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及站场习题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3444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线路及站场习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铁路线路及站场习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铁路线路及站场习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铁路线路及站场习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铁路线路及站场习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线路及站场习题库.docx

《铁路线路及站场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线路及站场习题库.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线路及站场习题库.docx

铁路线路及站场习题库

铁路线路及站场题库

第一章路基及桥隧建筑物

1、路基是由〔〕和为确保路根本体能正常使用而必须修建的路基防护加固,排水建筑物等组成。

路根本体

2、铁道路基断面形式包括路堤式,路堑式,〔〕,半堤式,半堑式,半堤半堑式。

不填不挖式

3、常见的路基病害有〔〕,路基冻胀,滑坡和边坡塌方。

翻浆冒泥

4、铁道线路由路基,轨道及〔〕所组成。

桥隧建筑物

5、铁道线路在跨越江河、深谷、公路或其他铁道线路时都要修建〔〕。

桥梁

6、隧道一般由〔〕、衬砌、洞门、避人洞和避车洞几局部组成。

洞身

7、〔〕是埋设在路堤下部的填土中,用以通过水流和行人的建筑物。

涵洞

8、路堤式路基是指线路设计标高高于天然地面,经挖方修筑而成的路基。

〔〕

9、路基冻胀的整治方法关键是排除地表水和降低地下水位。

〔〕

10、桥梁所承受的荷载是固定的。

〔〕

11、桥梁中,每个桥跨两支点间的距离,叫〔〕。

A、桥跨B、跨度C、桥长D、净空

C

12、铁路桥梁按长度分类,假设桥长是180米,那么该桥是〔〕。

C

13、当线路设计标上下于天然地面时,须修建()路基。

A、路堤式B、路堑式C、不填不挖式D、半堤式

B

14、何谓路基?

路基的作用是什么?

路基是铺设轨道的根底,是铁路的重要组成局部。

它的作用是直接承受轨道传递的压力,并将其传递到地基。

15、路堤由那几局部组成?

由路基顶面、边坡、护道、取土坑〔或纵向排水沟〕等组成。

16、路堑由那几局部组成?

路基顶面、侧沟、边坡、隔带、弃土堆、天沟等组成。

17、涵洞与桥梁有何区别?

一看设备上方是否有填土,有填土的是涵洞,无填土的是桥梁;二看孔径大小,孔径在0.75~6m的是涵洞,孔径大于6m的是桥梁。

18、隧道内避人洞和避车洞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设置?

避人洞和避车洞指设于隧道内两侧边墙上交错排列的附属建筑物,是为列车通过时便于工作人员、行人及运料小车躲避而修建的。

避车洞每隔300m设一个,避人洞在相邻避车洞之间每隔60m设一个。

第二章轨道

1、轨道由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道岔和〔〕组成。

防爬设备

2、在线路同一断面处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的高差简称〔〕。

水平

3、钢轨工作边纵向的〔〕叫轨道的方向,简称轨向。

平顺程度

##

4、轨距分为直线轨距和〔〕。

曲线轨距

5、轨道上一般钢轨顶面纵向〔〕的现象叫前后上下,简称上下。

凹凸不平

6、钢轨的类型或强度以〔〕的大致重量来表示。

每米

7、轨枕按用途分主要有普通轨枕,〔〕和岔枕三种。

桥枕

8、曲线轨距加宽时应保持外轨不动,将内轨向曲线中心方向移动。

〔〕

9、轨距是指两股钢轨头部之间的距离。

〔   〕

10、同一车轴上两车轮之间的距离叫做游间。

〔   〕

11、将钢轨固定在轨枕上,并保持其稳固位置,防止钢轨作相对于轨枕的纵向移动得是〔〕。

A中间联结零件B接头联结零件C轨枕D防爬设备

A

12、我国铁路标准直线地段轨距为〔〕毫米。

A1455B1543C1435D1345

C

13、曲线地段外轨超高双线区间不得超过〔〕毫米。

A120B125C150D155

C

14、为了列车运行的平安,必须将两根钢轨的末端连接起来,采用的是〔〕。

A中间联结零件B接头联结零件C固定联结零件D防爬设备

B

15、为使车轮与钢轨之间阻力减小,在车轮轮缘与钢轨作用边之间留有〔〕

A平安空间B游间C固定空间D有害空间

B

16、我国铁路直线地段的轨底坡规定为〔〕

A1:

20B1:

30C1:

40D1:

50

C

17、轨距是用道尺进行测量的,通常每〔〕检查一次。

D

18、从钢轨的断面形式上说明钢轨的组成,钢轨有哪些作用?

