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法院消防与安防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1295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法院消防与安防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某法院消防与安防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某法院消防与安防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某法院消防与安防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某法院消防与安防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法院消防与安防课程设计.docx

《某法院消防与安防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法院消防与安防课程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法院消防与安防课程设计.docx

某法院消防与安防课程设计

 

2014/2015

(1)学期

《消防及安防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某人民法院消防及监控系统设计

 

专业及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2014年9月1日--2014年9月12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2

二、工程概况2

三、设计依据2

四、设计内容2

总结9

参考文献10

 

一、设计题目

某人民法院消防及监控系统设计

二、工程概况

某人民法院办公楼为六层建筑,层高4米,其建筑类别为一类建筑,结构基础为桩基础,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所有楼板均为现浇。

三、设计依据

土建全套图纸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11

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规程、规范及行业标准等

四、设计内容

1.基本原理

该建筑物一层除卫生间外每个房间均设置火灾报警探测器,完成系统设计所需平面图和系统图。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其工作原理:

安装在保护区的探测器不断的向所监视的现场发出巡测信号,监视现场的烟雾浓度、温度等,并不断反馈给报警控制器,控制器将接收的信号与内存的正常整定值比较、判断确定火灾。

当火灾发生时,发出声光报警,显示火灾区域或楼层房号的地址编码。

同时向火灾现场发出警铃报警,在火灾发生楼层的上下相邻层或火灾区域的相邻区域也同时发出报警信号,以显示火灾区域。

各应急疏散指示灯亮,指明疏散方向。

对法院一层的主要出入口、重要部门、重要保护区域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并对各个监控点进行全程的录像。

对整个法院的主要出入口、重要部门、重要保护区域进行多层次的入侵防范,并对各类报警事件进行记录,从而为法院的安全防范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图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原理框图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等级的确定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确定。

该建筑为一类建筑,所以保护对象等级应是一级保护对象。

3.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火灾探测器种类选择的基本原则

在选择火灾探测器的种类时,要根据探测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的形成和发展特征、房间高度、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等因素来决定。

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探测器。

对火灾发展迅速,可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可选择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

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的场所,应选择火焰探测器。

对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根据模拟试验的结果选择探测器。

对使用、生产或聚集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场所,应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

因此,该建筑物除浴室、食灶间选择感温探测器外,其余房间均选择感烟探测器。

(2)火灾探测器数量的计算

根据每个房间的面积、高度,采用公式N=S/K*A计算出该房间应设置的探测器数量。

(k:

安全修正系数。

特级保护对象k取0.7~0.8,一级保护对象k取0.8~0.9,三级保护对象k取0.9~1.0。

)。

法院办公楼为一级保护对象,所以本设计k的取值为0.8。

其中,S和R的取值参见下表1(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表1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火灾探测器的种类

地面面积

S(㎡)

房间高度

h(m)

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

房间坡度θ

θ≤15

15﹤θ≤30

θ﹥30

A(㎡)

R(㎡)

A(㎡)

R(㎡)

A(㎡)

R(㎡)

感烟探测器

S≤80

h≤12

80

6.7

80

7.2

80

8.0

S﹥80

6﹤h≤12

80

6.7

100

8.0

120

9.9

h≤6

60

5.8

80

7.2

100

9.0

感温探测器

S≤30

h≤8

30

4.4

30

4.9

30

5.5

S﹥30

h≤8

20

3.6

30

4.9

40

6.3

(3)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部位

根据每个探测器的保护半径将这些探测器合理地安排位置。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应考虑:

满足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的规定,安装间距不应超过规范所提供的极限曲线规定的范围;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时,对于突出顶棚的高度在200mm及以上的、梁间净距在1m及以上的梁,应考虑其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探测器的线制采用二总线制。

4.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应设置在明显的和便于操作的部位。

安装高度在1.3~1.5m。

采用二总线制。

该建筑物在楼梯口设置带电话插孔的手动报警按钮。

5.火灾应急广播的设置

控制中心系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集中报警系统宜设置火灾应急广播。

要求:

在走道、大厅、餐厅等公共场所,应急扬声器的设置应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

走道的交叉、拐弯等处应布置扬声器,走道末端的扬声器距末端墙不大于12.5m。

走道、大厅、餐厅等公共场所装设的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小于3W,宾馆客房内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小于1W。

对于空调机房、通风机房、洗衣机房、文娱场所和车库等有环境噪声干扰的场所,当环境噪声大于60dB时,应使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高于背景噪声15dB。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的扩音机的容量一般按应急扬声器计算容量的1.3倍来确定,所谓计算容量是指相邻三层应急扬声器容量之和中的最大值。

可利用建筑物内的公共广播系统兼作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应具有火灾广播的优先权,发生火灾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进行控制,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此外还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备用扩音机,其容量应按应急扬声器计算容量的1.5倍来确定。

公共广播系统可兼作火灾应急广播,在消防控制室设紧急播送装置。

应注意扬声器不管处于关闭或播放状态时,都应能紧急开启火灾应急广播。

特别应注意在扬声器设有开关或音量调节器时,应能强制切换到紧急广播状态。

该建筑物在走廊设置火灾应急广播。

6.火灾警报装置

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

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一个火灾警报装置,其位置宜设在各楼层走道靠近楼梯出口处。

