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547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朝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朝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朝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朝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朝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

《朝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朝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

朝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

2009年朝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1月5日在朝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张铁民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8年政府工作回顾及过去五年主要成就

 2008年,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奋进,埋头苦干,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6亿元,增长2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6亿元,增长45.1%;国地税收入完成67.7亿元,增长45.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8亿元,增长60%,实现了“奋战三年、再造朝阳”的首战告捷。

 —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

富有成效地开展了长三角、珠三角、香港等大规模招商活动9次,域外招商引资预计完成180亿元,增长35%;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增长22%;出口创汇3.5亿美元,增长13%。

 —产业基地和重点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全年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10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

鞍凌精品钢项目具备单体试车条件,凌钢350万吨扩能改造项目全面竣工,北塔风电并网发电,燕山湖电厂项目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同意开展前期工作。

永钢30万吨海绵铁和10万吨粉末冶金、源泉4000吨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昊天10万吨电解镍、富莹化工氟化铝加工、西姆莱斯30万吨石油管坯、航天长峰电源、华盈混凝土、佛瑞达医用膜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县域经济增势强劲。

预计实现县域生产总值365亿元,增长2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8亿元,增长47%。

新增保护地面积10万亩、标准化畜牧小区295个,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20万亩,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76%。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兴隆大家庭、大商新玛特、新华广场地下商业街竣工开业,中心商圈商业档次得到质的提升;豪德贸易广场等一批大型流通企业的建成,使物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金融业、文化产业实现长足发展,城市商业银行挂牌成立。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8亿元,增长23.3%。

 —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

朝阳机场实现复航;覆盖各县(市)区的京四高速公路朝阳段全线竣工,朝赤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锦朝赤铁路新线启动上马,铁路南站改扩建工程接近尾声,朝阳区域性交通枢纽优势日益显现。

凤凰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市体育馆、客运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赵尚志烈士陵园和纪念馆落成开放,劳动大厦、文化大厦、技师学院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

以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为标志,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

城区道路交通综合整治成效显著,有10多年历史的“神牛”在和谐的氛围中彻底退出城市交通。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各县(市)区全部通过省政府“两类新三片”提高水平“普九”评估验收;牛河梁红山文化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和“申遗”工作全面启动;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受到国家表彰。

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佛教文化论坛和中蒙俄汽车越野拉力赛,辽宁男排主场落户朝阳。

全市用于社会事业方面的财政支出达21.7亿元。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就业、社保、扶贫等工作全面完成预定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4.02%。

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实现10700元、4940元和370亿元,分别增长18.8%、19.6%和16.8%。

 —十六件实事全部完成。

一是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标准提高97元,10.3万企业退休人员从中受益。

二是25万城镇居民开始享受全民医保。

三是新农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到100元,以村、家庭人口为单位参合率分别达100%和93.5%。

四是派驻1337位(次)名医进行下乡义诊,4.6万农民群众享受免费医疗服务。

五是新建和完善了4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全市96%以上的街道。

六是中心城区、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农村非农业人口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6元、30元和29元。

七是新建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17所,新增寄宿学生2.55万名。

八是新建农村饮水解困工程436处,彻底结束了重度缺水群众取水远、吃水难的历史。

九是通过项目扶持,有效改善了2万多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十是建设黑色路面322.4公里,75个行政村实现通油路。

十一是5个重点乡镇客运站竣工投入运营。

十二是新建连锁农家店420家。

十三是全部免除了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十四是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课本费。

十五是提高了1.08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贴标准。

十六是为600个特困户每户提供1000元廉租房补贴,1万平方米廉租房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

以上十六件实事共投入资金10.8亿元。

 各位代表,2008年工作为本届政府各项工作的全面完成画上了句号。

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我们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常态化的新形势、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新机遇、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各种要素制约的新考验,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高起点开局和高质量运行,连续三年在省政府工作指标考评中进入前三名,绘就了朝阳历史崭新的篇章。

 —这是经济高速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大幅攀升的五年。

地区生产总值五年增长3.3倍,年均增长18.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5倍,年均增长38.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倍,年均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3.4倍,纳税超千万元企业由10户增至50户;三次产业比重由27∶35∶38调整到23∶48∶29,均大幅度超越了八届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

