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精品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3367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精品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精品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精品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精品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精品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精品版.docx

《小学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精品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精品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精品版.docx

小学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精品版

小学校本教材

 

一、我们身边的环境资源(识我家园—了解我们的家园)

1、地理环境资源——美丽的日照

2、物产资源——富饶的日照

3、人文环境资源——有趣的渔家风俗

二、我们需要做的环境保护工作(爱我家园—爱护我们的家园)

1、地理环境保护——让蓝天碧海金沙滩美景永存

2、物产资源保护——愿大海永远富饶

3、人文资源保护——感受历史,传承文明

三、我理想中的家乡环境(想我家园—畅想我们家园的理想未来)

1、我以我笔写家乡

作文比赛:

用文字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家乡环境。

2、我以画笔绘家乡

绘画比赛:

用绘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乡模样。

3、我用行动爱家乡

环保行动:

用自己的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改善身边环境,美化家乡环境。

《我们身边的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教材说明

《我们身边的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是潮河小学编写的校本教材。

编写本教材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我们周围的环境,认识家乡的美丽,了解家乡的特产,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同时教育学生注意保护家乡的环境,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本教材共分为三大部分,每部分又分为三个小部分:

一、我们身边的环境资源(识我家园)

1、地理环境资源——美丽的日照

2、物产资源——富饶的日照

3、人文环境资源——有趣的渔家风俗

二、我们需要做的环境保护工作(爱我家园)

1、地理环境保护——让蓝天碧海金沙滩美景永存

2、物产资源保护——愿大海永远富饶

3、人文资源保护——感受历史,传承文明

三、我理想中的家乡环境(想我家园)

1、我以我笔写家乡

作文比赛:

用文字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家乡环境。

2、我以画笔绘家乡

绘画比赛:

用绘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乡模样。

3、我用行动爱家乡

环保行动:

用自己的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改善身边环境,美化家乡环境。

教材共约需要10课时时间完成。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上网查找的大量资料,借鉴引用了大量兄弟学校的材料,在此深表谢意。

再者,由于编者时间、知识、能力等各方面条件限制,在编写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学生和用者谅解,并表示歉意。

恳请专家指教。

 

第一部分地理环境资源—美丽的日照

第一章海洋地理常识

(一)我国海岸线的分布

海洋和陆地是地球表面的两个基本单元,海岸线即是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一般指海潮时高潮所到达的界线。

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岸线,称古海岸线。

海岸线分为岛屿岸线和大陆岸线两种,但海岸线不是一条线。

这句话听起来明显地不合逻辑,但的确是海洋学家的一句口头禅。

海洋与陆地的不断变化十分复杂。

我们暂且假定陆地是固定不变的,海洋只有潮汐变化。

海水昼夜不停地反复地涨落,海平面与陆地交接线也在不停地升降改变。

假定每时每刻海水与陆地的交接线都能留下鲜明的颜色,那么一昼夜间的海岸线痕迹是具有一定宽度的一个沿海岸延伸的条带。

为测绘、统计实用上的方便,地图上的海岸线是人为规定的。

一般地图上的海岸线是现代平均高潮线。

麦克特航海用图上的海岸线是理论最低低潮线,比实际上的最低低潮线还略微要低一些。

这样规定,完全是为了航海安全上的需要。

因为海图上的水深以这样的理论最低低潮为基准,可以保证任何时间,实际上的水深都比图上标示的水深更深。

舰船按此海图航行绝对不会搁浅。

海岸线的变化

海岸线从形态上看,有的弯弯曲曲,有的却像条直线。

而且,这些海岸线还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如我国的天津市,在公元前还是一片大海,那时海岸线在河北省的沧县和天津西侧一带的连线上,经过2000多年的演化,海岸线向海洋推进了几十公里。

当然,有时海岸线也会向陆地推进。

仍以天津为例,在地质年代第四纪中(距今100万年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两次海水入侵,当两次海水退出时,最远的海岸线曾到达渤海湾中的庙岛群岛。

但经过100万年的演化,现在的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了数百公里。

海岸线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

由于受地壳下降活动的影响,引起海水的侵入(海侵)或海水的后退现象,造成了海岸线的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直到今天也没有停止。

有人测算过,比较稳定的山东海岸,纯粹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垂直上升,每年约1.8毫米,如果再过1万年,海岸地壳就可上升18米。

