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建设理念 发展综合交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3518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建设理念 发展综合交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创新建设理念 发展综合交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创新建设理念 发展综合交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创新建设理念 发展综合交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创新建设理念 发展综合交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建设理念 发展综合交通.docx

《创新建设理念 发展综合交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建设理念 发展综合交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建设理念 发展综合交通.docx

创新建设理念发展综合交通

创新建设理念发展综合交通

努力实现“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良好开局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交通运输及公路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深入贯彻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和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明确“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安排2011年交通运输工作。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紫骊同志出席今天的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公路局陈灵局长也将对全市公路工作进行部署,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并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向大家作工作报告。

   一、“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全市交通运输事业进入了完成投资最多、改革力度最大、发展势头最快的时期。

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交通公路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精神,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2010年作为“十一五”的收官之年,按照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紫骊同志在全市交通运输及公路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交通投资再上新层次、实现“六个新突破”的要求,全市交通运输及公路系统齐心协力,奋力争先,各项交通工作取得新成绩: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创新高。

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1亿元,比上年增长51.8%,投资规模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其中:

轨道交通完成17.7亿元,高速公路23.1亿元,省养公路3.2亿元,地养公路4.6亿元,市区交通及站场建设1.4亿元,港口航道1亿元。

高速公路作为拉动交通投资的龙头,投资额比上年增长近50%。

交通运输生产平稳增长。

公路水路完成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客运量、客运周转量7458万吨、112.55亿吨公里、1.81亿人、55.99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1.5%、48.7%、2.8%、3.5%。

港口货物吞吐量4964.6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70.53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19%和24.8%。

交通一体化规划取得重大成果。

全面启动《江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共有9个重点项目列入《珠江三角洲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其中30个中远期高快速路规划我市占了5个,在珠三角排名第4,其中江番及江珠北延线高速、中开高速及新会支线等项目被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江番及江珠北延线高速开工建设,刷新了我省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的最快速度,成为交通一体化的重要成果。

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

公共交通共投入5400万元,完成市区公交企业重组,新增公交车150辆(其中60辆清洁能源公交车);设立市区公交专项资金;启用公交五邑通,成为全省首批公交一卡通互认城市之一。

完成农村公路路面硬底化220公里,成功争取省对我市5个客运站场和315个农村候车亭补助1005万元,实现近50%的镇有站,超过50%的行政村有亭。

年票征收实现历史性突破。

累计征收2.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18.4%,超收4046万元。

年票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省长黄华华批示“珠中江年票经验值得广佛肇、深莞惠借鉴”。

   五年来,全市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41.56亿元,比“十五”增长近50%,创历史新高,年均增长11.6%。

五年新增公路里程3143.7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里程52公里,一级公路92公里、二级公路43公里、三级公路305.4公里。

公路密度由“十五”期末的71.6公里/百平方公里发展到104.5公里/百平方公里。

整治内河航道约166.7公里。

码头年通行能力增长57.9%。

新增公路等级站场4个,增长率23.5%。

   到“十一五”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9971.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78公里,一级公路723.1公里、二级公路805.6公里、三级公路1475.4公里。

公路密度104.5公里/百平方公里。

公路等级客运站场21个。

全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013公里,其中等级航道(七级以上)615公里。

全市拥有生产码头泊位29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个,年通行能力3822万吨和156万人次。

   五年来,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能力、行业管理、文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交通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果

   “十一五”交通运输事业的突破和发展,始于一系列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我们提出了以建设珠三角西岸重要交通枢纽为目标,推进“两个加快”(加快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对接、加快同城快速化步伐)、打造“三大网络”(打造高速和国省道公路网络、打造水运和港口网络、打造轨道交通网络)的总体思路;科学编制了《江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一五”规划》、《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第一期)》、《江门市公路网规划》、《江门市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总体规划》等规划。

抓住珠三角《规划纲要》实施的契机,积极探索城市合作模式,先后与广州、佛山、珠海、中山、云浮等市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我市融入珠三角发达地区,实现区域一体化;把推行市域年票制和珠中江年票互认作为推动珠中江区域合作,实现交通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促成珠中江成为全省率先实现年票互认的经济圈;积极推进市际公交网络一体化对接,推行公交五邑通,加快与全省公交一卡通对接互认。

实践证明,这些思路和举措,进一步凝聚了全行业加快发展的共识,努力把交通运输各项工作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为“十一五”交通运输科学发展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

   

(二)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推进。

轨道交通从无到有,完成投资42亿元。

广珠城轨建成通车和广珠铁路开工建设,广佛江珠城轨、江恩城际(含台山支线)及南沙-江门疏港铁路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高速公路完成53.41亿元。

