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语文版 高一上第一册重点文言文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257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语文版 高一上第一册重点文言文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语文版 高一上第一册重点文言文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语文版 高一上第一册重点文言文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语文版 高一上第一册重点文言文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语文版 高一上第一册重点文言文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语文版 高一上第一册重点文言文知识点.docx

《完整word版语文版 高一上第一册重点文言文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语文版 高一上第一册重点文言文知识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语文版 高一上第一册重点文言文知识点.docx

完整word版语文版高一上第一册重点文言文知识点

高一(上)重点文言文知识点

赤壁赋

通假字

  1、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盘绕,环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注:

人教版中为“樽”

  6.扣舷而歌之(扣通“叩”,敲打)

古今异义

  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

内心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事物的象征。

  今义:

美貌的人。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

越过。

  今义:

欺辱,欺侮。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

辽阔的样子。

  今义: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古义:

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今义:

儿子。

  5、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

体育竞技活动。

  6、知不可乎骤得

  古义:

屡次,数次

  今义:

急速,突然。

词类活用

  1、歌:

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咏)

  2、羽:

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3、空明:

击空明兮溯流光(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 

  4、舞:

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5、泣:

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6、正:

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7、南、西:

乌鹊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8、下:

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9、东:

顺流而东也(名作动,往东)

  10、渔樵: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②可以认为无活用,渔、樵本身就为动词) 

  11、侣、友:

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12、.舳舻(连接)千里:

(省略谓语)

  13、白:

不知东方之既白(形作动,天色发白,天亮)

  14、歌:

扣舷而歌之(名作动,唱歌)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听任小船漂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

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

歌中唱道:

“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

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

有客人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

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像啜泣也像低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改变,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

“(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同伴回答: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

(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

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

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

(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

(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

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道:

“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

流逝的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

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

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杯盏重新饮酒。

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

(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陈情表

通假字

  1.夙遭闵凶。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表示整数后面还有零数) 

  4.常在床蓐。

(蓐,通“褥”,垫子、草席。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

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

像犬马一样。

  3.则刘病日笃。

(日:

一天天地。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

在家外。

  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

在家里。

  6.躬亲抚养。

(躬:

亲自。

  

(二)使动用法

  1.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闻:

使……闻,使……知道。

  2.保卒余年。

(保:

使……保全。

  3、谨拜表以闻(使……知道。

  (三)形容词作名词

  1.夙遭闵凶。

(闵凶:

忧患不幸的事。

  2.猥以微贱。

(微贱:

卑微低贱的身份。

  3.凡在故老。

(故老:

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4、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心)

  (四)形容词作动词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

远离。

  2.则刘病日笃。

(笃:

病重。

  (五)名词作动词

  1.臣少多疾病。

(病:

生病。

  2.且臣少仕伪朝。

(仕:

做官。

  3.历职郎署。

(职:

任职。

  (六)动词作名词

  1、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指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重点虚词

  以:

  

(1)臣以险衅(以:

因为)

  

(2)臣以供养无主(以:

介词,因为)

  (3)臣具以表闻(以:

用)

  (4)猥以微贱(以:

和地位搭配时,译为“凭借”)

  (5)无以至今日(无以:

没有......的办法)

  (6)但以刘日薄西山(以:

因为)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以:

因此以:

因为)

  (8)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以:

用)

  (9)谨拜表以闻(以:

连词,而)

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不行

  古义:

不能走路,这里指柔弱。

今义:

不可以。

  2、举臣秀才

  秀才

  古义:

优秀人才。

今义:

读书人的通称

  3、除臣洗马

  除

  古义:

授予官职。

今义:

不包括在内。

  洗马

  古义:

授予官职太子随从。

今义:

给马洗身子。

  4、臣欲奉召奔驰

  奔驰

  古义:

奔走效劳,这里指赴京就职。

今义:

迅速的跑。

  5、臣之辛苦

  辛苦

  古义:

辛酸苦楚。

今义:

表身心劳苦,比喻艰难困苦,很疲倦的感觉。

现多指工作和劳作的感受。

  6、则告诉不许

  告诉

  古义:

申诉 。

今义:

向别人陈述;通知某事,使人知道。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

  古义:

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今义:

小;少。

形容微不足道。

  8、至于成立

  至于

  古义:

一直到.......。

今义:

副词。

表示事情达到某种程度;连词。

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情况;到达。

  9、至于成立

  成立

  古义:

成人自立。

今义:

组织机构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站得住脚。

创立、建立。

  10、急于星火

  星火

  古义:

流星的光,比喻急迫;今义:

微小的光。

一词多义

  1、行:

  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动词,施行)

  2、矜:

  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②不矜名节(动词,自夸)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

  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见:

  ①慈父见背(见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自己)

  ②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

  5、亲:

  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6、日:

  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②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③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7、当:

  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8、薄:

  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③薄微细古(微小)

  9、拜:

  ①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②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0、于:

  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1、夙:

  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②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12、区区:

  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②何乃太区区(形容词,短浅的)

  ③区区小事(形容词,形容分量少)

  ④区区在下(谦称自己)

  13、卒:

  ①保卒余年(副词,终)

  ②卒成帝业(副词,终究)

  ③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名词,士兵)

  ④卒然边境有急(副词,突然)

成语

  1.孤苦伶仃(原文:

零丁孤苦):

伶仃:

孤独,没有依靠。

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2.茕茕孑立:

孤身一人。

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3.形影相吊:

吊:

慰问。

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

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4.:

星火:

流星。

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

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5.日薄西山:

薄:

迫近。

太阳快落山了。

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6.气息奄奄:

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

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7.人命危浅:

浅:

时间短。

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8.朝不虑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

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9.结草衔环:

结草:

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

嘴里衔着玉环。

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10.乌鸟私情:

乌鸟:

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11.皇天后土:

皇天:

古代称天;后土:

古代称地。

指天地。

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特殊句式

  

(一)介宾短语后置

  1.急于星火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二)宾语前置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慈父见背

  (三)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

  2.则告诉不许

  (四)省略句

  1.拜臣(为)郎中

  2.且臣少仕(于)伪朝

  3.但以刘日薄西山

  (五)判断句

  1.今臣亡国贱俘

  2.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4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六)固定句式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译文

  臣李密陈言:

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孤独困苦,便亲自抚养。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

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

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

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

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

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伏地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

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

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愿停止侍养祖母而远离。

  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很短。

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项脊轩志

原文翻译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

屋里仅仅一丈见方,只可容纳一个人居住。

这是已有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常常移动书桌,环顾四周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

屋子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天一过中午就已经昏暗。

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

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

我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

书架摆满了借来的书籍,我安居室内,吟诵诗文,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

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很是可爱。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

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

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

东家的狗向西吠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

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

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经常来。

老婆婆常常对我说:

“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老婆婆又说:

“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

‘孩子是冷呢?

还是想吃东西呢?

’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

  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

“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

”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

“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

”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

“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

”回忆起旧日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

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我说:

“蜀国的寡妇清继承并守住了朱砂矿,利润天下第一。

后来秦朝皇帝为她建造了怀青台。

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从隆中起家,当诸葛亮和清在角落不被人知道的时候,世人怎么能够知道他们两?

