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0997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杨广B.杨坚C.李渊D.李世民

2.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创始于:

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

3.通过下面两幅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唐朝的什么信息?

A.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B.手工业发展到较高水平

C.社会风气比较开放D.文化艺术繁荣

4.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

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

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D.扩大了唐朝疆域

5.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手段之一,关键词“755年”“安禄山”“唐朝由盛转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C.后梁建立D.陈桥驿兵变

6.宋朝时,社会流传“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谚语,可见对军人的轻蔑。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科举制度的实行B.杯酒释兵权C.废除丞相D.重文轻武的政策

7.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

他率领岳家军北伐,收复了许多失地。

在郾城大捷中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他是:

A.卫青B.岳飞C.文天祥D.戚继光

8.宋朝时候,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机构进行管理,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中书省B.市舶司C.理藩院D.十三行

9.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

 

地区时间

北方

南方

宋初

人口100多万户

人口230多方户

北宋

贡献财政收入20%

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

谚曰:

“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又曰:

“苏湖熟,天下足。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人口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

C.经济中心南移

D.苏杭生活富足

10.注重时序性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下列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元朝建立②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③忽必烈继承汗位④南宋灭亡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D.②③①④

二、综合题

11.某校七年级

(一)班的同学搜集了以下图片,准备做一个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1)结合上面两幅图片,同学们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除了图片资料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资料呈现这一主题?

(3)如果邀请你参加研讨会,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研究讨论?

(要求提出两个问题,不需要解答。

提问要符合研讨会主题,具有思维价值。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杜佑《通典》卷七载: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

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斗米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

至(贞观)十五年,斗米值二钱。

材料二:

武周时期,搜罗人才,曾“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

重视农业生产,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

——摘编自《隋唐五代史》

材料三:

(开元时)重用姚崇、宋璟,整顿吏治,裁撤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唐朝谁在位时的政治局面?

(2)材料一、三反映的统治局面在历史上分别被称为什么?

(3)结合三则材料,谈一谈给你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

13.育才中学七年级某班在学习了《盛唐气象》一课后,做了一期历史黑板报,请你完成相关内容。

(1)看图学史

唐朝时期出现了新型农业工具,图一是:

________;图二是:

________;图三是唐朝瓷器的精品,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表归纳:

领域

代表成就或人物

地位或特点

建筑

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对称,是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

诗歌

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被称为“诗仙”

诗风淳朴厚重,大多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故有“诗史”之称。

书法

字体端正劲美,雄浑敦厚,被称为“颜体”

绘画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

(3)通过上述探究并结合相关知识,你认为唐朝是怎样的一个朝代?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最终与辽、西夏、金分别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1)材料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周边各少数民族政权都尊称他为什么?

请举一个唐太宗时期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事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下宋朝时期的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关系呈现怎样的特点?

其中辽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北宋和辽之间在1141年签订的和约被称为什么和约?

(3)综合探究:

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之间是和平为主线还是战争为主线?

15.某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一件文物,请你给这件文物写一个简单介绍。

(要求写出:

名称、时间、出现原因、文物的历史地位。

60字左右,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A

【详解】

依据题干“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可知反映的是参加科举考试中举的情况。

结合课本所学,隋文帝时期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科举制正式诞生。

A项符合题意;唐朝、北宋、南宋沿用科举制,排除BCD三项,故选择A。

【点睛】

“金榜题名”、“三元及第”是解题的关键可知反映的是科举制,在科举考试中科举得中被称为“金榜题名”;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三元及第”。

科举制开创于隋朝。

3.C

【详解】

依据图片“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弈棋仕女图》”说明唐朝的女子可以骑马和弈棋。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唐朝由于社会风气开放,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弈棋、射箭等活动,C项符合题意;图片信息“骑马”“弈棋”无法体现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手工业发展水平。

排除AB两项;根据图片信息可以看出,题干是强调女子骑马、弈棋,而不是突出文化艺术的繁荣,排除D项;故选择C。

【点睛】

“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弈棋仕女图》”是解题的关键,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可以骑马和弈棋,说明唐朝的社会风气开放。

4.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西行”是指玄奘西游,“东渡”是指鉴真东渡,都是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与往来,A项是国内政策,不符合题意,B项是汉朝张謇通西域,D项不是这两个事件的共同作用,只有C项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C

5.A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A项符合题意;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排除B项;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排除C项;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

排除D项;故选择A。

6.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因此造成社会对军人的轻蔑,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D项符合题意;隋唐时期就实行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的进步,不表示一定抑制武将,排除A项;杯酒释兵权是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措施,排除B项;削弱相权与抑制武将并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择D。

【点睛】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宋朝时期社会对军人的轻蔑。

据所学,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宋朝统治者的重文轻武。

7.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

南宋抗战派将领岳飞率军英勇抵抗。

岳飞统帅的“岳家军”取得郾城大捷,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收复了很多失地。

但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却一意向金求和,令岳飞退兵回朝。

后来,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B项符合题意;卫青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大将,排除A项;南宋大臣文天祥开展抗元斗争。

排除C项;明朝初期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排除D项;故选择B。

8.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宋朝时候,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机构进行管理。

B项符合题意;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

排除A项;理藩院是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

排除C项;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商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

排除D项;故选择B。

9.C

【解析】

根据图表“北宋初年,北方人口100多万,南方人口230多万”“北宋北方贡献的收入20%,南方贡献的收入80%”“苏湖熟,天下足。

”反映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南方的首先贡献朝过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仰仗南方;南方太湖流域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说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项符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10.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D项符合题意。

排除ABC三项,故选择D。

11.