到那时,海岸线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其次,海岸线的变化受冰川的影响较大。

在地球北极和南极地区,陆地和高山上覆盖着数量巨大的冰川,如果气温上升,世界上这些冰川都融化了,冰水流入大海,那么海平面就会升高十几米,海岸线就会大大地向陆地推进;相反,如果气温相对下降,则冰川又扩展加厚,海平面就会渐趋降低,海岸线就会向海洋推进。

再次,海岸线的变化还受到入海河流中泥沙的影响。

当河流将大量泥沙带入海洋时,泥沙在海岸附近堆积起来,长年累月,沉积为陆地,这时海岸线就会向海洋推移。

如我国的黄河是目前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一条大河,平均每立方米的河水含沙量约为37公斤,它每年倾入大海的泥沙多达16亿吨。

泥沙在入海处大量沉积,使黄河河口每年平均向大海伸长2~3公里,即每年新增加约50平方公里的新淤陆地。

由于河水带来的泥沙沉积,使海岸线也不断地向海洋推进。

按海岸的形态和形势来分,中国的海岸有平原海岸、山地港湾海岸及生物海岸3类。

我国东部临海,海岸线总长度达3.2万多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海蚀海岸,特点是山区折陡峭.地形险要。

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千米。

我国海岸形势大体以杭州湾为界,杭州湾以北,海岸线穿过几个隆起带及沉降带,表现为上升的山地港湾海岸与下降的平原海岸交错的格局;杭州湾以南,海岸线基本处于同一隆起带,所以具有较一致的特点。

(二)中国的海域面积

我国的海域面积: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4万公里,加上岛屿共3.2万公里,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

我国海区有500M2以上的岛屿6536个,拥有12海里领海权的海域面积37万平方公里,管辖的200海里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部分国际海底区域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

(三)海域的划分

若按管辖海域面积排列,我国在世界海洋大国中名列第5位。

渤海,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庙岛群岛包围;黄海,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日本九州岛包黑,南至长江入口一线;东海,中国大陆与日本岛,硫球群岛包围,南至钱塘江口,台湾海峡一带与南海分界;南海,中国,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各国围成的海。

第二章我们所处海域的地理特点

一、山东半岛海域地理特点

山东半岛如鹰嘴状向东突入渤海和黄海,形成了3000多公里黄金海岸,近海海域17万多平方公里,大于全省陆地面积。

海域中散布着299个岛屿,岛屿岸线总长668.6公里。

二、日照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东经118°25′~119°39′,北纬35°04′~36°04′。

东临黄海,西接临沂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邻,北与青岛市、潍坊市接壤。

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

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

最高点为五莲县境内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点为东港区东海峪村,海拔1~1.5米。

山地占总面积的17.5%,丘陵占57.2%,平原占25.3%。

境内河流纵横,分别归属沭河、潍河,除潍河流入渤海外,其余流入黄海。

较大河流18条,总长461.4公里,流域面积5222.7平方公里。

沭河发源于沂山南麓,境内段长76.5公里,流域面积1718.4平方公里;潍河贯穿五莲县、莒县,境内段长121.4公里,流域面积1350.2平方公里;傅疃河是唯一的境内大河,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060平方公里。

日照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发展海洋与渔业经济条件得天独厚。

全市拥有海岸线99.6公里(含前三岛岸线),浅海水域广阔,负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6万多公顷,滩涂5000公顷,岛礁33个,其中较大的岛屿有平山岛、达山岛、车牛山岛,即“前三岛”。

近海沿岸常年表层水温变化范围2.6--27℃;潮流速度1.2米/秒,水流畅通,水体交换充分,近岸海水pH值8.15--8.35,盐度平均为30.12‰。

第二部分:

物产资源——富饶的日照

日照物产丰富,土特产品众多:

特色土特产品有海产品、绿茶、银杏、花生、苹果、板栗、煎饼、蚕茧、蔬菜、芦笋、香菇等。

 

第一章日照海产品

日照东临黄海,拥有近百里的海岸线,现有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6~7万公顷,沿海滩涂5060公顷,海水养殖业开发潜力巨大。

