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火车站站房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意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0728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火车站站房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柳州火车站站房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柳州火车站站房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柳州火车站站房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柳州火车站站房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州火车站站房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意见.docx

《柳州火车站站房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火车站站房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意见.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柳州火车站站房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意见.docx

柳州火车站站房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意见

柳州火车站站房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意见

2019年6月21日,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相关单位对柳州火车站站房扩建工程环境保护设施进行现场检查,并在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柳州站站房扩建工程指挥部召开了柳州火车站站房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验收工作组由建设单位、环评及设计单位、验收调查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代表,以及2名专业技术专家(名单附后)组成。

会议听取了项目环保工作执行情况汇报,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形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柳州站为大型客货共线站房,为

类建筑。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东站房、西站房及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11.40万m2,其中东站房和东侧高架站房总建筑面积7.77万m2、西站房和西侧高架站房(新增)总建筑面积3.63万m2。

工程施工建设占用土地面积为12.42hm2,其中永久占地10.52hm2,临时占地1.90hm2。

工程施工期总开挖量28.21万m3,总填方量1.04万m3,弃渣为27.17万m3,弃渣全部运至柳州市政府批准的建筑垃圾消纳(受纳)场,工程不涉及弃渣场。

工程由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建设,总投资22.73亿元。

西站房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2017年3月开通,东站房于2016年7月开工建设,2019年6月竣工。

二、工程变动情况

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对照原环保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2015〕52号)文中相关规定,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五个方面进行逐条对比,本工程不构成重大变动。

三、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施工期环境管理

(1)建设单位

在施工阶段建立“以建设单位为主导、环评和设计单位为技术支撑、工程环境监理单位监督、环境监控监测单位、施工单位具体落实的“五位一体”的环境保护体系,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合同管理,在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和工程监理招标文件中明确环保条款和责任,制定了施工期环境管理和考核办法,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资金,组织施工期环境保护培训教育,严格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方,相关环保工作文件资料、参建各方履行职责手续完善。

(2)环评单位

在施工中,依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变更情况,对照环办〔2015〕52号文,逐条梳理是否需要进行补充环评工作,提供环评报告中相关内容解释,配合建设单位进行环保措施现场核实。

(3)设计单位

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进一步落实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各项措施及投资,编制了相关环保篇章,确保环评和批复的措施落实到施工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梳理环保变化情况,对设计措施和临时工程进行变更设计,并及时向建设单位反馈是否发生重大变动,变更文件和手续齐备。

(4)工程监理单位

工程监理单位将环境监理职能纳入到工程监理的范围,在工程监理下设专项环保监理机构,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现场监督和整改作用,切实有效的监督检查设计文件中环境保护“三同时”的落实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定期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环境监理报告。

(5)施工单位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防治措施进行绿色、文明施工,对于环评中提出的重要环境保护目标制定专项保护方案,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有效避免发生生态破坏和污染事件,施工过程中“三同时”环境保护工作良好。

2、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1)生态

生态敏感区:

不涉及生态敏感区。

环评及批复措施情况:

不设置取弃土场,弃渣均交由地方运渣单位处理。

实际落实情况:

1.99万m3的弃渣运至柳石路都乐公园荷花湖回填利用,25.18万m3弃渣运至柳南区柳太路铁路林场新圩工区消纳场,工程不涉及弃渣场。

(2)大气环境

环评及批复措施情况:

施工期旧建筑物拆除采取湿水作业;施工场地洒水降尘;物料堆放加盖篷布;出口设车轮冲洗处;砂石等原材料运输车辆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定期检修机械,确保性能良好,减少废气排放。

装修采用环保材料,加强通风换气。

运营期燃料废气通过内置烟道在站房屋顶排放。

食堂厨房在灶头上方安装除油烟罩捕集罩,油烟抽入油烟净化器净化,油烟的净化效率大于85%,净化后的油烟经内置烟道在站房屋顶排放。

实际落实情况:

施工期湿水作业,物料堆放使用织布网苫盖,施工场地出口处设有车轮冲洗台,运输车辆车斗用苫布遮盖。

施工期间定时采用风送式喷雾机对施工场地进行降尘。

运营期根据调查,目前站房内餐饮以简餐为主,基本无油烟产生。

待站房全部投产运营后,根据餐饮性质补强油烟净化装置,油烟净化后排入烟道,在站房屋顶排放。

柳州站能源供给主要为电能,无大气污染物排放。

地下车库设有通风系统,车库通风良好。

(3)水环境

环评及批复措施情况:

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施工废水经沉淀隔油后回用于洒水降尘、车轮冲洗,剩余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运营期商业餐饮产生的含油废水经隔油处理后与生活污水混合进入化粪池,预处理后纳入城市污水管网。

实际落实情况:

施工营地设有隔油池和化粪池,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和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东、西站房施工场地各设置1处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运营期柳州站房共设置5座化粪池、3座隔油池;目前由于柳州市市政工程轻轨及站前广场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施工,暂无施工作业面,因此东站房1座化粪池和1座隔油池暂未修建。

