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2936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docx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docx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

绪论

一、填空题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的科学。

2.中医学是以()知识为主体的科学知识体系。

3.中医学在()等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的影响下构建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4.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时期。

5.古人探求人体生命奥秘,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和()两种。

6.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等医学典籍的问世。

7.标志着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体系形成的医学典籍是()。

8.创立了辨证论治理论的医学典籍是()

9.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理论的著作是()。

10.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11.倡导火热论的金元医家是(),后世称其为()派的代表.

12.金元四大家中,攻邪派的代表人物是()。

13.创立“疠气”说的明代医学家是(),其代表著作是().

14.叶桂著《温热论》,创建了温热病的()辨证体系;吴瑭著《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热病的()辨证体系。

1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二是()。

16.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和()两个方面。

17.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18.精气神为人身三宝:

精为生命的(),气为生命的(),神为生命的()。

19.昼夜的变化,对疾病有一定影响: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

20.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或()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21.证是疾病过程中()或()的病理概括。

22.证候与病机的关系是:

证候是病机的(),病机是证候的()。

23.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是(),()。

24.中医学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强调()与()相结合。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答题说明:

从每题的A、B、C、D、E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答题说明以后从略)

25.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

A.属于自然科学与思维科学相结合的范畴

B.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

C.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

D.属于自然哲学的范畴

E.属于自然科学为主体的多学科知识交融的科学

26.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先秦秦汉B.两晋隋唐

C.宋金元D.明清E.近代

27.既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基石的书籍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E.《针灸甲乙经》

28.最早提出“四气五味”药性理论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E.《本草纲目》

29.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理论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E.《本草纲目》

30.确立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E.《本草纲目》

31.中医学理论发展的最活跃时期是()

A.先秦秦汉B.两晋隋唐C.宋金元D.明清E.近代

32.最早提出“六气病源说”的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沦》C.《神农本草经》D.《难经》E.《左传》

33.最早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的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难经》E.《左传》

34.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助》D.《难经》E.《针灸甲乙经》

35.金元四大家中”寒凉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B.张元京C.李杲D.朱震亨E.张从正

36.金元四大家中“攻邪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李杲D.朱震亨E.张从正

37.金元四大家中倡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李杲D.朱震亨E.张从正

38.金元四大家中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的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李杲D.朱震亨E.张从正

39.明清时期温病学家中创建“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是()

A.叶桂B.刘完素C.吴瑭D.薛雪E.吴又可

40.明清时期温病学家中吴瑭的代表作是()(医学全在线 )

A.《温热论》B.《湿热条辨》C.《诸病源候论》D.《温疫论》

E.(温病条辨)

41.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B.张从正C.李杲D.朱震亨E张元京

42.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医家是()

A.张从正B.张仲景C.张介宾 D.赵献可E. 吴有性

43.改正了古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并发展了瘀血理论的医家是()

A.叶天士B.王清任C.王叔和D.刘完素E.张介宾

44.《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主要反映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D.辨证论治E.以上都不是

45.《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说的“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说明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B.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C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E.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46.《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说明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B.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D.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47.《素问·疏五过论》所说“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体现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B.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D.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48.以下属于“证候”的是()

A.痢疾 B.角弓反张C.心脉痹阻 D.恶寒发热 E.脉象沉迟

49.以下属于“疾病”的是()

A.痢疾B.角弓反张C.心脉痹阻D.恶寒发热E.脉象沉迟

50.以下属于“体征”的是()

A.痢疾B.胸闷心悸 C.心脉痹阻D.恶寒发热E.脉象沉迟

(二)B1型题

(答题说明:

从列出的A、B、C、D、E5个备选答案中,为下列每题选择1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一次,也可以选用多次,也可以一次都不选。

答题说明以后从略)

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脉经》

51.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是()

5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13首B.280首C.112首D.269首E.365首

53.《黄帝内经》中所载方剂为()

54.《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方剂为()

A.张仲景B.王叔和C.陈无择D.张景岳E.孙思道

55.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医家是()

56.系统阐述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寒凉派B,滋阴派C.攻邪派D.补土派E.温补派

57.治病“以汗吐下三法为主”者为()

58.强调“百病皆因火热而致”者为()

A.叶桂B.刘完素C.吴鞠通D.薛雪E.吴又可

59.提出温疫病的病因为“戾气”者是()

60.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者是()

A.《医林改错》B.《温病条辨》C.《中国医学大成》D.《医学衷中参西录》

E.《千金要方》

61.中西汇通的代表作为()