日照近海有全国四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

水产品种类丰富,有鱼类、贝类、藻类等,其中金乌贼、西施舌、石花菜不仅品质优良,而且是我国沿海产量最集中的地区。

日照浅海水质肥沃,是多种经济水生生物洄游和繁衍生息的优良水域,有浮游植物50多种,近海盛产鲅鱼、鲳鱼、鳗鲡、河豚、牙鲆、黄花鱼、长短蛸、乌贼、对虾、梭子蟹、鹰爪虾、西施舌、大竹蛏等水产品80多种。

其中黄鲫、鲅鱼和乌贼鱼产量为最高。

浅海与潮滩主要海特产品有西施舌、文蛤、魁蚶、杂色蛤、大竹蛏、海参、石花藻,还有驰名海内外的人工养殖对虾、海马等。

 

1、对虾

对虾是日照市著名海珍产品,它体长侧扁,晶莹光亮,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高级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佳品。

对虾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无头对虾、虾仁和钳籽米等,均为海味上品。

2、乌鱼蛋

乌鱼蛋为日照市独有的海珍品,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相传封为帝王御膳佳品。

乌鱼蛋系由日照特产金乌贼的缠卵腺加工而成,其色乳白,状如卵,可加工成状若花瓣、薄如纸片的高级食品。

据清朝康熙五十四年《日照县志》载,“乌贼鱼口中有蛋,居海中八珍之一”。

至清末,乌鱼蛋一直列为贡品。

3、扇贝

扇贝是海产贝类珍贵品种之一。

扇贝肉鲜嫩味美,是国际公认的高级水产品。

扇贝干品称干贝,平均含有肝糖5.43%,还含有已氨、琥珀酸等,为“天下绝品”。

4、西施舌

古越西施女,容美非凡。

西施舌壳大薄脆,外形似扇,形态俊秀,斧足形扁似舌,清白如玉,被誉为西施舌。

此蛤壳内软体丰满,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蛤肉含多种氨基酸,营养甚为丰富,有润肺、补阴之功效。

第二章日照其他土特产品

1、银杏

银杏树,是中国古老的名贵树种,有“活化石”之称。

现代科学证明,其叶、果、皮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从叶片中提取的黄酮甙和萜内酯,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殊功效,并有延缓衰老、抗病毒、抗癌作用,其开发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已风靡世界市场。

“天下银杏第一树”就生长在浮来山镇境内。

千百年来,这株被考证为世界上树龄最长的四千岁“银杏王”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从1996年开始,浮来山镇投资1000万元,在浮来山“天下银杏第一树”下建起了万亩银杏园,形成了以“银杏王”为龙头,以银杏园为主体,山林相间、郁郁葱葱的万亩银杏园林风景区,成为闻名中外的浮来山旅游区又一新景观。

依托万亩银杏基地,该镇现已建成银杏叶茶厂、银杏保健品厂。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银杏的内在价值将被进一步开发利用,银杏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2、花生

日照花生特点为粒大饱满,香甜可口,油而不腻的优良品质,深受国内外欢迎。

日照花生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日照为国家花生商品出口基地,年加工花生制品十万余吨,如花生酱,精炼花生油,乳白花生等优质产品

3、苹果

主要品种有“红富士”“国光”“白粉皮”“祝光”等十几个优质品种,产量高,质量上乘,莒县被国家授予农牧县和红星苹果开发基地县。

4、板栗

日照发展板栗生产有着悠久历史,境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降雨丰富,各种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宜板栗生长。

板栗栗实、个大、饱满、油足,耐贮藏,果肉多为金黄色,富糯性,甘甜味浓,外皮易剥离。

5、煎饼

为日照民间主要食品,主以小麦面粉、红薯面粉、小米面、玉米面为原料,绞成浓糊状,上热并滩烙而成,饼薄如纸,色调微黄,质细香甜,柔软可口。

以小麦为原料制作的煎饼,配以鲜嫩豆腐和辣椒,更是美味可口,台湾的<<山东文献>>记载:

黄鲫子鱼卷煎饼,为日照食品之一绝,久食不厌,食用方便,便于保存。

6、蚕茧

全市桑园面积13万亩,年产蚕茧8000吨,分别居全省第三位和第二位,所产白厂丝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声誉。