污水处理措施投资已计列,具备施工条件后尽快实施。

运营期车站生活污水及餐厨废水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达《综合污水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固体废物

环评及批复措施情况:

施工期废弃土方和建筑垃圾按照地方要求处置。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城市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运营期生活垃圾由保洁人员统一送往本项目设置的垃圾中转站,并委托环卫部门运走处置;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隔油池产生的油污委托有关单处理;化粪池产生的污泥半年清掏一次,委托市政环卫部门运走处置。

实际落实情况:

1.99万m3的弃渣运至柳石路都乐公园荷花湖回填利用,25.18万m3弃渣运至柳南区柳太路铁路林场新圩工区消纳场,工程不涉及弃渣场。

建筑垃圾全部运至柳州市政府批准的建筑垃圾消纳(受纳)场。

施工营地设有分类垃圾桶,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城市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运营期车站内设有垃圾桶。

车站垃圾转运站已建成。

车站生活垃圾及餐厨垃圾统一送至垃圾转运站,并由环卫部门负责清运处置。

垃圾转运站选址合理,交通便利,附近人流量较小,符合《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中的相关要求。

(5)噪声

环评及批复措施情况:

施工期合理设置施工时段,严格控制打桩机使用频次。

靠近邮电局侧应采用噪声源强较低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并设置高约2.5m、长约100m的施工围墙。

运营期设备安放于设备房内,选用低噪声设备,同时采取减震降噪措施。

加强停车场管理,设置禁止喧哗、鸣笛等标识牌,控制广播音量。

冷却塔须合理选址,选用低噪声设备,在冷却塔顶部的外沿安装排风消声器,在上塔体出风口安装带吸声材料的屏蔽及吸声栅,在下塔体内安装柔性网或降噪消声垫(或落水消能降噪器),在冷却塔的进风口处安装进风消声器或消声百叶窗。

实际落实情况:

施工场地周围设有2~2.5m高围挡。

邮电局一侧设有2.5m的施工围挡,附近无高噪声施工作业。

施工选用了低噪声施工设备,对设备进行了及时维护保养。

合理安排了施工时间和噪声设备放置位置。

运营期设备均设置在设备房内,并采取了基础减震措施。

由于站房停车场暂未开放,禁止鸣笛标识牌还未设置。

冷却塔位于站房屋顶,进风口处有消声百叶窗,冷却塔周围有围挡。

(6)振动

环评及批复措施情况:

夜间禁止使用柴油打桩机,施工地点距敏感点大于150m时才能在昼间施工柴油打桩机;施工靠近邮电局侧应采用振动源强较低的打桩施工工艺和设备;合理设置施工时段。

实际落实情况:

合理安排了施工时段,夜间无打桩作业。

(7)地下水环境

环评及批复措施情况:

合理确定施工工法及降水方案,增加围护结构刚度,加强地表及建筑物沉降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妥善处理污水、固体废物,避免入渗污染地下水。

运营期污水、固体废物需妥善处理。

实际落实情况:

施工期对地表和建筑物沉降进行了监测,通过混凝土灌注,减少了降水量,缓解了地表和建筑物沉降。

基坑降水经沉淀处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

运营期本项目的污水、固体废物均已得到妥善处理,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8)光污染

环评及批复措施情况:

按照《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设计玻璃幕墙。

实际落实情况:

已按照《《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设计玻璃幕墙。

3、验收调查结果

(1)生态

本项目所在区域已完成城市化,属于城市生态环境,项目建设的生态影响主要为施工期扰动地表以及土石方堆放产生的水土流失。

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环境影响报告表、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复的相关要求,采取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控制和减缓了水土流失影响和生态环境破坏,本工程未涉及弃渣场,弃渣均运至柳石路都乐公园荷花湖和柳南区柳太路铁路林场新圩工区进行消纳。

经现场调查,本工程没有引发明显的生态破坏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工程采取的措施有效。

(2)噪声

站房周围均为市政道路,受交通噪声影响,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有不同程度超标。

本工程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噪声产生影响。

(3)其他环境

建设单位针对运营期的环境影响采取了防治措施。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中的相关要求,站内生活污水采用隔油+沉淀工艺处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车站生活垃圾运至垃圾中转站后由地方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垃圾转运站设置符合《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中的选址要求;站内设备如风机、水泵、配变电设备等均设置在设备房内,并采取了基础减震措施;冷却塔设置于站房顶部,进风口采用了百叶窗降噪,并对冷却塔进行围挡,冷却塔对区域内声环境质量影响可控;目前车站餐饮均为简餐,无明显油烟产生,后期根据新增餐饮类别及性质加强油烟净化处理,净化后通过内置烟道在站房屋顶排放。

试运营期暂未收到相关环保投诉。

四、验收结论

验收组认真讨论认为:

本工程实施过程中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基本落实了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批复提出的各项生态防护和污染防治措施,总体达到了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自主验收合格。

五、后续要求

1、建议在车站停车场进出口及社会车辆接送客处设置禁止鸣笛等标识牌。

2、建议进一步加强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做好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柳州火车站站房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组成员签字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