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秋翠论文终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9076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秋翠论文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秦秋翠论文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秦秋翠论文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秦秋翠论文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秦秋翠论文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秦秋翠论文终稿.docx

《秦秋翠论文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秋翠论文终稿.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秦秋翠论文终稿.docx

秦秋翠论文终稿

山东交通学院

2010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大学生村官人才工程策略探究

 

院(系)别管理系

专业市场营销

班级营销064

学号061023313

姓名秦秋翠

指导教师马彩凤

 

二○一○年六月

原创声明

本人秦秋翠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大学生村官人才工程策略探究”,是本人在导师马彩凤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尊重知识产权,并愿为此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字):

日期:

年月日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人数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适时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并将“一村一名大学生”深入到基层农村的建设中。

经过几年的实践,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作为一项全新的探索和实践,它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很多大学生投机心理严重,不愿去偏僻的自然村,加之社会机制不健全,配套措施不完善,信息沟通不对称等,使很多大学生村官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本文将主要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和策略,如高校开设村官专业,三位一体教学,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全国联网系统促进高校、大学生、人才需求地三方之间的信息沟通;村委会合理用人,善用人“智”,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科学的绩效考评;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文章将从学校、政府、人才需求地三个层面重点阐述如何培养适应农村现状的创新性、科技型人才,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人才工程,“订单式”培养

Abstract

Withthedeepening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thenumberofcollegestudentsenrollment,theemploymentsituationisfurtherseverely.Thecentralandlocalgovernmentsreal-timeadvancethecollege-graduatevillageofficialplan,andtakethisplanof“acollegestudentacountry”intothebasic-levelcountrysideconstruction.Afteryearsofpractice,college-graduatevillageofficialinthenewruralconstructionandsocialdevelopmentmadeimportantcontribution.But,asanewexplorationandpractice,italsohadmanyproblems,suchasaverysmallnumberofstudentsintendtoattendsomeremoteurbans,therearespeculationandsocialpsychology.Besidesimperfectmechanism,correspondingmeasuresandasymmetricinformationcommunicationisalsoexisted,etc.

Thisarticlemainlyadvancedsomerelevantsuggestionsandstrategiestoresolvetheaboveproblems,suchasuniversitiesofferprofessional,"order"trinityteachingtalentcultivation,establishnationalnetworksystemtopromotetheinformationamongcollegestudents,collegesandthecountrysides.Thecountrygovernmentsshouldchooseandemploypersonsvillage"wisdom"andmakescientificperformanceevaluationforcollegestudents.Besidespreferentialpoliciesshouldadoptedtoattractandretaintalents.Ofcourse,theemphasisofthisarticleishowtocultivatescienceandtechnologytalentswhichcansuitfortheinnovativeruralsituation.

Keywords:

College-graduatevillageofficial,Talentproject,"Ordertype"cultivation

目录

前言1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2

1.1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由来和现状2

1.2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产生3

1.2.1历史必然性3

1.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3

1.2.3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4

1.2.4大学生砺炼和成长的舞台4

2大学生村官计划出现的问题6

2.1大学生村官计划不尽如人意6

2.1.1角色困境:

非农非工非官6

2.1.2工作困境:

能力难以施展6

2.1.3出路困境:

人才流失6

2.2大学生村官缘何不能胜任7

2.2.1传统观念,认识偏差7

2.2.2培训不足,缺乏管理8

2.2.3高校教育,令人堪忧8

2.2.4信息盲区,体制不健全9

3大学生村官人才工程策略的基本构想10

3.1正面宣传,提高认识10

3.1.1政府,媒体,高校三方合力宣传10

3.1.2转变大学生传统思想,树立正确认识10

3.2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10

3.2.1“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11

3.2.2“双师”教学,培养高效人才12

3.2.3因地选才,重推“科技型”人才12

3.3疏通信息盲区,促进三方沟通13

3.3.1学校与学生:

原料选择过程被忽略13

3.3.2学校与人才需求地:

供求信息应该充分流通13

3.3.3人才需求地与学生:

信息交互性薄弱14

3.4优惠条件,留住人才14

3.4.1感情留人14

3.4.2事业留人15

3.4.3待遇留人15

3.4.4解决后顾之忧15

3.5人才工程策略实施的风险15

3.5.1观念根深蒂固,意愿参与人数少16

3.5.2教育改革之路漫漫16

3.5.3人才培养,谁来埋单?