第三部分人文环境资源——多彩的渔家风俗

第一章渔家“吃”的风俗

渔家世俗有吃鱼怕“翻”的忌讳。

吃盘中之鱼从不将鱼整条翻转。

因为他们常在海中捕鱼,最担心的就是翻船,由此忌“翻”;渔人忌将碗筷丢下海中,因为随手将饭碗丢进海中,意味着看不起渔家及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吃饭时不准多言多语,以免话多有失,被神灵听到。

筷子不能平放在碗上,这是因船在海上遇到风浪时才需将桅杆放倒,而筷子与桅杆,碗与船相形似,筷子不平放在碗口上,意在行船不遇风浪。

船家不称筷子,叫篙。

以上俗习,解放后已大部废除。

上船不喝酒。

这是海上生产养成的带有悲壮色彩的习惯,因海上作业,风里来,浪里去,多少次生与死的考验和惊吓。

海上的活紧张沉重,有时连“吃奶的劲”也得使出来。

回港后就以酒解乏、压惊、忘忧,逐渐养成了豪饮的习惯。

但一旦出海便没人再喝酒,无论在海上作业多少天,滴酒不沾。

因酒后行动迟缓,脚步不稳,易误事、出事。

只有回港或回到家中,才开怀畅饮。

第二章渔家“行”的风俗

旧时渔船出海俗称"开洋"。

第一次"开洋",要用猪头供奉.一汛结束也用猪头等祭品谢龙王,俗称"谢洋"。

渔船必以早稻秆烟熏一遍,又以布制红白各色三角小旗数面,每旗各书其出地附近之神名于上,分插船之首尾,冀其保佑安全。

又必携带盐、麦、米、字纸灰、佛马香帛等物以为镇压海上遭遇怪异之用。

渔船上忌家有红、白事或未满月之人,忌妇女上船。

祝愿时不可以满载为词,亦不可以捕大鱼为句。

渔船回埠,行路求乞之人,俱可取讨,谓之"讨嗄饭"。

万不可用"抽丰"、"抽头"等语。

船上,忌双脚悬于船舷外,以免"水鬼拖脚",忌头搁膝盖、手捧双脚姿势,此态象哭,不吉利。

忌在船头(龙头)小便;船上吃饭,先吃鱼头,意示"一头顺风",盘中的鱼不可翻身,亦不得先攫食鱼眼,隐示"翻船"。

此外,如"塔"曰"星","十"或"石"等字为"赚"。

因"塔"为"坍","石"、"十"近"蚀"为蚀本。

出言必以吉利为主。

遇到不吉利的谐音、方言都用改称。

如石浦叫"赚浦"。

猪谐音"输",猪头改称"利市",猪耳叫"顺风"等。

旧时,渔船每汛出海生产前,要在船上祭告神祗,向神明行跪叩礼后烧化疏碟,称为“行文书”。

由老大捧一杯酒泼人海中,并抛少许肉块入海,叫“酬游魂”,以祈祷渔船出海顺风顺水。

这天,船上众人忌讲不吉利的话,不许吵架。

新船试

航,叫“下河”。

“下河”时众船员必须到齐,再一番敬香发纸,大放鞭炮,亲朋好友各送“旗幅”一面或多面,称“送红”,每旗六尺,取“六六大顺”之意。

也有送枝繁叶茂的竹子,称“摇钱树”,插入船仓。

一切就绪,鼓乐开奏,鞭炮齐鸣,亲朋好友齐聚海头,欢送新船徐徐下水。

船关菩萨渔船后舱,设有神龛,专供船关菩萨(老爷),叫圣堂舱。

新船赴水时,要用三牲福礼向船关菩萨“祝福”。

金塘流网船和枸杞等地的小对船供奉女菩萨,大对、背对、大捕船上供奉男菩萨。

船关菩萨两旁有两个木雕小神像,一个叫顺风耳,一个叫千里眼。

“祝福”除渔船赴水时进行外,每汛出海时也要进行,渔汛结束时还要“散福”。

每次“祝福”或“散福”,都要用猪头、全鸭、鲜鱼作供品。

供毕,由老大从猪鼻上割下一块肉抛人海中,大伙才分食。

第三章其他渔家风俗

上杠也称敬龙王。

渔家对龙王特别敬畏,每年正月初五是渔民“上杠”的日子,也是每年渔业生产的开工典礼。

早在大年前,就把糕点、馒头、水果和一头猪备好。

猪脸要用刀划一个“十”字,抹进豆瓣酱后放上两棵大葱。

备不起整猪的,就用猪头和猪尾作为全猪。

“上杠”这天,家家在自家船头镶红绿布条,天不亮就把供品摆上船头,也有的象新船“开光”一样,用大红公鸡在船头开祭。

敬香发纸后,船主(或船长)带着船员对大海叩拜,祈求龙王诸神保佑,赐给一个平安丰收的好年景,然后宴待众船员。

过了正月初五,便开始春季捕捞了。

敬海神娘娘渔民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海上,瞬息万变的大海随时充满潜在的危险,每遇风浪,放桅抛锚后,船老大都要先敬海神娘娘。

