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第29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3073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6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第29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第29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第29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第29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第29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第29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docx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第29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第29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第29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docx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第29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

第29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考纲展示

考点扫描

切脉高考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

1.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2011年重庆卷第36(3)题,2011年四川卷第39(3)题等。

2.其他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如2013年山东卷第27题,2012年浙江卷第8题,2011年四川卷第39(4)(5)题,2010年天津卷第13(3)题等。

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

1.常结合过程示意图考查燃烧化石燃料对大气、人体造成的危害。

2.结合能源基地区域图,考查能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3.结合新能源开发变化示意图,考查新能源的特点、变化特征以及开发条件评价。

4.结合区域图以及等值线图,考查新能源的分布以及开发条件评价。

 

一、能源的分类

2.非可再生能源

(1)主要包括:

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特点:

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2)发展炼焦业:

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措施: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2.效果:

形成多元化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煤炭利用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3.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

【点睛】 环境治理既是消除传统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的要求,更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工业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因此是一项重要的治理措施。

 山西能源开发条件评价

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形成与其优越的开发利用条件密切相关,优势条件的评价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①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外省。

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

1.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

(1)资源条件评价: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2)开采条件评价:

是否进行露天开采;若不能进行露天开采,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评价。

(3)市场条件评价:

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4)交通运输条件评价:

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分析。

2.我国新能源的开发条件

新能源

开发条件

太阳能

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开发太阳能资源

风能

我国西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沿海地区夏季风风力强劲

水能

我国西南地区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地热能

我国西藏高原地区多断裂地带,地热资源丰富

[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

建坑口电站对山西有什么影响?

提示:

有利影响:

①延长生产链,增加产品附加值;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③增加就业;④减轻铁路、公路运输压力等。

不利影响:

①加重环境污染;②加剧淡水供应紧张状况等。

1.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

试简要评价山西输煤和输(火)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解析:

(1)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结合课本内容回答即可。

(2)主要从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以及对交通的压力方面对比分析。

答案:

(1)地理位置优越:

位于我国中部地带,靠近京津唐工业区,输煤、电距离较近;市场广阔: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外运条件较好,拥有多条海陆联运通道。

(2)输煤:

优点——减轻本地区环境污染;缺点——附加值低,效益低;加大铁路运输压力。

输电:

优点——附加值高,效益高;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缺点——造成当地环境污染,浪费水资源。

 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1.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价值和综合利用程度,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

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

2.环境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

[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

胜利油田采用“海油陆采”,请分析实施“海油陆采”的自然条件?

提示:

(1)石油资源靠近陆地;

(2)浅海;(3)潮汐和波浪等影响小。

[温馨提示:

若有时间请以2012年浙江卷第37

(1)题为例巩固该探究点]

2.山西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2014·淮安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980年和2010年工业结构简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与1980年相比,该地区2010年(  )

A.矿产资源储量减少  D.新兴工业迅速发展

C.已无环境污染D.失业人口明显增加

2.目前,该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性工业基地,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为此,2010年以来该地区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  )

①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传统工业全部向外转移 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④大力开发水电,并禁止煤炭开采 ⑤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绿地面积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①③④D.③④⑤

解析:

(1)题,从1980年到2010年工业结构简图中可知,该区域发展基本都是传统工业,环境污染减少但还有,则B、C项错误;从图中看出延长产业链,可增加就业机会,则D项错误。

所以只有A项正确。

(2)题,题目中关键词是社会经济效益、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则可能措施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即可,B选项符合。

②错在全部二字上,④错在禁止煤炭开采上。

则A、C、D项错误。

答案:

(1)A 

(2)B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是高考试卷中极为常见的图像之一。

[信息提取]

1.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能源结构整体,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

2.可读出各年份每种能源在消费构成中的比例。

3.能根据各年份各种能源所占纵坐标范围大小,读出各种能源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判读方法►————————————————————

1.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1)读懂纵横坐标的含义(包括名称、数量等)。

(2)读图例,明确图例的含义。

(3)分析每种图例在图中的分布及数值大小。

(4)横向按大小进行排列,纵向对比,分析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如上图中,法国:

核电>热电>水电>风电;意大利:

热电>水电>核电;西班牙:

热电>核电>水电>风电,然后对三国进行对比分析。

2.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常见的曲线图表是动态曲线图表,用来显示和比较能源结构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情况。

这种图一般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能源结构的动态水平。

判读方法如下:

(1)确定纵横坐标的内容。

(2)分析某种能源的变化趋势。

如煤炭:

1925~1971年比重逐年下降,1971~1989年比重缓慢上升。

(3)分析某一年中各种能源的比重大小。

如1989年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分别占32%、33%、21%、10%、4%左右。

(注意它们之和为100%)

(4)对比不同年份能源结构的变化。

(5)综合分析变化的原因。

[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

1.降低单位GDP能耗的措施有哪些?

提示:

(1)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能耗产业;大力发展新科技工业和第三产业;(3)提高能源利用率;(4)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等。

2.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有何差异?

提示: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核电和天然气比重较小;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多,天然气和核电所占比重较大。

典题例证►————————————————————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下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

[获取解读信息]

1.从设问中获取信息

(1)题,主要考查重庆市能源总量和单位GDP能耗的变化特点,解题关键是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

(2)题,主要考查重庆市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

解题关键是从柱状图上判断能源消费构成特点,并由此分析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方向。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

(2)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

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2014·合肥四校联考)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回答1~3题。

1.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种类齐全,但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B.煤炭资源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

C.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范围内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D.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区

2.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

①西气东输 ②西电东送 ③南水北调 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A.①②③    D.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3.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②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④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第1题,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故C错误。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而南水北调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关系不大。

第3题,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故A正确。

答案:

1.C 2.B 3.A

4.(2014·德州期末)焦作煤矿久负盛名,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