钢轨有轨头、轨腰、轨底三局部组成。

它的作用是直接传递机车车辆传来的压力、冲击和震动,引导车轮运行方向,在电气化铁道或自动闭塞区段,兼作轨道电路。

19、道床的作用是什么?

道床是指铺设在路基顶面上的道砟层,它的主要作用是均匀地传布轨枕压力于路基上;保持轨枕位置;排除地面雨水;使轨道具有足够的弹性,减缓列车的冲击震动。

20、线路综合维修根本作业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起道、拨道、改道、调整轨缝、捣固、清筛道砟等。

21、何谓无缝线路?

无缝线路由哪些部件组成?

为减少接头,把许多根普通长度的钢轨焊接起来形成的长钢轨线路,称为无缝线路。

无缝线路常常由一对长轨及两端各2~4对标准轨组成,即由固定区、伸缩区、缓冲区组成。

22、写出列车的压力在轨道各部件之间的传递顺序。

钢轨,中间联结零件〔垫板〕,轨枕,道床,路基。

23、何谓轨道爬行?

轨道爬行的危害是什么?

列车运行时,车轮作用于钢轨上除产生竖直力和横向力外,还产生一个纵向水平推力,能引起钢轨的纵向移动,有时甚至带动轨枕沿着线路方向一起移动,此种现象称为轨道的爬行。

危害:

轨道爬行后,会造成轨缝不匀,一端轨缝顶严,另一端轨缝拉大。

轨缝顶严部位,夏季轨温升高,钢轨内产生较大的压应力,严重时会造成胀轨跑道。

轨缝拉大部位,冬季轨温降低,钢轨内产生较大拉应力,严重时会拉弯甚至拉断螺栓。

轨道爬行后,还会造成轨枕移位,使轨枕处于松软的道床上,轨面出现凹凸不平,严重地危及行车平安。

24、无缝线路与普通线路相比的优点是什么?

无缝线路与普通线路比拟,大大减少了钢轨接头,因而使行车平稳、旅客舒适,并可以延长轨道和机车车辆的使用寿命,降低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量,适应高速、重载行车要求,是轨道结构的开展方向,也是我国铁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三章道岔

1、铁道线路相连接或交叉设备的总称为〔〕。

道岔

2、常见的道岔种类有:

普通单开道岔,〔〕,三开道岔,交分道岔,交叉设备。

对称道岔

3、单开道岔主要由转辙器局部、〔〕、辙叉及护轨局部组成。

连接局部

4、从辙叉咽喉至辙叉实际尖端之间有一段轨线中断地带,车轮有失去引导误入异线而发生脱轨事故的可能,所以此处被称为〔〕。

有害空间

5、道岔上〔〕的存在是限制过岔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害空间

6、道岔号数与行车速度成反比。

〔  〕

7、从N=cotα可以看出,辙叉角愈小,辙叉号数愈大;辙叉角愈大,辙叉号数愈小。

〔〕

8、辙叉号数也称道岔号数。

〔〕

9、采用可动心轨道岔,消灭有害空间可以提高道岔直向过岔速度。

〔〕

10、我国规定以辙叉角的〔〕表示辙叉号数。

A正弦B正切C余弦D余切

D

11、两翼轨间的最小距离处,称为〔〕。

A辙叉咽喉B有害空间C辙叉理论尖端D辙叉实际尖端

A

12、列车直向过岔速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1)车辆进入辙叉时,车轮轮缘对护轨缓冲段及翼轨的冲击。

冲击角愈大,动能损失及震动愈大,旅客愈不舒服。

(2)道岔几何结构不平顺〔如尖轨与根本轨的高差及尖轨局部轨距变化较大等〕,造成运行不平稳及摇晃。

(3)车辆通过有害空间时,车轮瞬间起落很大,造成车辆重心上下起伏、震动和强烈摇晃,列车速度愈大颠簸愈大。

13、提高道岔直向过岔速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采用可动心轨道岔,消灭有害空间。

