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课标卷Ⅱ理综解析word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8058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新课标卷Ⅱ理综解析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全国新课标卷Ⅱ理综解析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全国新课标卷Ⅱ理综解析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全国新课标卷Ⅱ理综解析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全国新课标卷Ⅱ理综解析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新课标卷Ⅱ理综解析word版.docx

《全国新课标卷Ⅱ理综解析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新课标卷Ⅱ理综解析word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新课标卷Ⅱ理综解析word版.docx

全国新课标卷Ⅱ理综解析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F19Na23Al27S32Cl35.5K39Ca40Cr52Fe56Ni59Cu64Zn65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答案】:

C

【解析】DNA为双链,两条链间以氢键连接,RNA为单链,但也有双链区域,如tRNA三叶草构象,双链区域也含氢键,A错误;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含有DNA或者RNA一种核酸,B错误;细胞生物都含有DNA和RNA,C正确;线粒体、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DNA,核糖体含rRNA和蛋白质,D错误。

【试题点评】此题考查的对核酸基础知识的识记,难度不大。

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航油镁键

B.叶绿素吸收的光可能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答案】D

【解析】叶绿素中心元素是镁离子,A正确;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叶绿素a比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高,C正确;植物主要的吸收峰在蓝紫光区和红光区,绿光吸收最少,反射多,所以叶片呈现绿色,D错误。

【试题点评】此题考查对色素基本知识的识记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3.下列曰微生物狐疑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痛

【答案】:

C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含有氧呼吸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

呼吸作用是细菌生活的必须的生理过程,相关的酶是由拟核中基因编码。

破伤风杆菌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被抑制。

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4.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答案】:

A

【解析】:

淋巴细胞指B细胞、T细胞,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脸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脸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答案】:

C

【解析】: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6.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适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答案】:

B

【解析】有些酶是生命活动所必须,比如呼吸作用有关的酶,那么在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都存在,A正确;导致酶空间结构发生破坏变形的因素有:

过酸、过碱、高温等,低温只能降低酶的活性,不会破坏结构,B错误;酶的作用实质即为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C正确;酶是蛋白质或者RNA,本身是催化剂,也可作为底物被蛋白酶或者RNA酶降解,D正确。

【试题点评】此题酶的作用本质、影响因素等知识,综合考察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难度适中。

7.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动植物油脸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解析:

考察油脂知识。

动植物油脂不是是高分子化合物。

选择C。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澳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笨

考察有机反应原理。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是甲基上的H被取代。

选择D

9.N0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OL1.0mo1·L-1的NaAI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0

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

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1N0

D.Imol的羟基与1mot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0

赏析:

考察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

A项,溶质NaAlO2和溶剂H2O中都含有O原子;B项,12g石墨烯含有No个C原子,每一个C原子为三个六边形共用,每一个六边形含有2个C原子,共有1No×

=0.5No,B正确。

C项,缺乏体积;D项,1mol的羟基含有9No个电子,但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为10No。

选择B。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

2Fe+6H+=2Fe3++3H2↑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

2Na+Cu2+=Cu↓+2Na+

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

CO2-3+2H+-H2O+CO2↑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

3Mg(OH)2+2Fe3+=2Fe(OH)3+3Mg2+

赏析:

考察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A项,浓盐酸与铁屑反应生成Fe2+;B项,.钠与CuSO4溶液反应,Na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硫酸铜反应;C项,是HCO3-与H+反应;选择D。

11.“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

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个铝离子

C.正极反应为:

NiCl2+2e-=Ni+2Cl-

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

赏析:

考察原电池原理。

负极是液体金属Na,电极反应式为:

Na-e-===Na+;正极是Ni,电极反应式为NiCl2+2e-=Ni+2Cl-;总反应是2Na+NiCl2=2NaCl+Ni。

所以A、C、D正确,B错误,选择B。

12.在1200。

C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

O2(g)=SO2(g)+H2O(g)△H1

2H2S(g)+SO2(g)=

S2(g)+2H2O(g)△H2

H2S(g)+

O2(g)=S(g)+H2O(g)△H3

2S(g)=S2(g)△H4

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

A.△H4=

(△H1+△H2-3△H3)