(1)隋朝大运河

(2)古人的评价、文人的诗词。

古人对大运河的评价: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胡曾的诗歌《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3)隋朝大运河的宽度、运力、给当时隋朝带来了哪些效益;隋朝大运河的修建给后人带来的好处和当初修建时的坏处。

【详解】

(1)依据图片“隋炀帝”“运河示意图”可知反映的是隋朝大运河。

结合课本所学,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从605年起,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2)依据所学知识,反映史实的除了图片,还有评价大运河的文字、诗歌的资料。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即天下的漕运,全部仰赖大运河。

强调大运河的作用;胡曾的诗片面夸大开凿大运河对隋亡的影响。

皮日休对大运河进行了客观评价,肯定了开凿大运河所带来的便利,大运河却为后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世之人对大运河多有依赖。

如果没有隋炀帝利用运河进行巡游的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可以与大禹相比。

他认为大运河贡献卓越。

(3)依据所学知识,隋朝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价值堪比长城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隋朝大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

12.

(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2)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3)不用承担过重劳役负担;农业收入增多,经济收入增多;社会稳定,生活安定。

【详解】

(1)依据材料一“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

至(贞观)八年、九年……”可知是唐太宗在位时期。

结合课本所学,626年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他就是唐太宗;由材料二“武周时期”可知反映的是武则天统治时期。

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历史上称武周时期;由材料三“(开元时)重用姚崇、宋璟”可知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时期。

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开元”。

(2)依据材料一“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

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斗米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

至(贞观)十五年,斗米值二钱。

”可知反映的贞观之治。

结合课本所学,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材料三“(开元时)重用姚崇、宋璟,整顿吏治,裁撤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

”可知反映的是开元盛世。

据所学,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3)依据三则材料“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整顿吏治,裁撤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由此可知,生活在唐朝时期,不用承担过重劳役负担;农业收入增多,经济收入增多;社会稳定,生活安定。

13.

(1)曲辕犁;筒车;唐三彩。

(2)长安;李白;杜甫;颜真卿;吴道子。

(3)唐朝是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和谐、科技发达、文化成就辉煌的朝代。

【详解】

(1)依据图片可知图一是农具——曲辕犁;图二是灌溉工具——筒车,结合课本所学,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代表作品由唐三彩骑驼乐舞佣。

可知图三属于唐三彩。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建筑方面的代表是长安,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是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居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诗歌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被称为“诗仙”;杜甫的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大多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故有“诗史”之称;唐朝时期,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

颜真卿的字体端正劲美,雄浑敦厚,被称为“颜体”;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

(3)依据前面的材料,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科技文化等角度反映了唐朝的繁荣,进步。

由此可知,唐朝是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和谐、科技发达、文化成就辉煌的朝代。

14.

(1)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密切了唐蕃关系.

(2)有战有和,和为主流;辽:

契丹;绍兴议和。

(3)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详解】

(1)依据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体现了唐太宗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结合课本所学,唐太宗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战争不断,但议和后,都出现了长久的和平相处时期,因而宋朝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是有战有和,和为主流;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宋高祖和秦桧杀害岳飞后,1141年绍兴十一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宋太宗时期辽和北宋发生了数次战争,澶州之战后,宋辽议和,双方保持着和平局面;西夏与北宋的战争虽然胜利,但是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进行和谈,订立合约,双方贸易兴旺;宋金连年战争后,1141年南宋和金议和等,由此得出,我国古代民族间有战有和,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点睛】

(1)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是解题关键,可知唐太宗对各民族平等对待,实行较开明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太宗与少数民族的往来即可;

(2)问“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是解题关键,结合所学知识点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行思考解答;(3)问“我国古代民族关系”是解题关键,依据所学,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但是友好往来是主流。

15.北宋时期手工业、农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商品琳琅满目,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

北宋时期出现了纸币铜板拓片。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是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北宋时期手工业、农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商品琳琅满目,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宋代的货币铜钱、铁钱的铸造好流通数量空前庞大,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在此基础上,基于贸易流通及使用便捷的客观需要,纸币应运而生。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

北宋时期出现了纸币铜板拓片。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货币的发展,尤其是纸币的发行流通,既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其发展的变现和结果,它的发行使用促进了宋代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故可以说北宋纸币铜板拓片是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