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课内古诗30首赏析题并附答案严格排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609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课内古诗30首赏析题并附答案严格排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人教版课内古诗30首赏析题并附答案严格排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人教版课内古诗30首赏析题并附答案严格排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人教版课内古诗30首赏析题并附答案严格排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人教版课内古诗30首赏析题并附答案严格排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课内古诗30首赏析题并附答案严格排序.docx

《最新人教版课内古诗30首赏析题并附答案严格排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课内古诗30首赏析题并附答案严格排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课内古诗30首赏析题并附答案严格排序.docx

最新人教版课内古诗30首赏析题并附答案严格排序

2016最新人教版课内古诗30首赏析题并附答案

七上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澹澹”是形容的样子,“竦峙”是写的形象。

“丛生”、“丰茂”给人以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A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字统领全篇的写景。

写景的十句中,前句是实写,后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4、这首诗的主旨是。

5、诗人观沧海的地点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这首诗写的意境深邃,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3)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4)解释颈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一)

(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3)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

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4)本诗写了什么?

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

(5)表现了诗人行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1、词中描写的是______季(季节)的景象。

你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2、上阕从_______和_______的感觉角度描绘了乡村的美景,渲染了______的气氛,烘托出诗人因丰收而_______的心情。

3、“路转溪桥忽见”“忽见”的是____________表现诗人的_________之情

4、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

5、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

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平。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

五、《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是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为历代所传诵。

2、通过对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气氛,抒发了一个长期飘零异地的游子的之情。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是一个对比鲜明的画面,前者是的,后者是的田园生活,衬托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4、体现全文主旨即是点睛之笔的一句是:

,。

5、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

创造出怎样的意境?

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6、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

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

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七下

六、《木兰诗》乐府诗集

原诗略

1、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夸张地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3、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4、描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句子是,。

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

6、木兰有哪些美好品质?

7、中国(国外)自古至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试举几个例子。

八上

七、《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

(2)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钟”字又好在何处?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八、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

由到。

(2分)

(3)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的感情。

(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

九、《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石壕吏》是一首_______(叙事、抒情)诗,体裁是_______古诗,他的组诗“三吏”中除《石壕吏》外,还有《》,《》。

(2)“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的意思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

(3)怎样理解“有吏夜捉人”这一行径?

(4)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选出表述不恰当的一句()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

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

“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锝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二句,抒发感情。

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厌恶官场,追求自由,归隐田居的情怀。

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

3.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4.点明本诗主旨的句子是

十一、《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一)

(1)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

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

C、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2)全诗以大漠、夕阳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答:

(3)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

(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其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现在请你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答:

(二)

(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

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

“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60左右字内)

(3)《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

日自然是圆的。

这‘直’字似无道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

”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会有没有道理?

为什么?

十二、《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万里送行舟。

1.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

2.诗中点明“送别”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之情。

3.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哪里?

   

十三、《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的陶醉,对的喜爱之情。

2、找出诗中有哲理的两句诗,并说说其蕴涵了什么哲理。

3、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

“衣冠/简朴/古风/存”。

B“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十四、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1、诗中“夕阳迟”、“徙倚”是什么意思?

2、这首七言律诗采用了手法,把、、融于一体。

3、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愤懑的诗句是:

,。

4、诗的最后两句,语意双关,意味深长,请简要分析。

 

八下

十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2)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2分)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6)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

(2分)

十六、《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原指(填一个历史事件);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诗人杜牧和合称“小李杜”。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3)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何?

十七《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

(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5)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十八、《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的,他和苏轼、共称文坛“三苏”。

“婵娟”在诗中指。

(2)“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

最能体现人间真情和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

这首词虽有感伤情调,但词人的豁达胸襟也处处可见,请写出一两个原句证明: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十九、《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3)诗中“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十、《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

2、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也是全诗的诗眼。

3、“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

4、“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指。

5、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应是“如此”之意)

A“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B“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C“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生活。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了自然之趣。

A“悠然见南山”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

B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体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C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其实,“真意”就在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

D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二十一《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为后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

(2)诗中引用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二)

(1)“斗十千”的“金樽清酒”,“直万钱”的“玉盘珍羞”,为什么勾不起诗人的食欲?

(2)诗人拔剑四顾看到了什么?

(3)“闲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理?

(4)有一位同学在好友的毕业留言上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

(5)“诗仙”李白在《行路难》中抒发远大志向的两句诗是:

二十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自经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丧乱”指事件。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是

3、诗中最后的议论抒情的深刻含义是

表现了诗人的思想。

4、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诗人幽默风趣的写法,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南村群童的顽皮,又巧妙含蓄地刻画了自己因年迈而无力改变现状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微妙心理。

B南村群童竟然不知道“我”是著名的“诗圣”,表达了“我”对他们年少无知的不满。

C南村群童连不值钱的茅草都抢,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到了何种程度。

D称之为“盗贼”,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强烈愤恨。

二十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____,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

(填2字)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现了诗人之情,与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_,有异曲同工之美。

4、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

二十四、《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己亥杂诗》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

既有,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2)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①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②从三、四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可谓千古名句,写一段话用上此句诗。

(50字左右)

(二)(1)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

(2)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

(3)作者拿自况,表达了

(4)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

舍和不舍。

诗人想“舍”的是什么?

不想舍的又是什么?

九上

二十五《梦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蘋洲。

⑴词中“”字写出思妇的孤单身影,一个“”字写了思妇倚楼而望久久地等待的神态,更有信心不足之意。

“”字写出思妇久久等待的神态。

⑵“斜晖脉脉水悠悠”使人联想到这一成语。

该句运用词和的写法,写出了之情,

⑶全词点明主旨的一句是:

运用了的写法。

⑷联系全词,说说“过尽千帆皆不是”这一句包含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变化?

二十六、《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