B.△H4=

(3△H3-△H1-△H2)

C.△H4=

(△H1+△H2-3△H3)

D.△H4=

(△H1-△H2-3△H3)

赏析:

考察盖斯定律。

根据S守恒原理,要得到方程式4,可以用(方程式1+方程式2—3×方程式2)×

;所以,选择A。

13.室温时,M(OH)2(S)

M2+(aq)+2OH-(aq)

=a·c(M2+)=b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

A.

lg(

)B.

lg(

C.14+

lg(

)D.14+

lg(

赏析:

考察沉淀溶解平衡与PH值的关系。

C(M2+)·C2(OH-)=a;C2(OH-)=a/b,经过计算,选择C。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答案】C

时,物块始终静止,加速度为0;当

时,物块做加速运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又

,则有

,故选项C正确。

 

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

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

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C.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答案】C

设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对物块受力分析可知,若f的方向沿斜面向下,有

①;若f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有

②,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可知

③,由①②可求得f的值,而物块的质量m、斜面的倾角

无法求出,故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也无法求出。

本题选C。

 

16.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0是导线框的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

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

【答案】D

线框进入磁场时,由右手定则和左手点则可知线框受到向左的安培力,由于

,则安培力减小,故线框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同理可知线框离开磁场时,线框也受到向左的安培力,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后,线框中没有感应电流,不再受安培力作用,线框做匀速运动,本题选D。

 

17.空间有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磁场方向垂直横截面。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率v0沿横截面的某直径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离入射方向60°。

不计重力,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

B.

C.

D.

【答案】A

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由

可知

,本题选A。

18.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b和c分别位于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c带负电。

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A.

B.

C.

D.

【答案】B

】对c球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上受a、b的库仑力和匀强电场的电场力3个力的作用而平衡,有

,解得

故选B。

 

19.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或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答案】ABD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正确;安培首先提出分子电流假说,B正确;楞

20.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wie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

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答案】BD

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做近心运动,万有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减小。

由于稀薄气体的阻力做负功,故卫星的机械能减小,又稀薄气体的阻力较小,故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万有引力做的功,即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正功,卫星的动能增加,本题选BD。

21.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

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c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A.路面外侧高内侧低

B.车速只要低于v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

C.车速虽然高于v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高度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

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c的值变小

【答案】AC

据题意,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c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汽车与地面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向心力由重力和地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故路面外侧高内侧低,A正确;车速小于vc时,汽车的向心力减小,由于地面比较粗糙,故汽车受到的静摩擦力将会阻碍车辆向内侧滑动,B错误;同理可知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C正确;由选项A的分析可知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向心力的大小不变,故临界速度vc的值不变,D错误。

(对于选项BC也可结合实际情况直接判断出正误,如汽车可以静止在转弯处,汽车速度过大将做离心运动。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8分)

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

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所示。

向左推小球,使弹黄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

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

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k相等。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为求得E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m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D.弹簧的压缩量△x

E.弹簧原长l0

(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k,得Ek=。

(3)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x图线。

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不变.m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如果m不变,h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由图(b)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k的表达式可知,Ep与△x的次方成正比。

 

【答案】

解析

(1)实验需求出小球离开桌面时的动能,故要测量小球的质量吗m和小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v。

,由于抛运动的规律可知,小球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测量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可求得时间,再测出小球水平方向上的位移s,由分运动的等时性可求出v。

的大小

(2)由

(1)问所述可知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3)

,则

,故s—△x图线的斜率与

成正比。

若h不变m增加,则斜率减小;若m不变h增加,则斜率增大。

由于s—△x图线为直线,故

23.(7分)

某同学用量程为ImA、内阻为120Ω的表头按图(a)所示电路改装成量程分别为Iv和1A的多用电表。

图中R1和R2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a)所示的电路,在图(b)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2)开关S闭合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填“电流”、“电压,或“电阻”);

