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农业农村会议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020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长在农业农村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市长在农业农村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市长在农业农村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市长在农业农村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市长在农业农村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长在农业农村会议上的讲话.docx

《市长在农业农村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长在农业农村会议上的讲话.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长在农业农村会议上的讲话.docx

市长在农业农村会议上的讲话

 

X X 同 志

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

刚才,还堂市长对“十一五”的“三农”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做好“十二五”以及今年“三农”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会议还安排3个县(市、区)和1个镇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会上还对“三农”工作比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会上,赵书记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盐城是农业大市,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经过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们做好“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沿海发展、创新发展与人才强市、生态立市五大战略,扎实推进新产业、新城市、新农村“三新”工程。

我们对“十二五”作了一个很好的规划,对“十二五”开局之年工作作了很好的部署,现在重要的是将“十二五”的一些重要目标任务加以分解。

要深化一些课题的研究,把“十二五”确定的重要目标任务项目化、措施化。

今年工作的起点一定要高,必须着眼五年,抓好当前。

虽然“十一五”时期全市“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面向今后五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最大的难点仍在农村,最大的差距也在农村。

对照省全面小康的25项指标,到去年底,我市还有8项没有达标,其中城市化率、农村住房面积、居民拥有电脑数、文教娱乐支出占群众消费支出的比重、森林覆盖率等5项指标都与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总体上看,农业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民增收的压力较大,最需要扶持;农村的面貌变化不大,最需要改变。

从农业发展的基础看,今年国家和省对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我市地处淮河流域下游,水域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5.6%,但水利建设的规模和标准都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十分突出。

农业的比较效益仍然偏低,虽然近几年高效农业发展较快,但目前全市种植业亩均效益在2000元以上的种植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7.2%,水产养殖亩均效益2000元以上的仅占养殖面积的43%,反映种植、养殖业高效农业还没达到总量的半数以上。

全市农业劳均增加值只有12040元,相当于从事二产的20%,不到从事三产的30%。

从农民增收的形势看,我们提出“十二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要实现五年翻一番,并且努力实现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和地区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很大。

近几年我市农民收入虽然增加较多,在苏北仍保持总量第一。

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改变,2010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已扩大到11403元,相对差距也由2005年的2.16:

1上升到2010年的2.32:

1。

同时保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同步的难度也很大,虽然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出GDP增速1.4个百分点,但“十一五”期间的年均增速比GDP年均增速低2.1个百分点。

从农村的面貌变化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在全省较早地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思路、政策措施,但总体上推进不快,特别是试点镇村突破不大。

由于历史上农村村庄建设缺乏规划,目前布局很不合理,居民点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村庄形态不完整、不明显,推进城乡统筹难度较大。

到2010年底,我市城市化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2个百分点。

我市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比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差距较大。

今后五年,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乡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

这几年,我们在推进新产业、新城市发展上,已经取得了明显突破。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我们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思路,在今年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我市制定出台的《关于鼓励和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意见》和《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示范镇村基本设施配置参考标准》获得“城乡发展一体化创新奖”,建湖县政府《关于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获得“新农村建设创新奖”。

新农村建设从“十一五”之初提出至今已有五年了,我们在这方面其实不缺思路,但实事求是地看,工作上目前仍然缺乏工作的突破、工作的落实。

“十一五”三农工作发展很好,“十二五”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

这几年我们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很多好的想法,很有创意。

但要看到,我市农业农村工作面广量大,农村人口最多,农业面积最大,农业经济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高。

正因为如此,所以对我们在经费、财政投入上要求就高,有很多好的想法不可能一蹴而就。

农村“三大载体”、农村三大改革、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很多想法都很好,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才能见到成效。

要一抓若干年,盐城农业农村工作才能真正上一个大的台阶。

但要防止另一种倾向,农业农村工作可以慢慢来,缺乏钉子精神,一定要一盯到底。

又一个五年开局,关键要围绕一个“新”字,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把“三农”工作更加扎实地抓好抓到位。

这里我强调三点:

一、现代农业要有新发展

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首要任务。

如果没有坚实的产业经济作为基础,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盐城作一个农业大市,农业资源和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200万亩,680万亩沿海滩涂,粮食、棉花、生猪、畜禽等农产品产量在全省都名列前茅,农业发展基础比较好。

我们要从盐城的市情出发,大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重点发展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以及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继续加大“三大载体”建设力度,确保每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00万亩左右,每年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成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带动力强的高效农业基地。

要坚持以园区化方式推进农村“一户一棚”发展,确保每年新增设施农业户10万户以上,新增设施栽培20万亩。

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坚持一镇一品、一村一品,逐步使每个县(市)都能形成1-2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

二是全力打造千亿元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接二连三”,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十一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0.52:

1,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大多以粗加工为主,差距很大,潜力更大。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围绕把农产品加工业打造成为千亿元级产业的目标,加大农业项目招引力度,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附加值。

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三大载体”是由盐城先提出来的,但我们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工作上不来,要防止墙内开花墙外香。