62.30年代曹炳章主编的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一部巨著是()

(三)C型题

(答题说明:

从每题列出的A、B、C、D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

答案说明以后从略)

63.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为()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二者皆是D.两者皆非

64.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包括()

A.理论框架的建立B.治疗技术的发展C.二者皆是D.两者皆非

65.《伤寒杂病论》包括()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二者皆是

D.两者皆非

66.由唐代孙思邀编撰的、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的方书包括()。

A.《千金要方》B.《千金翼方》C.二者皆是D.两者皆非

67.南宋陈言对病因的认识包括()

A.千般疢难,不越三条B.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C.二者皆是D.两者皆非

68.刘完素对病因的认识包括()

A.六气皆从火化B.五志过极皆为热甚C.二者皆是D.两者皆非

69.“攻邪派”的治病方法有()

A.温补脾胃法B.汗、吐、下三法C.二者皆是D.两者皆非

70.“滋阴派”在治疗上主要倡导()。

A.滋阴降火B.苦寒泻火C.二者皆是D.两者皆非

71.李杲的代表作为()

A.《格致余论》B.《脾胃论》C.二者皆是D.两者皆非

72.明代对命门学说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医家是()

A.张介宾B.赵献可C.二者皆是D.两者皆非

73.清·王清任在《医林改错》的贡献有()

A.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B.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

C.二者皆是D.两者皆非

74.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坚持()

A.继承D.创新C.二者皆是D.两者皆非

75.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

A.人体自身的整体性B.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C.二者皆是D.两者皆非

76.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强调()

A.辨证论治B.辨病论治C.二者皆是D.两者皆非

(四)X型题

(答题说明:

每惠的A,B、C、D、E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1个是正确的,请为每题选择1个或1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选多、选少、选错者不得分。

答题说明以后从略)

77.下列哪些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沦》D.《神农本草经》E.《脉经》

78.中医学的科学知识体系中涵括了()

A.自然科学的知识B.人类文化的知识C.社会科学的知识D.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

E.兵法学方面的知识

79.中医学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A.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B.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C.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D.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E,中医学对宇宙变化的认识

80.人体自身整体性的中心为()

A.五脏B.六腑C.五体D.五官E.经络

8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

A.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人与精神情志的统一性

E.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的整体

8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整体观念B.恒动观念C.辩证观念D.辨证论治E.治病求本

83.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基础包括()

A.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B.医药知识的积累

C.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D.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及对天文、地理的认识

84.温疫论对温疫病的病因的认识包括()

A.病因为“戾气”,而非一般的六yin

B.多从口鼻而入,往往递相传染,形成大流行

C.症状、病程多类似

D.不同的疫病,有不同的发病季节

E.人与禽畜皆有疫病,但多各不相同

85.下列医家属于宋金元时期者有()

A.陈无择B.刘完索C.张元素D.张介宾E.朱震亨

86.中医学辨证思维的主要内容为()

A.辨病因B.辨病位C.巳辨病性D.辨病之传变E.辨体质

87.相同的疾病而治疗不同,主要是依据()

A.发病的时间不同B.发病地域不同C.疾病的阶段不同D.疾病的类型不同

E.病人的体质有异

88.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学“证”的范畴()

A.恶心呕吐 B.肝阳上亢 C.感冒 D.舌苔薄黄E.心脉痹阻

三、名词术语解释

89.中医学

90.中医学理论体系

91.整体观念

92.辨证论治

93.中医基础理论

94.病

95.证

96.症

97.辨证

98.论治

99.同病异治

100.异病同治

四、简答题

10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如何?

102.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时医药知识的积累情况。

103.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运用了哪几种观察方法?

104.内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05.简述《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

106.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是怎样的?

107.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是怎样论述三因学说的?

108.简述“寒凉派”的学术思想及治疗特点。

109.“滋阴派”的学术思想及治疗特点是怎样的?

110.简述明清医家对命门学说的贡献。

111.温疫论对温疫病的病因是如何认识的?

112.近代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如何?

113.简述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的特点。

114.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涵括哪些方面?

115.如何理解中医学中形与神的关系?

116.简述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117.简述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118.辨证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119.简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五、问答题

120.试述中医学的学科屑性。

121.以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基础。

122.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确立的?

123.试述金元四大家的学术特点。

124.试述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思路。

125.何谓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在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何意义?

126.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27.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28.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性?

129.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