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科学第五讲物质的溶解性课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6125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5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科学第五讲物质的溶解性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二科学第五讲物质的溶解性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二科学第五讲物质的溶解性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二科学第五讲物质的溶解性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二科学第五讲物质的溶解性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科学第五讲物质的溶解性课件.docx

《初二科学第五讲物质的溶解性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科学第五讲物质的溶解性课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科学第五讲物质的溶解性课件.docx

初二科学第五讲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课题

第五讲物质的溶解性

教学目标

1、了解气体的溶解度。

2、理解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误差分析。

3、理解改变溶液浓度的常用方法。

重、难点

1、物质的溶解性

2、溶液的配置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

本次课涉及到的高考考点:

物质的溶解;

本次课涉及到的难点和易错点:

1、不能正确选择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

2、不能正确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一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

(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和。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物质溶解时热量的变化

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如、溶解于水时会放出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如溶解于水时会吸收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大部分物质溶解时热量变化不明显,如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

【例题1】以下是一个探究活动的实验步骤:

用量筒量取5ml水,加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振荡试管至固体完全溶解;

继续加入硝酸钾晶体,振荡试管,有不能溶解的固体存在;

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固体溶解;

本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A、溶质的种类对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有何影响

B、温度对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有何影响

C、振荡对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有何影响

D、温度对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有何影响

知识点二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

在下,在的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在不断加入硫酸铜之前的溶液都是硫酸铜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那么,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

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

如果能转化,怎样转化?

实验:

取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改变条件

实验操作

出现的现象

结论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3、浓溶液和稀溶液:

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思考:

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

实验:

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现象:

10克蔗糖在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但可以继续溶解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经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

结论: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引入:

从上面得实验可以知道,蔗糖和熟石灰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得多。

那么,我们能否用定量的方法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呢?

实验室温下,10克食盐和10克氯酸钾溶于100克的水中

现象:

氯酸钾未全溶,已达到饱和;食盐全溶解完,未达到饱和。

结论:

这两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过渡:

不同溶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一样,如何定量地判断溶质的溶解能力?

【例题2】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物质的溶液

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D、降温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知识点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

(一)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下,某物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点】

(1)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词:

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一般为水)、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练习】指出下列各句的含义及判断是非:

1、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2、20℃时,100克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3、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

4、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

5、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克

6、在30℃时,50克水里最多溶解20克硝酸钾,则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二)溶解度曲线: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曲线上各点:

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曲线:

表示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曲线的交点:

表示这几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读图回答:

1、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温度对溶解度影响最大的物质是硝酸钾,影响最小的物质是氯化钠;

3、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如)随温度的升高而。

根据以上溶解度曲线回答:

1、℃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0克;

2、1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为;

3、℃时硝酸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为克。

4、20℃时硝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硝酸钾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5、10℃时150克硝酸铵投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温度升高到20℃,所得溶液为溶液。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①有的影响很大(曲线较陡)。

如:

硝酸钾。

②有的影响很小(曲线平缓)。

如:

氯化钠。

2、极少数物质及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如:

熟石灰。

3、曲线上的点:

表示某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且溶液是饱和溶液。

4、曲线下面的点:

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5、曲线上面的点:

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6、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7、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8、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三)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20℃时的溶解度

大于10克

1-10克

0.01-1克

小于0.01克

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说明:

所谓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时相对的。

自然界没有绝对不。

习惯上称作“不溶”的物质,只是溶解度很小,一般忽略不计而已。

提问:

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温度高低、是否搅拌、食盐颗粒的大小

探究: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二、建立假说: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猜测:

猜测1:

溶解度可能与温度有关

猜测2:

溶解度可能与压强有关

猜测3:

溶解度可能与溶剂有关

猜测4:

溶解度可能与溶质有关

三、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方案1)在室温下配制硝酸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给饱和溶液加热后再加入硝酸钾,观察此时硝酸钾是否溶解了?

一直加到硝酸钾不能再溶解为止。

想一想:

为什么加热后硝酸钾还能继续溶解?

将此时的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是否有大量的硝酸钾固体析出?

想一想:

为什么会有硝酸钾固体析出的?

得出结论: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温度是影响硝酸钾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方案2(控制变量法)

目的

验证溶解度是否与温度有关

条件控制

温度不同,溶质、溶剂一样

实验方案

(1)称量一定质量的硝酸钾固体M克,在室温下用一定量100克的水配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剩余N克。

即溶解度为M-N克。

升高温度,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称量剩余的硝酸钾为P克。

即溶解度为M-P克。

(2)或配制较高温度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进行

实验数据

M克,N克,P克,100克

结论

对于同一种溶质,温度改变,溶解度改变

通过几次实验,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温度(外因)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

2.小琪同学向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蔗糖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

3.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恒温蒸发溶剂B.降低溶液的温度

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向溶液中加入t℃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4.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M1经过如下变化: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M2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B.M3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M2和M3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D.将M3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2g

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

A.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D.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

6.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A.20℃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

B.在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C.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硝酸钾被水溶解

7.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

8.向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铵晶体,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B.C.D.

 

9.20℃时,100g水中不断加入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选项

A

B

C

D

加入NaCl质量(g)

5

15

30

40

所得溶液质量(g)

105

115

130

136

10.一定温度下,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加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略降低温度D.该温度下,蒸发少量水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

溶质的质量分数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小数或百分比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表示溶液的浓度也越大。

 

【典例1】实验室常用浓度为30%左右的稀硫酸,现将100mL、98%的浓硫酸与400mL水配制成稀硫酸,所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

(1)用固体溶质配制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钥匙。

配制步骤:

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

(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实验用品:

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

配制步骤:

计算;量取;溶解。

【典例2】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12%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______、______、量筒.

(2)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______,______.

(3)图②、图③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__.

(4)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______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______的量筒(填序号①10mL②50mL③100mL).(水的密度为1g/cm3)

(5)在量取蒸馏水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或“>”)12%.

 

1.一定条件下,某物质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g

所加物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20

10

2

12

20

15

2.5

a

20

20

7

26

30

20

7

27

(1)表中a=。

(2)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下图中,能表示该物质溶解度的曲线是(填字母)。

(4)所得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填实验序号,下同);

(5)温度不变,将①、②所得溶液混合后,向其中再加入g该物质,能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2.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不同温度下在100g水中溶解的质量如下表:

某同学为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有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样品2g放入烧杯中,加入25℃、100g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有溶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为苯甲酸的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待样品充分溶解后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将所得滤液缓慢冷却至室温就可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有大量的氯化钠(NaCl)和纯碱(Na2CO3),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当地居民常说的“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涵义是

4.将饱和石灰水变为不饱和石灰水,可采用三种方法: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A.生石灰B.氯化钠C.硝酸铵D.氢氧化钠

 

2.常温下,向一未知质量的KNO3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经充分搅拌,发现有部分KNO3晶体溶解,则原溶液是()

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各部分的性质不相同的液体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化情况(填写“变大”“不变”或“变小”).

(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_;

(2)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_;

(3)如果加入氯化钾晶体,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_.

4.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2)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

(3)t2℃时,用50g水配制物质a的饱和溶液,至少需要________ga物质.

5、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

①P点的含义是。

②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③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质量是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