在船后,常设敬海神娘娘的香案,常年供酒三杯。

开祭时,船老大站在船面上,口含清水,面朝东南漱一次,再进仓为海神娘娘上香敬酒,口中念念有词,祈求风平浪静。

平安返航后,有的还在龙王庙唱大戏,酬谢神灵。

每年的农历6月13是传统的渔民节,这几年实行休渔,眼下正好渔闲季节,因此,渔民节越来越大发起来,许多人在这一天到龙王庙里许愿:

渔民期盼海上风平浪静,鱼虾满仓;老人祈求全家幸福健康;姑娘小伙则希望早一天找到意中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谁先“下户(在海中打桩)”,渔场归谁,但仍过六月十三。

对“六月十三”的来历,岚山佛手湾另有说法:

相传很早前的六月十三这一天,佛手湾的渔民正在海上捕鱼,遭遇大群海盗抢掠,就在大难临头时,突然刮起一阵东南风,所有帆船就象离弦的箭样平安归来。

海盗不但没能追上渔船,反而仿遭神谴,连船带人沉入大海。

人们纷纷相传,这是“海神”施“法”灭了恶人。

所以每年的六月十三这天,渔民就早起杀猪、宰羊、烧香、焚纸、放鞭炮,并在船上贴对联,并用一头肥猪

作贡品祭祀“海神”的恩德。

祭祀结束后,把猪肉分给邻家并请亲朋好友来家喝酒吃肉,以保佑大家一帆风顺、出入平安。

相沿成习,渔村形成了六月十三这个独特的节日。

拿行民谣道:

拿了老虎头,吃喝都不愁;拿了金盒底,不种稻子也吃米;拿了下边外,潭漂、撑子一起卖。

据说“拿行”始于1826年,是石臼戴家村戴此生的曾祖父、时称“戴老爷”立下的大网海“抓行地”之规,抓阄地点是石臼所龙王庙。

此后,推及沿海渔村。

“拿行”仪式由公推的梢公主持,地点一般在龙王庙。

在附近下网(坛子网)的船主都参加抓阄。

这天,早饭后杀猪,各船分一份肉,称“合猪”。

下午,船员到龙王庙祭奠神祀。

届时,道士诵经,众人上香、焚纸、放鞭、供三牲(生猪头一个、鱼一条、鸡一只)及饽饽。

祭毕,幌签决定抓阄次序。

各船主姓名写于竹签,装入竹筒,幌出一个签,此人拿去“抓行”。

“行地(即渔场)”写在纸上,装在一截芦苇管内,用红纸包裹,全部放在“升(一种计量粮食的工具)”内,用红布将“升”蒙好,放在庙里的神台上。

渔民从“升”内摸出“行地”,再登记在帐簿上,称“行帐”,以备查询。

当夜吃水饺,同村不下海的也吃水饺。

下海推虾是山东日照沿海渔民一项古老的劳作方式,过去当地人烟稀少,渔民下海时都是裸体劳作,主要是身体不受约束,况且长时间的海水浸泡,在布料和纤维物质的作用下会产生全身瘙痒和湿疹的症状。

近年,当地游客日益增多,为了不影响观瞻,渔民也只好穿些简单的短裤了。

据说这些古老的劳作方式,只有50岁以上的老渔民才会操作,这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能够保留和继承下。

 

 

第一章地理环境保护

——让蓝天、碧海、金沙滩美景永存

第一节海洋与人类共存亡

今天,当我们讨论地球环境时,占地球表面70.8%的海洋影响作用和重要性是不可置疑的。

人们不会否认,海洋这个巨大的水体,决定着地球的气候,决定着地球上所有生命群体的存在和活动方式。

假如地球上的海洋健康遭到破坏,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在过去的20世纪前50年里,由于人们在忙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发生什么问题。

