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194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11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2、能够说出对称现象以及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二、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1.万以上数认、读、写,十进制计数法2.整百、整十数的加减3.近似数4.数字编码

三、走进天文馆--年月日1.24时记时法2.年、月、日的认识

四、家居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初步认识、大小比较2.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五、繁忙的工地——线和角认识几何与图形的基本的直线、线段、射线、角,并能够正确度量、画出任意角的度数。

六、保护大天鹅--三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整百整十数乘法口算2.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3.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4.因数的变化规律5.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6.回顾整理

七.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1、认识直线、射线、线段2、了解平行与相交,画垂线与平行线3.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间的距离

八、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的除法1、整百整十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2.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3.试商4.相关链接

九、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以及数量关系。

2、运用模拟演示和画线段图等方法去理解数量关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十、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列综合版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认识中括号,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符号的普遍性,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十一、新校服—条形统计图。

认识条形统计图

十二、回顾整理-----总复习系统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二、教学总目标:

1、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3、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4、使学生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6、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以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7、使学生了解平行和相交,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的重难点:

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书的一个重点。

四、教具、学具

四、教具、学具

计数器、年历卡、米尺、百格板、试商练习盘、平行与相交演示材料

五、课时安排:

79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数

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2课时

二、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

10课时

三、走进天文馆——年、月、日

6课时

四、家居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五、繁忙的工地——线和角

6课时

六、保护大天鹅——三位数乘两位数

12课时

荡秋千

1课时

七、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

4课时

八、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3课时

九、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

3课时

十、小小志愿志——混合运算

6课时

全家自可驾游

1课时

十一、新校服——条形统计图

4课时

智慧广场

1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习

5课时

六、学情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78人,基础知识优秀的人数是34人,及格人数是72人,不及的有6人。

男、女生各占一半。

大部分学生学习水平一般,聪明的、智力低的各占百分之十。

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学生的注意力日益集中,学习目的明确,态度比较端正,能善于取长补短,只要加强榜样的激励作用感化他们,相信将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有少数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制力差,课堂听课效率低,导致学习跟不上趟。

七、教学方法和措施:

1、学生以充分的操作机会,以及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多辅导后进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八、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深入研究教材,把教材用好用活。

2、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

3、、正确把握教学节奏,处理好面向全体和关注个体差异的关系。

4,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5、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全面、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画对称轴。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学具盒、彩纸、剪刀

教师准备:

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谈话:

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

谈话:

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让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谈话:

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

谈话: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体操动作蕴涵的美。

(接着课件出示体操示意图)如果我们从正面把这些体操动作画出下来,就成了这样一组平面图。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对称的美,进而激发学生探究“为什么会这么美”的兴趣,再由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谈话: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

“这些图片中蕴涵着什么样的美?

”“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我们怎样来了解它们美?

”等问题。

谈话:

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好吗?

谈话:

请小组长拿出1号袋,把里面的图片分给小组里的同学,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

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好,开始吧!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通过对折发现图形的两边重合在一起了,但是他们不会用完全重合来表达;对折的方法一般是相同的,学生对对折后打开所看到的折痕表述不会很好,在小组活动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发现有条理的表达完整。

谈话:

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图形的两边重合了,那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

(板书:

重合对称)

谈话:

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图形,你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

(出示扣杯图)

学生可能会直接回答不是对称图形,因为扣杯的一边有把,一边没有。

谈话:

真的不是吗?

你能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演示折。

学生可能会认为都重合了,一种是图形中有的地方重合而有的地方没有重合,即是部分重合;而另一种是两边重合后没有多出来的,也没有缺少的,有少数学生会说出这是完全重合。

谈话:

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

(板书:

完全)

谈话:

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老师也想折一折,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对称图形借给老师用一用?

注意看,老师开始折了,我这样折得到一条折痕,这样折又得到一条折痕。

这两条折痕与你们折出来的折痕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

谈话:

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

(板书:

对称轴)一般用点划线把它画出来。

注意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请你在你刚才对折的图形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谈话:

同学们,这些图形通过对折,我们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板书:

轴)

谈话:

现在你知道这些体操动作为什么这么美了吗?

