、c、s:

其产生的具体原因是这样的:

舌根音g、k、h与齐、撮呼韵母相拼,受i、ü韵头或韵母的影响而发生了腭化,腭化后舌位前移,遂变成了j、q、x。

例如:

见:

姜溪:

群:

乾晓:

匣:

舌尖前音z、c、s与齐、撮呼韵母相拼,受i、ü韵头或韵母的影响发生了腭化,腭化后舌位后移,也变成了j、q、x。

例如:

精:

将清:

从:

前心:

邪:

变成j、q、x后,原与细音相拼的g组声母与z组声母便无从分辨。

清乾隆八年(1743年),有人(佚名,一说名存之堂)写了一本叫《圆音正考》(圆音即团音)的书,目的是要教人们如何辨别尖音与团音(古“精清从心邪”五母与细音韵母(今齐、撮两呼)相拼的音叫尖音;古“见溪群晓匣”五母与细音相拼的音叫团音。

),这说明当时尖音与团音均已变成了j、q、x。

现在京剧中还分尖团,南方不少方言中都分尖团,如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等。

四、zh、ch、sh的产生

zh、ch、sh三母是由中古的知组、庄组、章组声母合流而成,其演变的情形大致是:

庄组、章组在唐末宋初之际合并为照组,大约到了《中原音韵》时期,知组又与照组合并。

此将这个演变过程图示如下:

五、零声母的增加

隋唐时零声母只有一个“影”母,到了现代北京话中,中古的微、疑、影、云(出现于《韵镜》、《七音略》)、以五母都成了零声母。

其中疑、影、云、以四母变成了[i]、[u]、[y]三类零声母,微母变成了[u]类零声母,疑、影二母同时又变成了[a](包括[o]、[e])类零声母。

具体情况如下图:

六、[v]母的消失

[v]母的消失是从清初的《五方元音》一书中反映出来的。

该书将声母分为20类,以“梆、匏、木、风”等字命名。

此20个声母中已取消了[v]母,原[v]母字被并进了[o]声母。

下面是这20个声母的拟音:

梆[b]匏[p]木[m]风[f]

斗[]土[]鸟[]雷[]

竹[]虫[]石[]日[]

剪[]鹊[]系[]云[]

金[]桥[]火[]蛙[]、[](例字:

文晚恩安)

文、晚二字在《中原音韵》中属于“无”[]母,《五方元音》将此类字归入“蛙”母,这说明此时“无”[]母已经消失。

第二节韵母的主要变化

一、二呼四等变为四呼

中古的开合二呼四等韵到今北京话中变成了开齐合撮四类韵,其演变的情形大致如下:

1.中古的开口一二等韵变成了今音的开口韵。

例如:

2.中古开口三四等韵变成了今音的齐齿韵。

例如:

3.中古合口一二等韵变成了今音的合口韵。

例如:

4.中古合口三四等韵变成今音的撮口韵。

例如:

以上变化只是大致的趋势,实际上每种变化都有不同的情况,主要如下:

1.开口二等韵逢见组、晓组声母多数没有变为开口韵而变成了齐齿呼。

例如:

2.开口二等江韵(包括上、去、入声)逢知组、庄组声母没有变为开口韵,而变成了合口韵。

例如:

3.开口三等韵逢知系声母没有变为齐齿韵,而变成了开口韵。

例如:

4.开口三等尤韵(包括上、去声)逢帮组声母(后来多变为非组)没有全部变为齐齿韵,而是多数变成了合口韵。

例如:

5.合口一等韵逢帮组声母多数没有变为合口韵,而变成了开口韵。

例如:

6.合口三等韵逢帮组声母(后来变为非组)没有变为撮口韵,其中大部分字变成了开口韵,小部分字变成了合口韵。

例如:

7.合口三等韵逢知系声母没有变为撮口韵,而变成了合口韵。

例如:

8.合口三等韵逢精组声母没有变为撮口韵,而变成了合口韵。

例如:

关于四呼形成的时间,大体可以确定在明代初年。

明初兰茂的《韵略易通》(1642年)将《中原音韵》中的“鱼模”部分成了“居鱼”、“呼模”两部,可见其时[]韵母和[]介音已经出现。

[]韵母和[]介音的出现,意味着开齐合撮四呼已经形成(中古的开口细音后来即叫做齐齿呼),只是还未有其名而已。

开齐合撮的名称是清初潘耒正式提出来的,他在其《类音》中明确用这些名称对韵母进行了分类。

二、相近韵母的合并

中古同摄的韵读音比较接近,其中一等韵与二等韵、三等韵与四等韵后来多数都发生了合并,一部分三四等韵与一二等韵也发生了合并。

例如:

相近韵母的合并是中古韵母大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尾韵变为[-]尾韵

《广韵》中深、咸两摄的韵都属于[-]尾韵,这类韵共有九个,即“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在《中原音韵》中,这九类韵被合并成了“侵寻”、“监咸”、“廉纤”三部。

到了明末毕拱宸的《韵略汇通》中,此三部与“真文”、“寒山”、“桓欢”、“先天”四部合并为“真寻”、“山寒”、“先全”三部,这说明其时[-]尾已经消失。

此将《韵略汇通》的十六个韵目列示如下:

一东洪二江阳三真寻四庚晴

五先全六山寒七支辞八灰微

九居鱼十呼模十一皆来十二萧豪

十三戈何十四家麻十五遮蛇十六幽楼

[-]尾韵并入[-]尾韵,是中古韵母大量减少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入声韵的消失

中古的入声韵有[-]、[-]、[-]三种清塞音韵尾,到了《中原音韵》时,这三种韵尾全部发生了脱落。

韵尾脱落后,入声韵即转变成了阴声韵,遂与原阴声韵发生了合并,这种合并是造成中古韵母减少的主要原因。

例如:

第三节声调方面的主要变化

一、平分阴阳

中古的平声到现代北京话中变成了阴平和阳平两个调类,这个变化在元代时已经形成。

分化的条件是声母的清浊,其规律是:

(1)清音变阴平,即声母为全清、次清的古平声字,北京话中都读作阴平声。

例如:

东(端)风(非)吹(昌)衣(影)。

(2)浊音变阳平,即声母为全浊、次浊的古平声字,北京话中都读作阳平声。

例如:

唐(定)时(禅)传(澄)奇(群)、牛(疑)迷(明)难(泥)来(来)。

二、全浊变去(亦称“浊上变去”)

“全浊变去”是指上声而言。

中古上声字中的全浊声母字在现代北京话中多数都读成了去声,这个变化至少在唐代末年已经开始。

唐末人李涪曾在他的《刊误》一书中批评《切韵》将一些去声字归入上声韵部。

李涪所举的例字正好都是《切韵》中的全浊上声字,如“舅”、“皓”等。

这些例子说明不是《切韵》将字归错了,而是在李涪那个时代全浊声母的上声字有一部分已转化为去声。

北宋以后,这种变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到了现代北京话中,大部分全浊上声字都变成了去声(少数全浊上声字没有变为去声,如“殍坂菶釜腐辅缓皖浣莞很俭窘强挺艇梃仅瑾饉墐楯吮场汞澒泂迥”等)。

例如:

父(奉)坐(从)弟(定)跪(群)巨(群)象(邪)抱(並)柱(澄)

三、入派三声

中古入声韵到元代消变为阴声韵后,其调值受声母清浊的影响也发生了分化:

凡声母为全浊音的中古入声字被派入到平声(阳平)的行列,如“白、食”;凡声母为次浊音的中古入声字被派入到去声的行列,如“月、落”;凡声母为清音的中古入声字被派入到上声的行列,如“七、八、德、国、百、尺、作、客”。

这种变化称为“入派三声”。

其变化规律是:

全浊变阳平,次浊变去声,清音变上声。

其中派入上声的字最多。

从《中原音韵》到现代北京话,原入声字的调属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具体地说,《中原音韵》派到阳平的入声字今音仍旧读作阳平,如“白、食”。

《中原音韵》派到上声的入声字今音一部分读阴平,如“七、八”;一部分读阳平,如“德、国”;一部分仍旧读上声,如“百、尺”;一部分读去声,如“作、客”。

《中原音韵》派到去声的入声字今天仍然读去声,如“月、落”。

这种新的变化可以称作“入派四声”。

其变化规律是,全浊变阳平,次浊变去声,清音变四声。

其中进入去声的字最多。

此将上述两种变化列成图表以便比较。

中古四声到北京话四声变化示意图

最后,我们将中古四声与北京话四声列成一个对照表:

中古四声与北京话四声对照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