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402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江西省吉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测试时间:

100分钟卷面总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2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以游离型和束缚型两种形式存在,游离型的生长素有生物活性,束缚型的生长素无生物活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内存在大量游离型和束缚型的生长素

B.适宜浓度的束缚型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C.种子萌发时游离型生长素要转化成束缚型生长素

D.游离型生长素转化成束缚型生长素能减少过量生长素对生长的抑制作用

2.研究人员在土壤含水量正常(正常)、土壤含水量为75%(轻度)、土壤含水量为50%(中度)、土壤含水量为25%(重度)的条件下,测定了温州蜜柑叶片中脱落酸(ABA)的含量,得到了图示实验结果。

下列关于脱落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ABA在植株抵御干旱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B.叶片中ABA的含量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减少

C.ABA与赤霉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植物发育

D.ABA可调控植物基因组的表达来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3.在探究促进月季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的实验中,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

下列关于预实验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少实验误差B.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

C.避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D.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矮壮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抑制植物细胞伸长,但不抑制细胞分裂,能使植株变矮,杆茎变粗,叶色变绿。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矮壮素能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B.矮壮素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C.矮壮素可能阻碍内源赤霉素的合成D.矮壮素具有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的特点

5.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

“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

又晒干,筛过,再浸之。

又晒又浸,凡十余次。

以泥封树枝……则根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尿液中含有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扦插枝条生根所需要的生长素全部来自黄泥

C.“凡十余次”说明该物质越多作用效果越好

D.空中压条时要除去枝条上的全部芽和幼嫩的叶

6.为验证生长素(IAA)的极性运输,研究人员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图中AB为茎尖切段)。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琼脂块①能检测到放射性,而②中不能

B.琼脂块①和琼脂快②均能检测到放射性

C.琼脂块①中的放射性强弱与呼吸强度有关

D.该实验能证明IAA在茎尖的运输是否是极性运输

7.CPPU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理活性极高。

CPPU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体积使果实膨大等生理作用。

下列有关CPPU的分析正确的是

A.使用大量的CPPU可防止鲜花的叶片衰老变黄

B.使用适量的CPPU可增强果实对光合产物的竞争力

C.促进细胞分裂的CPPU主要是由植物的根尖合成的

D.CPPU在植物体内既起调节作用,也起催化作用

8.植物具有接受光信号的物质,光敏色素是其中的一种。

光敏色素是—类色素—蛋白复合体,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吸收的红光和远红光能使光敏色素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红光和远红光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B.光敏色素能催化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

C.对植物来讲,光只是起提供能量的作用

D.光敏色素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唯一因素

9.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下列关于这两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样方法调查的种群密度数值应为整数

B.集群分布的跳蝻不宜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所得结果大于实际数值

D.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越大越好

10.夏腊梅是一种落叶灌木,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研究人员在三个地区对夏腊梅种群的年龄组成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夏腊梅大、中、小、幼四个年龄等级)。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可预测甲地区中的夏腊梅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

B.乙地区的夏腊梅年龄组成为稳定型,但出生率不为0

C.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的数量

D.处于稳定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群年龄组成可能为图丙所示类型

11.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某个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又称K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生物的生存环境改善时,K值不会发生变化

B.对生活在同一湖泊的鲤鱼和鲢鱼来说,K值相同

C.种群的K值,与种群初始数量无关,与环境资源有关

D.在某种鱼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12.就像“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样,自然界的种群是有盛有衰,数量处于不断变动中。

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干旱缺水条件下,某些种群可能会爆发式增长

B.随着种群数量增多,种群数量的增长受限制的程度增大

C.林下光照较弱时,会使所有林下的植物种群数量下降

D.凡是影响种群重要数量特征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13.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示是依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数学模型

B.每次计数之前应将试管内的酵母菌混合均匀

C.6-7天种群数量下降与酒精的含量升高有关

D.取适量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后再盖盖玻片

14.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群落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每种生物都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四大家鱼混养是生态位原理的应用