重点要依托现有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增强承载能力,确保县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每年至少有3个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区,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全市打造出一批年产值超50亿、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同时,要围绕各地优势农产品,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出口创汇能力强的产业化项目,着力打造生猪、家禽、啤酒大麦、粮油食品、淡海水产品、出口创汇蔬菜、林木、茧丝绸、奶制品、甜料香料等年销售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加工集群。

三是努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以农业“三大载体”为依托,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以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强化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确保在良种培育推广、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二、农民生活要有新提升

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新生活。

虽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农村发展过程,但我们必须围绕这样的目标,从农民最紧迫、受益最直接而目前又能做的实事做起,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当前我们要从农民收入、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等方面入手,推动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促进农民收入更快增长。

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可靠的基础和保障。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扩大农民就业非农化、推进农民股民化和加快农村工业化为主要途径,不断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努力实现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同步增长。

二是推进新镇区、新社区建设。

去年我们对乡镇区划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今年要在此基础上全面完成镇村建设布局规划,加快推进新镇区、新社区项目建设。

各级城乡统筹试点镇村要在去年基本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加快形成修建性详规。

要坚持组团式推进新镇区、新社区建设,每个新镇区、新社区年内至少开工建设1-2个居住小区、一个公共服务中心或社区服务中心、一套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和一组城镇或乡村道路,加快形成布局相对集中、建设风格新颖、功能不断健全的城乡建设新格局,吸引更多农民向新镇区和新社区集聚。

农民的集中居住,不但可以节约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成本,而且有利于我们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宅基地产权流转。

要全面启动农民新居建设,一要支持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进镇购买商品住房;二要在镇村集中建设农民居住小区;三要由县(市)和镇统一规划居住点,鼓励农民自建房或由村代建房。

为了保证新建设农民住房的标准,市规划部门要在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免费为广大群众设计出“庭院式”、“一层单体式”、“两层以上的农民别墅”等多种建设形态的房屋样图,供自主建设新房的农户进行选择。

农民住房要姓农,县以上住宅以多层为主,适当安排一些小高层(市区以小高层为主,适当建一些多层);镇以多层为主,适当搞一些农民别墅。

要切实提高农民建房质量,在全市农村开展农民新住房活动,也可叫运动。

目前,我们盐城农民住房太分散、老房子多、农民新建房不快,而且新建房千篇一律。

要通过政策置换推进农民住进新房,不要让农民花太多的钱,等面积的不要农民花钱,如要两套,新增的一套要花钱。

要扎实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商业设施和农民住房建设,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如土地问题,现在我们的做法已经比较成熟,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等,要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的精神认真贯彻好。

要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相结合,目前有一些大公司愿意做新农村建设的事,如南通有三、四个县已经由大公司承建,先把道路搞起来,然后搞农民住房,政府在建设土地指标上适当给一点。

希望各县(市、区)今年在推进新镇区、新社区建设方面有所突破。

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公益事业薄弱。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以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为抓手,围绕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为“三农”多办实事。

要提升农村通达工程水平,按照新编制的村镇布局规划,完善农村道路建设,加快农村公交发展步伐,方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要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市启动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的连片整治试点,实施通榆河、蟒蛇河沿线乡(镇)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和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试点工程,继续推进户用沼气池和农村改厕,切实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要实施农民健康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转型,使群众能就近就医。

同时,要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和补助标准。

要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财政对农村通信、饮用水安全、教育、文化等基础生产生活设施的投入,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城乡统筹要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加大督查考核力度。

三、农村发展要有新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现在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因素比较多,我们要抓住重点,大胆探索,在继续深化“三大改革”的同时,加大创新力度,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有新的突破。

一要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

全面落实农民合作组织扶持政策,研究新形势下农村行政体制与农村经济体制相融合的有效形式,鼓励支持村委会、支委会党员干部领办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土地流转,有利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要继续进行探索和完善。

要加快建设促进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体系,放活农民生产和投资自主权。

尽快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创造条件。

稳妥推进土地整理,严格执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要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实现集体闲置资产的增值。

三要建立健全“三农”投入机制。

各级财政要按照中央和省今年提出的“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要求,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健全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三农”的激励机制,规范有序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微型金融服务组织,保证涉农贷款增量逐年增加,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的平均增速。

这里要提出的是要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要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鼓励推动以工商企业为重点的“三资”直接承担或参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四要形成合力支持“三农”发展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驾驭农村工作的本领,把更多精力投放到谋划农业农村发展上来。

各涉农部门更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协调,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三农”工作的局面。

城建、交通、国土等部门,要在村镇规划、城镇建设、道路建设等方面积极帮扶,加强指导;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在农民生产、劳动技能培训以及文体、卫生设施建设上倾斜政策,提供支持;金融部门要研究制定符合农村特色的信贷产品,提供高效、及时、便捷的金融服务。

农村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十二五”应该是我们最具备城市反哺农村的时期。

希望大家能拿出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财力投入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的面貌、农业发展有一个新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