 五年来,我们以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突破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49.8%,56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工作全面展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矿业秩序集中整顿显现成效,万元GDP能耗和取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连续两年保持下降态势,空气质量优良率由79%提高到95%。

我市先后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等殊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数已由53.2%提高到71%。

 —这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体制机制向市场经济加速转轨的五年。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一大批企业在体制创新和联合重组中走出困境,焕发生机,实现了做大做强。

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集体林产权主体改革顺利完成。

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有效落实。

财政改革不断深化,部门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更加规范。

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83项,市县两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0亿元,是上个五年的4.7倍;累计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457个,鞍凌精品钢、中建无绳电话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朝阳。

市开发区建设迈出新步伐,省级高新技术园区、龙城现代农业园区等完成挂牌,进区企业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出口创汇12.7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77.9%和49.7%;累计引进域外资金504亿元,年均增长63%。

朝阳一改过去闭塞面貌,正成为一块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南资北移竞相涌入的热土!

 —这是县域经济居弱图强、竞相崛起,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的五年。

县域经济活力得到前所未有迸发,县域生产总值翻两番,年均增长30%;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5.6倍,年均增长41.2%,五县(市)财政收入均超过两亿元。

 启动并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共筹措26.7亿元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五清五改一绿”为主的村容镇貌整治取得成效,“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

“大禹杯”竞赛连续五年夺标,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85万亩。

完成绿化造林56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6%,高速公路两翼绿化工程取得良好进展。

 —这是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对外形象和地位不断跃升的五年。

朝阳调水工程全面开工,阎王鼻子水库二期移民基本完成、清淤工作初见成效,中心城区和凌源、建平、喀左大凌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景观成效。

城市总体规划水平大幅提升,中心城区五大重点区域建设全面拉开。

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200多亿元,新增道路133.2万平方米、城市绿地246.2万平方米、住房面积1460多万平方米。

中心城市建成区已达50平方公里、52万人口,城镇化率达39%。

朝阳县县城建设全面启动,喀左县成为全省首批省级园林城和卫生城。

如今,朝阳展示出开放、文明、充满活力的新形象,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大幅提升。

 —这是民生投入力度大、城乡居民受益多、社会建设彰显和谐的五年。

五年来,全市财政投向社会民生工程总额192亿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69.5%。

强力推进农村扶贫攻坚战,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全部超过1200元。

共筹集资金47亿元,为人民群众办重点实事59件。

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5亿元,实现了整村推进扶贫、农村饮水解困、农村低保户危房改造等热点民生工程的全覆盖。

零就业家庭援助长效机制释放功效,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29.3万人,完成劳务输出200万人次。

全面完成北票和朝阳城区北大街、锦承铁路两侧等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1.48万户棚户区居民喜迁新居。

基本建立了较为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全覆盖的扶困助学体系。

五年来我们三次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三次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四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分别达到120.8%、38.5%、84.5%。

新农合四次提标,共为参合农民补偿医药费3.37亿元。

 —这是精神文明建设富有成效、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参政议政,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1069件,办复率、满意率和办结率明显提高。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

坚持依法治市,“四五”、“五五”普法深入开展。

机关效能建设不断加强,《公务员法》顺利实施,行政复议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平安朝阳”创建和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得到加强,顺利完成奥运安保工作,社会治安防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食品药品安全体系不断完善并发挥作用,信访工作基本稳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社会大局保持和谐安定。

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全市新建普通高中7所,对原有高中和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进行了改扩建,基本实现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城镇化;大力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撤并农村中小学807所,新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78所;新组建了朝阳工程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在校生实现倍增;中国民航大学朝阳飞行学院实现招生,朝阳师专迁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教育事业已整体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新改扩建医疗服务用房30万平方米,市县乡三级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文化旅游产业全面起步。

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设施日臻完善,话剧《凌河影人》连获国家级大奖。

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

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控制指标全部完成。

民族、宗教、质量监督、工商、物价、档案、统计、气象、邮政、电信、防震、外事侨务、涉台、水文、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人防、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也取得显著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朝阳发展史上波澜壮阔、成就辉煌的五年,是朝阳凝聚人心、夯实基础、加快发展、提升形象的五年,也是让每一个热爱朝阳的人都倍感自豪的五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