16

4个例分析: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情况简析17

4.1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概况17

4.1.1自发探索阶段17

4.1.2全面试验阶段17

4.2该计划的成绩与问题18

4.2.1成绩18

4.2.2问题18

4.3对我们的借鉴19

结论20

致谢21

参考文献22

附录A大学生“村官”情况调查问卷23

 

前 言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场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席卷全国,数以万计的有知识有文化的热血青年为求得农村的大发展和自身的再教育,积极投入到农村的建设之中。

然而在那个全国上下“一穷二白”的形势下,知青下乡显然是冒进之举,遂以失败告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市场经济也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城市反哺农村的时机已经成熟,加之高校规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城市人才趋近饱和。

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百分之七八十,随着近年来城乡差距的拉大,党的十五大也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资源丰富亟待开发,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引导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已是大势所趋。

从1980年有关部门选调优秀学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到1995年江苏省率先招聘大学生担任基层干部,再到2008年3月有关部门发文在未来5年中招聘10万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似乎大学生村官计划已经作为一项工程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

当然,这项计划不论对农村经济、文化、政治建设,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还是对大学生自身的锻炼及党政后备干部的培养都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深入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实行的一项导向性策略。

然而,就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大学生村官似乎并未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业绩突出,硕国累累。

相反,一些以逸待劳、不思进取、将当村官作为权宜之计的思想弥漫开来。

而且,一些村委会也对大学生村官认识有偏差,使其才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还有不少大学生村官任期满后立即走人,这显然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初衷不相符。

究其原因,农村有其自身的劣势,在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另外在现代高校教育体制下难以培养出真正适合基层建设的优秀人才。

该计划虽已推行多年,但很多相关配套措施仍未建立和出台。

因此,本文在介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背景、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之后,将重点探究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计划,从宣传引导正确认识、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上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由来和现状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特别是文革后期党中央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投身到贫穷的乡村去搞建设。

那个时候,我国贫穷落后,思想上陷入积极冒进的误区,大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有为青年被下放到乡村,开垦、种田,饲养牲畜等,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生活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所以国家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上了日程。

农村建设,人才先行,农村对于人才的需求是相当迫切的。

1999年,教育部下发文件:

扩大高等教育人数的招生,力求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

这一规定一方面使得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青少年走进理想的“象牙塔”,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人才供求的严重不平衡。

高校的扩招使得中专、技校等招生困难,专业技术人才逐渐呈匮乏态势,而大量的只懂理论的高校毕业生却因竞争激烈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昔日的“天之骄子”也逐渐失去光环。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建设亟需人才,大学生急需就业,鼓励引导大学生到基层显得相当重要。

其实,从1980年开始,中央就开展了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1995年,江苏省为解决“三农”问题率先选聘大学生到农村担任干部;1998年,安徽省凤阳县开始引入大学生科技村官;1999年,湖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2000年3月,广州天河区开始公开招聘52名大学生村官;2001年,河南省将大学生村官计划纳入政府人才计划,开始了选聘大学生的尝试。

2005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的意见》,要求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

截止2008年2月,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多年来选调生总数已经达到10万多人,目前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有5800多人。

2008年3月。

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又提出了“十万大学生村官计划”,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至今,在推动农村建设和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但“大学生村官”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一些地方出现了“大学生村官”流失,有的省份在村(社区)工作大学生流失率就高达70%以上。

而且,很多村人才利用不当,政策不利,致使这项计划的推行步履维艰。

1.2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产生

1.2.1历史必然性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指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随后陆续开放东部沿海城市,建立经济特区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政策的倾斜和地理的原因使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日益凸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先后推行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政策。

城乡发展亦是如此,现在城市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反哺农村的时机已经成熟,其中人才的反哺是重中之重。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知识、创新、激情的代表,所以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而长久以来的发展模式使得农村更加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

农村得不到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缺知识缺人才。

一方面,农村人口多耕地有限,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和工具的普遍运用,更低日益减少等实际情况,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面对生活压力,大部分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更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传统的“轻稼墙”的观念根深蒂固,农家子弟拼命读书考上大学无非是想“跳”出农门,一旦成才,无论是家人还是自己都不愿再回到农村。

