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经典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770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经典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经典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经典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经典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经典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经典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

《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经典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经典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经典习题及答案详解.docx

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经典习题及答案详解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知识点归纳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离子反应》知识点

[复习]

一、电解质、非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2.①关键字:

“和”、“或”、“均”、“化合物”;②电解质、非电解质均针对化合物而言;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电解质在熔化状态或水溶液中的导电是因为它本身电离出离子所致;

[思考]下列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①HCl液态时(熔化状态下)不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Cu、Al、石墨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S不能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

④SO2、C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Na2O溶于水所得溶液能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常见的强电解质如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及绝大部分盐。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常见的弱电解质如弱酸(H2CO3、H3PO4、H2SO3、HF、HClO、CH3COOH),弱碱(NH3·H2O),水及极个别盐。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区别

关于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①区别电解质强弱的唯一依据是:

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

而不是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

溶液导电性强的不一定就是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弱的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无关;易溶于水的不一定就是强电解质,如:

HF、H2SO3、HClO、NH3·H2O等,虽然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但溶于水后只有一部分发生了电离而没有全部电离,所以是弱电解质;难溶于水的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如:

CaCO3、BaSO4等,虽然它们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还是全部电离了,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后的离子均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但一般仍用离子符号表示。

[填表]

 

强 电 解 质

弱 电 解 质

物质类别

电离程度

溶液中粒子

溶液导电性

实物举例

④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要发生电离,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实际上是电离生成的离子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化学反应的分类

(1)按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和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分……

(2)按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分……

(3)按反应中是否有离子的参加分……

(4)按反应中能量变化分……

二、离子反应

1.离子方程式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写: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拆:

将反应物和生成物中

①可溶的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②难溶物、弱电解质、气体、单质、氧化物不拆保留化学式;

③微溶物:

在反应物中,若溶液澄清,拆;若溶液浑浊,不拆;在生成物中,一律不拆!

(3)删:

等量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查:

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数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考纲解读:

1.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2.掌握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方法和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命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3.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一、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1.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钾钠铵银,二价铜钙钡镁锌,亚铁正二铁正三,常用还有铝正三,负一氟氯氢氧根,还有一个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氧硫负二记得深!

2.在化合物中,若无特别说明则氢元素显+1、氧元素显—2.但是在NaH中H显—1,在H2O2和Na2O2氧元素显—1。

3.在一些不常见的化合物中按照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

K2Cr207设Cr元素化合价为X,则(+1)*2+X*2+(—2)*7=0X=+6

4.原子团中某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如X2072—离子。

设X化合价为a,则2a+(—2)*7=—2,则X=+6

二、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关系(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例如:

氧化还原反应:

CuO+H2=Cu+H2O可以这样解析:

Cu0→Cu:

氧化铜变成单指铜,铜元素化合价从+2降低到0,Cu0为氧化剂,铜元素被还原,氧化铜或铜元素发生还原反应,Cu0生成还原产物Cu。

H2→H2O:

氢气变成水,氢元素化合价从0升高到+1,H2为还原剂,氢元素被氧化,氢气或氢元素发生氧化反应,H2生成氧化产物H2O。

其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分析方法与上叙分析方法一样。

三、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1.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

指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属于不同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

MnO2+4HCl(浓)==MnCl2+Cl2↑+2H2O(氧化剂:

MnO2还原剂:

HCl)

2.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指氧化剂和还原剂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

2KClO32KCl+3O2↑(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KClO3,氧元素和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3.歧化反应:

指发生在同一物质同一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其反应规律是:

所得产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即“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

如Cl2+2NaOH=NaCl+NaClO+H2O(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分别变成+1和-1,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4.归中反应:

指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其反应规律是:

反应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

→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错现象。

如:

KClO3+6HCl==KCl+3Cl2+3H2O;对于归中反应,

(二)经典习题演练

可通过分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来源,从而确定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2012·黄冈高一检测)高一学生小强的化学笔记中有如下内容:

①物质按照组成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②单质又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③化合物主要包括:

酸、碱、盐和氧化物

④按照分散剂粒子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⑤只要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

⑥按照树状分类法可将化学反应分为:

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⑦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升降

你认为他的笔记中有几处错误()

A.三处B.四处

C.五处D.六处

2.(2013·试题调研)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3.(2013·试题调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A.4Fe(OH)2+O2+2H2O===4Fe(OH)3

B.2NaHCO3Na2CO3+H2O+CO2↑

C.4NH3+5O2催化剂4NO+6H2O

D.Zn+H2SO4===ZnSO4+H2↑

4.下列图示中说法正确的是()

5.(2013·试题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不是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

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6.(2013·经典习题选萃)下图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Ⅰ为碘的元素符号)

配料表

氯化钠(NaCl)

≥98.0%(以NaCl计)

碘酸钾(KIO3)

(35±15)mg·kg-1(以Ⅰ计)

由此我得到的信息和作出的推测是()

A.此食盐是纯净物

B.“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C.1kg此食盐中含碘酸钾(35±15)mg

D.“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

7.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铜质奖章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充有H2的“喜羊羊”娃娃遇明火发生爆炸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轮船底部生锈

8.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Fe3O4与稀硝酸反应:

2Fe3O4+18H+===6Fe3++H2↑+8H2O

正确

B

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

CO+2H+===CO2↑+H2O

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C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Ba2++SO===BaSO4↓

正确

D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

2Fe2++2Br-+2Cl2===2Fe3++4Cl-+Br2

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

2

9.(2012·大同高一检测)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碳酸

B.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

C.Na2CO3溶液与盐酸溶液;CaCO3与盐酸

D.石灰石与硝酸反应;石灰石与盐酸

10.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

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A.胶体的电泳

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胶体的聚沉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能作氧化剂

B.某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失电子多的金属还原性强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1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CaO+CO2↑

B.2KClO3MnO22KCl+2O2↑

C.MnO2+4HCl(浓)MnCl2+Cl2↑+2H2O

D.NaCl(s)+H2SO4(浓)NaHSO4+HCl↑

13.X原子转移2个电子给Y原子,形成化合物XY,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被氧化了

B.X是氧化剂

C.Y发生了氧化反应

D.Y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

14.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A.氧化物、化合物B.化合物、电解质

C.溶液、胶体D.溶液、分散系

15.工业上冶炼锡的第一步反应原理为2SnO2+3C===2Sn+aM↑+CO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中SnO2被还原

B.a的值为3

C.反应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的物质有两种

D.每生成1molCO2转移电子8mol

16.(2012·宁波高一检测)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含有SO、Cl-、NO三种阴离子,则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A.Ba2+B.Mg2+

C.Ag+D.Fe3+

17.某溶液中只含有K+、Fe3+、NO,已知K+、Fe3+的个数分别为3a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