B.生态位分化能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能出现重叠的现象

D.觅食环境一样的两种鸟生态位就完全一样

15.淡水水域的演替过程是:

开敞水体→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植物阶段→挺水植物阶段→湿生植物阶段→旱生植物阶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沉水植物阶段的生物群落不具有垂直结构

B.上述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间关系不会发生变化

C.开敞水体→沉水植物阶段生态系统的光能利用率逐渐提高

D.当演替达到顶级群落时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16.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改变取样时间会影响采集的物种数目

B.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以放入70%的酒精溶液中

C.用黑光灯诱捕法对土壤小动物进行丰富度统计

D.群落演替不同阶段的土壤中小动物组成一般不相同

17.立体农业是指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生产模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立体农业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

B.立体农业能充利用资源和空间

C.立体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

D.立体农业中的生物群落不会发生演替

18.A、B是位于阿拉斯加的两个小岛,气候、植被等生态条件基本一致。

人们向这两个原本没有驯鹿的小岛引入驯鹿,驯鹿主要以生长极为缓慢的地衣为食。

科研人员经过多年调查统计,获得两个岛上驯鹿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两个岛上的驯鹿是一个种群

B.两个岛上的驯鹿种群均呈现S型增长

C.两个岛上的驯鹿种群达到峰值后种内竞争加剧

D.B岛驯鹿种群的K值小于A岛

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等强度干扰下,苔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得快

B.通过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丰富度均会提高

C.当生态系统稳定后,各种生物种群均达到K值

D.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B.每种生物都能被多种生物捕食

C.食物网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1.图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中的生物成分能构成多条食物链

B.图示能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规律

C.能量金字塔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D.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种群

22.生态缸是指在隔绝物质交换的空间内,依据生态学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的封闭式人工微型生态系统。

下列关于生态缸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为充分利用生态缸的空间,应将生态缸用清水充满

B.防止温度变化过大而杀死生物,应采用散射光照射生态缸

C.生态缸必须有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2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丁通过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只在甲乙丙之间进行

C.甲与乙、丙获取能量的方式有一定区别

D.在甲→乙→丙各营养级中,丙含能量最少

24.下列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

A.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食性广的捕食者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为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人类应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25.树线是指天然森林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树线之下为森林,树线之上一般为高山灌丛和草甸(图1)。

科研工作人员研究了全球气候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树线上升的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B.树线上升幅度大小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

C.影响树线之上和之下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光

D.树线之上和之下的物种组成和物种丰富度差别较大

二、非选择题:

共60分。

第26~3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1~3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45分。

26.(9分)为研究生长素在水稻根负向旋光性反应中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其中丙丁、戊三组用含有IAA的琼脂块贴附在竖直向下生长的根尖表面的一侧,得到了部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处理方式

弯曲角度/°

备注

黑暗

0

竖直向下生长

单侧光照

39.6

负向光性生长

对贴有琼脂块的一侧光照

13.7

负向光性加剧

黑暗(贴有1mg/LIAA的琼脂块)

37.5

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

黑暗(贴有5mg/LIAA的琼脂块)

41.3

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

回答问题:

(1)生长素是植物体产生的,对生命活动起___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根的伸长包括根部细胞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

水稻根的生长方向受_________和_________调控,比较乙与丁(或乙与戊)组,推测根具有负向旋光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剥除根冠而保留根尖分生区和伸长区的根会失去负向旋光性反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0分)羊草是我国北方草原区优势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然而羊草种子发芽率低是当前困扰羊草建植与利用的关键问题。

为此,研究人员研究了外源油菜素内酯(BL)和外源赤霉素(GA3)互作对羊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得到了如图所示实验结果。

回答问题:

(1)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科学家认为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_______(能、不能)证明油菜素内酯对羊草种子的萌发具有两重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可知,油菜素内酯与赤霉素是_________关系,可__________羊草种子萌发

(4)当外源油菜素内酯和外源赤霉素浓度为0时,羊草种子萌发率不为0,但萌发率很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8分)2021年4月1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实施之际,农业农村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红火蚁的阻截及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控工作。