我渺小地在项脊轩,正扬起眉毛眼睛一睁一闭,以为会有奇特的景象,知道这种情况的人认为我和浅井的青蛙有什么区别。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

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

“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

”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

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

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

  1、室仅方丈(方丈,古:

一丈见方今:

庙宇里的住持)

  2、雨泽下注(下注,古:

向下流今:

赌博术语)

  3、墙往往而是(往往,古:

到处今:

经常)

  4、余自束发(束发,古:

表示成童今:

扎头发)

  5、或凭几学书(学书,古:

学习写字今:

学习读书)

一词多义

  1、始

  室始洞然(才,方才,副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副词)

  2、过

  日过午已昏(偏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访,探望,动词)

  从轩前过(经过,动词)

  3、置

  顾视无可置者(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

  4、而

  余扃牖而居(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并且,表并列,连词)

  墙往往而是(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也可不译,连词,表修饰)

  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你,你的,代词)

  5、为

  始为篱,已为墙(是,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是,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是,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替,介词)

  余稍为修萁(替,介词。

  6、以

  以当南日(用来,介词,表目的)

  能以足音辨人(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用如“而”,连词)

  7、谓

  且何谓阁子也(叫做,动词)

  妪每谓余曰(告诉,对......说,动词)

  8、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时而,副词)

  9、日

  不能得日(阳光,名词)

  日过午已昏(太阳,名词)

  一日,大母过余曰(天,一昼夜,名词)

  10、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以前,起先,名词)

  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已故的,形容词)

  11、前

  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前方,行为方向)

  从轩前过(前面,形容词)

  12、之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他日汝当用之(代象笏,代词)

  儿之成(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顷之(时间副词后调节音节,不解释。

  13、西

  东犬西吠(向西边,副词)

  室西连于中闺(……的西边,形容词)

  14、得

  不能得日(得到,获得,照到,动词)

  得不焚(能,能够,助动词)

  15、已

  日过午已昏(已经,副词)

  已为墙(随后不久,副词)

  16、当

  以当南日(挡住,动词)

  他日汝当用之(应当,应该,助动词)

  17、然

  室始洞然(……的样子,词尾)

  然余居于此(然而,但是,连词)

  18、书

  借书满架(书,书籍,名词)

  或凭几学书(写字,动词)

  19、食

  小鸟时来啄食(食物,名词)

  欲食乎(吃,动词)

  20、大

  先大母婢也(大母,指祖母)

  大类女郎也(很,非常,副词)

  21、所

  某所而母立于兹(地方,处所,名词)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在此指代枇杷树,特殊的指示代词)

  22、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由,自,介词)

  从余问古事(向……学习,动词)

  23、自

  余自束发(从,由,介词)

  自语曰:

“……”(自己,代词)

  24、归

  吾妻来归(女子出嫁,动词)

  吾妻归宁(归,返回,动词。

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

  25、每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每逢)

  妪每谓予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常常)每字有二十余印(每个)

  (三)一词多义

  1.顾

  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回头看,动词)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勒草庐之中(拜访,动词)

  ③时夜将半,四顾寂寥(看,动词)

  ④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看,动词)

  ⑤顾安所得酒乎?

(可是、但是,副词)

  ⑥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反而,副词)

  2.置

  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安放,动词)

  ②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

  ③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动词)

  3.归

  ①后五年,吾妻来归(旧时女子出嫁称为“归”)

  ②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回来,动词)

  ③田园将芜胡不归(回去、归隐,动词),

  4.先:

  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先前,副词)

  ②先*抚之甚厚(去世的,形容词)

  5.为:

  ①轩东故尝为厨(做过,动词)

  ②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

  6.过:

  ①日过午已昏(偏过,动词)

  ②大母过余(看望,动词)

  ③从轩前过(经过,动词)

  ④故山殊可过(过访、游览,动词)

  ⑤求,无乃尔是过与(责备,动词)

  7.当:

  ①他日汝当用之(应当,动词)

  ②以当南日(挡住,动词)

  三、虚词

  1.而

  ①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②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连词,表修饰关系)

  ③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连词,表承接关系)

  ④某所,而母立于兹。

(代词,你的)

  ⑤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关系)

  ⑥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连词,表修饰关系)

  2.之

  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结构助词)

  ②先妣抚之甚厚。

(她,代词)

  ③儿之成,则可待乎?

(取独,助词)

  ④顷之,持一象笏至。

(补充音节,助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