传统行政管理的弊端不仅将农村有知识有创意的青年推向城市,更难以吸引外来人才。

因此,要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想办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截断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

而国家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则能很好的改变现状,引导大学生来农村既能推进基层经济的发展,推动民主制度建设,也能革新农村的文化生活。

经济上,大学生村官带来比较先进的思想和观念,而且他们有知识懂技术,能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大学生到村任职培养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政治上,大学生村官的到来对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农村基层干部人员结构老化,思想陈旧,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为基层组织注入血液和活力,改善原有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调动了农民参加基层建设的积极性,也使基层组织更具有凝聚力和创造力。

文化上,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为农民带来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活动,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另外他们有科学、先进的思想,对破除迷信,改变各种不良习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2.3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的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凸现,特别是因高校扩招而出现的大学生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预计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毕业生已突破千万,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式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2006年至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统计如图1.1。

在此背景下,大学生“零薪酬”就业,与农民工争饭碗等现象使得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思想逐渐蔓延。

如果不妥善处理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会误导人们的认识,甚至引起社会动荡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大学生深入基层就业将缓解这一局面,因为我国目前有70多万个行政村,300多万个自然村,村村大学生计划会很好的吸引大部分人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

图1.12006年—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另外,大量的进城农民工因经济危机的影响而找不到工作,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指出,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没有找到工作返乡。

大学生当村官则会利用自己的学识引导和促进农民创业,从而留住了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搞建设。

1.2.4大学生砺炼和成长的舞台

对大学生而言,农村是一个大课堂,大考场,同时焕发着活力,蕴藏着生机,如何发展本村的农、林、牧、副、渔,带领全村致富奔小康给他们提出了严峻的考题。

对他们来说这既是大展宏图的机遇,又是充满荆棘的挑战。

在学校,他们偏重于理论的学习,来到农村他们需要将所学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如资金匮乏,知识欠缺,人际沟通困难,执行力差等,如果他们能放下架子,勇于吃苦,很快就能突破困境创出一番事业来。

这是对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砺炼,对他们今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另外,深入基层还有助于加深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贡献祖国的热情。

一个对农村、农民没有切身体验的人对国情的了解一定是肤浅的、不具体的。

当他们真正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创业时,无疑会加深对农民的情感体验,特别是看到农村的贫穷落后与城市的强烈反差,血气方刚、热情横溢的大学生很可能会产生更强烈的为国家和人民努力工作的热情和愿望,从而有助于他们在农村的奋斗中建功立业,产生成就感。

总之,大学生村官计划并非政府的权益之计,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

它有助于培养、造就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和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该计划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全面推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大学生村官计划出现的问题

2.1大学生村官计划不尽如人意

2.1.1角色困境:

非农非工非官

江苏省阜宁县作为较早践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地区也暴露了村官计划的许多问题。

1999年当上村官的31名大学生道出了他们遭遇的身份之困:

“如果是农民,我们没有土地;如果是工人,我们不享受工人待遇;如果是政府工作人员,我们又没有编制。

”大学生村官在法律上处于“非农非工非官”的尴尬处境,加上现在的户籍限制,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村官身份的两难。

另外,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村民委员会的产生方式和候选人范围,“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可见,大学生担任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

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选民必须是本村18周岁以上享有政治权利的村民。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大学生村官连选民的资格都不具备。

户籍问题不解决从根本上导致了大学生村官身份,心态和工作的游离不定。

2.1.2工作困境:

能力难以施展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和政府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不足而实施的策略,要求大学生要有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号召力,能带领全村脱贫致富。

而现在选拔的村官却很少符合以上条件。

究其原因,人才供需双方信息沟通不畅造成人才专业不对口,难以施展才华。

其次,尽管选拔的大学生村官大多来自农村,但由于长期在校读书,缺乏相应的实践、实训和培训,使其缺乏对农村的了解和知识储备,对农村基层的工作不熟悉,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

再次,农村一般有传统的宗教观念和排外思想,使大学生无法融入其中,部分大学生又缺乏与群众沟通交流的积极性和技巧,使其群众基础薄弱,工作陷入困境。

2.1.3出路困境:

人才流失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在任的大学生村官规模达到13万人以上,金融危机下的就业难使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将目光聚焦在村官上,甚至很多地区一度出现“村官热”的现象。