红火蚁产自南美,是地道的外来入侵生物。

在南美的南美果蝇和红火蚁彼此相克,南美果蝇通过寄生方式进攻红火蚁。

回答问题:

(1)为研究红火蚁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般需要对红火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查,因为它们可以决定红火蚁种群数量的变化。

红火蚁入侵会使当地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

(2)对红火蚁的长期防治应以__________防治为主,其显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专家认为,从南美引进南美果蝇防治红火蚁的做法应该慎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9.(9分)为探讨高寒牧区牧草生长季不同放牧强度对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的影响,研究人员曾对高寒牧区开展了牧牛放牧控制实验,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回答问题:

放牧强度

物种丰富度(种)

植被地上生物量(g·m-2)

对照

24

110.2

轻度放牧

31

180.5

中度放牧

28

126.9

重度放牧

23

119.9

(1)重度放牧区物种丰富度最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度放牧和不放牧都会使高寒牧区物种丰富度下降,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这说明人类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应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高寒牧区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结果,请给出保护高寒牧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可行性措施和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分)蚯蚓能够决定土壤的肥力,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

回答问题:

(1)蚯蚓在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农田生态系统中蚯蚓在土壤中随机分布,这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蚯蚓中的碳以______形式流向分解者,生产者同化能量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作第一题计分。

31.『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苯酚(C6H6O)被广泛的用于化工业,含苯酚的废水通常会污染土壤,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现通过选择培养,筛选到不同土壤样品中的三种苯酚降解菌——bf—1、bf—2、bf—3,并比较各菌株降解苯酚的能力。

得到图示实验结果。

回答问题:

注:

吸光值(OD)大小与培养液中苯酚浓度成正相关

(1)上述选择培养的培养基中应以_________为唯一碳源,选择培养的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2)可以采用__________法统计苯酚降解菌的数目,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应选择菌落数为_______的平板计数。

在统计菌落数目时,一定要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数据作为结果,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

(2)中的方法接种后,平板上长出形状、颜色、隆起度不同的菌落,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土壤中的磷大部分以难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无效态存在(如磷酸钙等难溶态),溶磷菌能够把无效态的磷转化为可被植物直接利用的可溶性磷。

科研人员将溶磷菌中与溶磷作用相关的关键基因(目的基因)导入水稻中,获得了转基因水稻,该种水稻能够把无效态的磷转化为可溶性磷。

回答问题:

(1)若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在PCR扩增仪中加入________种引物,PCR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在将目的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前需要与质粒结合,以保证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______________,同时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水稻细胞,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___________作为探针进行检测。

(3)选取长势和数量相同的野生型水稻和_____________,分别种植在含等量磷酸钙的甲、乙两块土壤中,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比较土壤中的磷酸钙含量,若________________,说明转基因水稻培育成功。

(4)将培育成功的转基因水稻植株移栽到大田,经__________可获得性状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水稻植株。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内的微量有机物,A错误;适宜浓度的游离型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B错误;种子萌发时需要较多生长素,因此束缚型生长素要转化成游离型生长素,C错误;游离型生长素转化成束缚型生长素后无生物活性,因此能减少过量生长素对生长的抑制作用,D正确。

2.『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随土壤水分含量降低,ABA含量升高,这说明ABA在植株抵御干旱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B正确;ABA与赤霉素是拮抗作用,C错误;植物激素可调控植物基因组的表达来调节植物活动,D正确。

3.『答案』A

『解析』预实验不能减少实验误差。

4.『答案』B

『解析』矮壮素能使叶色变绿,因此矮壮素能増强植物的光合作用,A正确;矮壮素不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B错误;矮壮素能抑制植物细胞伸长,因此矮壮素可能阻碍内源赤霉素的合成,C正确;矮壮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的特点,D正确。

5.『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尿液中含有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A正确;扦插枝条生根所需要的生长素来自自身和黄泥(或尿液)B错误;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C错误;空中压条时要保留枝条上的部分芽和幼嫩的叶,D错误。

