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482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4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理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电影理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电影理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电影理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电影理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影理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编.doc

《电影理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理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编.doc(1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影理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编.doc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一、重点名词解释

1改编的影视化原则:

影视作品的改编,即运用电影、电视独有的思维方式,遵循影视艺术的创作规律与特性,将其它体裁的文艺作品改写为电影、电视剧作。

改编影视作品时,主要应遵循的原则是:

第一,相似性原则。

无论怎样改编,都必须与原作保持一种相似性。

第二,整体性原则,改变影视作品,是为了重新构造一个独立的艺术整体,因而,对原作的修改、加工、创造,都必须服从总体的需要。

第三,影视化原则。

这是一条至关重要的原则,一方面必须尽量避免、删除、转化原作中的那些不能通过视听手段加以有效表达的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要把原作的内容转化为视听形象。

2改编影视作品的主要方法:

1,再现式改编;2,节选式改编;3,取材式改编;4,重写式改编。

电影的改编偏重于吸收原作在人物性格刻画与思想主题方面的特点;而电视剧的改编则更偏重于对原作故事、情节的移植和发展。

3导演风格:

导演风格即个人风格。

影视导演作为个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民族、时代、阶级之中,艺术民族风格、时代风格的共性,又不能不影响与作用于他们的个人风格。

影视导演风格既具有层次性特征,也具综合性特征。

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各部门艺术家风格有机综合的体现。

所以,影视导演风格比起其他艺术家风格的形成难度更大。

导演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主要取决于艺术家的精神个性与创作个性,客观因素有艺术家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人生经历等等,同时,来自观众的信息反馈对导演风格的影响和制约也是不容忽略的因素。

4“新中国制片方针”:

夏衍曾把新中国制片方针概括为:

1,中国电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

是党借以“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武器;2,中国电影遵循列宁所说的“必须为千百万劳动人民服务”和毛泽东所说的“为工农兵服务”这一根本方针,所以它必须从属于政治,坚定地配合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3,强调知识分子改造思想,建立一支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电影队伍;4,坚持“双百”方针,鼓励自由创造,反对千篇一律。

这一时期的制片方针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电影由解放前的商业性向为人民服务方向的根本性质的转化,;另一方面也因其过分强调为政治服务而使中国电影长期存在着单纯宣传工具的倾向,当然,坚持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方法,“寓教于乐”,仍是中国电影制片思想的主导方面。

5蒙太奇: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原本是建筑学上的用语,意为装配、安装,影视理论家将其引申到影视艺术领域,指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

蒙太奇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即在后期制作中,将摄鹿的素材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精心排列,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

其中最基本的意义是画面的组合。

广义的“蒙太奇”不仅指镜头画面的组接,也指从影视剧作开始直到作品完成整个过程中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

6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是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涵义,以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

其目的在于激发观众的联想,启迪观众的思考。

表现蒙太奇包含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

7叙事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这种蒙太奇组接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

叙事蒙太奇又包含下述几种具体技巧。

1,平行蒙太奇2,交叉蒙太奇3,重复蒙太奇4,连续蒙太奇。

8理性蒙太奇:

让.米特里给理性蒙太奇下的定义是:

它是通过画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通过单纯的一环接一环的连贯性叙事表情达意。

理性蒙太奇与连贯性叙事的区别在于,即使它的画面属于实际经历过的事实,按这种蒙太奇组合在一起的事实总是主观视象。

这类蒙太奇是苏联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爱森斯坦创立,其中包含杂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和思想蒙太奇。

9杂耍蒙太奇:

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

杂耍和噱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杂耍更注重表现主题和思想。

杂耍蒙太奇是把一切因素汇到一起传达和表现思想的一种感染手段。

不合乎剧情发展,甚至脱离剧情发展,实际是有内在联系的。

自由剪辑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

产生奇迹性、超越叙事,展现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10场面调度:

也是一种语言,原为舞台剧用语,场面调度是导演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对戏剧艺术讲是演员扮演的角色在舞台上的方位。

对影视艺术讲,除了演员的方位,还有摄影机的方位,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影视艺术的场面调度。

11电视系列剧:

也是一种分集播出的电视剧,但他与电视剧不同。

它虽然由几个主要人物贯穿全剧,但故事本身并不连贯。

电视系列剧的每一集都是一个新的、完整的故事,上一集的故事与下一集的故事没有内容上的联系。

人物保持着连贯性,而每一集的情节是独立的。

12电视剧:

专门为电视荧屏播放的并依照电视传媒特点创作摄制的,以人物动作表演、台词、语言展示戏剧冲突,推进故事情节,表现社会生活的最新的视觉艺术类别。

电视剧和故事片的关系:

相同点:

都采用不同景别的镜头,方向拍摄;都用“蒙太奇”手法进行后期制作;呈现出活动的平面图象;均是视觉艺术类别。

电视剧承袭了故事片的艺术必须形式。

不同点:

拍摄器材、制作工艺、传媒本体、观赏环境不同。

13《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费穆为中国电影艺术宝库贡献的一部极其优美的电影精品,它为我国的电影事业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影片的突出特征在于以优美、精致的艺术形式,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性情感、道德伦理、民族心理和行为方式。

整部影片贯穿着一条情与理的冲突线,然而却以“发乎情止于礼”终结。

从人的内心世界角度,通过情感世界与现实关系的矛盾,揭示了人的道德意识。

影片充分肯定了人的精神、情感、人性需求的正当性。

但影片中的人物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的知识人士,不论他们在感情上经受多大痛苦,最终总是服从礼义的约束和道德的规范,这是符合中国文化人的做人准则的,因而也是令人信服的。