然而,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项设定期限的制度,两到三年的任期事实上是一个过渡期。

从各地已有的经验来看,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出路主要有以下几种:

考研,考公务员,续签留任,在农村创业和返城找工作。

2009年10月,笔者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村官的市场调查。

该调查主要针对自大学生计划实施至今从事过或曾经从事过村官工作的大学生。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主要采用上网和图书馆查询的方法来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在实地调查中主要采用网上发放调查问卷法,直接访问法,电话调查法等搜集第一手资料。

此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93份,本文中引用的数据均来自该项调查的数据分析。

图2.1大学生村官任期满后的分流情况

根据此次调查,大学生村官任期满后的分流情况,详见上图2.1。

大约55%的大学生村官在任期满后选择报考公务员或考研,10%的人选择回城就业,仅有21%的村官会选择继续留在农村续签或创业。

大学生村官的大量流失证明村官工作的体验使他们不满,甚至失望。

也许是发展的潜力不够吸引人,也许是薪资待遇不足以留住他们,也许是工作的不顺利或环境的不如意使他们失去了待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总之,村官这个职位只是他们职业规划中的一个小插曲,而不是最后的归宿。

诚然,大学生村官的流失造成了很多资源浪费,如何留住他们,充分利用他们的人才优势将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村官期满后能考上公务员的比例仅为极小的一部分,而且他们的竞争对手是全国各地的应届本科生、研究生等。

我国行政力量更新的规模显然不能承载大学生村官到期时的整体转换,“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状况将再次摆在他们面前。

而回城就业则会使得他们在农村的经历毫无价值,因此大学生村官们面临的依然是就业的巨大压力和职业发展的不畅。

因此,如果解决不好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的分流工作,不但会使这项计划难以有效开展,对今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2.2大学生村官缘何不能胜任

2.2.1传统观念,认识偏差

我国农村“轻稼墙”的思想,使人们对农村有一种偏见,而且大多数农家培养孩子上大学的目的就是跳出农门,大学生一旦成才不论是自己还是家人都不愿回农村工作。

现在城乡差距较大,农村相对贫穷落后很难吸引到人才。

尽管近年的就业压力使村官热了起来,但相当部分大学生选择村官并非想踏踏实实在农村大干一场,而把此当作一项权益之计,以此获取优惠条件转而考研,考公务员等。

2.2.2培训不足,缺乏管理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工作并不是很顺利,见图2.2。

他们虽然大都出身农村但是大部分时间在外地求学,对农村的了解比较少,真正投身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从调查得出,42%的大学生村官表示对农村了解太少是其不能适应这项工作的重要原因。

很多地方新招聘的大学生村官仅仅经过3天培训就直接分配到行政村,时间太短且培训内容侧重讲政策方针之类,缺乏对农村具体情况和如何开展工的介绍和指导。

而且,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里学的是空洞的理论知识,专业也多为管理,工科,与农村相差甚远。

专业不对口,能力难以施展也是大学生村官工作困难的重要原因。

另外,有20%的人认为与村干部,村民难以沟通影响了他们的工作。

可见,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存在误区,不能准确地给他们一个定位,使他们很难融入农村建设中去。

有关组织部门也疏于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跟踪管理,绩效考核等。

当然大学生也有自身的问题,心气高,不能虔心请教等问题,使他们与农村产生隔阂。

图2.2大学生村官上任后棘手情况调查

2.2.3高校教育,令人堪忧

中国高校教育模式目前主要还是应试教育,评价体系是应试指标,教育方式是灌输式讲解,这样的教育制度显然已经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相背离,培养出的大学生更是缺乏创造性,综合素质低。

抛开竞争激烈的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等不谈,就是现在的农村“村官”也应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才能把握时机,致富村民。

而且现在农村耕地大幅减少,金融危机又使得大部分农民工找不到工作不得不返乡。

村官的创业能力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问题,更是消化农村劳动力,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素质。

所以,针对现在的村官需求,高校更应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努力打造“创业型”和“科技型”人才。

2.2.4信息盲区,体制不健全

当前的形势已经相当明朗,农村对大学生的需求十分旺盛,大学生前往乡村的热情也很高。

但是“对的人”总是去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