江珠高速、江肇高速江门段建成通车;市域内3区4市全部通达高速公路。

江番及江珠北延线高速开工建设,江罗、中开高速和新台高速南延线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国省道及市区重点项目完成37.8亿元。

抓住国道网修编的机,争取省交通运输厅支持新增境内国道。

新建滨江大道更好地承接广佛辐射,加快推进滨江新区开发建设;开平大道与开阳高速、G325等高快速路相连,提升了我市区位优势;完成G325大修及省道扩能扩容工程,国省干线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

港口航道完成6.3亿元。

完成《江门港总体规划》和《江门港发展战略研究》编制;完成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整治工程、劳龙虎水道整治工程、新会天马港万吨泊位工程、南洋船舶、新会化工码头等一批高等级泊位;站场建设完成2.05亿元。

我市被列为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恩平、鹤山纳入省级公路运输枢纽规划。

《江门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通过审查。

建成市汽车客运总站、新会汽车客运站、鹤山共和汽车站、苍城客运站等运输枢纽站场及农村客运站场。

   (三)城乡运输取得新发展

   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五年来共投入8.87亿元,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1660公里,受益群众达70万人。

农村客运均等化水平和客运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建成并通过定级的镇级客运站30个,在建客运站9个;建成及在建农村客运候车亭638个;全市1020个行政村开通客运班车,通村班车146条,通车率比“十五”期末的79.3%增加了20.7%,达到安全通行条件的村100%实现通客运班车。

公共交通得到优先发展。

出台《江门市市区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关于市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全市公交车数量由736辆增加至1023辆,出租车由606辆增加至936辆,市区万人拥有公交车数由“十五”期末的2.56标台上升至8标台;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各项交通工作指标落实到位;推动县际、毗邻市际线路公交化改造,进一步完善与佛山、珠海、中山等市以及我市市内县级公交网络的对接。

   (四)行业服务保障能力取得新水平

   “十一五”末,全市营运货车53731辆124129吨位,营运客车1887辆63576座位;全市营运船舶606艘,42.1万载重吨,3469客位,平均载重吨由2005年的每艘250吨增加到每艘695吨。

公路水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29.2%、112.3%、110%、20%。

港口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117%和3.7%。

综合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新提升。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

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春运等重点时段运输保障有效,综治和维稳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胜利完成支援四川、茂名灾区交通建设任务,特别是在援川工作中,对口援建雁门乡成为汶川第一个通过交通援建整体验收的乡镇。

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取得可喜成绩,重点工程合格率达100%。

船舶引航安全实现零事故,超大型船舶引航技术取得新突破。

公路水路运输安全生产平稳可控,交通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五)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

   “十一五”期间是交通运输领域改革力度最大的五年。

大部门改革顺利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交通综合行政执改革稳妥实施;大力推行市域年票制,妥善实施荷塘西江大桥、台山公益大桥和开平塔山收费站等3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的撤销工作;积极配合实施燃油税费改革,坚决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拓宽投融资渠道;全面完成4市3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农村公路养护水平再上新台阶;

   (六)行业文明建设水平取得新进步

   “十一五”期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开展一系列具有行业特色的文明创建活动。

以开展强思想、强队伍、强服务的“三强”活动为主线,深入推进“交通建设突破年”、“加快发展年”等主题活动,组织了解放思想调研成果报告会、交通综合规划专题辅导报告会、文明窗口流动红旗评比等,鼓励干部树立“迎难、破难、克难”的信心和勇气,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形成了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良好局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涌现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交通运输行业特色的先进典型。

“十一五”期间,我市交通运输系统先后受到国家有关部、委表彰3次,省级表彰33次,市级表彰39次;有1人被评为国家级先进个人,27人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30人被评为地市级先进个人。

   “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成绩是交通运输行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克服自身发展低潮和瓶颈等各种严峻挑战所取得的。

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交通公路部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关心、支持、重视的结果,是交通运输系统历届领导班子坚强领导、打下良好基础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的结果,是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向关心支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政府、有关部门和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来,在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以下的宝贵经验。

   一是市委、市政府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政治保证。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交通运输摆在“先行官”位置,市委书记陈继兴提出“交通一体化是我市纳入珠三角一体化的突破口,要借‘大交通’进一步融入珠三角”;刘海市长上任后调研的第一站就是交通公路部门,他提出要从支撑未来整个经济发展的角度来重新思考交通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紫骊多次带队就重点项目向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争取支持,并勉励交通运输队伍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交通投资再上层次。

市委、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给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成为推动“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的政治保证和巨大力量。

   二是积极破解交通运输瓶颈问题,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