开关S断开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填“电流”、“电压”或“电阻”)。

(3)表笔A应为色(填“红”或“黑”)。

(4)定值电阻的阻值R1=       Ω,R2=       Ω。

(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答案】

【解析】

(1)表头跟R2串联,R1跟开关串联,两个支路并联,连线图同答案。

(2)开关闭合时,电表的内阻较小,为等效电流表;开关断开时,电表的内阻较大,为等效电压表。

(3)电流由红表笔流入,由题图(a)可看出表头右端为“+”,故表笔A为黑表笔。

(4)设表头的内阻为r,满偏电流为

,由欧姆定律可知

V,

,解得

Ω,

Ω。

24.(14分)

   如图,匀强电场中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轨道,轨道平面与电场方向平行。

a、b为轨道直径的两端,该直径与电场方向平行。

一电荷为q(q>0)的质点沿轨道内

侧运动.经过a点和b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分别为Na和Nb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的大小E、质点经过a点和b点时的动能。

 

 

25.(18分)

  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精致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靡攘.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

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

(1)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

 

 

26.(15)

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

c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

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

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

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

C,在E中收集90。

C以下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

C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D仪器的名称是。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b.干燥c.检漏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

C,其原因是。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析:

以合成正丁醛为载体考察化学实验知识。

涉及浓硫酸稀释、沸石作用、仪器名称、

分液操作、分层分析、原因分析和产率计算。

(1)不能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应该将浓硫酸加到Na2Cr2O7溶液,因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容易溅出伤人。

(2)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冷却后补加,以避免加热时继续反应而降低产率。

(3)B仪器是分液漏斗,D仪器是冷凝管。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5)因为正丁醛的密度是0.8017g·cm-3,比水轻,水层在下层。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根据正丁醛的沸点和还原性,主要是为了将正丁醛及时分离出来,促使反应正向进行,并减少正丁醛进一步氧化。

(7)按反应关系,正丁醛的理论产量是:

4.0g×

=3.9g,实际产量是2.0g,产率为:

×100%=51.3%。

参考答案:

(1)不能,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容易溅出伤人。

(2)防止液体暴沸;冷却后补加;

(3)分液漏斗;冷凝管。

(4)c

(5)下

(6)为了将正丁醛及时分离出来,促使反应正向进行,并减少正丁醛进一步氧化。

(7)51%

 

27.(14分)

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

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Fe(Ⅱ),Mn(Ⅱ),Ni(Ⅱ)等杂质)的流程如下:

提示:

在本实脸条件下,Ni(Ⅱ)不能被氧化:

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2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pH较低,对除杂的影响是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过滤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

(3)反应④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4)反应④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ZnCO3·xZn(OH)2.取干操后的滤饼11.2g,煅烧

后可得到产品8.1g.则x等于

赏析:

以工艺流程为形式考察化学知识,涉及反应原理、除杂方法、影响因素、反应类型、产物分析、洗涤干净的检验方法、化学计算等。

(1)除去的杂质离子是Fe2+和Mn2+;Fe2+以Fe(OH)3的形式沉淀下来,Mn2+以MnO2的形式沉淀下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MnO4-+3Fe2++7H2O===MnO2↓+3Fe(OH)3↓+5H+;

3Mn2++2MnO4-+2H2O===5MnO2↓+4H+;

在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pH较低,不会形成Fe(OH)3和MnO2沉淀。

(2)Zn+Ni2+===Zn2++Ni是置换反应;还有Ni。

(3)洗涤主要是除去SO42-和CO32-离子。

检验洗净应该检验SO42-离子。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滴入稀盐酸,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洗涤干净。

(4)令ZnCO3为amol,Zn(OH)2为bmol

125a+99b=11.2;81(a+b)=8.1解之,a:

b=1:

x=1:

1,x=1

参考答案:

(1)Fe2+和Mn2+;

MnO4-+3Fe2++7H2O===MnO2↓+3Fe(OH)3↓+5H+;

3Mn2++2MnO4-+2H2O===5MnO2↓+4H+;

不会形成Fe(OH)3和MnO2沉淀。

或无法除去Fe2+和Mn2+;

(2)置换反应;Ni

(3)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滴入稀盐酸,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洗涤干净。

(4)1

 

28.(14号)

在1.0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应:

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h

0

1

2

4

8

16

20

25

30

总压强p/100kPa

4.91

5.58

6.32

7.31

8.54

9.50

9.52

9.53

9.53

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A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计算反应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