影片在艺术表现上是细腻的、优美的,体现出了中国知识分子丰富完美的人性美。

影片中只出现了妻子、丈夫、朋友、妹妹、仆人5个人物,在小城中再未出现其他人影,这样的环境表现,表面看似不真实,然而它正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净化的造型风格。

这是为了更突出、更集中、更清晰地体现感情世界的人物关系。

影片中多次展现荒凉的小城城头,既含蓄地隐喻当时的时代背景,也烘托着女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使人物的情感与环境浑然一体,产生了一种含蓄幽深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总之,这部影片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堪称一部艺术精品。

14中国“30年代电影”:

通常所说的“30年代电影”在时间上并非确指1930~1940年的整个10年,而是指从1932年左翼电影运动兴起,到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五六年中,中国电影出现的一段空前繁荣的局面。

在这短短的几年中,中国电影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这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传世之作。

《十字街头》、《大路》、《风云儿女》、《渔光曲》、《神女》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15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

被称为“美国电影之父”,一生共执导了450部影片,如《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一个国家的诞生》取材于南北战争,是一部赞扬种族主义立场的电影。

在摄影技巧上运用了“化”,“圈入圈出”,“淡入淡出”,大大突破了前人发明的各种手法,摆脱了舞台化模式的束缚。

平行交叉蒙太奇的运用突出了节奏感和紧张感,“最后一分钟营救”成为以后普遍被效仿的对象。

16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是前苏联蒙太奇理论的第一位研究家。

他从库存的废片中找出沙皇时期一位男明星的一个没有任何表情的特写镜头,然后将这个镜头分别与一盆菜汤、一口棺材、一个小女孩的镜头并列组接在一起。

当他放给不知道其中奥妙的观众看时,许多人交口称赞这个天才演员的“杰出表演”,说他一会儿在那盆汤前表现出饥饿难熬的样子,一会儿在棺材前表现出沉痛悲哀的忧伤,一会儿又在小女孩面前表现出慈父般的感情。

实际上,这位男明星根本就没有进行任何的“表演”。

根据这一实验,库里肖夫得出结论:

通过创造性地将不同镜头加以并列或拼接,便可以获得一种新的涵义,一种新的性质。

影片结构的基础来自镜头的组合,即蒙太奇。

这就是电影史上有名的“库里肖夫”效应。

17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

爱森斯坦是前苏联杰出的将理论研究工作与创作实践同时进行的电影大师。

理论上,他在世界电影史上首次把蒙太奇从电影技巧上升到电影美学的高度。

先后提出了“杂耍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

认为蒙太奇就是镜头内部的冲突。

实践上,他拍摄了电影史上的不朽作品《战舰波将金号》。

《战舰波将金号》共分五个章节:

1、人与蛆。

2、后船甲板上的戏剧。

3、死者的呼唤。

4、敖德萨阶梯。

5、与分遣舰队汇合。

影片中蒙太奇的运用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界,营造了整体的叙事节奏。

“敖德萨阶梯”一场里,爱森斯坦将沙皇士兵的脚,血迹斑斑的阶梯,一辆载着婴儿的摇篮车滚下阶梯等镜头交叉剪辑在一起,表达出极其愤慨,仇恨的情绪,堪称影片中运用蒙太奇结构的最杰出段落。

另外石狮子和小天使的镜头的组接,也是世界电影史上成功运用蒙太奇手法的范例。

爱森斯坦的其它作品还有《十月》,《伊凡雷帝》等。

18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

弗拉哈迪被称为“纪录电影之父”,他原是一名探险家,因而在他的电影中,人与自然搏斗是其一贯主题。

他先后拍摄过《北方的纳努克》、《摩阿拿》、《亚兰岛人》、《路易斯安纳州的故事》。

无疑《北方的纳努克》是其中最成功的。

它是纪录电影的浪漫主义起点。

弗拉哈迪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记录片拍摄方法,他与影片中的人物全面合作,与他们一起生活。

弗拉哈迪将故事片的一些基本原理用进了记录电影,对记录电影是一种突破。

他的高明之处正在与他完全吸收了故事片的手法,但却运用在既非作家和导演所创作,也非演员所表演的题材上去了。

他运用故事片那种简洁的表现手段,更有力地传达出非虚构题材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勃勃的生命力。

《北方的纳努克》完整地记录下了爱斯基摩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并且能够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下观赏。

19旧好莱坞电影

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至今0年代中期的30多年里,尤其是1930—1945年的15年间,好莱坞电影领导着世界电影的潮流,开创了电影的一个“黄金时代”。

旧好莱坞电影的特点是大规模的垄断性企业;制片厂内部分工精细,工业生产流水线式的制作模式;制片人中心制和明星制。

旧好莱坞电影主要是类型片,如西部片、强盗片、音乐片、喜剧片、科幻片、家庭情节片、战争片、警匪片、灾难片、悬念片等等。

对于制片厂而言,电影首先是商品,其次是大众娱乐,第三才是艺术。

而且类型电影大都遵循戏剧化美学原则,严守“三一律”和戏剧冲突律,线索简单,银幕形象类型化和人物性格脸谱化,追求唯美主义的审美情趣。

代表影片有《乱世佳人》、《音乐之声》、《关山飞渡》等。

20世纪40年代末,由于受到“麦卡锡主义”和商业电视网的双重打击,旧好莱坞电影逐渐衰败了。

20类型片

从狭义上来说,类型片通常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好莱坞盛行的在制片厂制度下遵循严格的创作方法和生产程序制作出来的多种类型的影片。

所谓类型,指的是由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种类、范畴或形式。

这是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必然产物,是完全从商业和票房价值出发,把电影生产规范化、程式化,将电影艺术商品化的一种独特现象。

类型片的特征是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和图解式的礼堂形象。

类型片主要包括西部片、强盗片、音乐片、喜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