6.『答案』B

『解析』由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因此琼脂块①能检测到放射性,而琼脂快②不能检测到放射性,A正确,B错误;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因此琼脂块①中的放射性强弱与呼吸强度有关,C正确;该实验能证明IAA在茎尖的运输是否是极性运输D正确。

7.『答案』B

『解析』大量的CPPU并不能防止鲜花的叶片衰老变黄,A错误;由于CPPU能增加细胞体积,使果实膨大,因此使用适量的CPPU可增强果实对光合产物的竞争力,B正确;CPPU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因此该物质不是植物合成的,C错误;CPPU只起调节作用,不起催化作用,D错误。

8.『答案』A

『解析』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吸收的红光和远红光能使光敏色素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因此红光和远红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A正确;光敏色素不是酶,不具有催化作用,B错误;对植物来讲,光既能提供能量,也能作为信息分子调控植物发育,C错误;光敏色素、温度和重力等都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D错误。

9.『答案』C

『解析』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数值时要取平均值,因此种群密度不一定是整数,A错误;集群分布的跳蝻可以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B错误;若标记物脱落,则所得结果大于实际数值,C正确;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适宜,不是越大越好,D错误。

10.『答案』D

『解析』甲地区的夏腊梅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可预测甲地区中的夏腊梅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A正确;乙地区的夏腊梅年龄组成为稳定型,但出生率不为0,B正确;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的数量,C正确;处于稳定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群年龄组成可能为稳定型,年龄组成如图乙所示类型,D错误。

11.『答案』C

『解析』当生物的生存环境改善时,K值会变大,A错误;对生活在同一湖泊的鲤鱼和鲢鱼来说,K值不一定相同,B错误;种群的K值,与种群初始数量无关,与环境资源有关,C正确;在某种鱼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剩余量维持在1/2K,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D错误。

12.『答案』C

『解析』干旱缺水条件下,可能会有某些种群爆发式增长,如飞蝗,A正确;随着种群数量增多,种内竞争加剧,会使种群的增长受到限制,B正确;林下光照较弱时,会使阴生植物种群数量上升,C错误;凡是影响种群重要数量特征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D正确。

13.『答案』D

『解析』取适量培养液滴于加盖盖玻片的血细胞计数板后对酵母菌计数。

14.『答案』D

『解析』觅食环境一样的两种鸟由于捕食时间不同,生态位就不完全一样。

15.『答案』C

『解析』在沉水植物阶段的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A错误;上述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间关系会发生变化,B错误;开敞水体→沉水植物阶段,植物增多态系统的光能利用率逐渐提高,C正确;当演替达到顶级群落时群落的物种组成还会发生变化.D错误。

16.『答案』C

『解析』用计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对土壤小动物进行丰富度统计。

17.『答案』D

『解析』由于立体农业是指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利用的生产模式,因此A、B、C正确;立体农业中的生物群落仍会发生演替,D错误。

18.『答案』C

『解析』两个岛上的驯鹿不位于同一区域内,因此不是一个种群,A错误;由题图可以看出,两个岛上驯鹿种群均不是S型增长,B错误;驯鹿主要以生长极为缓慢的地衣为食,当驯鹿种群数量达到峰值后,地衣被破坏,食物短缺,种内竞争加剧,从而使驯鹿种群数量骤减,C正确;由于B岛面积大,地衣多,与A岛相比,B岛驯鹿种群的K值较大,D错误。

19.『答案』B

『解析』同等强度干扰下,苔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得慢,A错误;通过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丰富度均会提高,B正确,当生态系统稳定后,各种生物种群均达到稳定,但不一定达到K值,C错误;由于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单向传递的,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20.『答案』D

『解析』噬菌体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A错误;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不能被其他生物捕食,B错误;食物网中所用生物与分解者和外界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错误;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

21.『答案』D

『解析』该生态系统中,第一、第二营养级的生物不止一种,且第一营养级的每种生物可能是多种第二营养级生物的食物,而一种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可能吃多种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因此图示各种生物成分能枃成多条食物链,A正确,D错误;能量金字塔反映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