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社会人类学家发出了全球危机与人类困境的警告后,人们才清醒地认识到,原来我们居住的地球环境出现了问题。

空气、河流被污染,土地荒漠化、能源危机、水资源危机,接踵而来的是粮食危机。

大概也在这个时间,当时两位非常有影响的政治家提出了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号召。

一位是法国总统戴高乐,1960年他提出"向海洋进军"的口号。

另一位是美国总统肯尼迪,他在1961年发表宣言,号召"开发新的处女地——海洋"。

到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的步伐,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实际上是人们在对陆地资源开发、破坏达到极限,环境、资源无以为继的窘况之下,才"面向海洋"实现的转移。

荒漠化现象正紧随着人类的脚步,从陆地走向海洋。

人们几乎是无节制的海洋开发活动,使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假如人们的开发活动得不到有效节制,长此下去,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最后一个支柱将不复存在。

于是,有人提出这样的担忧,过度开发可以使陆地产生荒漠化,那么,过度开发利用海洋,海洋会不会也出现荒漠化?

答案是肯定的。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随着海洋潜在经济价值的认同所发生的海洋权益之争和大规模海洋开发活动的开展,污染海洋环境的事件,一桩接一桩。

发自海洋的各种警告,因人们追求更多更大的利益而不断传出。

显然,今天的海洋开发活动,其规模、深度都是人类历史从未有过的。

举个例子来说,人类文明在海洋经历了亿万年之后又开始进入了海洋,参与开发。

如果把人类最初阶段进入海洋像是走进了"原始狩猎场"的话,那么,在随后百余年里,人们逐渐用科学认识海洋,建起了规模生产的"海上农场";而眼下人们所看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以高科技为先导,高投入高产出的海上收获,与此相伴随的是一触即发充满硝烟味道的权益争夺的"海上战场"。

看来,人们又把在地球陆地上已经走过的开发、发展、掠夺和先破坏后整治之路引入了海洋。

无可否认,今天人们所从事的海洋开发与破坏,投入与产出,都同时兼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

中国的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一些海域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令人担忧。

远的不说,就说我国的内海渤海。

它的命运可以说是岌岌可危了。

据上个世纪90年代统计,环渤海湾的重要城市天津溏沽、汉沽,河北省唐山、黄骅地区的工业污水排入渤海,每年达6亿吨,生活污水1.5亿吨,排污口附近海域已成为可怕的无生物区。

在近两三年中,渤海几乎年年出现赤潮,造成大面积生物死亡事件。

再看看青岛附近的胶州湾。

说起来也许难以置信,今天的胶州湾水面仅是1953年的2/3。

也就是说,在近60年的弹指一挥间,我们已经失去了1/3的胶州湾,而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一大片失去的水域,都是在近30年中消失的。

假如我们不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胶州

湾终会夷为平地,是垃圾堆积的平地,到那时,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还会有多少风采?

胶州湾水域被污染产生的直接后果是,海湾中的海洋生物物种锐减。

今天,这里的渔民可以如数家珍地数出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在海湾里生活的140多种海洋生物的名字,到50年代中期,减至30多种,80年代时,只剩下17种,如今不到10种。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胶州湾不就会因环境污染而"消亡"了吗。

类似的事件,在欧洲、在南美洲、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发生过。

于是,学者提出警告:

"如果海洋健康受到损坏,海洋空间继续污染下去直至消亡,那么人类将不复存在。

"

这决不是耸人听闻的恐吓,也不是毫无根据的随意杜撰。

实际上,这方面的实例,在《伸向海洋的杀手》书中都可以找到。

该书的作者把人类无节制的海洋开发活动,比喻为"伸向海洋的杀手",似乎有些过激和恐怖,特别是这本书是为青少年朋友写的,但是,细细体味作者的良苦用心,不是再明白不过了吗?

我们期待着书中指出的破坏海洋环境的种种行为能成为历史,让那只只伸向海洋的杀手,变成护卫海洋生灵的守护神。

第二节保护我们的家园,愿她永远健康、美丽

在保护环境方面,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许多事情当然必须由国家和政府来做,比如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禁止使用氟利昂等等。

但是,有些事情却与我们每一个人有关。

我们如何做到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呢?

下面几条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

首先,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如果流到清洁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