再回到课的伊始,学生现在会恍然大悟,用数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些图片,发现对称的美,感悟对称的美。

三、验证猜想,巩固练习

谈话:

打开学具盒,请你在钉子板上拼一个以前学过的是轴对称图形的平面图形。

告诉大家你围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可能围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不同的图形。

谈话:

请小组长打开2号袋,找到你围的那个图形,动手验证一下你围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2条对称轴,正方形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2种情况,三角形3种情况)

谈话:

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围的是什么图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可能出现一些争论。

对正方形、长方形、圆是轴对称图形,学生一般不会出现很大的分歧,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因为情况比较复杂,象三角形中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有四条边都相等的菱形,是学生争辩的焦点,也是学生探究的难点,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学具准备。

谈话:

在我们学过的这些平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判断。

请你从这些图形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并请你的同位帮你看一下,你画的对吗?

谈话:

请大家打开课本4页自主练习,请你从第3、4题中,选一道题你喜欢的做在书上。

分题订正,投影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围一围、猜一猜、验一验、画一画等活动,使课堂掀起了一个探究、争论的高潮,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他们主动参与其中,在不断的争辩、动手验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动手实践,创作图形

谈话:

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找找生活中的对称。

学生从生活中找对称。

谈话:

生活中的对称实在是太多了,老师也搜集了几幅轴对称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演示)

谈话:

看了这么美的轴对称图形,你是不是也想自己创作一幅?

谈话:

你可以用学具盒上的钉子板围一围,用小正方体摆一摆,还可以用剪刀剪一剪,还可以用彩笔画一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幅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创作活动。

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的作业就是找一找自己家里的轴对称图形说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学以致用,把数学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时时都会用到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通过围、摆、剪、画等形式,让学生体验自己创造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的愉悦心情,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热闹的民俗节》的教学反思

本册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特点,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一、创设情境教学。

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剪、画或打印一些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展示并说清为什么认为他是轴对称图形,并且画出它的对称轴。

从而引出课题,接着1、出示书上轴对称图形,学生说出他们的对称轴。

2、讨论是不是所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都只有一条,如果不是,举例说明。

3.接着投影出示圆、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特殊图形,说明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二、研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在例2中,学生已根据书上的提示,提前预习,找到了B与次B、C与次C等这些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引发学生的思考:

轴对称图形中,是不是所有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学生讨论并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三、讨论如何画轴对称图形。

从例2得出的结论中,讨论如果只知道轴对称图形的一边,如何快速的画出另一边。

学生能很快的说出,先根据对称图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从而可以确定对称点的位置。

但是图中的点有很多,先确定哪些点的对称点最好呢?

学生接着讨论,从而确定先确定一些关键点如:

角的顶点,线的交点等的对称点,再连线。

当确定方法后,让学生来说一说书上的例3的图是如何画才又快又好,在画法上学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四、想办法做出以各轴对称图形、并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在预习前就已经剪好了自己的作品,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来展示,并说清楚如何剪的,这个作品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他的对称轴在哪里等等课堂上的相关问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不是很注重课前预习,所以很多可以课前完成的内容,都在在课堂上完成,很耽误时间。

于是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教会学生如何去预习,以及预习的相关相求,并说明,如果预习不过关,就重新预习,直到过关了才开始上新课,第一次的预习学生果真完成的不好,于是我要求重新预习,第二次他们认真许多,上课也自然顺利多了,学生感受到自己课前仔细的预习带来的好处了,也非常的高兴。

我打算把重视课前预习坚持下去。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特点:

1、素材选取的领域比较宽泛。

让学生在读书和写数的基础上体会计数单位的大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2、主题图的呈现方式有所创新。

信息量足,内容丰富,使学生在京利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

3、体现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4、素材的选取注重真实性、科学性。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体现学科整合的理念。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学习读写万以上的数。

2、重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3、注重操作与演示,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重视估计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

5、探索万以上数得读、写、比较方法,鼓励方法多样化。

教学内容:

1、万以上的数的读法

2、人口知多少——万以上数的写法

3、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

4、近似数

5、编码知多少

教学目标:

1、合具体情景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的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

2、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体会用“万”“亿”为单位的计数的简捷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感知“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基本内容:

本单元设有四个信息窗和一个拓展平台,采用了图片、文字“遥相呼应”的呈现形式。

拓展平台呈现的是为学生参加比赛编参赛号码的情景,由此引入数的编码的学习。

教学重点

1、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改写方法。

3、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结合情景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2、大数的认、读、写。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归纳总结

学法:

迁移类推、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课时数:

10课时

1、万以上的数的读法(1课时)

2、人口知多少——万以上数的写法(1课时)

3、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

4、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练习课(1课时)

5、近似数(1课时)

6、近似数练习课(1课时)

7、编码知多少(1课时)

8、讲评(1课时)

课外实践(1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万以上的数的读法

学习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数的方法。

能按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在万以内数的读法基础上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

学法:

迁移类推

学具的选择:

记数算盘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铺垫孕伏

1.口答:

2.复习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师出示5张卡片: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首先把“百位”贴在黑板上,指名同学按照顺序依次贴其它卡片,全部贴好后请同学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3.读数练习:

教师在贴好的数位下填数字,408,2160,11900学生进行读数练习.