警报装置宜采用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

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时,其声警报器的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7.线路的选择与敷设方式

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线路采用阻燃电线电缆沿阻燃桥架敷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联动控制线路、通信线路和应急照明线路为BV线穿钢管沿墙、地和楼板暗敷。

(1)暗敷设时,可用普通电线电缆穿金属管或阻燃塑料管保护,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2)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涂防火涂料保护。

(3)竖井内敷设时,采用绝缘和护套为不延燃材料的电缆,不穿金属管保护。

(4)建筑物顶棚内敷设时,一般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布线,如吊顶为难燃型材料,可采用阻燃塑料管(线槽)布线。

8.系统接地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接地装置一般尽量采用专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如无法做到专用则可与其他系统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

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专用接地板,并应由专用接地干线引至接地极。

专用接地干线应采用线芯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芯绝缘线(一般为多股铜芯线),宜穿硬质塑料管暗敷。

当利用基础钢筋作接地体时,专用接地干线应引至基础钢筋。

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电子设备的专用接地线(即接地支线)应采用线芯截面不小于4mm2的铜芯绝缘线。

交流供电的消防电子设备,其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等应作保护接地。

9.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

(1)根据系统的技术和功能要求,确定系统组成及设备地点。

(2)根据建筑平面或实地勘察,确定摄像机和其他设备的设置地点。

(3)根据监视目标和环境的条件,确定摄像机类型及防护措施,在监视区域内它的光照度应与摄像机要求相适应。

(4)根据摄像机分布及环境条件,确定传输电缆的线路路由。

(5)显示设备宜采用黑白电视系统,在对监视目标有彩色要求时,可采用彩色电视机。

对于功能较强的大、中型监控电视系统,宜选用微机控制的视频矩阵切换系统。

(6)选用系统设备时,各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所用器材应有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质量证明。

(7)系统设计应满足安全防范和安全管理功能的宏观动态监控、微观取证的基本要求,并符合在现场条件下运行可靠、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要求。

(8)应考虑建设和技术的发展,满足将来系统进一步发展和扩充,以采用新技术、新产品的可能性。

10.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闭路电视(又称CCTV)监控系统是安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能在人们无法直接观察的场合,却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视控制对象的画面,并已成为人们在现代化管理中监控的一种极为有效的观察工具。

由于它具有只需一人在控制中心操作就可观察许多区域,甚至远距离区域的独特功能,被认为是保安工作之必须手段。

 

系统通过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镜头、云台等),直接观察被监视场所的情况,同时可以把监视场所的情况进行同步录像。

另外,电视监控系统还可以与防盗报警系统等其他安全技术防范体系联动行动,使用户安全防范能力得到整体的提高。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组成 

概括的说,由前端,传输。

终端组成。

 

(1)前端:

用于获取被监控区域的图像。

一般由摄像机和镜头、云台、解码器、防尘罩等组成。

 

(2)传输部分:

作用是将摄像机输出的视频(有时包括音频)信号馈送到中心机房或其他监视点。

一般由馈线、视频电缆补偿器、视频放大器等组成。

 

(3)终端:

用于显示和记录、视频处理、输出控制信号、接受前端传来的信号。

一般包括监视器、各种控制设备、和记录设备等。

11.前端设备的选择:

彩色微光摄象机(用于走廊环境监控) 

1/3"SONY  CCD图象传感器 

水平清晰度:

420TV LINES 

最低照度:

0.001Lux/F1.2 

自动光圈驱动方式:

DC/Video

背光补偿功能 同步方式:

电源同步 自动白平衡 

水平、垂直轮廓校正 

工作电源:

DC12V/AC24V/AC220V 工作电流:

350mA 

尺 寸:

70(宽)×114(深)×58(高)mm 重 量:

700g

产品及环境分析:

 由于夜间环境照度较低在有路灯情况下普通摄象机无法正常监控,LILIN的彩色微光摄象机能在0.01LUX环境下保持彩色图象效果,白天能实现正常的清晰彩色画面监控.

 

总结

经过几天的准备和努力奋战终于把这次的课程设计圆满的完成了。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是收获较多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加强了对建筑消防设计的深层次的了解。

在设计过程中使我将书中的许多知识点与实践相结合,使的课程设计的内容更加完善。

在设计之前,我只是懂得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将消火栓按钮,手动报警按钮的设计规定一条一条的背下来,但并不知道怎样应用,但是通过这次设计CAD画图,了解了在工程上布置探测器的步骤,和具体操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另外,在此过程中也要感谢小组内的各同学的互相配合,才使得这次课程设计可以顺利完成。

而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不但培养了和同学一起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能力。

同时,还要感谢老师在本次课程设计中给予的悉心指导,是我们在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但是,在这次的设计中可能由于知识的缺乏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希望老师给予指正。

 

参考文献

1.梁华.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手册.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陈龙.智能小区及智能大楼的系统设计.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刘宝林.建筑电气设计图集.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苏畅.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实施.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asdf61317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