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本溪市南芬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808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本溪市南芬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下半年本溪市南芬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下半年本溪市南芬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下半年本溪市南芬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下半年本溪市南芬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本溪市南芬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

《下半年本溪市南芬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本溪市南芬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本溪市南芬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

下半年本溪市南芬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

2021下半年本溪市南芬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

1、生产关系包含很多内容,起决定作用的是()。

A、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形成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答案】B

【解析】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

这三项内容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故选B。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其实质和核心是()。

A、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占主体地位

B、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C、国家完全占有生产资料

D、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故选B。

3、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效应的是()。

A、晕轮效应

B、马太效应

C、破窗效应

D、配位效应

【答案】D

【解析】A项“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其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晕轮效应”属于心理学效应。

B项“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马太效应”属于心理学效应。

C项“破窗效应”是指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

该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破窗效应”属于心理学效应。

D项“配位效应”是一种化学变化,指当溶液中存在能与沉淀的结晶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配位剂时,则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配位效应”不属于心理学效应,当选。

4、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以人为本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故选C。

5、公司取得的以下各项收入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收入的是()。

A、销售货物收入

B、接受捐赠收入

C、国债利息收入

D、提供劳务收入

【答案】C

【解析】《企业所得税法》第6条规定: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

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三)转让财产收入;(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五)利息收入;(六)租金收入;(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八)接受捐赠收入;(九)其他收入。

”因此A、B、D三项均属于应纳税收入。

该法第26条规定:

“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C项为免税收入,当选。

6、关于流通中的货币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B、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受社会消费水平支配

C、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及货币流通速度有关

D、同一地区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是恒定不变的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流通中的货币量。

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会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即通货膨胀,影响居民生活,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并非越多越好,A项错误,当选;影响货币流通量的因素主要有:

①参加流通的商品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商品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所以B说法错误,当选,C说法正确;同一地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不是恒定不变的,选项D说法错误,当选。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BD项。

7、以下不属于参谋子系统组织形式的是()。

A、官方

B、半官方

C、大众

D、跨国

【答案】C

【解析】参谋子系统的组织形式有官方的、半官方的、民间的和跨国的四种。

8、甲公司欲与某外国公司设立一中外合资有限公司,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合资公司自审批机关批准之日起成立

B、合资公司章程可以规定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C、合资公司作为有限责任公司应按照《公司法》规定设股东会作为其权力机构

D、合资公司所需原材料、燃料可在境外购买

【答案】D

【解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合营企业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所需的原材料、燃料等物资,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可以在国内市场或者在国际市场购买。

故选D。

9、少数大资本家联合起来对某种商品绝大部分的生产和销售的控制,叫做()。

A、掠夺

B、垄断

C、垄断组织

D、自由竞争

【答案】B

【解析】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故选B。

10、“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

C、对立与统一的原理

D、内外因关系原理

【答案】B

【解析】“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说明要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着眼于整体。

故选B。

11、现代中医借助西医的物理检验手段,提高传统的“望→闻→问→切→处”的诊断准确性。

这样的优化属于()。

A、工期优化

B、技术优化

C、成本优化

D、流程优化

【答案】B

【解析】A项“工期优化”也称时间优化,就是当初始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大于要求工期时,通过压缩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持续时间或调整工作关系,以满足工期要求的过程。

B项“技术优化”是指对一个现存的技术进行改进或升级,使其趋于完善的过程。

C项“成本优化”是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寻求质量成本总额最小。

D项“流程优化”是一项策略,通过不断发展、完善、优化业务

12、根据消费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以下不征消费税的是()。

A、电动汽车

B、实木地板

C、高尔夫球杆

D、高档化妆品

【答案】A

【解析】选项A,消费税税目中的小汽车包括乘用车、中轻型商用客车和超豪华小汽车,不包括电动汽车;选项BCD,均属于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故选A。

13、属性与本质的关系是()。

A、外在表现与内在联系的关系

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C、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

D、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答案】A

【解析】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属性是事物质的表现,一定的质的事物常表现出多种属性。

它们的关系为外在表现与内在联系的关系。

故选A。

14、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可以独立存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答案】ACD

【解析】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

(2)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当某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变化时,被其决定的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发生局部变化;而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即旧经济基础被新经济基础代替时,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15、低收入阶层受通货膨胀影响的程度要大于高收入阶层,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结论解释不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使低收入阶层的财务负担更重

B、通货膨胀使低收入阶层消费支出的增加幅度更大

C、通货膨胀使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下降可能性更大

D、通货膨胀使低收入阶层的储蓄倾向更高

【答案】D

【解析】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高收入阶层在剔除物价的影响后,对实际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相反,使得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下降得更大。

C项说法正确。

另外通货膨胀的发生,使得低收入阶层为了维持既定的福利水平(包括消费水平)从而增加财务支出,压缩储蓄与投资,从而损害了低收入阶层的长期福利。

可见A、B项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

故答案选D。

16、下列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B、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C、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会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D、价值规律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答案】D

【解析】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贯穿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其重要作用:

第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济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7、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先后出现了下列科技词语:

①量子力学;②电子计算机;③航天器;④转基因水稻。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量子力学本身是在1923~1927年间建立起来的;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用于计算弹道;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是苏联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转基因工程在20世纪70年代诞生。

因此,电子计算机、量子力学、航天器、转基因水稻的先后顺序是①②③④,D项当选。

1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物质理解为()。

A、不可再分的原子

B、客观实在

C、原始物质

D、作为世界本质的精神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B项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实在的。

C项错误,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水、火、土等原始物质组成的。

D项错误,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

故选A。

19、我国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得益于那里的气候()。

A、终年降水丰沛

B、雨热同期

C、年温差过大

D、夏季时间短

【答案】B

【解析】我国的气候特征是: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我国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雨热同期的特点,使得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

故选B。

20、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按需分配为补充

B、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为补充

C、适当缩小按劳分配范围,逐步扩大其他分配方式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答案】D

【解析】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故选D。

21、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下列不属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是()。

A、爱国守法

B、团结友善

C、敬业奉献

D、按劳分配

【答案】D

【解析】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包括: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故选D。

22、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答案】D

【解析】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故选D。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