〔2〕适当加长翼轨及护轨缓冲段,以减小冲击角。

〔3〕改善道岔结构,采用特种断面尖轨,严格控制道岔直向轨距变化,增强道岔各局部的耐磨性等。

14、列车侧向过岔速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1〕列车由直线进入侧线时,外轮轮缘对尖轨和导曲线外轨的冲击,迫使车辆不断改变运行方向。

冲击角愈大,车轮对钢轨冲击愈大,动能损失愈大,旅客愈不舒服。

〔2〕导曲线半径的大小及导曲线不设超高。

由于导曲线半径一般较小,导曲线外轨一般不设超高,直接限制了列车侧向过岔速度和影响了旅客的舒适度。

15、提高列车侧向过岔速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采用大号数道岔,以增大导曲线半径,减少冲击角。

〔2〕采用曲尖轨、曲辙叉、或加长的直线尖轨,以减小转辙角,加大导曲线半径。

〔3〕采用对称道岔。

当对称道岔与单开道岔号数相同时采用对称道岔可增大导曲线半径,减小转辙角和辙叉角,因此可以提高列车过岔速度。

16、简述道岔在哪些状态下禁止使用。

〔1〕内锁闭道岔两尖轨互相脱离,分动外锁闭道岔两尖轨与连接装置、心轨接头铁与拉板相互别离或外锁闭装置失效。

〔2〕尖轨尖端与根本轨静止状态不密贴。

〔3〕尖轨被轧伤轮缘有爬上尖轨的危险。

〔4〕尖轨顶面宽50mm及其以上的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根本轨2mm及其以上。

〔5〕根本轨垂直磨耗,50kg/m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

〔6〕在辙叉心宽40mm的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

〔7〕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轮轨头部外侧的距离小于1391mm,或翼轨作用面至护轮轨头部外侧的距离大于1348mm。

〔8〕尖轨或根本轨损坏。

〔9〕辙叉〔辙叉心、辙叉翼〕损坏。

〔10〕护轮轨螺栓折损。

第四章线路平面与纵断面

1、线路中心线在〔〕的投影叫线路平面。

水平面

2、列车在直线上运行所受到的阻力比在曲线上运行所受到的阻力大,这两者之差称为〔〕。

曲线附加阻力

3、线路平面有直线,圆曲线以及连接直线和圆曲线的〔〕组成。

缓和曲线

4、〔〕是指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受阻力。

根本阻力

5、线路中心线纵向展直后在铅垂面上的投影,叫〔〕。

线路纵断面

6、线路平面说明线路的〔〕状态。

曲、直变化

7、一般情况下,曲线半径愈大,行车速度可以愈高。

〔〕

8、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铅垂线表示的。

〔   〕

9、线路纵断面有平道,坡道以及设于反向曲线间的夹直线组成。

〔   〕

10、一条铁路的限制坡度愈大,机车牵引重量愈大,运营效率愈高。

〔   〕

11、为减少曲线阻力和坡道阻力,铁路线路要修建的既直又平。

〔〕

12、曲线附加阻力与列车重量之比叫单位曲线附加阻力。

〔 〕

13、根据运营实践,为保证旅客舒适,夹直线长度应保持2-3辆货车长度,困难条件下不应短于1辆货车长度。

〔    〕

14、在牵引重量不变的条件下用两台或多台机车牵引的坡度叫换算坡度。

〔   〕

15、线路标志都是用白底红字标示的。

〔  〕

16、下坡时,坡道附加阻力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坡道附加阻力为负。

〔   〕

17、线路标志应设在线路里程增加方向的右侧的机车车辆限界以外。

〔   〕

18、线路平面图只表示了线路平面,线路里程标,百米标和桥涵标这三个内容。

〔  〕

19、我国铁路规定,加力牵引坡度最大值内燃机车牵引不超过25‰,电力机车牵引不超过

30‰。

〔   〕

20、相邻变坡点间的距离叫做〔〕。

A坡段长度B竖曲线长度C夹直线长度D缓和曲线长度

A

21、两相邻曲线间应设置一定长度的〔〕以保证列车运行平稳。

A缓和曲线B中心线C竖曲线D夹直线

D

22、铁路线路中曲线的根本要素包括:

曲线半径,曲线转角,曲线长度和〔〕。

A曲线位置B切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