4.想一想,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规则是什么?

口答

(1)一千里面有()个百,一万里面有()个千.

(2)()个一百是一千,()个一千是一万。

排列数位顺序。

口述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四百零八

二千一百六十

一万一千九百

观察由旅游的话题引人,能否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重点引导学生复习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读法。

(引导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后面类推亿以内数的读法作铺垫。

活动二:

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窗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看了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2)、导语:

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这些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些比较大的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

2.新授:

(1)感受10万究竟有多少

你好知道生活当中有那些大数 

 

(2)10万到底有多大?

我们来数一数

用计数器

 

(3)个、十、百、千、万、十万、象这样表示数大小的单位叫记数单位

①学生观察板书:

个、十、百、千、万,想一想:

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

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数吗?

教师板书:

十万、百万、千万.

②认识“一亿”:

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接着往下数,十个一千万是多少呢?

教师板书:

亿,并指出一亿是个很大的数

③结合板书,教师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

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

(4)、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①引导学生观察:

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说明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②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板书:

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写一个“位”字.

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③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教师出示卡片:

数字“5”,把它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同学分别说出它的计数单位。

④认识数位分级: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上数位顺序表,看看又有什么发现?

小结: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

(5)、教学万级数的读法:

①先读出下面各数:

28、308、4007、3070

这些数都在哪一级?

表示多少?

如果把这些数放在万级,又表示多少呢?

引导学生明确:

同一个数在个级时表示多少“个”

在万级时表示多少个“万”

(②

4086000,21600900自己试读这两个数.

引导学生根据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出万级数的读法.

同学之间互相汇报试读结果.

④思考讨论:

万级数与个级数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教学含有万级和个级数的读法.

①学生试读

2460064070010030040

思考讨论:

先读哪一级,怎样读?

再读哪一级,怎样读?

在什么情况下,“0”不读出来,什么情况下“0”要读出来?

③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生自由交流

(1)10万册

4086000册,5094600册,21600900册,119000000册怎么读?

 

10万是多少?

一小盒图钉有1000个,一大盒图钉有10小盒正好是10000个那多少大盒图钉是10万个?

10大盒就是10万个

一个人民大会堂能容纳10000人,10的人民大会堂能容纳10万人

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

一万一万的数10个一万是十万

学生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

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学生认知有难度,可能会说出,十个一千万是十千万,在这时,教师要同学生一起数,并指明,十千万就是“一亿”.)

交流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

 

同学分别说出它的计数单位.

 

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

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

个级,表示----个一

学生读

表示多少-----个万

 

引导学生明确:

读万级里的数,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知识,并进行德育渗透.

 

渗透个级数与万级数读法的内在联系.)

(用试读讨论方法,突破难点:

鼓励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活动三:

巩固发展

1.练习一第3题:

读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3040和30400000.

2.判断:

(1)4080500读作:

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2)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3)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学生按要求读数

(通过此练习,使学生弄清个级的数与万级的数在读法上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法则的第二条)

(此题考察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

活动四:

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教后反思

《万级全部是0的数》怎么读

最近在教学“万以上数的读法”时,发现课本上有这样的数“100008070”,这个数该怎么读呢?

我觉得这个数应读作:

一亿八千零七十。

上完课后我和办公室的老师们进行讨论,有的老师认为应读“一亿零八千零七十”,还有的老师说两者都可以。

我们也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没想到网上也有对此类问题的争议,绝大多数人赞成读出0来。

如果遵循:

1、多位数的读写法则第一、二条:

“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如果非要读出0来,就应读作“一亿零万八千零七十”而非“一亿零八千零七十”。

而“零万”是不需要读出来的。

2、再者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个级的4个数位上都是0不读,万级的4个数位上都是0还需要读吗?

3、有人说根据法则第三条: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所以它就要读出0来。

这里所说的其他数位到底是指的什么?

是每级中的其他数位还是包含着其他级的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